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鸭瘟鸡胚化弱毒活疫苗与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通过肌肉注射途径,同时接种21日龄健康易感肉鸭,检测两种活疫苗联合免疫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将两种活疫苗同时免疫雏鸭,免疫后14d检测血清抗体值,并在14d时采用鸭瘟强毒和鸭坦布苏病毒强毒株同时攻毒,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攻毒保护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活疫苗联合免疫健康易感雏鸭后,血清抗体上升快,可同时抵御鸭瘟强毒与鸭坦布苏病毒强毒株的攻击,保护效果良好。结论:鸭瘟与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联合免疫,对雏鸭安全,免疫保护效果好,避免多次免疫对雏鸭带来的应激反应,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新近推出的rL-H5新城疫-禽流感二联活疫苗的免疫效果,采用滴鼻 点眼及肌肉注射的方法对雏鸡和雏鸭按照不同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在首免及其后每间隔一周采集各试验组禽血液样品,检测机体对禽流感及新城疫的HI抗体产生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二联活疫苗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但抗体水平低波动较大;二联活疫苗与灭活疫苗联合接种鸭的免疫效果优于二联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3.
(一)雏鹅 1.种鹅未经小鹅瘟活疫苗免疫,免疫时间已超过100天,这类种鹅产的蛋孵出的雏鹅,在出壳后1~2天用小鹅瘟活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免疫,7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种鹅在免疫后100天内产的蛋孵出的雏鹅有母源抗体,不能用活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4.
(一)雏鹅1.种鹅未经小鹅瘟活疫苗免疫,免疫时间已超过100天,这类种鹅产的蛋孵出的雏鹅,在出壳后1~2天用小鹅瘟活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免疫,7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种鹅在免疫后100天内产的蛋孵出的雏鹅有母源抗体,不能用活疫苗免疫。2.在无小鹅瘟流行地区,可在雏鹅1~7日龄时用同源(鹅制)抗血清,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在小鹅瘟流行地区,雏鹅1~3日龄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388只含有母源抗体雏麻鸭和118只无母源抗体雏北京鸭分别进行了早期免疫接种。前者进行了不同日龄(1、5、10、15)、不同免疫途径(肌肉,皮下、点滴、饮水)鸭瘟弱毒疫苗的一次性免疫,后者进行了1日龄、不同途径(肌肉、皮下、滴鼻、喷雾)鸭瘟弱毒疫苗的首免和二免。无母源抗体雏鸭可采用肌肉和皮下途径免疫,最佳时间从1日龄开始首次免疫,免疫30天后进行二次免疫。对含母源抗体雏鸭也可采用肌肉、皮下途径,最佳时间从10日龄开始免疫,经过对含母源抗体和无母源抗体免疫雏鸭2个月的观察,前者经得住鸭瘟强毒10~(-8)的攻击,后者经得住10~(-3)的攻击;免疫效果高,免疫期达2个月仍保持着令人满意的免疫力,保护率达100%。含有母源抗体雏鸭,采用饮水和点滴途径免疫,前者最佳时间从1日龄开始免疫,后者从10日龄开始免疫,其安全性好,免疫效力高,免疫期达2个月,保护率达100%。用肌肉和饮水途径接种鸭瘟弱毒苗的方法进行大规模的预防接种,更为简便易行。 在试验中,还对早期免疫程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雏鸭群免疫 1.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活苗免疫。皮下注射免疫。 免疫后7天内须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鸭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 2.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苗或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3.新鸭疫(鸭流感)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该病Ⅱ号剂型或Ⅰ号剂型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肉鸭一次免疫即可。 4.鸭瘟活苗免疫:雏鸭…  相似文献   

7.
