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蹄疫病毒可以在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上增殖,传统培养采用贴壁培养方式,随着微载体技术、无血清培养基研制和悬浮培养技术的发展,无血清培养法和生物反应器自动化设施提高了口蹄疫病毒含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但直接影响了动物免疫保护效力。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病毒种子毒、细胞株和细胞微环境研究突飞猛进,这为口蹄疫疫苗制备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论文介绍了口蹄疫病毒在原代细胞、传代细胞的增殖方式和营养特点,以及贴壁培养和悬浮培养的优缺点,为口蹄疫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以前,国内的口蹄疫疫苗生产企业毫无例外均采用传统的细胞转瓶贴壁培养的方式来生产口疫疫苗,这一方式己延续多年,为防控口蹄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转瓶数量众多,占用车间面积大、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且细胞密度低,因此悬浮培养成为兽用疫苗技术和质量发展瓶颈。悬浮培养在国外已成功应用于口蹄疫病毒疫苗的生产,其优点是各种环境因素的监测与控制更为方便,培养条件稳定,由于在连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病毒完全颗粒(146S)含量是影响疫苗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抗原生产过程中对口蹄疫病毒颗粒含量进行监控,能够保证不同批次的口蹄疫疫苗抗原含量均达到疫苗生产质量要求。本研究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合应用口蹄疫146SELISA抗原定量技术定量的抗原作为荧光RT-PCR定量的标准对照抗原,利用两种方法分别检测倍比稀释的标准抗原,研究RT-PCRCt值与口蹄疫病毒146S抗原含量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口蹄疫RT-PCR的Ct值与口蹄疫病毒146S抗原含量log2的对数值间呈负线性相关关系。荧光定量RT-PCR可以用于口蹄疫病毒颗粒灭活前抗原含量的快速测定,可为口蹄疫疫苗生产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英国Pirbright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利用幼地鼠肾细胞(以下称BHK_(21))传代品系,大量生产口蹄疫疫苗。用BHK_(21)细胞深层悬浮培养法生产口蹄疫疫苗主要方法概述如下。用适于口蹄疫病毒生长深层悬浮培养的BHK_(21)—13品系的细胞株,该细胞株呈悬浮  相似文献   

5.
悬浮培养在口蹄疫疫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生物反应器中进行BHK21细胞悬浮培养并逐级放大,分别接种口蹄疫OJMS/2000株与Asia 1/JSL株,纯化灭活后制备50批疫苗,结果均符合《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疫苗(OJMS株+JSL株)制造及检验规程》(以下称规程)所规定的各项标准,病毒146S抗原含量比转瓶培养提高10倍以上、疫苗的不良反应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6.
通过生物反应器中进行BHK21细胞悬浮培养并逐级放大,分别接种口蹄疫OJMS/2000株与Asia 1/JSL株,纯化灭活后制备50批疫苗,结果均符合《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疫苗(OJMS株+ JSL株)制造及检验规程》(以下称规程)所规定的各项标准,病毒146S抗原含量比转瓶培养提高10倍以上、疫苗的不良反应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所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控制措施主要是疫苗免疫,在所有易感动物中使用灭活病毒作为免疫原构成了控制及消除本病的基础。传统疫苗在该病的防控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基因工程疫苗以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可制备同一病毒多个成分或多价病毒疫苗等优点,成为FMD疫苗研究的焦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蛋白质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研究日趋活跃。本文将口蹄疫传统疫苗与几种新型疫苗进行比较,从研究概况、生产技术要点、疫苗特点及需要改进的问题几方面阐述了新型口蹄疫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及攻毒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现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V777疫苗毒株对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以RTPCR进行PEDV CV777疫苗株、JS12流行株S基因克隆测序,进行PEDV S基因核酸序列分析与氨基酸序列分析。