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室外用约16m^3水槽以止水方式进行了褶纹冠蚌滤水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贝类滤水对水透明度影响明显,实验4日后透明度由21cm增加到47cm;对浮游生物量影响很大,每日生物量呈直线下降趋势;褶纹冠蚌的滤水率为1.848-2.357Lg^-1h^-1.立体摆放组与平面摆放组之间的差别不明显,其差异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苹果螺实验种群的繁殖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智 《内陆水产》2003,28(2):34-35
对苹果螺实验种群的产卵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月份,每个卵块合卵粒150—500粒,平均380粒之间;平均卵块重2.48克;长径平均3.76厘米,粒径平均1.26厘米。卵块重与卵块长径呈正相关关系。初生仔螺增重0.34克,壳高2.66毫米,仔螺体重与壳高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幼孢子体早期生长发育适宜的培养条件,设置了光照度、温度、盐度3个影响因素3个水平的正交实验,以及氮磷营养盐水平实验。研究表明,温度对鼠尾藻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最显著(P〈0.05),25℃时幼孢子体比生长速率(sGR)获得最大值,为10.78%,随着温度的降低sGR逐渐降低;盐度对幼孢子体的SGR影响显著(P〈0.05),盐度30时幼孢子体生长较快,盐度降低SGR也降低;光照度2000~8000lx对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不显著,SOR极差接近误差水平。氮磷营养盐水平对鼠尾藻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较大,实验用自然海水中氮素基本可以满足幼孢子体的需求,而磷元素相对缺乏。氮素加富条件下,氮磷比大于15:1时不利于幼孢子体的生长,适宜的氮磷比为10:1~2:1。结果表明,温度25℃、盐度30、光照度20001x是鼠尾藻幼孢子体早期生长发育适宜的条件。培养液氮素含量保持在0.45~1mg/L,磷含量保持在0.3mg/L左右有利于幼孢子体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4.
真鲷仔稚鱼对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适宜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4种n-3HUFA含量基本相等、卵磷脂含量分别为0、2.5%、5.0%、7.5%的实验微粒饲料,探讨了卵磷脂的含量对真鲷仔稚鱼生长、存活、体内相关成分以及对外部压力的耐受性的影响。25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当真鲷仔稚鱼的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含量不超过5.0%时,随着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含量的增加,真鲷仔稚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也相应增加。养殖试验结束后,对仔稚鱼体内相关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仔稚鱼体内n-3HUFA和DHA的含量随着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卵磷脂含量从5.0%增加到7.5%时,真鲷仔稚鱼的生长速度、成活率以及体内n-3HUFA和DHA的含量却没有相应增加,因此,真鲷仔稚鱼对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腊的适宜需要量应为5.0%左右。活力测试结果表明,当真鲷仔稚鱼的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的含量不超过5.0%时,随着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含量的增加,真鲷仔稚鱼对外部压力的耐受性增强,但是当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的含量从5.0%增加到7.5%时,真鲷仔稚鱼对外部压力的耐受性并没有继续增强,从而进一步说明真鲷仔稚鱼对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的适宜需要量应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5.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痕量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痕量砷,讨论并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达0.4μg/1,在1~10μg/m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虾和三疣梭子蟹混养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1999-2000年进行了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as)的混养试验。1999年的产量对虾为388.92kg/hm^2,梭子蟹为909.31kg/hm^2,纯收入和投入产出比为3.64万元/hm和1:1.98;2000年的产量对虾为412.50kg/hm^2,梭子蟹为722.25kg/hm^2。纯收入和投入产出比为2.55万元/hm^2和1:1.23,两个年度的实验都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混养的纯利润比对虾单养提高了7-10倍,投入产出比提高1-2.5倍。  相似文献   

