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康种苗培育技术是培育高质量对虾种苗的保证,只有健康的种苗经过养殖才能使养殖户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就南美白对虾健康种苗生产的几个技术性关键环节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虾健康种苗培育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天文 《海洋渔业》2003,25(3):146-148
对虾种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对虾养殖的生长速度与成活率,关系到整个对虾养殖过程的成功与失败。育苗生产采用健康种苗培育技术是培育高质量对虾种苗的保证,更有利于推动对虾养殖走向健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年来,对虾的育苗技术发展较快,但在苗种培育方面,仍存在生产不稳定、种苗质量差、育苗滥用抗  相似文献   

3.
姚国兴  陈爱华 《海洋渔业》2005,27(3):261-264
2003年冬季,采用塑料大棚培育青蛤种苗。通过试验比较,试验池的水温比对照池水温平均高8.86℃,种苗生长速度比对照池种苗生长速度快2~5倍;当水温达到15℃以上时,种苗生长的速度加快,月平均生长速度较对照池快6倍以上。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投放同规格的青蛤种苗,低密度组的生长速度比高密度组的生长速度快1.5倍左右。结果表明,冬季采用塑料大棚,投放适宜的密度,可使青蛤种苗提前2个多月达到规格要求,缩短培育周期,为贝类种苗培育提供了新的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4.
攀鲈的人工繁殖与种苗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松 《科学养鱼》2004,(11):6-7
攀鲈(俗称甘毛)Anabad fesfudmeus(BIOKH),鲈形目、攀鲈亚目、攀鲈科、攀鲈属,其分布于非洲及印度尼西亚及中国九龙江、珠江水系及海南岛各河沟,为热带亚热带野生淡水经济鱼类,肉嫩滑、味道异香、营养丰富,群众特别爱食。我们从2000年开始就着手对攀鲈进行了野生亲鱼的驯养、筛选、人工繁殖与种苗培育及池塘高产养殖技术的研究。现将攀鲈人工繁殖与种苗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从北京引进史氏鲟鱼花5万尾,平均体长1.1cm,平均体重0.0185g,取其中1.2 万尾,分成三组,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为期60天的精心培育。其结果为:试验A组中种苗平均体长达到14.8cm,平均体重19.241g,成活率为37.3%;试验B组中种苗平均体长达到14.6cm,平均体重18.776g,成活率49.8%。试验C组中种苗平均体长达到14.5cm,平均体重16.221g,成活率为74.5%。结果分析表明:在试验C组中采用剁碎的水蚯蚓或卤虫等活饵进行开口培育至平均体长约为8cm时,再进行人工配合饲料转饵驯化的方法,是进行史氏鲟种苗培育的一条较佳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渤海半滑舌鳎人工育苗工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19  
对渤海半滑舌鳎人工育苗的水温、盐度、饵料等培育条件与种苗发育、生长及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建立了人工育苗工艺流程。结果表明半滑舌鳎受精卵在不同水温范围内的孵化率有明显差别。种苗培育分前期、后期和幼鱼期3个阶段。前期鱼苗成活率为12.9%;后期为66.0%;幼鱼期为100%。饵料种类为轮虫、挠足类和卤虫,开口饵料为轮虫。1987年2次分别育出仔鱼4.8万尾和0.6万尾;1989年育出仔鱼3.13万尾,45天内培育出完全变态的鱼苗3080尾。种苗培育80天,体长达30.0mm,外形与成鱼完全相同,达到放流规格。  相似文献   

7.
红海参其颜色为红色或红褐色,虽与暗清绿色的清海参为同种,但其栖息地与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大不相同,因而人工培育红海参的种苗有较大的难度,而规模化培育的困难就更多。韩国西海水产研究所在此前成功培育清海参种苗的基础上,现已研究出一套规模化人工培育红海参种苗的技术和操作规程,该系列技术走出了试验室,便于规模化生产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三)种苗的中间培育 海岸池塘养殖品种的种苗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我国河口沿岸采捕获得;二是从国外购进。无论那一来源均需进行中间培育。  相似文献   

9.
利用室内水泥池中间培育毛蚶稚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蚶种苗生产包括蚶苗和种苗两个阶段,稚贝中间培育前期为蚶苗培育。从2005年8月12日至2005年9月15日,我们利用室内水泥池培育蚶苗,实验水体571.2m3,稚贝的平均规格由实验开始的450μm×280μm~500μm×300μm左右,生长到0.5cm×0.3cm~0.6cm×0.32cm左右,稚贝的壳长平均日增长134μm~162μm。培育蚶苗2.06亿粒,累计成活率为85.1%。说明利用室内水泥池培育蚶苗,能显著提高种苗培育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章剑 《渔业现代化》1999,26(1):8-13
鳖的人工繁殖目前有三种情况;一是全式养殖.即包括自繁自育稚幼鳖到成鳖养殖的生产全过程;二是培育种苗、即繁殖后的稚鳖强化培育自给,有余部分出售;三是孵化鳖蛋,所产鳖蛋几乎全部出售。第一种方式,相对封闭.有效地避免外来的病原微生物的传入、是控制疾病健康养鳖的好方法。第二、第三种方式养殖周期短.成本低、比较效益高。1 自繁自育健康养鳖思路为提高养鳖成活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必须建立自繁自育健康养鳖的体系。无论是外购稚幼鳖还是鳖蛋、都不可避免带入病原微生物、导致疾病。尤其是稚幼鳖在运输过程中因相互抓伤…  相似文献   

