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水产养殖病害频发,抗生素和化学消毒剂滥用现象日益严重,对养殖水环境和人类安全都存在巨大威胁.免疫增强剂作为一种新的药物类型,其主要作用是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从而增强机体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是一种有望取代抗生素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主要以近年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免疫增强剂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为基础,从微生物及其多糖、动植物多糖及提取物、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和营养元素等几类免疫增强剂对中华绒螯蟹的免疫、抗病力、抗氧化及生长代谢等重要功能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为中华绒螯蟹免疫增强剂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以期达到中华绒螯蟹健康养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光合细菌HZPSB株分离自淡水养殖池塘底泥,经富集与纯化培养,菌落形态、培养特征和菌体形态学观察,细胞吸收光谱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鉴定为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测定了HZPSB株的最佳培养条件,其最佳培养条件为29℃、3000Lux、pH7.0和1‰盐度.测定了光合细菌对池塘水质(溶氧、pH、氨氮、亚硝酸盐氮、COD)影响;添加于饲料后对鱼血清中溶菌酶活力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光合细菌的大田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对池塘水的溶解氧、pH没有影响;降低水中氨氮、亚硝态氮、有机物(COD);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饲喂鲫鱼、罗非鱼,鱼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光合细菌分别在湖州、绍兴、杭州、嘉兴、上海等进行大田应用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养殖虾蟹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减少,与不使用光合菌的池塘相比,发病率降低了25%以上,提高了虾蟹产量.  相似文献   
3.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RT-PCR、RT-LAMP采用的抗体和特异性引物均针对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的衣壳蛋白和编码基因RNA2。采用这3种方法分别检测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Nodavirus,MrNV),结果表明,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能快速检测感染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的幼虾,但灵敏度较低,能用来检测具有疑似病症的样品;RT-PCR和RT-LAMP检测灵敏度都优于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但RT-PCR方法操作步骤繁琐,所耗时间较长,而RT-LAMP方法操作简便、用时短、不需要特殊仪器,在产物中加入核酸染料后检测结果可用肉眼直接判定。因此,RT-LAMP方法更适合基层和现场检测,其相关试剂盒的研发更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产生抗菌物质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115能较强地抑制鲫细菌性败血症病原嗜水气单胞菌(BSK-10)及其它水生动物的致病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测定了不同培养基(NYDA、BPY、LB)、通气量、pH、接种浓度、营养物质及氯化钠对B115的生长及抗菌物质产生的影响和抗菌物质的稳定性,结果显示:B115培养于BPY培养基抗菌物质抑制BSK—10的作用最强;250mL三角瓶加80mL培养液。最适抗菌物质的产生;0.5%~1%的接种量,抗菌物质产生最佳;培养基初始pH7时,抑菌效价最高为18mm;葡萄糖能诱导抗菌物质的产生,镁离子、氨离子及柠檬酸钠对抗菌物质的产生没有影响,而磷酸钾和氯化钠抑制抗菌物质的产生。抗菌物质对热不稳定,其抗菌活性随着煮沸时间的延长而减弱,高压灭菌后,抗菌活性完全消失:在4℃冰箱放置15d后.活性完全消失:搞菌物后对PH不敏感.但酸性环境能使它沉淀析出。  相似文献   
5.
中华鳖白底板病病原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患白底板病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肾、肝、脾分离出致病力较强的细菌TS6-1和TS6-2。同时样品经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在脾、肝、肾组织细胞质中观察到直径为30 nm病毒样颗粒。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分离菌株及患病鳖内脏组织过滤液均可导致中华鳖发病死亡,TS6-1和TS6-2的LD50分别为3.2×107CFU/mL和1.0×108CFU/mL。以患病鳖肝、脾组织的过滤液注射健康鳖后,3~5天内所有鳖全部死亡。通过对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判定TS6-2属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同时对TS6-1进行了16S rRNA分子鉴定,将测定的序列递交NCBI进行BLAST同源序列比对,与迟缓爱德华氏菌的16S rRNA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9%),该序列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为DQ884466。结合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判定TS6-1属于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由此认为中华鳖白底板病由病毒和嗜水气单胞菌、迟钝爱德华氏菌混合感染引起。药敏试验结果表明,TS6-1对先锋V、丁胺卡那敏感,TS6-2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敏感。  相似文献   
6.
中华绒螯蟹“腹水病”及“抖抖病”并发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5  
于1998~1999年对中华绒螯蟹主要细菌性疾病“腹水病”、“抖抖病”并发病病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细菌学鉴定6株病原菌,其中5株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1株为拟态弧菌(Vibrio mimicus),用细菌人工感染蟹,其LD  相似文献   
7.
应用产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能力较强的枯草芽孢杆菌B115制成微生物添加剂,饲料中添加量为2‰。经35d投喂试验,测定翘嘴红鲐、银鲫、日本沼虾胃肠道消化酶活性、肠道微生物菌群和生长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115,可显著提高鱼虾肠道消化酶的活性。从银鲫整个肠道的平均值看,试验组比对照组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19.8%、22.7%和11.03%;从翘嘴红鲐整个肠道的平均值看,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3.1%、15.8%和13.9%。日本沼虾试验组胃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分别高于对照组13.69%、10.05%和10.44%,试验组肠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分别高于对照组8、8%、15.5%和8.43%。微生物添加剂组对鱼虾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同时能增加肠道中有益菌群如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对气单胞菌、肠杆菌和肠球菌的量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添加不同量银耳菌丝体多糖(0.1%、0.12%、0.15%),酵母细胞壁多糖(0.005%、0.01%、0.02%),黄芩苷(0.01%、0.02%、0.04%)的饲料投喂初体质量为0.227g±0.017g的青虾60d,研究其对青虾的生长及免疫因子的影响。各组青虾肝胰脏中SOD活力均被抑制。与对照组相比,0.1%添加量的银耳菌丝体多糖对青虾肝胰脏中的ACP活力的提高最明显;0.02%添加量的酵母细胞壁多糖组对虾肝胰脏中的AKP活力的提高最明显;0.005%添加量的酵母细胞壁多糖组对虾肝胰脏中的POD活力的提高最明显;银耳菌丝体多糖和酵母细胞壁多糖各添加量组对青虾生长有明显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适当剂量的银耳菌丝体多糖和酵母细胞壁多糖可以促进青虾的生长及增强青虾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9.
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GenBank中登录的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毒力基因甘油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GCA T)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 ydrophila)的16S rRN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进行双重PCR反应体系优化,PCR产物的测序鉴定和特异性试验,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气单胞菌(Aer...  相似文献   
10.
免疫增强剂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用3种不同免疫增强剂多糖(laminarin)、灭活细菌苗、壳聚多糖(chitosan)注射(分别为A、B、C组,对照为D组)和添加饵料饲喂中华绒螯蟹(多糖为E组,灭活细菌苗为F组,壳聚多糖为G组,对照为H组),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中华绒螯蟹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变化及中华绒螯蟹的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注射后48 h, A、B、C组中华绒螯蟹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分别为0.185,0.234,0.233,对照组为0.094,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分别为283.2,263.5,289.8,对照组为120.15,经t检验,A、B组血清中SOD活力差异极显著,C组差异显著.口服免疫增强剂后第9天,血清中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各组血清中溶菌酶活力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SOD的活力与对照相比,E组差异极显著,F、G组差异显著.注射免疫增强剂组蟹的免疫保护率达75%,而口服免疫增强剂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蟹的免疫保护率没有明显的差异.壳聚糖经生产性试用,能较好地预防病害的发生,中华绒螯蟹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