不同首免时间对禽流感疫苗HI抗体消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HI试验,对雏鸭不同首免时间的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进行监测,为更科学制定鸭免疫程序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对照组鸭(E组)AI-H5母源抗体1d最高,达5.1log2,次日逐渐下降,于10d降至较低水平。AI-H5母源抗体于19d降至为2log2以下。(2)试验各组于免疫后10~12d抗体水平开始上升,于免疫后15~20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并维持18~24d,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于49d仍能检测到较高的抗体,由此说明,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3)从不同首免时间进行禽流感疫苗免疫接种后的HI抗体效价比较来看,C组(15d首免组)HI抗体效价最佳,D组(20d首免组)HI抗体效价其次,B组(10d首免组)HI抗体效价第三,A组(5d首免组)HI抗体效价较差,因此,应根据雏鸭母源抗体水平选择适宜时间进行禽流感疫苗的首次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8.
鸭瘟灭活疫苗效力试验和安全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已建立的鸭瘟病毒(DPV)AV1221株基础种毒经鸭胚繁殖、收集胚液病毒、0.2%甲醛溶液灭活后,与矿物油佐剂乳化制备了3批鸭瘟灭活疫苗.成鸭的免疫攻毒测定,疫苗最小免疫剂量为0.12 mL,确定使用剂量为每羽份0.5 mL.单剂量、单剂量重复和超剂量安全试验结果显示,疫苗不引起产蛋鸭的全身不良反应和明显的局部反应.疫苗的免疫攻毒试验结果表明,疫苗在不同品种的成鸭中,使用不同的免疫途径,均能诱导产生80%以上保护;在雏鸭中,经二次免疫也能够诱导产生80%以上保护.疫苗一次免疫鸭后,不同时间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GMT)分别是,7 d为1:3.2、10 d为1:4.6、14 d为1:8,21 d、30 d和60 d均为1:7;免后10 d可以产生80%攻毒保护,14 d和21 d可产生完全保护.疫苗的免疫持续期试验结果表明,成鸭经1次免疫后150 d,雏鸭经二次免疫后60 d均可维持80%以上保护.  相似文献   

9.
新城疫疫苗预防鸭副粘病毒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城疫疫苗对鸭副粘病毒病的预防效果,应用鸡新城疫活疫苗(I系和Lasota株)免疫2日龄雏番鸭,分别于免疫后7 d攻毒,并采血测定HI抗体。结果显示鸡新城疫I系活疫苗和Lasota疫苗对番鸭均安全,单独或混合应用均能有效抵抗鸭副粘病毒和新城疫标准毒(F48E8)的攻击;同时番鸭免疫后7 d I系疫苗诱导的HI抗体水平显明高于Lasota疫苗,而攻毒后35 d的HI抗体水平则以Lasota疫苗组高于I系疫苗组。上述结果表明新城疫I系和Lasota疫苗均可用于预防鸭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鸭瘟弱毒苗诱导鸭局部黏膜和系统免疫中抗体发生的规律,将鸭瘟病毒Cha株弱毒苗皮下注射免疫20日龄樱桃谷鸭后60 d内定时随机剖杀5只鸭,采集血清、胆汁、气管和消化道(食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分泌液,应用间接ELISA检测抗DPV的IgA、IgM和IgG滴度(以Log10表示).结果表明:①血清:抗体滴度由高到低为IgG、IgM和IgA,相应的检测到的时间段分别为免疫后6~60,3~15,12~36 d.②胆汁:抗体滴度由高到低为IgA、IgG和IgM,相应的检测到的时间段分别为免疫后9~21,15~27,3~12 d.③分泌液:气管和消化道分泌液中抗体滴度由高到低均为IgA、IgM和IgG,其中IgA抗体滴度由高到低为十二指肠、食道、气管、空肠、盲肠、回肠和直肠,相应的检测到IgA的时间段分别为免疫后3~60,9~60,3~60,9~60,12~60,12~27,6~36d;IgM由高到低为气管、食道、十二指肠、空肠、盲肠、直肠和回肠,相应的检测到IgM的时间段分别为免疫后3~12,6~15,3~12,6~12,9~12,6~9,6~9 d;IgG由高到低为食道、十二指肠、气管、空肠、盲肠、直肠和回肠,相应的检测到IgG的时间段分别为免疫后9~36,12~27,6~36,9~36,12~36,9~21,15~21 d.综上,鸭瘟弱毒疫苗皮下免疫鸭后,IgM和IgG分别是系统免疫中体液免疫的先锋抗体和主要抗体;IgA是气管、消化道和胆汁中的主要抗体.  相似文献   

11.
