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分析了2015年上市出售前乳山海域养殖的太平洋牡蛎和广饶海域养殖的毛蚶、菲律宾蛤仔、文蛤、四角蛤等5种常见贝类中铜、铅、镉、铬、总汞等重金属的残留水平,并采用点估计法,通过计算贝类体内的重金属暴露风险商(HQ)评价食用上述5种贝类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贝类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太平洋牡蛎中的铜和镉以及毛蚶中的铅含量较高,处于中污染水平,其他贝类中的重金属含量较低。然而暴露风险商(HQ)结果显示,成人和儿童仅在过量食用乳山养殖太平洋牡蛎时会存在镉的暴露健康风险,其中儿童受到的风险高于成年人,太平洋牡蛎中镉的摄食风险应该引起重视。本研究为建立适合中国的膳食暴露评估模型,制定合理的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物限量标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近3年青岛胶州湾贝类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抽样调查,了解其食用安全性.从胶州湾34个养殖单位采集贝类,近300多个样品.检测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铅、铜、镉.结果表明,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铅、镉、菌落总数等项目均未检出,符合食用安全标准,但微生物指标大肠杆菌超出规定值范围.本研究根据对胶州湾水域贝类体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监控调查,采用贝类质量等级划分评价指数法(Sj)对养殖贝类质量进行评价和探讨,说明胶州湾贝类基本符合国家食用安全标准,但应随时注意胶州湾水域的污染状况与变化,确保水产品的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以乐清湾四个典型水产品综合养殖围塘为研究基地,分别测定水体、沉积物和贝类生物体中镉、铬、铅、汞、砷5种重金属的分布、富集情况,开展三者间的相关性研究,并对不同贝类生物体对水体重金属富集吸收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贝类中镉、铬、铅、汞、砷含量均符合无公害水产品要求。以生物富集因子(BCF)来表征贝类对水体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发现:泥蚶、缢蛏、青蛤对镉、砷的富集能力较强,其富集系数分别为:967.7,193.5,161.3和687.5,1 218.8,1 000。缢蛏对砷的富集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0-2011年舟山市初级水产品质量监测结果,分析并评价了舟山市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结果表明:舟山市初级水产品质量基本符合相关标准,食用安全。但仍存在海捕鱼中含有微量甲醛,焦亚硫酸钠在渔船上普遍使用,养殖贝类中铅、镉少量超标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臻 《福建水产》2010,(3):39-45
2009年8至9月对福建沿海中北部主要贝类养殖区沉积物及贝类质量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有机碳、石油类、Hg、Cd、Pb、As、HCHs、PCBs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部分海域硫化物、DDTs含量超标,整体上贝类养殖环境质量良好。贝类体内Hg、As、Pb、HCHs、PCBs、DDTs含量均符合无公害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仅有小部分站点贝类体内镉含量超标,但贝类受石油烃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6.
洋口港水产品重金属含量状况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南通洋口港水产品中重金属铬、铜、铅、砷、汞、镉的含量,结果显示:同一水产品对不同的重金属的富集程度是有差异的,同一重金属在不同的水产品中含量水平也各不相同。其中,铬、铜、铅、汞在水产品中的含量均远低于我国水产品重金属质量相关限量标准,砷在各种水产品中含量普遍较高,镉在贝类中超标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水产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作为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已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和重视,水产品重金属污染在世界范围来说是一个较普遍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加拿大、美国、日本因河流被污染,大量鱼、贝类的汞含量超过规定标准,诸如此类的问题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危害,通常水产品中需要重点监测的重金属项目有无机砷、铅、镉和甲基汞,其中砷属于非金属,但常将其纳入重金属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8.
栉孔扇贝在镉污染胁迫下消化盲囊组织的转录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Cd)作为生物非必需、毒性极强的蓄积性重金属,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扇贝相对于其他贝类具有特异性蓄积镉的能力,成为水产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焦点。为了阐释扇贝高蓄积镉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镉胁迫的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消化盲囊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基因转录水平分析。通过比较转录组拼接获得105071个unigene和3800个差异基因,对所得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发现这些基因集中在蛋白绑定、细胞黏附、免疫应答、细胞凋亡和能量代谢等方面。对这些蛋白的分子功能进行注释,发现该类蛋白主要属结合蛋白(40.45%)、催化活性蛋白(34.27%)和转运蛋白(5.62%)。这些功能基因和预测通路为理解扇贝体内解毒和免疫系统奠定了基础。获得的转录组数据为深入研究双壳贝类应对海洋污染物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9.
广东沿海贝类4种重金属含量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2007年6~9月对广东沿海4种贝类养殖区90个样品的检测结果,研究了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和累积,对贝类的质量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体内含量大小顺序为铜(Cu)〉镉(Cd)〉铬(Cr)〉铅(Pb),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gas和近江牡蛎C.rivularis的大小顺序都是Cu〉Cd〉Pb〉Cr,而翡翠贻贝Pernaviridis的大小顺序则是Cu〉Pb〉Cd〉Cr;(2)菲律宾蛤仔、太平洋牡蛎和翡翠贻贝未受重金属污染,但部分近江牡蛎体中Cd和Cu含量已超过中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沿海近岸水域污染日趋严重,有毒赤潮频繁发生。贝类因摄食有毒的赤潮藻类,在体内蓄积毒素,麻痹性贝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是已知贝毒素中分布最广,毒性最强,对人类威胁最严重的毒素,为了确保水产品的食用安全,应加强我国沿海近岸水域贝类生产区的PSP全年常规监测项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3种经济贝类无机砷生物富集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蛤(Meretrix meretrix)、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3种经济贝类为试验生物,应用生物富集双箱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暴露在不同浓度的As3+溶液中3种贝类对无机砷的耐受性.通过对富集与代谢过程中贝类体内无机砷含量的监测及对结果的非线性拟合,...  相似文献   

12.