7.
2007年9~10月,我们在武汉科洋公司养殖基地进行了为期30天的实验,分别存初始条件相近的池塘围隔(围隔面积3.14米^2/隔)中施用碳铵+磷肥+粪肥、碳铵+磷肥、尿素+磷肥和科洋水产专用生物肥,每种肥料做三组重复实验,对实验过程中水体水质及鱼类增长的重量进行了测定,得出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8.
对虾养殖池塘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8,自引:5,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振雄 《水产学报》1998,22(2):124-128
用六个面积25m^2,不同对虾放养水平,52000,60000,75200尾/hm^2的池塘围隔进行了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投放的饵料,肥料分别占氮总输入的49.7%~54.5%和47.5%~50.1%,占磷总输入的30.0%~34.7%和65.1%~69.9%。在支出项目中,收获对虾占氮磷总输入百分比分别为9.06%~11.5%和3.02%~3.94%,沉积氮磷量为其主要支出项目,分别占总  相似文献   

9.
罗非鱼油的制备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罗非鱼下脚料为实验材料,对其鱼油的提取与精炼工艺参数、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罗非鱼油精炼工艺条件为80%的磷酸脱胶,添加量为油量的1%、30%的氢氧化钠脱酸.添加量为油量的2%、活性白土脱色,添加量为油量的20%、真空脱臭,时间为30分钟。精炼后罗非鱼油为清亮、淡黄色液体,各项理化指标符合鱼油标准。脂肪酸分析表明,罗非鱼油含有C12-C22脂肪酸29种,其中饱和脂肪酸10种.单不饱和脂肪酸7种,多不饱和脂肪多烯酸12种,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57.58%和42.42%。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8:1(油酸)和16:1.分别占脂肪酸总量27.66%和7.62%,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8:2(亚油酸)和18:3(n-3)(亚麻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10.18%和3.04%,EPA(20:5)和DHA(22:6)含量很低,分别占脂肪酸总量0.68%和1.03%;饱和脂肪酸主要为16:0.18:0和14:0,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26.75%,5.23%和3.00%。  相似文献   

10.
何田妹  晁敏 《海洋渔业》2020,42(2):225-232
采用壳长与软体部组织湿重回归、温度实验、饥饿实验以及摄食实验获得估算文蛤(Meretrix meretrix)动态能量收支(dynamic energy budget, DEB)生长模型构建所需的7个关键参数。壳长与软体部组织湿重回归得到文蛤形状系数δ_m,其值为0.374;温度实验获得阿仑尼乌斯温度T_A,测得的阿仑尼乌斯温度值为(5 849.31±328.11) K。进行45 d的饥饿实验,测定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形成单位体积结构物质所需的能量[E_G]以及单位体积的最大存储能量[E_M],其值分别为28.35 J·cm~(-3)·d~(-1)、5 682.84 J·cm~(-3)和2 549.32 J·cm~(-3);摄食实验测定25℃时文蛤的摄食参数,主要包括:单位体表面积的最大摄食率■和单位表面积的最大吸收率■,其值分别为120.84 J·cm~(-2)·d~(-1)和87.00 J·cm~(-2)·d~(-1)。研究获得的7个生物学参数是构建文蛤动态能量收支模型必不可少的,可为今后构建文蛤动态能量收支模型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1.
日本囊对虾亲虾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18日~2004年6月18日期间,采用人工养殖的日本囊对虾,经过越冬培养和室外培育(性腺促熟、交尾),人工控制光线、饵料、温度和培育密度等手段,亲虾性腺均可发育成熟。在越冬培养中光线为500~800lx之间、温度为9~10℃、饵料为沙蚕及杂色蛤,亲虾培育密度为12~30尾/m^2,越冬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10.9%,存活率为93.2%。在室外培育中温度为13.6℃、养殖密度为1.3尾/m^2,饵料以蜾赢蜚、藻钩虾和低值贝类为主。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5.1%、存活率为90.5%、交尾率为100%。2004年6月24日~7月10日利用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进行苗种生产实验。实验结果,每尾亲虾产卵量为20~25万粒/尾、孵化率为82.96%、出苗率为62.8%。实验表明,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可用于正常的苗种生产。  相似文献   

