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国外引进的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腺病毒-2型(CAV2)和犬副流感病毒病毒(CPIV)四联弱毒样品中,分离筛选出增殖性良好的CPV0XN1,CAV2-XN3和CPIV-XN4株。另外还通过离体异种细胞交叉传代,获得的CDV-XN1112弱毒株;从狂犬病毒株疫苗样品中筛选出ERA836株。经试验证明这5株病毒在5代以内可作为制苗用种毒。采用静置和旋转培养法高滴度扩增这5株弱  相似文献   

2.
从福建省几个大肠杆菌病较严重的大型养鸡场分离到的85株大肠埃希氏菌,从致病性试验、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及生物学我试验结果表明,其中有52株为致病菌,致病菌分离率61.1%;分离菌株的生化特性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的生化特性;所有菌株均能凝集鸡的红细胞,并能被D-甘露糖所抑制;对人、猪、山羊、乳牛、兔、犬、豚鼠、鸽和鱼的红的细胞表现为不同的血凝(HA)和D-甘露糖血凝抑制特性;24株强致病菌中有79.2%的表现为盐凝集试验(SAT)阳性:所有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AKN)和菌必治敏感,对氯霉素(CMP)、先锋霉素(CTN)、卡那霉素(KAN)、呋喃妥因(NI)、氟嗪酸(OFL)、壮观霉素(SPT)、妥布霉素(TOB)、新霉素(NEO)、氟哌酸(NOR)、复合磺胺(SXT)和强力毒素(DOX)有较高敏感性,而对红霉素(ERY  相似文献   

3.
选用4只4月龄幼羊,按4×4拉西方试验设计,用常规全收粪法测定了4种不同处理幼羊全混合日粮(TMR)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有机物在含玉米秸的TMR中,以尿素精料等氮代替豆饼对日粮DM,OM,CP,NDF,ADF及GE的消化率均无显著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液氮保存的弓形虫 N T 株经小鼠复壮后,取腹腔液提取弓形虫基因组 D N A,采用 P C R 方法从弓形虫 N T 株中扩增出约 800 bp 的片段。产物经 Eco R I和 Xba I酶切后,克隆到 p U C19 载体中,构建了 p B V P30 非融合表达质粒和 p E T P30 融合表达质粒。p B V P30 转化到宿主菌 D H5α、p E T P30 转化到宿主菌 B L21 ( D E3)后,分别经温控诱导和 I P T G 诱导,产物经 S D S P A G E 分析,p B V P30 未发现表达产物,p E T P30 出现约 30 000 的产物。 W estern blotting 显示,该蛋白与兔抗弓形虫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薄层扫描显示,该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 20% 以上。  相似文献   

5.
鸡痘病毒282E4弱毒株TK基因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限制性内切酶BamHI、Xbal、Clal、H1ndⅢ、Ncal对含有鸡痘病毒(FPV)282E4弱毒株3.7kbHindⅢTK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pSL1进行单酶和它们之间双酶酶切。结果表明:3.7kbHindⅢTK基因片段上有2个Clal切点,2个Xbal切点,1个Ncal切点,没有BamHI切点。随后,用澳大利亚FPV2.2kbHindⅢ+ClalTK基因作探针,对各种酶切片段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进一步确定TK基因位于2.2kbHindⅢ+Clal片段中。杂交结果与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结果相一致。该基因的限制性酶切图谱与澳大利亚FPV疫苗株的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
鸡毒支原体株间结构蛋白及其抗原性变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SDS-PAGE及Western Blot技术,应用鸡毒支原体国外强毒株S6、标准株PG31,疫苗株F,北京分离 BG44T、NB72特异性多克隆抗血清对以上五株及疫苗株V、北京分离株C的结构及其抗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G结构蛋白及其抗原性存在着株间的多样性和一定相似性,其中以F与S6、BG44T与PG31、NB72与C更为接近,可能具有同源性。SDS-PAGE显示出了MG株间结构蛋白微  相似文献   

