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鳖产气单胞菌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是养鳖和开展鳖病研究最早的国家。但与鱼病相比进展得非常慢。80年代初据江草、木村、福田等日本学者报道,共发现10种鳖病。其中属细菌性疾病有3种:气单胞杆菌病、皮肤腐烂病和穿孔病。主要病原菌为产气单胞菌,其次是假单胞菌等。 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也开始对鳖病进行研究,报道过赤斑病、红脖子病、疖病、出血性败血病等。主要病原菌为嗜水产气单胞菌嗜水亚种(有的为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笔者等1993年从厦门东浮养鳗场的病鳖中也分离到嗜水产气单胞菌。 由此可见产气单胞菌是鳖的主要致病菌。故本文着重探讨产气单胞菌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大口鲶细菌性肠炎的病鱼中,分离出二株病原菌,经人工感染健康大口鲶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鱼相同的症状。证实这二菌株是大口鲶细菌性肠炎的病原菌。对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定证明为嗜水气单胞菌。细菌性肠炎的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为淋巴细胞侵润为主的炎性病变。并探讨细菌性疾病的致病原理。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各种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普遍,细菌性疾病已成为鱼类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该类疾病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败血症、烂鳃病、白皮病和肠炎等,主要的病原菌有嗜水气单胞菌、柱状嗜纤维菌、副溶血弧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等[1-8],防治方法主要是药物防治,抗病育种和免疫防治亦有报导。近年来笔者开展了对鱼类细菌性疾病免疫学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对数种鱼类致病菌进行了鉴定,为相关药物产品的研制和临床试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淡水鱼类最主要的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对国家批准使用的新兽药——氟苯尼考的耐药性的获得与消失速率,提供科学使用该药的数据支撑,测定在低浓度的氟苯尼考压力下,3株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随时间的变化,以及3株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获得速率和消失速率。结果表明,菌株在低浓度的氟苯尼考下,4~5d其耐药浓度升高1.6~2.5倍。同时,菌株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浓度随着药物浓度的逐渐增加可迅速上升15.9~40倍,但其消失较慢,28d的消失速率为1.58~2.54。因此,在使用氟苯尼考防治细菌性疾病时,连用时间不宜超过4d,再次使用的间隔不少于28d。  相似文献   

5.
中水专栏     
细菌性肠炎病的诊断与防治细菌性肠炎病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各养殖对象如鳗鱼、虾、蟹、大黄鱼、甲鱼、石斑鱼、牙鲆、蛙类及普通淡水鱼均会发生肠炎,特别是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更是屡见不鲜,且不易彻底治愈,复发率高,严重困扰广大养殖者。为了解决广大养殖业者的困难,本公司结合该病的特点,开发出一种治疗细菌性肠炎病的新型产品———肠病宁,并将该病的一些防治方法和肠病宁的使用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业者参考。病原及症状:肠炎病的病原主要是由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外表观察通常可见肛门红肿…  相似文献   

6.
弧菌属(Vibrio)、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某些菌株是鱼、虾和甲壳类的病原菌,也能引起人的急性腹泻和败血症,甚至导致疾病流行,因此被称为人鱼共患病的病原菌。为了解我省对虾病原菌的种类,作者于1989年和1990年虾病流行季节对厦门地区人工养殖对虾细菌性病害进行病原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产养殖动物嗜水气单胞菌病的免疫技术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水产养殖动物中普遍发生的嗜水气单胞菌病如对虾细菌性红体病、肠炎病及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业已查明,其主要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这类细菌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是养殖水体普遍存在的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在水温14.0-40.5℃范围内均可繁殖,以28  相似文献   

8.
鲤隐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东北地区流行的鲤隐性败血症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人工感染、病原菌生理、生化特性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观察了病理组织变化等。从病鱼内脏分离到场22株致病菌,其中标7株的生长及生化特性均符合嗜水气单胞菌种的特性,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检测呈阳性。有3株菌V—P(-)、赖氨酸(-)、葡萄糖产气(-)是区别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及温和气单胞菌(A.Sobrie)主要特征,这三株菌符合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种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由爱德华氏细菌引起的肠败血症(ESC,又称爱德华氏病)是影响斑点叉尾养殖最大的疾病。为快速和准确的诊断该疾病,本研究以NCBI公布的爱德华氏细菌eip基因(GeneBank登录号为AF037441)为模板序列,设计种特异性诊断引物,成功建立了用于斑点叉尾肠败血症病原菌的PCR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直接从发病斑点叉尾脑、肝、脾和肾组织中检测到爱德华氏菌,检测的最低量为21个细菌;同时,该诊断方法与I型荧光假单胞菌、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鳗弧菌、温和气单胞菌、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柱状黄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河弧菌、豚鼠气单胞菌及海豚链球菌等常见水产病原菌无交叉反应。临床样品检测证明,本研究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斑点叉尾肠败血症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网箱养殖草鱼腐皮白身病病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广西南宁江河网箱养殖草鱼新出现的腐皮白身病进行了分析 ,确定为细菌性病原 ,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及人工感染试验。得出两株病原菌 ,经过生理、生化鉴定试验初步确定草鱼腐皮白身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和温和气单胞菌 (Aeromonassoria)合并感染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草鱼常见病有两类,即新、旧三大病害。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是草鱼的旧三大病害,其病原分别是柱状嗜纤维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它们均属革兰氏阴性菌。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则是草鱼的新三大病害。  相似文献   

