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探讨航电梯级开发对水质的影响,选取彭山岷江大桥、彭东交界、眉山白糖厂、东青交界、青神黑龙、岷江大桥和国控悦来渡(7号)共计7个断面,依据岷江中游眉山-乐山河段(简称眉乐段)水质监测资料,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水质因子COD、NH3-N、TP,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分析眉乐段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眉乐段水质主要受上游来水影响,府河汇合后的岷江干流眉乐段区间污染负荷量相对较少,对河流水质影响相对较小;河段水质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上游至下游逐步好转的趋势,COD沿程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NH3-N和TP沿程降低;在时间分布上,水质逐年变好;主要支流体泉河水质较差,超标严重,思蒙河和毛河COD、NH3-N浓度维持在Ⅲ类水质标准,TP浓度超过Ⅳ类水质标准,且有逐年升高趋势;汉阳库区建成后,COD和NH3-N较建成前降低,TP较建成前略微增加,汉阳库区出库COD、NH3-N、TP较入库降低。研究结果可为航电梯级水库环境影响分析、航电开发和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琼江流域遂宁段水质现状,在研究区域设定13个水质监测断面,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水质因子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和总磷(TP),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解析琼江干流遂宁段及主要支流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探究流域水质受河流断面和典型水期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干流水质不稳定,部分月份存在CODCr、TP超标现象;干流水质呈逐年好转的趋势,监测期间CODCr达标率由50.0%增长至68.3%,TP达标率由45.8%增长至83.7%;干流CODCr和TP浓度沿程变化趋势不显著,流经安居城区以及支流石洞河汇入后,NH3-N浓度均出现明显的升高和降低趋势(P<0.05);主要支流水质较差,河口断面达标率仅31.3%~52.6%,水质同样受CODCr和TP的影响;支流蟠龙河CODCr和TP均表现出枯水期水质显著劣于丰水期(P<0.05),但整体水质无明显年际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琼江流域水质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水污染治理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根据现场采集调查、实测取得河段的水体水质和水文数据,使用QUAL2K模型模拟永定河怀来段DO、NH4+-N和COD三种水质参数,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QUAL2K可以准确模拟永定河怀来段水体水质,模拟拟合值和实测值的相关性较好,相对误差均在20%以内;对永定河怀来段水质参数模拟精度最高的是DO,其次是COD和NH4+-N;官厅水库上游退地水生态湿地保护与修复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完成后,理论上洋河张家口市八号桥控制单元DO、NH4+-N能够达到Ⅲ类水体标准。  相似文献   

4.
根据调查资料和河流断面取样点的月度监测数据,研究了潇河支流白马河段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白马河水质较差,属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劣Ⅴ类水质,河流附近乡镇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以及造纸废水的排放是造成白马河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从空间尺度上看,化学耗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浓度分别沿河流从上游的171.926 mg/L、3.248 mg/L、0.616 mg/L降低到下游的34.920 mg/L、0.560 mg/L、0.208 mg/L,表明白马河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自净能力较差;在时间变化特征上,COD、NH3-N、总氮(TN)浓度10-12月逐渐降低至171.926 mg/L、3.248 mg/L、4.233 mg/L,但COD在1月突然升高至308.772 mg/L,之后又逐渐降低,NH3-N从1月开始快速回升,至2月达到最高值16.576 mg/L,TN在4月达到最高值18.342 mg/L,之后急速降低;总磷浓度在0.397~0.858 mg/L之间波动,无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通过3年的跟踪监测表明,珠江(广州河段)前航道水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形势不容乐观,综合污染指数均属于重度污染水平。全河段DO、NH4 -N和粪大肠菌群超标严重,超标率达100%;石油类属于中度污染;TP、BOD5和COD属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岷江上游水电梯级河段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及其多样性指数水平分布,于2011年秋季对岷江上游水电梯级浮游动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岷江上游秋季浮游动物有140种,平均密度3321.1 个/L,平均生物量1.2567 mg/L。紫坪铺水电站浮游动优势种比映秀镇以上引水式梯级的丰富,其密度是映秀镇以上河段的25倍,生物量是映秀镇以上河段143倍。依据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进行聚类分析,岷江上游25个站点分别聚为四大类。紫坪铺库区静缓流河段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高于库区流水河段及映秀镇以上河段。岷江上游映秀镇以上河段和紫坪铺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差异较大,可能与生态环境有关。