亚平宁     
该产品通用名为鸭瘟活疫苗,用于预防鸭瘟。本品为淡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注射后3~4日产生免疫力,2月龄以上鸭免疫期为9个月。对初生鸭也可应用,免疫期为1个月。每羽份本品含鸭瘟病毒(鸡胚弱毒株)细胞毒不少于0.005毫升。按瓶签注明羽份,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鸭1毫升,雏鸭腿肌注射0.25毫升,均含1羽份。注意事项:请在当地兽医指导下使用本品;疫苗稀释后应放置于阴凉  相似文献   

12.
马明 《江西饲料》2011,(2):45-46
1雏鸭群免疫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d内须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d后免疫的雏鸭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苗或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mL。新鸭疫(鸭流感)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  相似文献   

13.
鸡新城疫疫苗对鹅副粘病毒病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几种常规鸡新城疫(ND)疫苗进行了鹅副粘病毒病的免疫效果试验。240只20日龄ND抗体检测阴性的小鹅分为8组,每组30只。第1~3组鹅用2~5羽份(相对于鸡,下同)Ⅳ系苗首免,2周后用2或5羽份NDI系疫苗二免;第5和6组鹅用2羽份禽流感.鸡新城疫(AI-ND)二联活疫苗(rL-H5株)首免,3周后再用2或5羽份同种疫苗二免;第4和7组鹅分别用2羽份灭活油乳剂苗和2羽份Ⅳ系疫苗单免;第8组鹅为非免疫对照组。定期采血检测各组NDHI抗体水平,分别于单免或二免后第21d和140d每组抽5只鹅用鹅源副粘病毒强毒株JG97进行攻毒试验,攻毒剂量为400LD50/只。试验结果表明,第1~3组鹅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免疫保护期也较长。到二免后140d,这三组鹅的平均HI抗体水平仍维持在4log2矿左右,而且可完全抵抗强毒攻击。根据实验结果,建议生产上采用2羽份NDIV系苗首免、2周~3周后以2~5羽份NDI系苗二免的免疫程序预防鹅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选取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coli)常见血清型O1、O2、O18、O78和3株分离自发病鸭场、毒力强、免疫原性好的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砌)D22、D23、D157作为制苗菌株,分别以鲜血琼脂和马丁琼脂进行固体表面培养制备的抗原与蜂胶佐剂高速乳化,制备鸭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埃希菌二联多价蜂胶灭活疫苗。结果表明,疫苗安全可靠,雏鸭一免后第14天对同源E.coli、Pm攻击免疫保护率为100%和90%;雏鸭二次免疫后第14天的免疫保护率均为100%。用间接ELISA对免疫鸭进行抗体消长规律检测,7日龄商品麻鸭首免后20d抗体达到高峰,抗体维持时间在54d以上;首免7d后进行二免,可产生显著高于一免的抗体水平。疫苗免疫雏鸭能够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增强T细胞的免疫力,可维持3周左右。疫苗在4℃可保存1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雏鸭重组禽流感(H5+H7)三价灭活苗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确定最佳首免日龄,将试验分为A组(种鸭免疫H5N1 Re-11+Re-12株、H7N9 H7-Re-2株、H5N2疫苗)和B组(种鸭免疫H5N2 rSD57株+rFJ56株、H7N9 rGD76株疫苗);选其孵化后的雏鸭各300羽,分别于1、7、14、21、28日龄时采血,每组随机采集100份样品,通过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进行禽流感母源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两组各亚型母源抗体在1日龄时平均滴度均达最高水平( 7.27log2),且离散程度低( 0.22)。两组雏鸭的禽流感母源抗体阳性率均随日龄增长而逐渐下降,7日龄时,平均滴度在4.26log2以上,群体抗体阳性率在76%以上,其中B组阳性率略高于A组;14日龄时,平均滴度都下降到2.55log2以下,群体抗体阳性率下降到25%以下;21日龄时,平均滴度均在0.43log2以下,群体抗体阳性率下降至1%以下。