7.
鸽新城疫病毒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SPF鸡胚从疑似鸽新城疫(鸽ND)病鸽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QL株,该病毒株能凝集鸡红细胞(RBC),这种凝集作用能被抗新城疫病毒(NDV)阳性血清抑制;用抗NDV单抗PEG夹心ELISA测定分离株为阳性。分离株经肌肉注射能使鸽发病和死亡,出现与自然发病鸽一致的症状和病变,但肌注SPF鸡只感染,不见临床症状。对该分离株作进一步生物学特性鉴定,按照国际上规定的NDV毒力判定标准,测定了该毒株最低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结果MDT为105小时、ICPI为1.33、IVPI为1.0。试验结果表明本分离株为鸽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8.
饲粮能量浓度对梅花鹿瘤胃消化代谢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 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用3 种含有不同能量浓度的精料补充料,按4 ×3 不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瘤胃内pH 值、氨态氮(NH3 - N) 、三氯醋酸沉淀蛋白(TCA-P) 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 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 组分百分率。试验日粮精料部分以玉米面、豆饼等为主要原料,配制出能量浓度不同(GE:3 .95 、4 .05 、4 .15 Mcal/kg) ,含粗蛋白质(20 .99 % ) 、钙(0 .67 % ) 、磷(0 .40 % ) 相同的三种精料;粗料为玉米青贮,自由采食,计量不限量。试验鹿为单圈舍饲,每日每头鹿供给精料1 .75kg ,分两次饲喂,自由饮水;每种饲粮预饲期14 天,采样期10 天。采用PHs - 29A 型酸度计测定pH 值;采用岛津GC- 9A 型气相色谱仪测定TVFA 浓度及VFA 各组分比例; 采用氧化镁直接蒸馏法测定NH3 - N 浓度; 用岛津UV- 240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TCA- P 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能量浓度对瘤胃内pH 值、NH3 - N 浓度、TVFA 浓度没有显著的影响(P> 0 .05) ,而对玉米青贮采食量及TCA- P 浓度影响显著(P< 0 .  相似文献   

9.
将新城疫病毒(NDV)F46E9株和LaSotaE4株的融合蛋白裂解位点(Fc)基因从本实验室构建的重组质粒pUCF46Fc和pUCLaFc中用EcoRI和SalI切出。将这2个毒株的Fc基因定向克隆入昆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SXIVVIX3的EcoRI和SalI位点之间,获得2个毒株的Fc基因克隆pX3F46Fc和pX3LaFc。重组质粒用EcoRI/SalI,PstI酶切法,PCR和核酸探针法进行  相似文献   

10.
作者进行了双疗程法治疗肉鸡大肠杆菌病的试验,试验鸡共5000只,设9个治疗组,1个对照组,每组500只AA肉鸡。试验组鸡群于1~7天,22~28天,分别选用敏感抗菌素氟哌酸(FPA,50PPM),强力霉素(DOC。75PPM,),氯霉素(CMT,750PPM)进行双疗程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DOC-CMT、CMT-DOC、FPA-DOC、DOC-FPA、FPA-CMT、CMT-FPA、DOC-DOC、FPA-FPA、CMT-CMT各试验组的存活率分别为92.8%、87.6%、97.2%、96.4%、95.8%、89.6%、94.6%、96.2%、88.4%。对照组的存活率79.4%。  相似文献   