由于岷江上游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其生态修复方案不断有人提出,本次岷江上游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调查为今后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6~2008年,对黄浦江上游横潦泾和斜塘水域水质的监测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值维持在6.0以下,氨氮指标逐年下降,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总氮指标虽严重超出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但2008年的指标值均明显低于2006年和2007年;两个监测点的总磷指标逐年下降,已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该水域水质状况的改变可能与近年来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等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
2013年5-9月对乌鲁木齐塔桥湾水库渔业水质展开了调查,通过监测酸碱度(pH)、叶绿素a(Chl-a)、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非离子氨(NH3-N)、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溶解氧(DO)、水温(T)、蓄水量(V)共计11个项目,分析水库水质。利用相关性分析、单项污染指数、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及主成分分析,对乌鲁木齐塔桥湾水库渔业水质的质量现状和污染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水质呈弱碱性,pH月均值在7.45~8.59;NH3-N、NH4+-N、TN、CODMn、TP均严重地超过渔业水质标准限值;月均氮磷比为20.31~156.60:1,月均综合营养指数为58.9~78.3,水体一直处在氮元素过剩和富营养状态,营养盐和有机物是塔桥湾水库的主要污染物。水库多项水质因子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其中营养盐TN、TP、NO2--N、NH4+-N 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42~0.890,蓄水量与TN、TP、NO2--N、NH4+-N、NH3-N、pH、Chl-a的相关系数在0.585~0.943。主成分分析表明,营养盐和有机物对水质的影响随时间而改变,5-8月,营养盐对水质的影响作用减弱,有机物、水温和溶解氧对水质的影响作用增强。积累的数据为新疆渔业养殖提供了资料,为渔业主管部门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提供参考,并对我国现有渔业水质标准中的氨氮和非离子氨指标规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州水库集水区内污染源污染负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高州水库集水区内污染状况,根据2008年污染源的调查结果,利用排污系数法和输出系数法,结合现场资料调查分别对该地区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负荷(COD、NH3-N、TN、TP)进行估算,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集水区内污染源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州水库集水区内COD、NH3-N、TN、TP污染物输出总量分别为8192.83、394.13、1137.38、94.29 t/a,其中非点源污染COD、NH3-N、TN、TP输出量为7114.79、336.91、1060.21、88.08 t/a,占污染物输出总量的比例分别为87%、85%、93%、93%。COD、TN和TP均以农林种植源排放为主,占总输出量的比例分别为50%、52%、50%。NH3-N以农村生活源排放为主,占总输出量的比例为63%。在空间分布上,每年不同乡镇单位面积COD负荷强度为47.08~144.63 kg.hm-2,NH3-N负荷强度2.43~5.24 kg.hm-2,TN负荷强度6.70~20.34 kg.hm-2;TP负荷强度0.60~1.73 kg.hm-2,其中以临近库区的平山镇COD、NH3-N、TN、TP污染负荷强度均最高。在来源构成上,集水区各镇COD、NH3-N、TN、TP污染负荷的70%~94%来源于非点源。因此,为保护高州水库水环境,应将集水区内非点源(农村生活、散养畜禽、农林种植)作为重点控制源,同时根据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区防治,重点防治控制区为平山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淮河流域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的水质变化,采用季节性 Kendall 趋势检验法对2003-2019年淮河流域110个监测断面水质变化进行了评估与分析。断面监测频率为双月(2003?2006年)或逐月(2007?2019年)中旬,主要测定水质指标为CODMn、CODCr、NH3-N 和 TP。选取各流域土地利用最大的3种类型(林 地、耕地和城镇用地)数据以及同期子流域各监测断面水质数据建立线性拟合方程,分析水质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2003-2019年淮河流域水质治理成效显著,水质呈好转趋势。Ⅰ~Ⅲ类水体比例呈上升趋势, 劣Ⅴ类水体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以沂沭泗河水系 CODCr和 NH3-N 指标改善最为明显;但流域内 12.73%、14.54%、16.36%、45.46%监测断面的CODCr、CODMn、NH3-N、TP指标有恶化趋势,尤其是淮河下游和沂沭泗河水系的TP污染有加重趋势。淮河流域各子流域CODMn、NH3-N以及TP指标与耕地和城镇用地面积比例显著正相关,其中耕地和城镇用地是污染物的主要产生“源”,当耕地或城镇用地面积组成越高时,源强越大,对水质的恶化影响也越大;而CODMn、NH3-N、TP指标与林地面积呈负相关,林地作为水体潜在污染物“汇”,能很好地拦截和缓冲降雨冲刷产生的污染物,当流域内林地面积增加,污染物浓度则降低。未来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措施应结合水系水质分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磷污染的管理,重点把控高污染、易反复的地区和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11.