分别以转瓶工艺与细胞悬浮培养工艺培养Vero E6细胞,制备PEDV CV777株转瓶灭活苗与悬浮灭活苗。分别以PEDV转瓶灭活苗、悬浮灭活苗、PEDV流行株组织灭活苗(JS12株)产前30d免疫经产母猪;母猪产仔后14d进行仔猪攻毒保护试验。核酸序列分析显示,PEDV CV777株S基因与流行毒株的相似性在96.4%~99.7%之间,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96.7%~99.5%之间。转瓶工艺制备PEDV抗原效价为107.0 TCID50/mL,悬浮培养制备PEDV抗原效价为108.5 TCID50/mL。攻毒保护试验显示,悬浮灭活苗免疫母猪后,仔猪有2/10发病,保护率为8/10,转瓶灭活苗组发病率为8/10,保护率仅为2/10;组织灭活苗组9/10发病;对照组10头全部发病。该试验证明,提高PEDV CV777株的抗原含量,能够有效提高疫苗对PEDV流行毒株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动物免疫副反应基层兽医对口蹄疫疫苗应用的临床副作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口蹄疫作为一种高传染性疾病,为防控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口蹄疫疫苗作为一种灭活苗,其能够有效抑制口蹄疫的发生,然而也伴随着一系列临床副作用的发生,本次研究通过对口蹄疫疫苗应用的临床副作用实验观察,旨在为口蹄疫的抑制提供有效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悬浮培养工艺与转瓶培养工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反应器全悬浮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病毒与微载体悬浮培养Vero细胞生产狂犬病毒分别与相应的转瓶培养工艺生产案例对比分析,比较悬浮培养工艺与转瓶培养工艺的生产效益。分析显示,与转瓶培养工艺相比,反应器悬浮培养工艺获得的细胞密度、病毒效价、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生产时的能耗和劳动力需求明显降低。结果表明悬浮培养工艺的生产效益明显高于转瓶培养工艺,适宜于国内生物制品工业化生产的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灭活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灭活疫苗仍然是当前口蹄疫免疫控制的主要疫苗,研制口蹄疫灭活疫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研制方法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文章详细描述了口蹄疫灭活疫苗研制的重要步骤及其进展,包括毒株筛选,病毒生产、灭活、抗原浓缩、纯化和配苗及疫苗的质量控制。制苗毒株的选择是研制疫苗的首要问题,直接关系到疫苗的免疫效果;病毒灭活和随后的安全试验是在制备灭活FMD疫苗中最关键的步骤;抗原浓缩纯化和配苗是保证疫苗良好免疫效果的必需。最后阐述了口蹄疫灭活疫苗在口蹄疫防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使用的口蹄疫疫苗是由灭活的全病毒与佐剂组成,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疫苗银行,其中包含液氮中保存的气态抗原。在这些条件下存储的抗原的稳定性比制成的疫苗稳定性时间长。疫苗银行包含针对很多血清型病毒的抗原,可以为成员国提供疫苗~([1])。1灭活苗灭活口蹄疫病毒疫苗的引入已经减少了世界上许多地方性流行性疾病国家的口蹄疫的爆发数量~([2])。然而,在紧急控制疫病的过程中,灭活苗的使用受到一些局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动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备受关注,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生物制品及兽用疫苗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中。细胞悬浮培养生产兽用疫苗既能降低成本, 也能提高产品质量。以生物反应器技术为基础的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平台正逐步被建立起来且日趋成熟,成为推动兽用疫苗生产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文章介绍了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并就该技术在兽用疫苗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药杂志》2009,43(9):10-10
根据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关于启动口蹄疫灭活疫苗悬浮培养生产线的请示》,农业部兽药GMP办公室为了解该公司在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转瓶生产线进行细胞悬浮培养技术改造的情况,全面把握疫苗生产质量状况,根据有关规定,组织GMP检查组对该企业实施了飞行检查。检查组按照预定的检查方案,对该企业厂房设施、设备工艺验证、管理制度制定、人员培训以及实际运行情况等实施了现场检查。综合认为该公司改造后的口蹄疫灭活疫苗生产车间基本满足采用悬浮培养工艺生产“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OJMS株+JSL株)”的要求,同时就该公司GMP运行状况提出4条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15.