12.
五种理化因子对眼斑拟石首鱼苗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波  张进兴 《齐鲁渔业》1999,16(2):16-18
报道了眼斑拟石首鱼苗种对盐度、有效氯、高锰酸钾、硫酸铜耐受力的实验,测定了它的呼吸耗氧量和窒息点:缺氧浮头时的溶氧值为1.86mg/L,窒息点范围为0.79~0.38mg/L。实验表明:有效氯毒性极强,高锰酸钾次之,CuSO4·5H2O较弱。采用1×10(-6)以下的CuSO4·5H2O处理眼斑拟石首鱼鱼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与渔业》2012,(3):17-17
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2月14日透露,当晚将在该国爱知县沿岸的近海海底启动甲烷化合物(也叫可燃冰)钻探作业,这将是世界上首次从海底挖掘可燃冰进行生产的实验,预计挖掘和生产实验的费用将达到170亿日元(约合2.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以三疣梭子蟹莱州湾、舟山野生群体杂交(莱州湾♀×舟山♂)产生F2代家系63个个体及F1代亲本为实验群体,采用AFLP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分析。35对选择性引物共扩增出1742个位点,其中分离位点为417个,不分离位点为1325个,多态位点比例为23.9%。在分离位点中,符合1:1孟德尔分离比例的位点为226个,占总分离位点数的54.2%;偏离1:1孟德尔分离比例的位点为31个,占总分离位点数7.4%。符合3:1孟德尔分离比例的位点为128个,占总分离位点数的30.7%;偏离3:1孟德尔分离比例的位点为32个,占总分离位点数的7.7%。家系内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30,Shannon指数为0.193。遗传距离分析显示,子代个体与母本Nei’s遗传距离介于0.064~0.111之间,与父本Nei’s遗传距离介于0.065~0.107之间。其中,63号个体与48号个体分别与父、母本亲缘关系最远。本实验中,偏分离位点比例属正常范围,杂交F2代家系遗传多样性偏低。本研究结果为三疣梭子蟹野生群体及家系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坛紫菜优质新品系(Q-1)主要经济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杂交选育的坛紫菜优质品系(Q-1)和人工养殖的坛紫菜(对照组)进行叶状体生长、藻体厚度、4种色素含量、粗蛋白、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以及丝状体的生长发育等实验。结果表明,(1)(Q-1)F2、F3叶状体生长迅速,不易成熟;3~4cm的F。叶状体经过10~15d的培养,平均日增长量高达(8.33±1.01)cm,分别为父、母本的1.4和2.7倍;(2)F3叶状体在第1次剪收时藻体厚度为(21.0±1.5)μm,仅为对照组厚度的52%,第2次剪收时为(25.6±1.9)μm,为对照组的56%;F2剪收1次后藻体的长度、宽度和鲜重平均日增长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1、2.4和2.2倍;(3)F2叶状体的总藻胆蛋白含量为(109.52±0.94)mg/g,为对照组的1.6倍;粗蛋白的含量高达(41.71±.11)g/100g,比对照组高27%;F。叶状体第1次剪收时叶绿素a的含量高达(7.66±0.19)mg/g,比对照组高13%;(4)F3叶状体第1次剪收时呈味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与甜味氨基酸的总量为2.49g/100g,为对照组的1.8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5.66g/100g,比对照组高13%;(5)(Q-1)和对照组的丝状体在29℃分别培养30~40d时,90%的营养藻丝发育成孢子囊枝。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荷斯坦奶牛为实验材料,研究了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模板DNA浓度、TaqDNA聚合酶,以厦退火温度对RAPD反应的影响,建立一套适合中国荷斯坦牛的最佳RAPD反应体系,反应总体积为20μL。Mg^2+浓度为2.5μmol/L,TaqDNA聚合酶浓度为1U,引物浓度为2μmol/L,dNTPs浓度为400μmol/L.模板DNA浓度为100ng。PCR反应程序:94℃预变性2min→40循环(94℃变性1 min→36℃退火1min→72℃延伸lmin)→72℃延伸5min.  相似文献   

