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探讨了重金属对贝类的影响,分别从贝类对重金属的吸收途径、重金属在贝类体内的富集作用、重金属的富集模型、重金属在贝类体内的消除作用以及重金属对贝类的毒性这五方面加以阐述。最后针对贝类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以及消除方法提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河北黄骅沿海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残留量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研究了河北省黄骅沿海海洋生物体内铅、匐和铬等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贝类体内含量高于钎类及早壳类,但其含量均低于评价标准,铅具有较明显季节变化。单因子评价结果,美质量分的指数均小于1,表明该海域海洋生物受重金属污染水明显。  相似文献   

3.
镉(Cd)是水产品中常见的有毒重金属污染物,是水产品污染程度监测的重要指标。近年来的监测结果表明,贝类体内(以扇贝和牡蛎为主)的镉超标现象较为严重。镉在环境中迁移差,残留强,且具有累积和不易降解性,严重影响着水生生物产品安全,特别是贝类产品的质量安全。本文综述了镉的存在形态及其含量分布,其对贝类和人类的毒性效果,镉在贝类体内的吸收转运规律,以及镉的风险评估情况,为研究水产品中镉的安全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运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以及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连云港近岸海域养殖区和天然捕捞的贝类、鱼类体内重金属Hg、Zn、Pb、Cd、Cr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并进行了残毒评价。结果表明,海水养殖的贝类和海洋捕捞的鱼类、贝类生物体内铅出现超标,其它各项指标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基本未受重金属污染,反映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5.
广东沿海贝类4种重金属含量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2007年6~9月对广东沿海4种贝类养殖区90个样品的检测结果,研究了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和累积,对贝类的质量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体内含量大小顺序为铜(Cu)〉镉(Cd)〉铬(Cr)〉铅(Pb),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gas和近江牡蛎C.rivularis的大小顺序都是Cu〉Cd〉Pb〉Cr,而翡翠贻贝Pernaviridis的大小顺序则是Cu〉Pb〉Cd〉Cr;(2)菲律宾蛤仔、太平洋牡蛎和翡翠贻贝未受重金属污染,但部分近江牡蛎体中Cd和Cu含量已超过中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海水双壳贝类能够大量、快速富集养殖环境中的微生物,属微生物安全风险较高的食品,至今已发现多种人类疾病的暴发和流行与食用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贝类有关。对海水双壳贝类进行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是制定贝类安全质量标准和贝类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对保障贝类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海水双壳贝类常见致病微生物,以及贝类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特殊性,对国内外贝类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中国在该领域的工作开展提出展望,以期为中国的海水双壳贝类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南通沿岸经济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南通沿海滩涂23个贝类样品中的重金属Hg、Cd、Cr、Pb、Cu、总砷、无机砷含量进行了检验分析,采用国家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价,认为南通沿海经济贝类体内重金属总体含量较低,可以供人群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分析了2015年上市出售前乳山海域养殖的太平洋牡蛎和广饶海域养殖的毛蚶、菲律宾蛤仔、文蛤、四角蛤等5种常见贝类中铜、铅、镉、铬、总汞等重金属的残留水平,并采用点估计法,通过计算贝类体内的重金属暴露风险商(HQ)评价食用上述5种贝类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贝类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太平洋牡蛎中的铜和镉以及毛蚶中的铅含量较高,处于中污染水平,其他贝类中的重金属含量较低。然而暴露风险商(HQ)结果显示,成人和儿童仅在过量食用乳山养殖太平洋牡蛎时会存在镉的暴露健康风险,其中儿童受到的风险高于成年人,太平洋牡蛎中镉的摄食风险应该引起重视。本研究为建立适合中国的膳食暴露评估模型,制定合理的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物限量标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乐清湾四个典型水产品综合养殖围塘为研究基地,分别测定水体、沉积物和贝类生物体中镉、铬、铅、汞、砷5种重金属的分布、富集情况,开展三者间的相关性研究,并对不同贝类生物体对水体重金属富集吸收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贝类中镉、铬、铅、汞、砷含量均符合无公害水产品要求。以生物富集因子(BCF)来表征贝类对水体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发现:泥蚶、缢蛏、青蛤对镉、砷的富集能力较强,其富集系数分别为:967.7,193.5,161.3和687.5,1 218.8,1 000。缢蛏对砷的富集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10.
闽南沿海牡蛎、花蛤、缢蛏体内重金属的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1998-1999年福建闽南沿海养殖贝类体的重金属检测资料,分析了3种主要养殖贝类体的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结果表明:厦门杏林宝珠屿、马銮湾海域养殖的褶牡蛎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养殖区。不同养殖区之间养殖贝类的Cu、Pb、Cd、Zn、Hg含量,以及这些元素在各种贝类中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文中还根据全国海岸带污染综合调查专业组制定的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对养殖贝类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闽南沿海的养殖贝类基本未受重金属污染或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1.
<正>为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能力建设.全面提高质检机构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今年8月初,受农业部渔业局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了麻痹性贝类毒素和重金属铅检测能力验证工作。河北省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是参加检测能力验证单位之一。近日收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通知,我站麻痹性贝类毒素和重金属铅检测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结果。我站自2008年起参加农业部组织的各类参数能力验  相似文献   

