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婷燕  李彦忠 《草业学报》2020,29(12):131-139
植物病原菌通过种子可进一步在时间上延续和空间上传播。为确定我国目前主要种植的苜蓿品种是否携带苜蓿黄萎病菌等毁灭性病害的病菌和其他重要病菌,为苜蓿的引种调运和病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从我国苜蓿育种者和经营进口苜蓿种子的公司收集了32个苜蓿品种,采用PDA平皿法分离并鉴定了种带真菌,采用浸种法测定了其对中苜3号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致病性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种子中未检测出苜蓿黄萎病菌及其他生产上的检疫性病原菌,苜蓿种子上的真菌主要为环境普遍存在的链格孢属、青霉属、曲霉属等真菌,共有19属20种;不同品种的种子带菌率有显著差异,不消毒处理下带菌率为26.18%~67.54%;消毒处理后平均种带真菌率有效降低了25.10%;枝孢霉、黑附球菌、枝顶孢、细交链孢等显著降低发芽率,篮状菌、球毛壳菌、黄曲霉、茄匍柄霉等菌对幼苗的芽和根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严重的可引起幼苗枯萎、腐烂。  相似文献   

2.
采用平皿测定法对我国北京口岸2014年进境草种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携带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利用ITS4和ITS5引物对其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测序并与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进行BLAST比对,对种带真菌进行初步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种子携带真菌种类差异较大,从5个国家的7个进境草种批次中共检测出13属21种48株真菌,主要菌群为镰刀菌属(Fusar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茎点霉属(Phoma spp.)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基于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能够将所有分离到的真菌鉴定到属,但是在种水平上鉴定有限,不能将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细交链孢(A.alternata)和乔木链格孢(A.arborescens)很好地区分开。本研究明确了5个来样量较大国家的草种带菌情况,ITS基因能够运用于口岸草种携带真菌的初步检测鉴定。  相似文献   

3.
NaOH处理结缕草种子对种带真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0%NaOH处理2002、2003和2004年收获的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种子,采用PDA培养法测定种子带菌率、种带真菌的种类和分离频率。结果表明:NaOH处理结缕草种子降低其带菌率,与表面消毒效果相当,处理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带菌率升高。经过NaOH处理的种子再进行表面消毒效果不明显。在供试材料中共检出25属34种真菌,其中曲霉、青霉的分离频率最高。用NaOH浸泡和表面消毒种子均可以降低其带菌种类,且二者效果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4.
郑州地区冷季型草坪草根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郑州地区冷季型草坪草根腐病病原物分离鉴定发现,主要病原物有镰刀菌(Fusarium spp.)、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丝核菌(Rhizoctonia spp.)、德氏霉菌(Drechslera spp.)、弯孢菌(Curvularia spp.)和腐霉菌(Pythium spp.)6大类。其中,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AG-4)的分离频率最高,致病力比较强,为优势病原。  相似文献   

5.
肖博文  冯伟  段廷玉 《草业学报》2020,29(12):121-130
二月兰是重要的地被、景观和绿肥作物。通过种子、离体叶片和温室盆栽试验,对分离自二月兰种子的链格孢菌,芸薹生链格孢,细极链格孢,黑附球菌,变红镰刀菌,顶孢哈氏霉,细基格孢属等5属7种可培养真菌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7种真菌可致二月兰种子萌发后烂种烂芽率16.50%~68.50%,其中芸薹生链格孢、顶孢哈氏霉可引致种子发芽率降低18.18%~27.27%。7种种带真菌分别引致二月兰离体叶片出现褪绿和坏死腐烂等症状,发病率100%,病斑面积8.84%~99.38%,病情指数22.50~95.00。盆栽条件下,种带真菌均可致植物出现萎蔫褪绿和坏死叶斑等症状,病株率100%,叶片发病率41.56%~79.88%,病情指数16.22~56.93。与对照(不接种带真菌)相比,种带真菌侵染二月兰植株后第9天植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30.40%~204.1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幅为-1.81%~82.8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18.78%~86.14%,叶绿素含量(SPAD值)降低13.24%~37.85%。致病性试验表明,芸薹生链格孢致病性最强,顶孢哈氏霉致病性最弱。  相似文献   