结果表明,高抗体水平种鸭能够使后代雏鸭具有较高水平的禽流感母源抗体,但母源抗体保护时间较短,重组禽流感(H5+H7)三价灭活苗的最佳首免时间为7~14日龄。本研究为鸭禽流感疫苗免疫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新城疫活疫苗的最佳接种途径,本研究进行新城疫活疫苗不同接种途径对新城疫HI抗体效价影响的对比与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免后7d、14d,滴鼻组、点眼组的HI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饮水组、喷雾组、皮下注射组、肌肉注射组(P0.05);在二免后14d,滴鼻组、点眼组的HI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皮下注射组、肌内注射组(P0.05),皮下注射组、肌内注射组的HI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饮水组、喷雾组(P0.05)。表明滴鼻和点眼接种途径产生的抗体效价高于肌肉和皮下注射,肌肉和皮下注射接种途径产生的抗体效价高于饮水和喷雾。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免疫高邮鸭的效果,选取21日龄高邮鸭15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0只。一免组21日龄腿部肌肉注射0.5 m L/只;二免组21日龄0.5 m L/只首免、42日龄1.0 m L/只二免;对照组不免疫。分别于免疫前(0 d)和一免后21、28、60 d对采集血清样品,检测免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一免组免疫后21 d,H5(Re-8株)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5%,H7N9(Re-1株)免疫抗体合格率达95%,28 d均达100%;二免组二免后7 d,H5(Re-8株)和H7N9(Re-1株)免疫抗体均达100%。结果表明,该疫苗能够刺激高邮鸭产生有效保护抗体,可用于防控禽流感。  相似文献   

18.
选昌伟农贸公司健康鸡400只(试验前抗体监测新城疫抗体效价小于或等于1∶32,禽流感抗体效价小于1∶16的鸡为试验鸡)分4组,分别用滴鼻1羽份、肌肉注射1羽份、饮水2羽份、肌注1羽份3周后饮水2羽份加强免疫4种方式免疫,结果显示: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疫苗滴鼻、肌肉注射免疫的抗体效价合格率显著高于饮水免疫的抗体效价合格率(P<0.05),肌肉注射3周后饮水加强免疫一次能显著延长有效抗体持续期,能够产生更好的免疫效果。一次滴鼻、肌肉注射和饮水免疫仅能维持1个月左右的高抗体水平,加强免疫方式能维持2个月以上的高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已免疫小反刍兽疫(PPR)活疫苗的羊群经二次免疫后PPR抗体水平的变化趋势,对初免21 d羊群进行了第二次免疫,同时监测初免21 d及二免后3 d、7 d、14 d、21 d的血清中和抗体。结果显示,一次免疫羊21 d PPR中和抗体滴度平均可达5.18±2.87,阳性率为84%;二次免疫后3 d、7 d、14 d、21 d,PPR抗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滴度分别为5.65±2.56、6.95±1.82、7.28±1.18、8.12±1.31,阳性率分别为90%、100%、100%、100%。一免试验组21 d~323 d PPR抗体阳性率为83%,二免试验组在二次免疫7 d PPR抗体阳性率达到100%,并且维持到21 d。试验表明,活疫苗二次免疫增强了免疫效果,对已经有PPR抗体的羊进行二次免疫,可明显提升免疫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免疫调节技术对肉鸭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体消长规律的影响,制定应用免疫调节技术后的推荐免疫程序,选取1日龄健康樱桃谷肉鸭,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记录各组生长性能,检测免疫器官指数、IFN-γ与IL-2水平,监测母源抗体并根据结果确立免疫程序。结果:应用免疫调节技术可使雏鸭死淘率降低1.24%,平均耗料量提高0.92%,出栏均重增加4.06%,料肉比降低3.1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免疫器官指数(P0.05或P0.01);极显著提高雏鸭7和14日龄IL-2、IFN-γ水平(P0.01),促进细胞因子产生。根据抗体监测结果确立的免疫程序为:3日龄免疫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10日龄免疫鸭瘟活疫苗,18日龄免疫禽流感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