12.
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使大量含有重金属的废水排入江河湖泊,污染环境的同时还严重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对人体毒害最大的重金属,比如铅、汞、砷、镉、铬等,在水中不能被分解,以各种化学状态或化学形态存在,在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后就会存留、积累和迁移,造成危害.如随废水排出的重金属,即使浓度小,也可在藻类和底泥中积累,被鱼和贝类吸附,吸收的重金属在体内不断蓄积,浓度逐渐增加,同时很难排出,使鱼类发展成积累性中毒.本实验采取在实验室水族箱内投放鲫鱼,在水体中投入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铅,了解铅对鲫鱼的急性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近3年青岛胶州湾贝类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抽样调查,了解其食用安全性.从胶州湾34个养殖单位采集贝类,近300多个样品.检测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铅、铜、镉.结果表明,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铅、镉、菌落总数等项目均未检出,符合食用安全标准,但微生物指标大肠杆菌超出规定值范围.本研究根据对胶州湾水域贝类体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监控调查,采用贝类质量等级划分评价指数法(Sj)对养殖贝类质量进行评价和探讨,说明胶州湾贝类基本符合国家食用安全标准,但应随时注意胶州湾水域的污染状况与变化,确保水产品的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对贝类产品标准中重金属限量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外相关标准中有关贝类重金属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贝类卫生状况调查结果以及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我国贝类标准中的重金属限量进行探讨,提出我国贝类标准中重金属的建议限量指标为:汞0.5 mg/kg,无机砷1.0 mg/kg,铅1.5 mg/kg,镉2.0 mg/kg(不包括牡蛎、扇贝、泥蚶),铜50 mg/kg,铬2.0 mg/kg。  相似文献   

15.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重金属和药物残留的检测是衡量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分别采用快速检测法和标准检测法,对鱼、虾、蟹和贝类进行砷、铅、铬、孔雀石绿、氯霉素的检测,探讨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快速检测法和标准检测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贝类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类在中国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养殖规模和产量稳居世界首位。贝类也是水产品中质量安全风险较大的品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研究介绍了贝类产业和质量安全现状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并结合近10年监控数据,对贝类主要品种中的安全隐患和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贝类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贝类毒素以及致病性有害微生物是主要的安全隐患,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监控和监管。本研究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需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和针对性管理政策措施建议,以期为中国贝类产业的安全防控提供参考,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实现贝类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0,10(4):01-25]  相似文献   

17.
依据2014年8月对山东省近岸贝类养殖区的调查资料,研究了养殖区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6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富集情况,并对贝类养殖区进行质量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海水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As、Cu、Cr、Pb、Cd和Hg;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Cr、Pb、Cu、As、Cd和Hg;贝类体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Cu、As、Cd、Cr、Pb和Hg.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养殖区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Ⅱ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均符合Ⅰ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贝类体中Hg、Cd、Pb和Cr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Cu符合Ⅰ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贝类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从大到小为Cu、Cd、Hg、Pb、Cr和As,调查海域贝类体中的Cu、Cd富集系数较高,其他重金属富集系数相对较低.重金属质量安全风险分析表明,贝类体中Cd、Pb、As、Cr和Hg的膳食暴露量较低,处于安全范围内,但建议去除内脏后食用.  相似文献   

18.
福建主要贝类养殖区养殖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8年4月对福清、莆田、惠安、漳浦等4个贝类养殖区的褶牡蛎、缢蛏、花蛤等养殖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4个养殖区的养殖牡蛎体内Pb和Cd以及花蛤、缢蛏体内Cu、Pb、Cd、Zn的含量,都低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没有受到重金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张涛  庄平  章龙珍 《海洋渔业》2006,28(3):185-189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骨骼畸形和体型正常的人工养殖史氏鲟脊椎、骨板、鳍条、鳃、肝脏、肾脏、肌肉中锰、铜、铁、镉、铅、锌等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对其分布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畸形和正常史氏鲟身体各部位中重金属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金属积累不是造成人工养殖史氏鲟畸形的主要原因。畸形和正常人工养殖史氏鲟体内重金属的分布和积累规律基本一致,锰和铅主要分布在脊椎、骨板、鳍条和鳃等骨化组织中;铁和铜在体内主要蓄积在肝脏中;锌和镉在体内的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20.
2018年对兴城邴家湾增养殖区海水、沉积物、养殖贝类样品,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重金属铅含量。数据表明,该养殖区水质、沉积物、生物体符合国家标准。单因子标准评价水域水质Pi值小于0.5未受到铅沾污;沉积物铅Pi值小于0.5未受到铅沾污;贝类铅Pi值介于0.5~1.0之间,生物体受到铅沾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