17.
《内陆水产》1984,(3):41-41
最近美国对封闭式养殖水体用紫外线控制斑点叉尾鲴小瓜虫病做了实验。实验是在水温20℃,紫外线的有效强度为91,900uws/cm^2。实验结果表明:饲养在装有紫外线装置的封闭式水槽中的患小瓜虫病的斑点叉尾鲴的死亡率为0.7~1.33%,而对照组的死亡率为82.81%。作者认为:用紫外线控制多子小瓜虫的蔓延。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8.
对虾养殖实验围隔中的固氮作用及其氮输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振雄 《水产学报》1999,23(1):40-44
1997年6~10月,以乙炔还原法进行了不同放养模式下对虾养殖实验中生物固氮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各围隔中,对虾单养(Y-4)和对虾+海湾扇贝(Y-5)的固氮作用较高,均值分别为2.62μgN/(L·hr)和2.65μgN/(L·hr);对虾+罗非鱼+缢蛏(T-5)的最低,为1.53μgN/(L·hr),对虾+缢蛏(Y-6)和对虾+罗非鱼(Y-7)的分别为2.30μgN/(L·hr)和1.89μgN/(L·hr)。各围隔中固氮速率较高与水体有效氮含量较低及有效氮磷比值不高有关。水层固氮蓝藻主要为蓝球藻(Chrococus)和念珠藻(Nostoc)。估算各围隔实验期间固氮作用输入分别为Y-4∶17.72g;Y-5∶19.63g;Y-6∶9.05g;Y-7∶10.59g;T-5∶7.99g。  相似文献   

19.
鲤病毒病原的感染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查明养殖鲤(Cyprinus carpio)突然大批发病死亡的原因,对鲤病样品进行了细胞攻毒、空斑测定、电镜观察,以及鱼体感染等实验。先以患病鲤的组织匀浆液,经过滤后,分别接种到草鱼鳍条细胞(GCF)、鲤上皮瘤细胞(EPC)等14种培养细胞中。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在1-2d内,该病鱼组织匀浆液可使其中9种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收集出现病变的细胞液(即病毒悬液),进一步进行病毒滴度检测、空斑测定和鱼体感染实验。结果显示,在GCF细胞上的病毒滴度为10^7.3TCID50/mL;在FHM,TSB和GCO等细胞中可产生直径1~4mm的圆形空斑,空斑的大小与宿主细胞的种类和接种的病毒浓度有关。通过对感染细胞制备的超薄切片和病毒负染样品进行电镜观察,显示这是一类呈典型子弹头样的弹状病毒颗粒。感染了病毒悬液的鲫和鲤先后在第2天和第3天开始出现病症,间隔1~2d后发病的鱼开始死亡,至第14天,两种感染鱼的死亡率均达到83.3%。收集人工感染后濒死的鲫和鲤,分别制备组织匀浆液,回接感染鱼类培养细胞,24h内能使其出现与原发病鲤组织匀浆液所引起的类似的细胞病变。因此证实患病鲤是由病毒病原感染所致。[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617—623]  相似文献   

20.
乳山湾缢蛏养殖老化滩涂的修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翻耕和翻耕并筑池的物理修复方式对乳山湾西流区面积约为8.67hm^2的老化滩涂进行了修复和缢蛏养殖实验。实验从2003年3月投播蛏苗到2004年7月成蛏收获,共进行了16个月。结果表明,(1)翻耕30、45cm和翻耕筑池3种修复方式均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修复区缢蛏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区高0.33、0.26和0.59kg/m^2,平均壳长分别高1.9、1.4和6.1mm。3种修复方式中,以翻耕筑池的效果最佳。(2)修复区和对照区缢蛏产量与底质中硫化物和有机碳的平均含量大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与平均泥温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