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绒螯蟹扣蟹的耗氧率和窒息点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扣蟹的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明显提高,体重3g-5g的扣蟹2.5℃时耗氧率仅为0.0706,20℃时为0.338,30℃时为0.427并且规格越大,耗氧率越低。不同规格和蟹窒息点在不同水温条件下变化不大,平均为0.24mg/L。  相似文献   

2.
青石斑鱼耗氧率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本文研究了青石斑鱼成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青石斑鱼的耗氧率有昼夜变化规律,夜间平均耗氧率(0.2031mg/g.h)大于白丘平均耗氧率(0.1038mg/g.h)。浮头时水中溶量为0.8486mg/l,窒息点为0.8160mg/l。  相似文献   

3.
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耗氧率与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22℃的条件下,平均体重约39g的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耗氧率分别为0178mg/g·h和0205mg/g·h;平均体重约25g的这两种鱼,耗氧率分别为0120mg/g·h和0142mg/g·h。在245℃时,这两种体重的泥鳅幼鱼和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048mg/L和024mg/L;这两种体重的大鳞副泥鳅幼鱼和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026mg/L和016mg/L。测定表明泥鳅耗氧率低于大鳞副泥鳅,窒息点则相反。  相似文献   

4.
大口鲇鱼种耗氧率和窒息点的观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平均全长7.6cm和11.6cm的大口鲇鱼种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小规模鲇种耗氧量比大规格低,但耗氧率比大规格高。2种规格鱼种的最高耗氧率分别出现在白天10:00和12:00左右。鱼种溶氧窒息点分别为0.33mlg/L和0.36mg/L,与四大家鱼相似或销强,适合养殖和长途运输。  相似文献   

5.
采用封闭式呼吸器研究了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intermedius)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温度和盐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温度15~25℃的范围内,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相同温度下,随个体重量的增加耗氧率和排氨率下降,呈负指数关系;虾夷马粪海胆的适宜盐度为30左右,此时的耗氧率最大,为0.091mg/g·h,排氨率最低,为23.62μg/g·h。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蛤仔和栉孔扇贝的呼吸与排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芳 《水产学报》1997,21(3):252-257
对菲律之后人蛤仔和栉孔扇贝的呼吸与排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贝体重对两种贝类的耗氧率的氨排泄率都有明显的影响,且两者间存在着交互作用。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Qo,mg/g/h)和氨排泄率(QN,μg/g/h)与温度(T,℃)(W,g)存在下列关系:Qo=0.307W^-0.738 1.004^T,QN=7.841W^-0.919 0.990^T;栉孔扇贝的耗氧率和氨排泄率与温度、湿重存在下  相似文献   

7.
罗氏沼虾蚤状幼体耗氧速率与窒息点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爱敏 《齐鲁渔业》1997,14(2):37-39
以罗氏沼虾蚤状幼体V与IX期为试验对象,在水温28.5±0.2℃条件下测定其瞬时耗氧速率;并将瞬时耗氧速率与时间、溶氧量作相关分析。结果:耗氧速率随时间延长、溶氧量下降而递减;蚤状幼体V与IX期昏迷点分别为2.18mg/L,1.34mg/L;窒息点分别为1.85mg/L,1.26mg/L。  相似文献   

8.
以鲫、草鱼、鲢和团头鲂鱼种为材料,研究了疏浚泥浆对这些鱼类的耗氧率、血液学生化指标和鳃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泥浆浓度0.08-1.248g/l范围内、鱼种的耗氧率(Y)与水体含泥量(X)呈线性相关,其关系式为:Y↓(鲫)=0.3324-0.0745X(P<0.01),Y↓(  相似文献   

9.
以水体甲基汞不同浓度(μg/L)分别染毒鲤鱼24小时和1周。实验结果表明:在浓度高于50μg/L染毒24小时和浓度20μg/L染毒1周时,多数染毒鱼的血浆K+和Mg2+浓度增高,Na+和Cl-浓度下降,PO3-4值变化不明显。血浆Ca2+浓度仅在200μg/L染毒24小时和高于40μg/L染毒1周时,染毒鱼的血浆Ca2+出现极显著下降。甲基汞量高于100μg/L染毒24小时和80μg/L染毒1周,染毒鱼的血浆渗透压呈明显下降趋势。鳃线粒体Na+-K+-ATPase活性仅在染毒24小时浓度为25μg/L和50μg/L剂量时受到抑制。甲基汞还引起了血糖含量的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0.
海蜇螅状幼体和碟状幼体窒息点和耗氧量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炜  蒋双 《水产科学》1995,14(2):14-16
在温度20±1℃和盐度22─24‰条件下,对海蜇螅状幼体和碟状幼体进行了窒息点和耗氧量的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螅状幼体的窒息点低于0.10mg·L,直径3.4─10.2mm碟状幼体的窒息点为0.17─0.20mg·L。螅状幼体的个体耗氧量为2.93μg·d,耗氧率为2.66mg·g·h(干重):直径3.4、4.6和10.2mm碟状幼体的个体耗氧量分别为4.77、25.41和79.45μg·d,耗氧率分别为4.97、2.46和1.12mg·g·h(干重)。  相似文献   