6.
不同储存年限老芒麦种子种带真菌检测及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焘  南志标 《草业学报》2015,24(2):96-103
对来自青海的5个不同收获年份的老芒麦种样进行了系统的种带真菌研究;测定了12种分离率大于1%的种带真菌对老芒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样发芽率为56%~80%,S2发芽率最高,达到80%,显著高于S1和S5(P<0.05);种样带菌率为24%~38%,随储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S5带菌率最高,达到38%,显著高于其他种样(P<0.05);共鉴定出老芒麦种带真菌15属17种,真菌分离率为0.25%~8.75%,其中青霉和曲霉是老芒麦最常见的种带真菌,在5个种样上均被分离得到;燕麦镰孢、串珠镰孢、镰孢菌1、离蠕孢和德氏霉5种真菌是老芒麦最主要的致病真菌,均显著地降低了老芒麦种子的萌发、抑制了幼苗的生长、降低了幼苗的生物量(P<0.05);细交链孢对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但是显著地降低了幼苗的长度和干物质产量(P<0.05)。皮思霉、离蠕孢、曲霉3种真菌显著延长了老芒麦种子平均萌发时间,而燕麦镰孢则显著地缩短了种子平均发芽时间(P<0.05)。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贮藏年限对裸燕麦种带真菌和真菌毒素的影响,对同一产地收获后贮藏于相同环境下1、2、3和5年的3个裸燕麦品种分别进行了带菌情况和毒素含量检测。结果表明:随贮藏年限的延长,裸燕麦种子带菌量总体表现为降低趋势,孢子负荷量的变化范围为0.60~8.40 cfu;带菌率介于2.75%~28.50%。不同品种的带菌情况差异很大,同一品种的带菌种类和分离率随贮藏年限的变化也明显不同。从3个裸燕麦品种中共检出真菌17属33种,优势属为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链格孢菌属,优势种因贮藏时间和品种不同而异。裸燕麦种子的毒素含量随贮藏年限的延长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3种真菌毒素中检出量最高的是细交链孢酮酸,为16.88~348.67 μg·kg-1;桔青霉素的含量最低,变化范围为0.01~1.04 μg·kg-1。综上,贮藏年限对裸燕麦种子的带菌情况和真菌毒素检出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贮藏时间对饲用燕麦种子中寄藏真菌和真菌毒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平板培养法、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法,对3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种子携带的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优势菌属产生的毒性较强的3种真菌毒素细交链孢酮酸(TeA)、黄曲霉毒素B1(AFB1)和桔青霉素(CIT)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饲用燕麦种子的带菌量随贮藏时间的增加总体呈降低趋势。从供试材料中共检出真菌16属34种,优势属为链格孢菌属、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带菌种类和分离率随贮藏年限的变化差异显著,不同品种的带菌情况也差异显著;3种真菌毒素随贮藏年限的延长基本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贮藏年限和品种间的互作对毒素含量的影响最大。综上,贮藏时间对饲用燕麦种子的带菌情况和真菌毒素检出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对西南大学后山实习草场种植3年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植株根腐病进行了研究。实验按照柯赫氏法则对所取样本根部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研究发现,该草场人工栽培紫花苜蓿根部带菌率平均为49%。该草场苜蓿根部真菌主要有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镰刀菌1(Fusarium sp1.)、镰刀菌2(Fusarium sp2.)、粉红胶帚霉(Gliocladiumroseum)和无孢菌丝体6种。此外还自样本根部分离到黑根霉(Rhizopusstolonifer)、青霉(Penicilliumsp.)两种腐生真菌。未产孢真菌,有待进一步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毛序棘豆中内生真菌的种属及种群分布情况,对采集于甘肃省通渭县毛序棘豆样品,运用表面消毒法消毒样品后进行内生真菌分离,采用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所得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并通过MEGA5.05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从毛序棘豆(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9株,经鉴定,分属于4纲、5目、6科、10属;其中茎的分离率(39.13%)最高,根(23.91%)次之,叶(11.11%)最少;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和镰刀菌属(Fusariumsp.)是毛序棘豆内生真菌的优势菌属,其相对分离频率分别为27.59%和17.24%;木霉菌属(Trichodermasp.)为毛序棘豆内分布最广泛的菌属,在根、茎、叶中均有分布;将所得菌株作系统进化分析,并根据其亲缘关系远近分为Ⅰ和Ⅱ两大种群。本试验结果表明,毛序棘豆内生真菌数量、种类与种属分布存在明显组织差异,茎是内生真菌侵染和定植的主要部位且真菌多样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苜蓿种带真菌及其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来自我国新疆,内蒙古,吉林,陕西,甘肃,宁夏,山东,黑龙江,山西,河北和江苏等11个省(自治区)苜蓿产区的30个审定登记品种的38个苜蓿种子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种带真菌检测研究;测定了21种25个真菌分离物对苜蓿幼苗根组织的入侵性及19种真菌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放线菌D01对马铃薯4种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琴  王生荣 《草业学报》2014,23(5):365-369
采用PDA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法等方法,研究了放线菌D01对马铃薯干腐病菌、马铃薯黑痣病菌、马铃薯炭疽病菌和马铃薯早疫病菌4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放线菌D01对4种病原真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发酵液抑菌率均在70%以上;经放线菌处理后,病原真菌的基内菌丝不同程度的发生了畸变;放线菌D01对供试靶标真菌均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其中对马铃薯干腐病菌和马铃薯黑痣病菌的持续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3.
桑树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用组织分离法从不同桑树品种的器官组织中共分离出内生真菌114株,经显微形态观察,鉴定114株内生真菌分别归属于镰孢霉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柱霉属Scytalidium等21个属,表明桑树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同桑树品种树体内的内生真菌分布有一定差异。同一桑树品种不同器官组织的内生真菌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根中最多,茎中次之,叶中最少。其中:镰孢霉属为根中优势种群,链格孢属为茎、叶中的优势种群;丛梗孢属Monilia和镰孢霉属菌株在根、茎、叶中均能分离到,其它属的菌株只存在于其中的某一个或两个器官组织。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桑树内生真菌与生理活性物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健康猫被毛真菌菌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检测了40只临床健康猫的被毛真菌菌相,从31只猫被毛上共分离出11个属175株真菌,主要为交链孢霉属、芽枝孢霉属、犬小孢子菌和曲霉属等。皮肤病病原菌2个属3个种,包括犬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和石膏样毛癣菌。  相似文献   