模拟我国和蒙古国洗净羊绒企业山羊绒洗涤工艺,进行了不同的洗涤水温及作用时间、不同的烘干温度及作用时间对口蹄疫病毒灭活作用的检测。结果表明,水温在64℃以下处理60min不能灭活羊绒中的口蹄疫病毒NM-zg99毒株,65℃处理60min、66℃处理45min、75℃处理10min、80℃处理5min能灭活羊绒中的口蹄疫病毒;高温烘干对羊绒中口蹄疫病毒的灭活与温度和作用时间密切相关,70℃处理约35min、75℃处理约25min能灭活口蹄疫病毒,80~90℃处理20min、95~105℃处理15min、110℃处理10min能使口蹄疫病毒失活。该试验结果为我国制定进口洗净毛、绒检验标准提供了参考数据,并对洗净羊绒企业改进羊毛、绒洗涤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独使用二乙烯亚胺(BEI)灭活剂30℃、26℃灭活以及二乙烯亚胺-甲醛(BEI-FA)联合灭活3种方法对悬浮培养生产的猪口蹄疫O型ZK/93病毒液进行灭活,考察和评价各种方法对该毒株146S的影响及灭活安全性。根据对3批口蹄疫病毒灭活后检测结果来看,单独使用BEI 26℃灭活方法虽然对146S的损失率小,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未经过大量试验证实及确认之前不应使用。而经BEI-FA联合灭活方法获得的抗原安全性检验符合规定,但该方法对口蹄疫抗原146S的损失率较高,不宜推广和使用。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用BEI灭活剂30℃灭活28 h仍是最佳的灭活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O型口蹄疫灭活病毒配合枯草芽孢杆菌喷鼻气雾免疫健康牛,并设单独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组、灭活病毒、常规疫苗免疫组和空白对照组,评价O型口蹄疫灭活病毒配合免疫增强剂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喷鼻气雾免疫健康牛对其呼吸道先天免疫力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免疫后灭活病毒配合免疫增强剂试验组牛鼻黏膜与肺内支气管黏膜中TLR7的表达和CD3~+淋巴细胞呈极显著增多(p0.01);而常规口蹄疫灭活苗对其TLR7的表达和CD3~+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灭活病毒配合免疫增强剂试验组牛呼吸道组织中IL-12水平呈极显著增加(p0.01),IL-4和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常规口蹄疫灭活苗对牛呼吸道组织中IL-4、IL-10和IL-12的影响不明显(p0.05)。表明O型口蹄疫灭活病毒配合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牛呼吸道先天免疫力。本研究为研发口蹄疫灭活病毒的鼻腔疫苗提供重要的试验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取BHK-21细胞株进行悬浮驯化培养,通过对悬浮培养的培养液、PH、溶氧、罐压、搅拌等各种工艺条件的试验,摸索出稳定的培养条件,实现了连续传代49代。并通过接种口蹄疫A型鼠化弱病毒,比较了单层贴壁细胞和悬浮49代细胞接种病毒后的毒价。结果显示两种培养条件下,BHK-21细胞对口蹄疫A型病毒的培养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之首,其暴发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人民生活以及国民经济。但目前对口蹄疫病毒的了解仍存在盲区,口蹄疫疫苗还有许多不足。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口蹄疫病毒结构的深入研究与新型疫苗及其生物制品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的技术方法。论文就国内外运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对口蹄疫病毒分子致病机理研究及利用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研制新型 FMD 疫苗进行综述,并且展望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学研究新动向。  相似文献   

20.
外来品种猪对猪口蹄疫O型灭活苗有不良反应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变异性、可塑性等特点。为预防该病近年来研制使用的猪口蹄疫O型灭活油佐剂疫苗,对预防本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疫苗接种1996年11月25日10时,对市家畜改良站饲养的猪进行了该疫苗接种。疫苗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