11.
杭州西湖总氮、总磷周年变化与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10月~2007年9月,对西湖5个主要湖区的8个样点水体的温度、溶解氧、pH、透明度、悬浮物、总氮、总磷、叶绿素a浓度等理化因子和藻类生物量进行测定和分析,讨论总氮、总磷与优势种藻类、藻类总量的平均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总氮年平均值2.63mg/L,变化范围0.17~7.88mg/L;总磷年平均值为0.087mg/L, 10月最高,为0.187mg/L;叶绿素年平均值为24.49μg/L,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2007年7月(50.59μg/L)与2月(1.09μg/L)。优势种藻类及藻类总量的平均浓度与总氮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磷为西湖藻类增殖的主要限制因子。作为一个内源性污染的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西湖的治理需要控制人为因素对水体的影响,减少底泥营养盐的再释放,尤其是降低可溶性磷酸盐的释放,从而抑制藻类的过量繁殖。  相似文献   

12.
溴氰菊酯对草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水温22±1℃时,溴氰菊酯对草鱼种的行为影响明显,中毒症状随浓度增减和作用时间长短而表现出差异。溴氰菊酯对草鱼种96hLC50为216μg/L,95%置信区间为193—242μg/L,剂量—效应关系回归方程为y=1.52+10.40x。估算安全浓度为0216μg/L。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封闭流水式方法测定泥鳅耗氧率,体重2.49-32.25克,水温1530℃,耗氧率为0.0332-0.4121毫克/克.小时,且自然水温和急性加温的升高使耗氧率增加,急性加温的反应比自然水温变化的反应要强烈,群体数量的增加对耗氧率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孔雀绿对湛江叉鞭金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以平 《水产学报》1998,22(1):67-71
在20℃和30℃下,用含有不同浓度(0.02~0.10μg/L)孔雀绿的海水,在室内用一次培养法培养湛江叉鞭金藻,测定了4天内金藻的生长速率、叶绿素a、胡萝卜素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0.02μg/L的孔雀绿对金藻有轻微影响,浓度≥0.04μg/L的孔雀绿能使金藻的生长速率、叶绿素a、胡萝卜素和蛋白质含量明显减少。温度对孔雀绿的毒性有明显影响,温度越高,毒性越大。  相似文献   

15.
以水体甲基汞不同浓度(μg/L)分别染毒鲤鱼24小时和1周。实验结果表明:在浓度高于50μg/L染毒24小时和浓度20μg/L染毒1周时,多数染毒鱼的血浆K^+和Mg^2+浓度增高,Na^+和Cl^-浓度下降,PO4^3-值变化不明显。血浆Ca^2+浓度仅在200μg/L染毒24小时和高于40μg/L染毒1周时,染毒鱼的血浆Ca^2+出现极显著下降。甲基汞量高于100μg/L染毒24小时和80μg  相似文献   

16.
用5种药物治疗剑尾鱼聚缩虫病试验,结果呋喃唑酮无效,硝酸亚汞(1. 25 ±0. 25) mg/L、硫酸铜酸亚铁(5:2)合剂(8.5±0.5)mg/L、甲醛(30±5)mg/L、孔雀石绿(0. 9 ± 0. 1) mg/L对聚缩虫杀死率均在 95%以上;治愈率依次为:(92.5 ± 2.5)%、100%、(87.5±2.5)%、(82.5±2.5)%;剑尾鱼对药物的敏感性强度为孔雀石绿>硝酸亚汞>硫酸铜合剂>甲醛,安全浓度依次为:0.32、0.48、4. 1、9.4 mg/L。表明治疗剑尾鱼聚缩虫病用硫酸铜合剂(8. 5 ± 0. 5) mg/L、甲醛(30 ± 5) mg/L浸泡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花尾胡椒鲷为底层鱼尖,以觅食底栖动物为主;早期幼鱼经盐度淡化驯养,能适应低盐度咸水池塘饲养。均全长3.5cm重0.63g的幼鱼经74d池塘中间培育,长成均全长10.99cm、重27.32g,成活率87.5%。全长日均增长率1.55%,与养殖天数的关系式为L=3.6502e^0.0150d;体重日均增重0.37g,日均增长率5.09%,与养殖天数的关系式为W=0.7303e^0.0504d,全长与体  相似文献   

18.
氨氮及盐度对单环刺螠耗氧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盐度、氨氮对单环刺螠耗氧率的影响。单环刺螠耗氧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两者之间呈二次多项式关系:OR=ax^2+bx+c;盐度对单环刺螠耗氧率的影响非常明显(p〈0.01),盐度在31时,各种规格单环刺螠的耗氧率达到最大值;单环刺螠的耗氧率与NH4^+浓度呈明显幂函数关系:OR=ax^-b,经F检验总氨氮与体重对单环刺螠耗氧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9.
乳山湾海水,底质及贝类体内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1995年6-9月对乳山湾的综合调查,初步摸清了乳山湾海水,底质及贝类体内砷的分布。该水域内砷的浓度范围为0.72-6.80μg/L,其平均值为1.94μg/L;底质中砷的含量范围为5.0-9.6mg/kg,平均值为7.77mg/kg;  相似文献   

20.
沙塘鳢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密封循环水系统测定沙塘鳢的耗氧率与窒息点,结果表明:沙塘鳢的耗氧率随鱼体重增加而降低;温度对沙塘鳢耗氧率有显著影响。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水温25℃时,小个体组(均重11.89g)窒息点为1.73mg/L,大体重组(均重59.38曲为0.78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