15.
杀菌剂拌种防治草坪草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用杀菌剂拌种防治草坪草病害的研究进展.现已报道,早熟禾、黑麦草和高羊茅3属草坪草常见的种带与土传真菌病害14类,病原真菌54种;其中最常见的包括立枯丝核菌、德氏霉、腐霉、镰刀菌、细交链孢和壳针孢等.常用杀菌剂福美双、甲基硫菌灵、三唑酮和甲霜灵等对草坪草主要病原真菌的室内防效明显,其中对福美双反应极敏感的病原真菌有禾谷德氏霉,对甲基硫菌灵反应极度敏感的病原真菌有禾顶囊壳、粉红粘帚霉和瓶霉菌等,对三唑酮反应敏感的真菌有串珠镰孢、禾顶囊壳、结缕草锈菌、颖枯壳针孢和立枯丝核菌,甲霜灵主要对腐霉有效.田间条件下杀菌剂拌种可提高草坪草种子发芽率和田间出苗.杀菌剂拌种时要尽量避免在防治一种病害的同时,可能会导致另一种原本不重要病害的大发生.杀菌剂应向着在植物体内、土壤、大气和水体中无残留或有微量残留也可以在短期内降解,生成无毒天然物质而向完全融入大自然的方向发展,这是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不同季节根部入侵真菌及其表现规律,以31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分离和鉴定根部入侵真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季节苜蓿根部入侵真菌区系中优势菌种类明显不同,春、夏、秋3个季节均有的建群菌种为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3个季节各具有其优势菌种;不同苜蓿品种在3个季节的入侵真菌种类及其分离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春季带菌率最低,夏、秋季带菌率相对较高。平均带菌率较高的5个苜蓿品种依次为:苜蓿王、WL 525HQ、赛特、四季旺和敖汉;较低的5个苜蓿品种依次为:阿尔冈金、佛拿尔、金皇后、飞马和THG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