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热塑挤压蒸煮加工技术与传统食品加工技术比较了不同加工技术对鱼肉蛋白分子的影响.通过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原料鱼肉,3种传统加工方法即常规蒸煮、热力杀菌和鱼糜加工处理的鱼肉制品及热塑挤压蒸煮的鱼肉制品进行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分析比较各种鱼肉制品的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结果,初步探索了热塑挤压蒸煮对鱼肉蛋白质分子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塑挤压蒸煮对鱼肉蛋白质的分子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日本采取了一种新的鱼肉采取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压力气体喷射到鱼片上的原理,使鱼肉从鱼皮、皮下脂肪层和鱼背脊上剥离下来。被喷射而分离出来的鱼肉呈细片状,以供食用或加工成优质鱼糜。鱼皮、皮下脂肪和血肉混和物(下脚),都可作为提取鱼油的原料。这种鱼肉采取新工艺,尤其适宜加工沙丁鱼、青花鱼之类的多脂鱼。  相似文献   

3.
鱼肉采取机     
《渔业现代化》1977,(4):3-3
鱼肉采取机是加工处理小杂鱼的机具,它能直接制取鱼肉,加工成鱼丸、鱼香肠、鱼饼等食品。它的副产品一鱼骨可作鱼粉原料或作饲料和肥料,以提高小杂鱼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鱼肉本身存在的腥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鱼及其制品的加工和消费,探讨鱼肉腥味物质的产生原因及脱腥技术对鱼制品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鱼肉及其制品中腥味物质的种类、形成机理及脱除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鱼肉的脱腥研究及高价值鱼制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热加工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加工技术,热煮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鱼肉经过热煮处理会产生组织脆弱化、结构松散等问题,对其食用品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提高鱼肉的耐煮性是开发水产系列加工产品的基础。文章总结了近几年关于热煮对鱼肉质构影响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热煮引起质构变化的作用机制,并结合变化原理分别从改善蛋白质热稳定性、提高肌肉持水性和提高肌肉凝胶特性3个方面阐述保持鱼肉质构的方法,提出将食品加工新技术与传统加工方法相结合以提高鱼肉耐煮性的研究方向,旨在为鱼肉热煮过程中的质构保持技术及食用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鱼糜及其制品的生产工艺中,以往采用的加工工艺设备是鱼肉采取机、滤向机、擂渡机和搅拌机等。由于这些加工设备的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生产效率较低、生产工艺复杂,从而迫使一些水产食品加工厂家去努力寻求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的加工工艺设备。多功能高效切馅机,经多年水产食品加工应用实践,除用于加工鱼糜制品(鱼九、鱼糕、鱼饼、鱼肉香肠和鱼卷)外,某些厂家还用来加工虾酱、海带糜等水产食品,均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采用多功能高效切馅机加工鱼糜的生化机理是:投放入机简内的鱼肉、辅料和调料等物料,借助于高速旋转的…  相似文献   

7.
鱼糜制品     
<正> 鱼糜制品,顾名思义,是以鱼糜为原料做成的各种水产食品.在我国民间,早已懂得把鱼肉剁碎,再加上各种调料,通过蒸、煮、油汆等方法,加工成各种美味可口的食品.其中福建的鱼圆、鱼面,山东等地的鱼肉饺子,早已久负盛名.从水产品加工的角度出发,这大概也可算得上我国的鱼糜制品了.日本可以称得上是食鱼的民族.当然,日本人民也早已懂得以鱼为原料加工成各种美味可口的食品.据有关资料报道,在16世纪左右,日本已有鱼糜制品加工方法的记载.最初的鱼糜制品,以鲶鱼为原料.将鱼肉做成肉糊,卷在竹杆上炙烤.  相似文献   

