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投喂频率(2 次/d、3 次/d、4 次/d)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体成分、肠道消化和肝脏组织结构及脂蛋白酯酶(LPL)和肝脂酶(HL)基因相对表达丰度的影响, 选用平均体重为 (5.0±0.4) g 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 在池塘工程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 120 d 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 投喂频率对鱼体全鱼的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影响显著(P<0.05); 投喂频率 2 次/d 组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而 2 次/d 组体脂肪含量低于投喂 3 次/d、4 次/d 组, 体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均不受投喂频率的影响(P>0.05); 投喂频率 2 次/d 组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 4 次/d 投喂组(P<0.05); 投喂频率对大口黑鲈肠道绒毛高度和宽度影响不显著 (P>0.05), 4 次/d 组肠道绒毛排列整齐度下降且肌层厚度显著低于 2 次/d 和 3 次/d 组(P<0.05)。肝脏组织学显示, 投喂频率越高肝脏脂肪堆积加重, 相对于 2 次/d 和 3 次/d 组, 4 次/d 组肝细胞偏移、空泡化的现象较明显。在第 60 天和 90 天, 2 次/d 组 LPL 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 4 次/d 组(P<0.05); 而在第 120 天时, LPL 的相对表达量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 次/d 组 HL 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 4 次/d 组(P<0.05)。综合分析, 在饱饲投喂条件下, 池塘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的适宜投喂频率为 2 次/d。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的最低适宜投喂频率,将实验鱼的投喂频率分别设定为2、1、0.5、0.25、0.125次/d,养殖56 d后测定其生长、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结果显示,随着投喂频率降低,史氏鲟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和脏体比显著降低(P0.05),但存活率和肥满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在抗氧化指标中,随着投喂频率降低,肝脏T-AOC、SOD活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次/d组T-AOC活性与0.5、0.25、0.125次/d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各组之间SOD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CAT活性和GSH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0.5、0.25次/d组肝脏CAT活性显著高于0.125次/d组(P0.05),1次/d组GSH含量显著高于0.5、0.25和0.125次/d组(P0.05);肝脏MDA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0.5、0.25、0.125次/d组MDA含量显著高于2、1次/d组(P0.05)。免疫指标中,随着投喂频率降低,实验鱼肝脏LZM活性逐渐降低,2次/d组与0.125次/组差异显著(P0.05);而肝脏IgM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0.25次/d组显著高于2、0.125次/d组(P0.05)。综合各项指标,建议史氏鲟幼鱼的最低适宜投喂频率为1次/d,以避免投喂频率过低对鱼体造成的胁迫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ienoti)苗种培育的适宜投喂策略,实验采用5×2双因子设计,通过8周的养殖投喂,研究投喂水平(1%、2%、3%、4%和5%)和投喂频率(2和3次/d)对圆口铜鱼幼鱼[初体重(4.91±0.11) g]生长、体成分组成、消化酶活性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圆口铜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饲料效率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而递增,但在投喂水平达到3%后趋于平稳。鱼体肥满度和脏体比随投喂频率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当投喂水平不超过3%时,3次/d投喂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2次/d组。全鱼的粗脂肪含量随投喂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全鱼的水分则显著下降。投喂水平对肝脏胰蛋白酶和脂肪酶具有显著影响,当投喂水平超过3%时,投喂水平升高显著降低了肝脏胰蛋白酶的活性,而在3次/d投喂组,肝脂肪酶随投喂水平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投喂水平、投喂频率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圆口铜鱼前肠消化酶均无显著影响。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圆口铜鱼肝脏脂肪蓄积逐渐增多,并诱发脂肪肝,且在同一投喂水平下,3次/d组的脂肪肝症状较2次/d组的症状轻...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投喂频率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生长、生理及肝脏生长激素基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基因(IGF-I)相对表达丰度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5.0±0.4) 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投喂频率组(2次/d、3次/d、4次/d),每组3个重复,开展为期12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第30天和第60天时,大口黑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未受到投喂频率的显著影响(P0.05),而在第90天时, 2次/d组试验鱼的生长显著高于4次/d组(P0.05),与3次/d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20天时, 2次/d组试验鱼的生长显著高于3次/d组和4次/d组(P0.05);投喂频率对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溶菌酶、皮质醇和甘油三酯(TG)含量、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血清总蛋白(TP)、血糖(Glu)含量呈降低的趋势且血清总胆固醇(TC)呈上升的趋势;第30天时投喂频率对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无显著性影响,而第60天、第90天和第120天时,4次/d组T-SOD活性显著低于2次/d组(P0.05)。第30天、第60天和第120天时, 2次/d组肝脏IGF-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最高(P0.05),第90天时各组间肝脏IGF-I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第30天和第60天时,肝脏GH基因相对表达量未受到投喂频率的影响(P0.05),而第90天和第120天时4次/d组肝脏GH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2次/d组(P0.05)。因此,基于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生理效应及肝脏GH、IGF-I基因表达丰度的综合考虑,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初始体重为(5.0±0.4)g的大口黑鲈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d。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发酵饲料配伍配合饲料投喂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机能和代谢的影响,实验分别制备了5组饲料:对照组以幼蟹配合饲料为基础饲料(F0),各实验组在配合饲料基础上额外添加日投喂量5%、10%、15%和20%发酵饲料,并依次命名为F5、F10、F15和F20。150只均重无显著差异的中华绒螯蟹随机分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0只蟹,分别饲喂对应组饲料,每天饱食投喂1次,养殖周期59 d。在养殖结束后采集血淋巴和肝胰腺以测定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和蛋白代谢酶活性。结果发现,额外投喂发酵饲料后,各组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随着额外投喂发酵饲料量的增加,血淋巴中过氧化氢酶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其中F5、F10和F15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各处理组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各组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随着发酵饲料额外投喂量提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是各组间差异不显著。此外,额外添加日投喂量20%比例以下的发酵饲料,可以提升肝胰腺中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研究表明,额外投喂发酵饲料可以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还可以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免疫机能和蛋白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6.