欧洲双壳贝类的安全监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洲地区是双壳贝类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因而对双壳贝类的卫生监控 更严格。我国在80年代曾有贝类产品出口到欧洲,但主要是扇贝的加工产品(生的或煮熟过 的扇贝闭壳肌)。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对我水产品曾"两禁两开",但对我国的双壳贝类 却一直是禁止的。我国双壳贝类在沿海地区有大量养殖,对发展当地渔业经济有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贝类的生产加工流通的落后状况仍较突出,贝类的出口在我国水产品出口中占的比 重也较小,其安全性问题是制约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很有必要了解和借鉴欧盟的贝类 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以加强我国水产品的安全监控体系,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我贝类产 品的国内外市场的开拓。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和2007年6月对20个采样区域,8个品种贝类体内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进行检测与评价,并进行了不同贝类、不同区域、年间变化以及安全性风险分析.结果表明,(1)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在20个区域的所有检测贝类体内残留量均十分低,均未超过评价标准,说明这两种物质在黄、渤海区本底值非常低,贝类的安全性没有受到其影响;(2)对8种贝类检测结果比较可看出,贻贝体内滴滴涕(DDTs)的残留量相对较高,说明贻贝对滴滴涕(DDTs)的富集相对较强;(3)2006年6月在20个区域中,有9个区域的样品是杂色蛤.比较显示,桑沟湾杂色蛤体内滴滴涕(DDTs)的残留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秦皇岛地区水产品的8种有害物质污染状况,对秦皇岛地区的水产品质量进行了详细评价。结果表明,8种污染物在鱼体内含量分别为:六六六0.021mg/kg(0.004~0.065)、DDT0.033mg/kg(0.010~0.108)、铬0.152mg/kg(0.750~3.08)、铅0.26mg/kg(0.10~0.60)、锌6.45mg/kg(5.3~8.2)、镉、汞和砷均未检出。秦皇岛地区水产品8种污染物污染程度属轻污染。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14—2018年在福建中东部共1 265批次贝类样品开展的卫生监测抽检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2018年海水贝类产品卫生监测检测项目、方法及限量值》对贝类质量安全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监测区域内的海水养殖贝类样品大多符合一类生产区标准,部分符合二类生产区标准,少量符合三类生产区标准,总体处于较好水平。监测的太平洋牡蛎、缢蛏、菲律宾蛤仔、贻贝、美洲帘蛤、文蛤6种养殖贝类中缢蛏对铅的富集能力高于其他品种,而太平洋牡蛎和贻贝对镉的富集能力较其他品种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6.
黑鲷受铜、镉胁迫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铜、镉处理液对黑鲷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8 h内对照组和铜、镉处理组(≤5 mg/L)中黑鲷均未出现死亡;48 h后对照组与铜、镉处理组中黑鲷体内SOD和CAT活性值差异极显著(P<0.01),而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低浓度处理组对黑鲷体内SOD和CAT活性起诱导作用,而高浓度处理组则起抑制作用,其中在处理浓度为0.5 mg/L时SOD和CAT活性达到最高值,在试验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毒理兴奋"作用。因此,铜、镉处理对黑鲷的生理生化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建议可以以黑鲷SOD和CAT活性变化作为水环境监测的生物指标物,从而达到评价水生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对浙江省批发市场97个海、淡水产品不同品种(规格)的价格监测发现,7月份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稳中趋降,综合平均价格环、同比分别下降5.3%、3.2%;其中,海水产品环、同比分别下降5.8%、4.4%;淡水产品环比下降0.3%,同比上涨7.8%。海水产品:7月全面进入暑期,天气炎热,市场仍以冰冻类和养殖水产品为主,养殖虾和贝类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近岸海洋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北省沿岸11种23个海洋贝类样品体内污染物残留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按照《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河北省沿岸海洋贝类生物质量全部超标,主要污染物为Pb、Cd、As和DDTs;同时不同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差别明显,蛤蜊类体内Pb的残留量比其他贝类明显要高,脉红螺、扁玉螺和毛蚶体内Cd和As的残留量比其他贝类含量要高,而缢蛏体内DDTs的残留量比其他贝类要高出十几倍。因此应加强河北省海洋经济贝类的生物质量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祝立 《福建水产》2004,(3):60-63
2003年5至10月对平潭县海坛海峡贝类监控区的养殖环境及贝类质量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通过对该海域海水、表层沉积物及菲律宾蛤仔的汞、砷、铅、镉、铜、锌6个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分析,海水中汞的含量较高。但是由于特殊的底质状况与水文条件,海水中较高含量的汞并未过量富集在该海域底质中,沉积物中的6项重金属指标全部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在良好的底质环境条件下,菲律宾蛤仔体内Hg、As、Cu、Zn的含量符合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但Pb、Cd有部分样品超标。尽管该海域海水中汞的含量较高,但贝体并未受到汞的污染。据此认为影响贝类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的因素除了养殖环境受污染的程度外,还与养殖环境的地理、水文条件以及贝类的养殖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一、加强贝类净化与监测工作势在必行 目前世界贝类产品贸易的主要问题归根结底是海域环境的污染问题。对此,发达吲家均相继采取了相应的卫生监控措施。美国早在1997年就开始在水产品出口企业实行HACCP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