11.
在一起以眼炎、呼吸道症状及腹泻为主症的白颈长尾雉中,高比率分离到奇异变形杆菌。所得分离物具有较相似的药物敏感性,且表现出对小鼠较强的致死性作用及由雏伊莎公鸡人工攻菌造病成功。据此确认,奇异变形杆菌是引起本次白颈长尾雉发病死亡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2.
鸡源致病性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睿  李颜桃 《中国畜牧兽医》2018,45(9):2550-2558
为了解鸡源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情况、致病力和遗传特征,本试验从凉山地区分离得到2株细菌(YLF1、WS),通过培养特征、镜检特征和16S rRNA序列测定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致病性试验;采用(K-B)法检测分离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头孢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的敏感性;并与GenBank中公布的21种不同来源的变形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YLF1、WS菌株均具有迁徙性和β-溶血生长特征,镜检为革兰氏阴性长短不一的杆菌或球菌,经16S rRNA基因鉴定与GenBank中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均在99%以上,YLF1、WS菌株确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均表现为多重耐药,耐药率分别为78.6%(11/14)和71.4%(10/14);雏鸡致死率均为80%;YLF1、WS菌株与日本人体分离株、中国新疆黄牛分离株和中国广东土壤分离株同源性最高,达99.9%;与来自中国河南、中国新疆及印度的鸡源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较高(98.9%~99.3%),遗传关系密切。表明凉山地区鸡群中存在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分离株有较高的致病力和较强的耐药性,也提示分离菌可能来源于环境、感染鸡或其他动物,同时存在人畜共患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对七彩山鸡(Phasianus colchicus)生长性能、免疫器官以及肠绒毛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1周龄健康的七彩山鸡(母)210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0%组)和4个饲料处理组,每组3个平行。4个饲料处理组配制时,分别添加4%、8%、12%、16%的巨菌草添加剂于基础饲料中。结果表明,与0%组相比,12%组七彩山鸡的平均体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4%、8%、12%组平均日增重显著大于16%组(P<0.05);8%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饲料处理组免疫器官指数中肝脏、脾脏指数均在0%组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8%的巨菌草添加剂可显著增加七彩山鸡肠道的绒毛长度(P<0.05),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扩大肠道黏膜吸收面积。说明日粮中添加巨菌草可以提高七彩山鸡肠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七彩山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14.
3种雉科鸟类血液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勺鸡、雉鸡和石鸡血液生理参数的正常值及其特点,为人工饲养繁殖以及健康状况监测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常规方法,对人工饲养的3种雉科鸟类(勺鸡、雉鸡和石鸡)红细胞数、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体积及红细胞比容8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雉鸡的血小板明显高于勺鸡和石鸡(P<0.05);其它7项血液生理指标3种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通过PCR反应扩增7株鸡奇异变形杆菌和1株兔奇异变形杆菌的23SrRNA基因片段(1045bp),经克隆测序,用DNA Star分析软件将所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以及其他相近属的23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由此构建奇异变形杆菌系统进化发生树。结果表示,本实验室保存的7株鸡奇异变形杆菌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奇异变形杆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4%~99.8%,与兔奇异变形杆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8%~99.3%,与普通变形杆菌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4%~96.2%,而与其他相近属同源性只有92.9%~93.4%。结果表明,23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可以作为鉴定奇异变形杆菌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0种鸟消化系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了弄清鸟类消化系统形态结构与食性的关系,2005年3~7月对陇东学院和西峰市郊10种野生鸟的消化系统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表明,鸟的喙和舌因种类、食性和采食方式不同有很大的差异,鸟类消化道的形态特征与其食性密切相关:大白鹭的消化管最长,是体长的2.59倍,斑鸠、石鸡、环颈雉的消化管次之,是体长的2.39~2.45倍,白头鹎、北红尾鸲、白脊鸟令鸟、大山雀、椋鸟和灰伯劳的消化管最短,是体长的0.88~1.51倍;环颈雉、石鸡的嗉囊、肌胃和盲肠均非常发达,白头鹎、北红尾鸲、白脊鸟令鸟、大山雀、灰椋鸟、灰伯劳的嗉囊、肌胃、盲肠退化、消失。对其嗉囊、肌胃内容物剖检发现,大白鹭为肉食性鸟类,斑鸠、环颈雉、石鸡为植食性鸟类,白头鹎为杂食性鸟类,北红尾鸲、大山雀、白脊鸟令鸟、灰椋鸟、灰伯劳为食虫性鸟类。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甘肃省临夏州某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因,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试验采集该牛场13头腹泻犊牛的粪便和血清,通过胶体金技术、ELISA方法、细菌分离鉴定、Kirby-Bauer法分别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病毒学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样中未检测出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的抗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阳性率为23.08%(3/13);未检出BRV和BCV的抗体,BVDV血清学抗体阳性率为38.46%(5/13)。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出13株大肠杆菌和7株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的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20种常规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且无对两种细菌均有效的药物。此次犊牛腹泻是由BVDV、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且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本试验结果为该牛场进一步治疗此次的犊牛腹泻病提供了合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鉴定从临床病料中分离的两株细菌(XL株、XT株)的种属、致病性及耐药性等生物学特征,本研究对分离菌进行了纯化、革兰氏染色、迁徙生长试验、16S rDNA的序列比对、小鼠致病试验、药敏试验以及耐药基因Ⅰ类整合子的扩增。结果表明:两株细菌均为奇异变形杆菌;与NCBI登录的猪源奇异变形杆菌的16S rDNA的同源性高达99.9%~100%;两株细菌致病性均很强;两株细菌均存在多重耐药,仅有丁胺卡那对它们高敏;两株细菌均能扩增出Ⅰ类整合子。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变形杆菌的耐药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8株鳖源变形杆菌外膜蛋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1 2批送检病鳖体内分离出 8株细菌 ,经形态学检查、生理生化特性测定、致病性测定和血清学鉴定 ,确定 7株为普通变形杆菌 ,1株为奇异变形杆菌。进一步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破菌法提取 8株鳖源变形杆菌的外膜蛋白 (OMP)进行SDS PAGE电泳 ,比较分析细菌OMP型。结果显示奇异变形杆菌的OMP型由 3条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 3 0× 1 0 4~4 3× 1 0 4的主要蛋白带组成 ;7株普通变形杆菌的主要外膜蛋白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 3 0× 1 0 4~6 7× 1 0 4,分属 2个OMP型 ,其中 4个分离株属OMP1型 ,由 4条主要蛋白带组成 ;其余 3个分离株属OMP2型 ,由 7条主要蛋白带组成。表明不同种变形杆菌的OMP型差异较大 ,同种不同株变形杆菌的OMP型相似 ,但蛋白带的迁移率及颜色深浅在菌株间仍有差异。此外 ,发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4 3× 1 0 4的一条外膜蛋白带为所有菌株所共有 ,可能是变形杆菌属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从发病猪肝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药敏分析、16S rDNA测序,确认该菌为1株多重耐药奇异变形杆菌。该菌与GenBank中其他9株不同来源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16S rDNA比对分析,从遗传进化规律方面证明不同来源的的奇异变形杆菌亲缘性极其相近。周期性群集运动分析结果表明在含0.5%和1.0%琼脂平板上,该菌不以圆环样周期运动;在含1.5%和2.0%琼脂平板上,该菌以圆环样周期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