投喂频率对黄鳝幼鱼摄食、生长及饵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饵料效率、体重分化、鱼体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5组不同投喂频率(2、3、4、12次/d和24次/d),每组3个重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4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特定生长率有不同程度增高,4次/d组达到最高(P<0.05);饲料利用效率4次/d组显著高于2次/d组(P<0.05),与其它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各试验组组内个体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黄鳝的规格趋于整齐。试验各组黄鳝的鱼体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饵料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在4次/d时达到最高(P<0.05)。试验表明:黄鳝的生长受投喂频率的影响,每天投喂4次是黄鳝养殖的最佳投喂频率。  相似文献   

7.
以外形刚可辨别雌雄的灰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为研究对象,冰冻糠虾(Mysis spp.)为饵料,研究不同投喂频率(A:1次/d、B:2次/d、C:3次/d和D:4次/d)对雌雄分化后灰海马生长、发育、饵料转换效率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实验期间灰海马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WSGR)和体高特定生长率(HSGR)均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A、B和C3组雄海马的WSGR和HSGR均高于雌海马,而D组雌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时间的推移,D组雌海马的WSGR和HSGR均呈先增后减趋势,而其它3组均呈下降趋势,且第1周的WSGR和HSGR均显著高于第5周(P<0.05)。B组灰海马的饵料转换效率(FCE)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A组雌海马的性腺发育早于其它各组。A组灰海马的脂肪酶、淀粉酶和胃蛋白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且该组雌海马的上述3种酶活力均显著高于雄海马(P<0.05);各组灰海马的胰蛋白酶活力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灰海马的商业养殖中应综合考虑养殖效益,根据不同发育阶段选择不同的投喂方式。而在亲体培育时,选择4次/d的投喂频率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海蜇新生螅状幼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3种高温(室内恒温、夏季常温、夏季高温)、3种饵料投喂频率(无饵料投喂、每7 d投喂1次、每2 d投喂1次)及其交互作用对海蜇螅状幼体的死亡率、个体生长和足囊繁殖的影响,试验持续45 d。试验结果显示:高温条件下,饵料投喂频率显著影响海蜇螅状幼体的死亡率(P<0.05);而高温、饵料投喂频率及两者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海蜇螅状幼体的相对生长率(P<0.05);各高温组中螅状幼体生成的足囊数均随饵料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增多;足囊萌发率最多出现在夏季常温-每7 d投喂1次组,平均为34.34%;饵料投喂频率对海蜇螅状幼体生成足囊数及足囊萌发率影响显著(P<0.05),高温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海蜇螅状幼体生成足囊数及足囊萌发率影响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尽管高温条件下海蜇螅状幼体死亡率高,但存活的螅状幼体足囊繁殖速度快,足囊繁殖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可能是螅状幼体应对高温死亡率增加的一种繁殖策略。试验结果可为提高海蜇育苗技术和准确预报苗种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投喂频率对鳡幼鱼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次/d,2次/d,3次/d,4次/d)对鳡(Elopichthys bambusa)幼鱼摄食及生长的影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从1次/d增加到4次/d,鳡幼鱼的摄食率逐步提高,1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体重增加率、特定生长率有不同程度增高,在3次/d时达到最高;饲料转化率逐次下降,1次/d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实验各组组内个体体重差异显著下降,鳡的规格趋于整齐,组间每日摄食表现也各不相同。试验表明:鳡的生长受投喂频率的影响,每天投喂3次是鳡养殖的最佳投喂频率。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循环饥饿投喂模式下许氏平鲉的补偿生长和体成分的变化,分别采用每日投喂(对照组)、饥饿2 d投喂1 d、饥饿2 d投喂2 d、饥饿2 d投喂3 d、饥饿2 d投喂4 d和饥饿2 d投喂5 d的循环饥饿投喂模式,对初始体长(10.25±0.74) cm、体质量(16.77±2.72) g的许氏平鲉幼鱼进行为期67 d的养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饥饿2 d投喂5 d试验组的终末体质量、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均最高,表现为超补偿生长;饥饿2 d投喂4 d组的终末体质量、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现为完全补偿生长;饥饿2 d投喂1 d、饥饿2 d投喂2 d和饥饿2 d投喂3 d试验组的终末体质量、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现为不能补偿生长。各组间的饲料效率、肝体指数和肥满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照组的脏体指数显著高于循环饥饿投喂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循环饥饿投喂组(除饥饿2 d投喂5 d试验组外)的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施兆鸿  彭士明  宋国  孙鹏  尹飞  王建钢 《水产学报》2012,36(9):1435-1442