12.
曹海鹏  闫明  杨先乐 《渔业现代化》2007,34(4):47-49,53
研究了氟苯尼考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鱼链球菌等水产动物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进一步观察了其对异育银鲫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鱼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mg/L、0.5mg/L、2mg/L、4mg/L。此外,投喂氟苯尼考的异育银鲫对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具有良好的效果,以5,10,15mg/kg体重剂量将氟苯尼考拌饲投喂异育银鲫的平均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50%,70%,70%。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引起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腹水病的病原多样性及其耐药性情况,针对2002–2010年由不同地区病样分离的27株细菌性病原进行了16S r DNA鉴定,并采用K-B法测定了27株细菌对2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了病原菌的耐药谱及耐药率变化。结果显示,大菱鲆腹水病病原菌主要有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espejiana)。山东青岛地区以大菱鲆弧菌为主,威海地区以迟钝爱德华氏菌为主,烟台地区菌株种类分布平均。5类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于50%。只有1株迟钝爱德华氏菌对氟苯尼考产生了耐药,其余菌株对其均没有耐药性,且在长期使用中不易产生耐药性,证实氟苯尼考为当前防治腹水病的一种良好抗菌药物。27株病原菌的耐药谱数量为27个,每个菌株具备自己独特的耐药谱,74.1%的菌株对10种以上的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均有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
对豫北地区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离鉴定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并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菌株进行毒力验证和药敏试验。采集4个养殖场病鱼标本及水样,每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利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分布状况。结果显示,筛选出52株为嗜水气单胞菌,其中32株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20株为非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且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分布在7—9月份,毒力验证试验表明,32株致病性菌株的毒力大小差异明显,筛选出强毒株XDMG(4),为后期试验的疫苗株做准备;药敏试验表明,不同菌株对同一种药物的药敏结果不同,但大部分药物的药敏结果基本一致,70%以上的致病性菌株对头孢哌酮、氟本尼考、菌必治、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类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性,耐药率达100%,对氨基糖苷类(不包括阿米卡星)、磺胺类、四环素等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具有多重耐药性。本试验旨在丰富本地区的鱼类细菌性败血病的病原资料,并为该菌引起的人类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引起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腹水病的病原多样性及其耐药性情况,针对2002-2010年由不同地区病样分离的27株细菌性病原进行了16S rDNA鉴定,并采用K-B法测定了27株细菌对2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了病原菌的耐药谱及耐药率变化.结果显示,大菱鲆腹水病病原菌主要有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espejiana).山东青岛地区以大菱鲆弧菌为主,威海地区以迟钝爱德华氏菌为主,烟台地区菌株种类分布平均.5类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于50%.只有1株迟钝爱德华氏菌对氟苯尼考产生了耐药,其余菌株对其均没有耐药性,且在长期使用中不易产生耐药性,证实氟苯尼考为当前防治腹水病的一种良好抗菌药物.27株病原菌的耐药谱数量为27个,每个菌株具备自己独特的耐药谱,74.1%的菌株对10种以上的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均有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以福尔马林灭活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腹水病及抖抖病并发病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CL99920菌株为芯材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乳化法制备嗜水气单胞菌微胶囊口服疫苗.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乳化时间、搅拌速度和菌胶比例对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引起上海青浦地区养殖南美白对虾黄腿病的病原菌,提供养殖户防控该病的有效药物,采用传统方法从患黄腿病的南美白对虾肝胰腺组织中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通过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了病原菌株,采用API ID32GN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病原菌株进行鉴定,通过纸片扩散法分析病原菌株的药敏特性。结果表明,从病虾的肝胰腺中分离到一株病原菌(QPX1),经生理生化特性与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此外,菌株QPX1对阿莫西林、多粘菌素B、磺胺异噁唑、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吡哌酸、新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链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奈替米星等抗生素高度敏感。本研究证实豚鼠气单胞菌是南美白对虾黄腿病的病原菌,生产上可选用新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常规水产用抗生素作为该病的防控用药。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小龙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养殖密度也在不断提高,从而使得养殖水环境不稳定,水质时常恶化,小龙虾疾病也频频暴发,尤其是细菌性疾病危害最为严重。通过调查和资料查阅发现,目前小龙虾细菌性疾病主要包括烂鳃病、烂尾病、烂壳病、水肿病和肠炎病等,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主要有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布氏柠檬酸杆菌、豚鼠气单胞菌等。这些疾病的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份,全国天气已经转凉,降水量也显著减少,大部分地区的水产养殖进入后期管理阶段,养殖的鱼类进入越冬前的最后生长期。这一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水产养殖的病害仍以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为主,各地在生产中应注意调控水质,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病害防治工作。病情预测(一)鱼类可能发生的疾病1.细菌性肠炎病:由肠型嗜水气单胞菌及肠鼠气单胞菌等感染引起暴发疾病。水质恶化,溶氧低,饲料变  相似文献   

20.
中华绒螯蟹“腹水病”及“抖抖病”并发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5  
于1998~1999年对中华绒螯蟹主要细菌性疾病“腹水病”、“抖抖病”并发病病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细菌学鉴定6株病原菌,其中5株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1株为拟态弧菌(Vibrio mimicus),用细菌人工感染蟹,其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