11.
《江西水产科技》2010,(2):47-47
5月4日至12日,有关专家对863计划子课题“中国对虾高产、抗病品种的培育”、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中国对虾抗WSSV高健康种苗大规模培育技术”进行了阶段性验收。  相似文献   

12.
罗氏沼虾健康养殖是指依据罗氏沼虾的生长、繁殖、活动规律和和态要求,选择科学的养殖模式,采用系统的规范管理技术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健康快速生长。其养殖技术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把好种苗培育关 健康无病的苗种是罗氏沼虾健康养殖的首要条件。罗氏沼虾苗种培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1.1选用规格 7~ 10厘米健康的罗氏沼虾作亲本,冬季培育注意操作,不要碰伤虾体。 1.2育苗时间控制 26~ 28天,水温 28℃左右,淡化时间 2~ 3天,出苗前逐步降低水温至 22~ 25℃。 1.3增加苗种中间培育过程,将 0.7厘米左右的淡化苗进行专池…  相似文献   

13.
台湾的遮目鱼种苗产业通常分成两部分:专门从事养殖亲鱼生产受精卵的鱼场,以及专门从事仔鱼培育的鱼场。这两种鱼场的比例为4:6。这种生产组织提高了遮目鱼种苗生产的效率。影响遮目鱼卵生产的重要因子有亲鱼管养,天气和盐度。培苗场通常采用室外水池进行半集约化育苗。在室外水池培养各种饵料生物作为仔鱼的主要饵料。在早期仔鱼阶段也投喂牡蛎受精卵作为补充饵料。影响室外培育仔鱼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早期阶段降雨量大和硅藻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4.
顺德市有池塘31.13万亩,是广东省塘鱼主产区和出口基地之一,养鱼历史比较悠久,种苗生产在水产生产中占有较重要的位置。1958年以前,顺德市和全国各地的塘鱼主产区一样,养殖所需的种苗仅靠江河捕捞的鱼花经人工培育解决,江河中种苗的数量和质量往往受天气、渔汛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了水产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湛江虾苗行业繁荣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作为全国最大的对虾种苗生产基地的广东省湛江市,引进美国南美白对虾亲虾8万多对,培育对虾种苗约900多亿尾。其中生产进口一代虾苗约80亿尾,培育杂交虾苗约20亿尾。湛江虾苗有效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前几年四大家鱼养殖效益差,渔农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从而使一些苗种场倒闭转产。另一方面,苗种场大批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技术骨干相继退休,更造成了技术断层。而近年养殖家鱼效益看好,家鱼苗种价格上升,渔农积极性提高。面对现实,家鱼种苗繁殖滞后,特别是草鱼种苗市场尤为紧缺。现把我市在草鱼亲鱼培育与繁殖方面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草鱼亲鱼培育池虽无严格要求,但为有利于亲鱼的生产、发育和饲养管理,最好要求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和交通方便,面积以2~4亩较合适,水深要求在1.5~2米,池呈长方形,以东西朝向为优,底质相对较…  相似文献   

17.
面对螃蟹低迷价格,螃蟹养殖的出路在何方?要想获得较高效益,必须在种苗、技术、市场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 自行培育蟹种。自行育种不但可以使每只蟹种成本降低0.1~0.2元,而且种苗成活率也有明显提高。目前,大眼幼体培育幼蟹技术已基本成熟,蟹农可以到一些正规育苗场选购长江水系优质大眼幼体进行自行育种。 立足于大规格蟹养殖。尽管去年蟹价已跌至近年的最低点,但大规格蟹的价格基本趋于稳定。由“大养蟹”转变为“养大蟹”,应是蟹农欲获得收益的必经之路。要提高螃蟹的规格,养殖周期应改1年为2年,即改投放早繁苗当年养…  相似文献   

18.
柯继 《水产科技》1998,(4):44-45
由省科委立项、广东龙发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的“斑鳠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已经完成。该公司将江河捕捞的斑鳠种苗在池塘中用5—6年时间培育成亲鱼,并进行全人工繁殖试验。1997-1998年,连续6批获得人工繁殖成功,共获得种苗近6万尾。  相似文献   

19.
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 (Bloch)俗称“盲曹”,为热带广盐性海洋鱼类,我国东南沿海广有分布。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盐度适应性广,是海水、咸淡水及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已有养殖,种苗主要来源于泰国的人工繁殖。由于种苗来源困难、价格昂贵,限制了生产的发展。为此,我们在1985年的5月和8月,先后从泰国引进了二批全长7~12毫米的幼苗进行培育,并于1986年着手尖吻鲈的人工繁殖工作,1989、1990两年相继催产成功,培育出种苗4批,完成了尖吻鲈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及种苗培育的全过程工作。本文着重描述从1日龄仔鱼至3厘米鱼苗的培苗过程。  相似文献   

20.
鲟鱼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广联 《内陆水产》2002,27(1):23-23
鲟鱼具有适应性广,个体大,广温性(存活水温1~32℃),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易驯化、养殖周期短、起捕率高等特点,适合池塘、水库及网箱养殖。现将池塘养殖鲟鱼技术介绍如下。1种苗培育1.1苗种来源从黑龙江购进受精卵,经人工孵化而来。受精卵卵径约2毫米,在19.5~20.6℃水温条件下,经80~120小时,便可全部孵化出仔鱼。孵化率为80%。孵化过程中,仔鱼出膜有一定时间差,因而在第一条仔鱼出膜那一刻,便专人收集仔鱼。1.2幼苗培育方法幼苗的培育可分3个阶段进行。阶段Ⅰ刚出来的仔鱼放在孵化盘内采用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