鱼类配子和胚胎冷冻保存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陈松林 《水产学报》2002,26(2):161-168
种质资源是水产养殖生产、优良品种培育及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是一个水生生物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 ,丰富多样的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 ,由于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无序利用及人工放流等 ,造成了某些鱼类资源的衰退和濒临灭绝 ,如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若干年后 ,在自然界中将难以找到上述鱼类原种、良种的遗传资源 ;由于忽视鱼类种质保护及品种选育的工作 ,养殖鱼类近亲交配越来越严重 ,造成种质退化 ,遗传多样性减少 ,生长速度减缓 ,品质下降 ,对病害…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甲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尤其是与免疫应答密切联系的血液生理学领域被广泛关注.抽取和固定血淋巴,成为进行血液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那么如何更好地抽取和固定血淋巴呢,本文以虾蟹为例做了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温度与盐度对老年低额蚤和蚤状蚤生长及生殖的影响王丹丽,李明云,杨天勇,胡章(宁波大学,315010)关键词老年低额 ,蚤状 ,温度,盐度,生长,生殖EFFECTSOFTEMPERATUREANDSALINITYONGROWTHANDREPRODUCT...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卵生鱼类的浮性卵、粘性卵、沉性卵及特殊类型的产卵孵化方式及其适应意义,也描述了卵胎生和胎生鱼类的胚胎发育及产仔特征。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Catch composition, relative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fish catches in open access and three old fisheries closures were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with previous ecological studies. There was less variation in catch community composition among the fishing grounds than the closures, suggesting that fishing has homogenised catch composition. The trap survey found that some parrotfish [ Leptoscarus vaigiensis (Quoy &Gaimard), Calotomus carolinus (Valenciennes) and Scarus ghobban Forsskål] were relatively more common and that some important predators of macro-invertebrates [ Balistapus undulatus (Mungo Park) and Cheilinus chlorourus (Bloch)] were less common in the fishing grounds than closures. Unexpectedly, and in contrast to visual census results, cumulative number of species in catch surveys was higher in open access than closures sites. This may result from fishers covering more area and habitat or a reduction in the catch of competitively subordinate and rare species by aggressive, early-caught fish that can dominate bait. Comparisons of ecological visual census surveys and fisheries-dependent methods indicated that small differences in catch composition can reflect larger ecological differences and that baiting methods can underestimate biodiversity. Ecological impacts of fishing and large-scale changes in marine ecosystems must be considerable given the many fisheries-dependent assessments report modest changes.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口蹄疫的流行情况及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以传播迅速和发病率高而被国际兽医局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之首。该病不但严重危害畜牧业和经济,还对国家声誉、国际关系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在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口蹄疫文献的基础上,对其流行情况、防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元凤 《水产学报》1997,21(3):263-268
研究了以动物蛋白质废弃物(毛发、蹄角、皮革下脚料等)为主要原料,工业化生产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和生产工艺、产品在工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产品在鲤、非鲫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按本工艺,蛋白原料水解近基酸的转化率高,且氨基酸的种类齐全。由于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控制氨基酸配体与金属离子摩尔比的中间控制方法,确保了微量元素与氨基酸的螯合效果。养鲤试验表明,添加螯合盐的三个试验组分别比添加无机盐的  相似文献   

18.
李佳  吴东波 《畜禽业》2007,(4):8-11
本试验利用饲养试验方法,研究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时不同磷水平和钙磷比对生长肥育猪血清指标和骨骼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62头2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进行2×3(磷水平×钙磷比)因子饲养试验,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前期为生长期体重在20-60kg,后期为肥育期体重为为60-100kg。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日粮磷水平对血清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影响显著(P<0.05);钙磷比对血清钙和血清磷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添加植酸酶日粮磷水平和钙磷比对生长肥育猪骨骼性能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添加植酸酶条件下,降低日粮磷水平不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香港巨牡蛎与近江牡蛎杂交及回交子代早期生长发育比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霍忠明  王昭萍 《水产学报》2013,37(8):1155-1161
为评估香港巨牡蛎与近江牡蛎杂交及回交育种的可行性,本文以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与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为材料,比较了两种牡蛎杂交与回交子代的受精率、孵化率、幼虫及稚贝的生长和存活率。结果表明:香港巨牡蛎卵子可以与近江牡蛎精子受精,受精率为47.33±2.52%,但近江牡蛎卵子与香港巨牡蛎精子不受精。在回交实验中,香港巨牡蛎(H♀)与近江牡蛎(A♂)的杂交牡蛎 (HA)与香港巨牡蛎(HH)或近江牡蛎(AA)都可以正常交配,但各回交组受精率明显低于两牡蛎自交组(P<0.05)。受精后,HA与AA回交组的孵化率最低,分别为20.33±2.08%(♀A×♂HA),55.67±2.52%(♀HA×♂A),其它各实验组孵化率均大于70%。幼虫期, HA幼虫存活率明显低于两牡蛎自交组HH和AA(P<0.05);HA幼虫生长快于AA, 但慢于HH;♀A×♂HA回交组和HA自繁组的幼虫存活率为0。稚贝期,HA稚贝存活率与HH、AA自交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HA稚贝生长快于HH, 但慢于AA。另外,研究发现♀H×♂HA回交组幼虫和稚贝的生长与HA差异不显著(P>0.05),优于其它回交组;♀H×♂HA回交组幼虫的存活率与HA差异不显著(P>0.05),其稚贝的存活率虽低于HA,但优于其它回交组。本研究为牡蛎种间杂交及回交育种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奶牛酮病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内外目前研究状况较为详细的综述了奶牛酮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并分析了奶牛酮病发生的生化机制。旨在对临床实践中很好的认识诊断和群体监控奶牛酮病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依据,保证奶牛群的高产和稳产,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