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脉红螺(Rapana venosa Valenciennes)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骨螺科、红螺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一带,其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2006年以来,笔者在辽宁省盘锦市荣兴农场利用400亩虾池,进行了脉红螺与对虾混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脉红螺工厂化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脉红螺(Rapana venosaValenc iennes)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骨螺科、红螺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一带。由于其腹足部特别肥大、肉味鲜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其自然资源趋于枯竭。而开展脉红螺的人工繁育和增养殖,是恢复资源的重要手段。目前,关于脉红螺的繁殖生物学、幼虫生态、人工养殖已有研究报道[1-4]。但脉红螺的工厂化人工育苗,未见报道。2004—2005年,笔者进行了脉红螺的人工育苗试验,并取得初步成功。1材料和方法:人工育苗试验在庄河市新科实业有限公司育苗室进行。浮游幼体培育用池体积为10 m3,底栖幼…  相似文献   

3.
正脉红螺俗称红螺、红里子、刺螺。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一带。由于其肉肥大、鲜美,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供不应求,经济价值不断提高。2016年10月-2017年2月,日照市承泰水产有限公司利用冬闲育苗养殖大棚开展脉红螺暂养,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暂养条件1.暂养场地日照市承泰水产有限公司工厂化育苗养殖基  相似文献   

4.
过模拟自然环境,研究了脉红螺(Rapana venosa)对生境中存在的不同贝类的摄食选择性及其摄食行为过程和摄食节律。在水族箱中投放3种规格的脉红螺和3种规格的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紫贻贝(Mytilus edulis)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活体饵料,记录3种规格的脉红螺对不同饵料的摄食个数、摄食重量、摄食规格、摄食时间以及摄食行为过程。结果显示,脉红螺对4种贝类均有摄食,其中,不同规格脉红螺对四角蛤蜊的摄食个数及重量显著高于其他贝类(P<0.05),摄食指数超过50%,表现为喜食,对牡蛎和菲律宾蛤仔正常摄食,只有大规格脉红螺对紫贻贝有少量摄食。在摄食规格选择方面,3种规格的脉红螺明显喜食较大规格的四角蛤蜊以及小规格的长牡蛎(P<0.05)。大规格脉红螺的摄食率为7.15%,显著小于其他2种规格的脉红螺(小规格:10.98%;中规格:9.64%)。在本实验条件下,脉红螺摄食有明显的周期性,每隔3 d进行摄食活动,摄食时间为20:00~24:00。脉红螺的摄食过程可分为未摄食阶段、搜寻阶段、摄食阶段和摄食结束4个阶段。在摄食过程中,脉红螺主动搜寻贝类,腹足将贝类从沙中移出并包裹,在包裹的同时分泌黏液并将吻从贝壳缝隙伸入,在吸食被消化液分解的贝类软体部分之后潜入沙中或附在水族箱壁。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脉红螺对饵料贝的种类和规格有明显的摄食偏好性,明显喜食四角蛤蜊,极少摄食贻贝,并且其摄食行为具有夜行性和明显的周期性,即每3 d的上半夜进行一次摄食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脉红螺俗称"海螺",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为我国重要的海珍品。由于近海脉红螺资源的枯竭,迫切需要开展脉红螺的人工育苗,来满足增养殖业的需求。目前,有关脉红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遗传多样性、繁殖生物学,而有关其人工育苗的研究报道较少,由于附着变态后的食性转化是育苗生产主要技术瓶颈。2011―  相似文献   

6.
<正>脉红螺(Rapana venosa)属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骨螺科,红螺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日本、朝鲜及俄罗斯沿海亦有分布[1]。其栖息场所多在生有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等处,主要以双壳贝类及其他动物尸体为食,属大型肉食性软体动物,因此常被列为贝类养  相似文献   

7.
杨智鹏  于红  于瑞海  孔令锋  李琪 《水产学报》2016,40(9):1472-1478
为实现脉红螺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本实验通过对脉红螺幼虫培育、采苗、稚螺培育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探索了脉红螺苗种繁育过程中幼虫附着变态率低和饵料转换难的问题。结果显示:脉红螺浮游幼虫前期(0~12 d)生长较快,壳高平均日增长21.8μm;中期(13~18 d)生长较慢,壳高平均日增长3μm;后期(19~30 d)生长加快,壳高平均日增长46.8μm。用取自沉淀池中的新鲜海水对脉红螺浮游幼虫进行附着变态诱导,诱导第1天脉红螺浮游幼虫开始出现附着变态,第4天时,附着变态活动基本结束,附着变态率为40%。为变态后的稚螺投喂刚附着的长牡蛎和魁蚶稚贝,第1~8天,稚螺壳高平均日增长65.6μm;第9天开始,稚螺生长速度加快;第9~12天,稚螺壳高平均日增长136.4μm;第13~16天,稚螺壳高平均日增长307.3μm;第17~20天,稚螺壳高平均日增长445.8μm。研究表明,用取自沉淀池中的新鲜海水诱导脉红螺浮游幼虫的附着变态效果好,刚附着的长牡蛎稚贝和魁蚶稚贝可以作为脉红螺稚螺培育阶段的适宜饵料。  相似文献   