8.
朱赞清  谢超 《水利渔业》2006,26(6):112-113
采用复合酶制剂处理美国红鱼加工生产红鱼香肠,红鱼肉中的蛋白质及各种营养成分的价值都得到了提高。通过优化实验确定了红鱼重组香肠加工生产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罗非鱼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针对我国罗非鱼加工产品品种单一、加工水平不高的现状,重点介绍了几种罗非鱼鱼肉的加工新技术,同时简要介绍了罗非鱼加工的下脚料如内脏、鱼骨等的加工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鱼肉蛋白质的冷冻变性及防止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鱼肉及其加工品(如生鱼糜)经冷冻加工后,其性质一定会发生变化,表现在失去固有的柔软性,保水力下降,鱼糜制品的凝胶形成能严重降低。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鱼肉中肌原纤维蛋白的冷冻变性。这种变性将损害鱼肉食品的品质、风味、口感、消化率,降低其营养价值与商品价值,也给工厂生产与加工带来不良影响,必须予以重视。 二、鱼肉蛋白质冷冻变性的机理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利用日益丰富的生物化学和低温生物学理论对蛋白质变性机理进行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11.
鱼肉脱腥与方便食品的制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渔业资源丰富,但对其精深加工的研究和开发跟不上渔业的发展。将鱼肉加工成方便即食食品,存在腥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可将其制成即食方便食品。笔者对脱鱼肉腥味进行过研究,现将脱腥方法及脱腥鱼肉方便食品的开发报告简介如下。 一、脱腥实验 1.实验材料:湖北池塘养白鲢。脱腥剂:冷水(<15℃),0.5%食盐水,0.15%氯化钙溶液,0.3%NaHCO_3 0.2%NaCl溶液,0.15%CaCl_2 0.1%HCl溶液,将这5种实验脱腥剂分别定为A、B、C、D、E号,与原鱼肉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干腌、湿腌、超声波辅助腌制对卵形鲳鲹的理化特性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实验对腌制加工后鱼肉的基本营养成分、盐含量、pH、硫代巴比妥酸(TBA)值、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在腌制加工后,卵形鲳鲹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升高、而水分含量下降,其中干腌、湿腌、超声波辅助腌制鱼肉中水分含量分别为53.71%±0.97%、61.45%±0.72%和59.29%±1.41%。与卵形鲳鲹原料相比,干腌、超声波辅助腌制、湿腌鱼肉中盐含量增加,依次为(3.29±0.15)、(2.64±0.02)和(2.15±0.11) g/100 g,而在腌制加工后鱼肉的pH值下降。在腌制加工后,卵形鲳鲹的脂质发生氧化反应,TBA值增加,干腌、湿腌、超声波辅助腌制鱼肉的TBA值分别为(0.80±0.07)、(0.55±0.09)和(0.73±0.08) mg MDA/kg,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冻藏保鲜、干腌、湿腌、超声波辅助腌制鱼肉中分别检测出54、56、62和5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和酮类,对风味形成有重要贡献作用。研究表明,卵形鲳鲹经3种不同腌制方式加工后,干腌鱼肉水分含量最低,而盐含量和TBA值最高;超声波辅助腌制鱼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醛类、醇类相对含量最高,而pH值最低。本研究可为腌制加工及生产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越来越多的营养学家认为,多食用鱼类对身体有着非同寻常的保健作用,鱼制食品尤其是海鱼制品营养高于家畜和家禽肉制成的食品,具有明显的优点. 为了长期保证鱼肉品质,并保持海鱼的肉色不发生褐变,一般来说,需要海鱼的冷藏温度在-20℃甚至更低,这就要求人们加工利用冻结海鱼的时候必须经过合理的解冻,以使鱼肉恢复冻结前的生鲜状态和特性.但在实际的加工生产中,解冻方法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如何解冻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海鱼的鱼肉品质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美味鱼肉脯的加工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鱼肉脯的加工工艺作了初步探讨,对制品的工艺条件、包装材料、包装方法作了较详细的研究,根据多次实验的结果,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制成味道鲜美,香酥可口,营养丰富的美味鱼肉脯。  相似文献   