8.
脉红螺(Rapana venosa Valenciennes)属于骨螺科(Muricidae)、红螺属(Rapana Schumacher)中的一种。在黄、渤海沿海均有分布。贝壳较大,通常高104mm(大者高140mm),宽84mm,壳质坚厚,肉食性,双壳类是其主要食物之一。但其足部特别肥大,甚为人们所喜食,常用以代替鲍肉。近年来,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邹付军 《河北渔业》2008,(12):21-21
脉红螺(Rapana Venosa)又称红螺,是生活在黄渤海沿岸的特有经济贝类,成体通常高10.4cm,宽8.4cm,壳质坚厚,肉食性,双壳类是其主要食物,生长最适宜水温19-26℃。脉红螺足部特别肥大,肉质鲜嫩肥美、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罐头外销,贝壳也是工艺品和入药的特殊原料,其市场前景广阔。秦皇岛市隆兴养殖公司经过两年的摸索实验,成功总结出一套利用扇贝养殖器材进行“笼养脉红螺”的技术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脉红螺的繁殖生物学特性,于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对中国山东荣成靖海湾的脉红螺(Rapana venosa)的生殖周期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组织学观察表明,脉红螺全年只有1个生殖周期,且雌雄配子同步发育,其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时期:形成期,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恢复期。配子发生始于9月,大部分个体在5月至6月成熟,排放的高峰期为7月。条件指数和平均卵径随配子发生而增大,成熟期达到最高值,产卵后减少。雌雄比例整体符合自然界性比为1∶1的自然规律。环境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和叶绿素a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而盐度无明显季节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与叶绿素a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丰富了脉红螺的繁殖生物学资料,对脉红螺野生资源的管理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毛蚶(Arco subcrenat)、紫贻贝(Mytilus edulis)、脉红螺(Rapana venosa)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的软体部分为原料,经水煮法粗提牛磺酸和酶解法粗提糖胺聚糖,并比较了4种贝类中牛磺酸和糖胺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四角蛤蜊、毛蚶、脉红螺中的牛磺酸平均含量分别为2.708、3.532、3.662g/kg,以脉红螺中牛磺酸含量最为丰富;四角蛤蜊、紫贻贝、毛蚶中糖胺聚糖平均含量为8.27%、4.53%、3.87%,以四角蛤蜊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以毛蚶(Arco subcrenat)、紫贻贝(Mytilus edulis)、脉红螺(Rapana venosa)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的软体部分为原料,经水煮法粗提牛磺酸和酶解法粗提糖胺聚糖,并比较了4种贝类中牛磺酸和糖胺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四角蛤蜊、毛蚶、脉红螺中的牛磺酸平均含量分别为2.708、3.532、3.662g/kg,以脉红螺中牛磺酸含量最为丰富;四角蛤蜊、紫贻贝、毛蚶中糖胺聚糖平均含量为8.27%、4.53%、3.87%,以四角蛤蜊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沿海脉红螺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智鹏  于红  于瑞海  孔令锋  李琪 《水产学报》2015,39(10):1443-1449
我国脉红螺自然资源日趋衰减,为制定相应保护措施需要对脉红螺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利用9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我国沿海9个脉红螺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群体平均等位基因丰度(AR)为8.6~9.5,期望杂合度(HE)为0.705~0.777,观测杂合度(HO)为0.498~0.626。遗传分化分析结果显示,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范围为0.012 2~0.093 6,各群体间没有显著的遗传分化,遗传距离(DC)为0.212~0.349。本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海脉红螺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各群体间没有显著分化。  相似文献   

14.
脉红螺生态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室内人工条件下饲养脉红螺,流水式比静水式可提高成活率12%~25%。成体脉红螺(平均体重326g)对食物种类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且喜食同种饵料生物中的小个体。在繁殖前期摄食数量显著增多,进入交配产卵高峰期,停止进食。6月下旬至7月中旬,水温24~27℃,软体部占全部体重的40%时,进入交配产卵高峰期,并可多次交配、产卵,一次产卵量在8~15万粒。  相似文献   

15.
脉红螺摄食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平川  张立斌  潘洋  张涛  李朝霞  班绍君 《水产学报》2013,37(12):1807-1814
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以菲律宾蛤仔为饵料对脉红螺的摄食行为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达到10.40℃时,脉红螺第一次出现摄食行为,日均摄食量为0.01g/个;非交配期内,摄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达16.20℃时,摄食量达最大值,为0.54g/个,摄食周期为4天;进入交配期后,脉红螺摄食量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同时与交配率呈负相关关系;当温度达到18.05℃,交配率达最小值0.03,脉红螺日均摄食量达到最大的5.32g/个,此时摄食周期为3.72天。非交配期摄食量(c)与温度(t)间回归关系为:c = 0.01t2 - 0.24t 1.18,r=0.97,交配期摄食量(c)分别与温度(t)、交配率(m)的回归关系为:c = -0.13t2 5.18t – 48.08,r=0.61;c = -2.92m 3.33,r=-0.48。,综上所述,脉红螺摄食有4天左右的周期变化,且温度和交配率作为两个重要的因素对其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8年4月采用Video Ray Pro Ⅲ XE水下机器人对招远市辛庄镇近岸-10m等深线内建设2年的人工鱼礁区和3处本底对照海域进行拍摄调查,研究人工鱼礁集聚经济生物资源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沙质本底海域,仅分布有少量的脉红螺,密度为0.097ind/m62;带有少量石块的沙质本底海域,无刺参分布,仅仅发现少量褶牡蛎和脉红螺,密度分别为0.14和O.30ind/m^2;自然岩礁本底海域,有少量的刺参、褶牡蛎和脉红螺分布,密度分别为O.28、35.33和0.36ind/m^2,同时还发现有许氏平劬、长蛸和日本好,密度分别为0.05、0.02和0.02ind/m^2。建设2年后的人工鱼礁区内经济生物资源数量明显提高,其中刺参和褶牡蛎增加最为明显,密度分别达到1.20和869.23ind/m^2;脉红螺也有明显增多,密度1.33ind/m^2。人工鱼礁建设对海域经济生物资源的集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脉红螺早期发育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潘洋  邱天龙  张涛  王平川  班绍君 《水产学报》2013,37(10):1503-1512
在实验室条件下孵化脉红螺的卵囊,观察其胚胎和浮游幼体发育过程,及脉红螺早期发育过程的形态学变化。卵囊在25 ℃时孵化时间为16 d,经过卵裂期、囊胚 期、原肠胚期、膜内担轮幼虫期,最后发育为膜内面盘幼虫,破膜而出开始浮游幼体发育阶段。脉红螺浮游幼体期按螺层、面盘形态、幼体壳型和器官可分为5个 时期,分别为1螺层期;2螺层期(初期、中期、后期);3螺层期初期;3螺层中后期;4螺层期(初期、中期、后期)。其中在2螺层后期幼体的生长速度最快,壳高平均 每天增加44.45 μm,3螺层初期幼体的生长速度最慢,壳高平均每天增加19.51 μm。脉红螺附着变态的时期是4螺层中期和后期,壳高1 250~1 500 μm,附着变 态的标志是浮游幼体壳口边缘明显加厚并向壳口外侧翻转,壳口中央突起部消失,面盘退化,足部发达并能自由伸缩。  相似文献   

18.
脉红螺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魏利平 《水产学报》1999,23(2):150-155
本文研究了脉红螺繁殖方式,繁殖季节,繁殖力,孵化,幼虫发育及变态和稚,幼螺发育过程,阐明了脉红螺在山东沿海每年只有一个繁殖期。繁殖期内亲螺有多次交尾现象,平均每年雌螺产卵2.1次,产卵袋655.9个,每个卵袋平均含有受精卵1149粒,个体繁殖力75.4万粒。  相似文献   

19.
交配后性选择是雌性混交动物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其选择机制较为复杂,是性选择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脉红螺是我国重要的大型经济贝类之一,繁殖形式为多雌多雄混交模式。为了研究该模式繁殖机制,本研究利用6个微卫星标记及行为学观察对脉红螺3个家系进行父权分析。结果表明,3个家系均存在多父性现象,证实脉红螺繁殖属于真正遗传意义上的雌性混交模式。3个家系中父权比例与父本的6个形态学参数及交配持续时间不存在关联性,但均表现出最先与母本交配的父本其后代比例最高,而最后交配的父本其后代比例最低,表明脉红螺交配后性选择存在最先雄性精子优先受精现象,这一现象符合"topping off"假说,即最先交配的雄性排放了大量精子占据了受精囊的主要空间,导致其子代的比例最高;而最后交配的雄性由于受精囊空间的限制,其精子占据空间最少。本研究为海洋无脊椎动物的交配后性选择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脉红螺交配后性选择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红  孙晓琪  于瑞海  李琪 《水产学报》2016,40(6):911-916
交配后性选择是雌性混交动物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其选择机制较为复杂,是性选择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脉红螺是我国重要的大型经济贝类之一,繁殖形式为多雌多雄混交模式.为了研究该模式繁殖机制,本研究利用6个微卫星标记及行为学观察对脉红螺3个家系进行父权分析.结果表明,3个家系均存在多父性现象,证实脉红螺繁殖属于真正遗传意义上的雌性混交模式.3个家系中父权比例与父本的6个形态学参数及交配持续时间不存在关联性,但均表现出最先与母本交配的父本其后代比例最高,而最后交配的父本其后代比例最低,表明脉红螺交配后性选择存在最先雄性精子优先受精现象,这一现象符合“topping off”假说,即最先交配的雄性排放了大量精子占据了受精囊的主要空间,导致其子代的比例最高;而最后交配的雄性由于受精囊空间的限制,其精子占据空间最少.本研究为海洋无脊椎动物的交配后性选择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