15.
940328 长头小沙丁鱼加工成鱼香肠的研究:1.用水漂洗对鱼肉特性和香肠质量的作用=Studies on the utilization of Indian oil sar-dine(Sardinella longiceps)for the preparation offish sausages:1.Effect of washing in water onmeat characteristics and sausage quality[刊,英]/Ravishankar C N.Setty T M R.Shetty T S//Fish.Techn..—1993.30(1).—46~51自从鱼网糜能被用作生产多种鱼产品,以及鱼香肠、鱼丸、鱼棒等的基础原料,则为低值鱼类鱼肉糜的利用提供了新的范围。同时正在提高从几种低脂的白色鱼肉鱼类加工成鱼香肠的技术,也正在研究多脂鱼类加工成这类产品的技术问题。多脂鱼类,如长头小沙丁鱼鱼肉呈深色。腚凝性能较低。且这些多脂鱼类易于酸败。为除去其水溶性蛋白质、脂肪和色素,曾作了大量研究。研究发现,水漂洗鱼肉糜可除去储存脂肪。鱼肉色素、血、微生物和水溶性蛋白质,从而改进了鱼肉凝胶  相似文献   

16.
1卧式离心机鱼糜加工工艺设计思想鱼糜是以天然鱼类为原料经过前处理、鱼肉采取、漂洗、脱水等步骤加工出来的。在传统鱼糜加工工艺中 ,需要对碎鱼肉进行多次漂洗以去除可溶性蛋白和其它杂质 ,而漂洗后的鱼纤维的脱水 ,通常需要多次使用脱水机才能充分洗净并达到所要求的含水率 ,这样不仅不能实现全封闭的卫生性生产 ,而且还随大量漂洗水损失掉将近45 %左右的鱼纤维 ,大大影响鱼糜加工的经济效益。鱼类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如何通过提高回收率增加鱼糜加工的利润便成为所有鱼糜加工企业所关心的问题。同传统工艺不同 ,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如…  相似文献   

17.
鱼糜串烧是鱼糜加工新品种,很好地结合了鱼糜生产工艺和焙烤制品加工工艺。颇具创意,现将有关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一、配方: 鱼肉、面粉、葱糖、食盐、精炼植物油、芝麻、酱油、调味料、强化剂、水。  相似文献   

18.
国际     
正输澳鱼类产品禁用一氧化碳加工处理近日,澳大利亚农业与水资源部发布IFN 19-16通告,要求进口商严禁使用一氧化碳加工处理鱼。据了解,一氧化碳与鱼类的肌红蛋白结合后可使肉色保持新鲜状态,掩盖了鱼肉的真实存放时间与状态。但是,经过一氧化碳处理的鱼类产品并不能保鲜。如果消费者食用色泽新鲜但已经变质的鱼肉,可能会导致急性肠道疾病。按照澳新食品标准法典1.3.3的要求,禁止一氧化碳用于改善肉色为目的的鱼类加工,且食品名称需披露食品的真实状态,熏鱼需披露产品经过熏制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19.
裴斐 《科学养鱼》2002,(3):56-56
用鱼肉加工成多味鱼肉脯,营养丰富,市场易销,同时原料广泛,是鱼类深加工增值的好门路。其加工技术如下。一、工艺流程选鱼—去鳞—剖片—清洗—漂洗—擂溃—摊片—烘片—油炸—浸汁—沥干—烘制—成品。二、操作要点1.选鱼选较大、膘肥的新鲜鱼,并将其洗净。冻鱼在室温下用流水解冻、洗净。2.去鳞将整条鱼浸入80~85℃、3%的碳酸钠溶液中10~15秒,然后立即移入冰水中并不断搅动3~4分钟,取出,用刀刮去鱼鳞,清洗干净。3.剖片用刀垂直将鱼头切下,沿脊椎骨向鱼尾剖下一片完整的鱼肉。用同样的方法得到另一片鱼肉。…  相似文献   

20.
《水产养殖》2012,(7):22-22
澳新食品局(FSANZ)发布了P1019号标准修订提案《一氧化碳作为水产加工助剂》,拟禁止一氧化碳作为鱼类加工助剂。该提案已于2012年4月中旬进入评估程序,10月下旬完成澳新食品局的审批。上述标准预计将于2013年1月中旬公布。研究表明,一氧化碳与鱼类的肌红蛋白结合后可使肉色呈鲜艳的粉红色,使鱼肉看起来十分新鲜。但是,经过一氧化碳处理的鱼类产品并不能保鲜。如果消费者食用色泽新鲜但已经变质的鱼肉,可能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