为研究条石鲷幼鱼在饥饿与再投喂条件下机体各组织和血清中主要代谢酶活性和糖元含量的变化,以平均体质量为(10.0±1.0)g的条石鲷幼鱼为实验对象,实验共设5个处理组,分别为每天投喂(S0)、饥饿3 d(S3)、饥饿6 d(S6)、饥饿9 d(S9)和饥饿12 d(S12),饥饿后再恢复投喂至实验结束,整个实验同期对照30 d。在实验前、饥饿处理后和再投喂后分别取样,检测血清、肝脏和肌肉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变化以及糖元含量。研究结果显示,饥饿与再投喂对血糖、肝糖元含量影响显著(P<0.05),饥饿导致血糖(S12除外)、肝糖元含量显著降低,再投喂后肝糖元含量基本恢复到饥饿前水平。然而,肌糖元含量在饥饿与再投喂过程中变化并不明显。实验期间,AKP活性和GPT活性在血清和肝脏中变化明显,且恢复投喂后血清与肝脏中的各代谢酶活性均基本恢复到初始活性水平。肌肉中AKP、ACP、GPT和GOT活性在整个饥饿与再投喂过程中变化则并不明显。分析认为,条石鲷幼鱼血糖浓度维持在(2.65±0.33)~(3.70±0.36)mmol/L是保持机体代谢活动所必须的水平;在条石鲷机体应对饥饿胁迫的过程中,血清和肝脏中主要代谢酶活性的相应变化对于保障机体在饥饿条件下的基础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不同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幼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将平均体质量1. 15 g的长吻鮠饲养在水泥池(2 m×1 m×1 m)中,投喂频率分别为2次/d和3次/d,各投喂频率下投喂水平分别为鱼体质量的2%、4%、6%、8%和10%,每个处理组放鱼60尾,饲养为期42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为2次/d和3次/d时,试验鱼的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与投喂水平之间存在二次相关性,两条曲线几乎重合,表明投喂频率、投喂水平对试验鱼的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的影响是一致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在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4%和6%时较低;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含量在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4%和6%时较高;血清溶菌酶(LYS)含量在投喂水平为6%、投喂频率2次/d和3次/d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5)。综合生长和免疫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6%的投喂模式更利于长吻鮠幼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大杂交鲟(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适宜投喂率和投喂频率,本实验分别设计了5个投喂率(0.4%、0.8%、1.2%、1.6%和2.0%)和5个投喂频率(1次/d、2次/d、3次/d、4次/d和5次/d),研究不同投喂率和投喂频率对大杂交鲟生长、体成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投喂率实验中鱼初重(335.87±0.82)g,投喂频率实验中鱼初重(334.77±1.06)g,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表明,随着投喂率升高,实验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脏体比、肥满度,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肝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饲料效率、全鱼和肌肉水分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全鱼粗脂肪含量,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肠脂肪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实验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1次/d投喂频率组脏体比、肥满度和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次/d投喂频率组全鱼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不同投喂频率对实验鱼除血清葡萄糖含量以外的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和胃肠消化酶活性或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以上结果认为,在300~600g大杂交鲟的养殖过程中日投喂率在1.2%~1.6%,投喂频率为2次/d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以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4组不同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水平(0%、10%、20%、40%,其中0%为对照组)的饲料,进行60 d的饲养实验,探讨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对银鲳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的处理组银鲳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SGR)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提高(P <0.05),但在添加不同比例南极磷虾粉的饲料组间(10%、20%、40%),银鲳的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及溶菌酶(LZM) 20%饲料组活性均为最高,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肝脏AKP活性、肾脏LZM活性10%饲料组均分别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 <0.05);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40%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20%饲料组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添加南极磷虾粉的饲料组血清和肌肉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40%饲料组血清和肌肉CAT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结合银鲳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分析,南极磷虾粉替代饲料中鱼粉的适宜比例建议控制在10%~20%。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绿鳍马面鲀幼鱼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采用人工配合饲料,以1次/d、2次/d、3次/d、4次/d等4种投喂频率,对体质量(13.8±0.83)g的绿鳍马面鲀幼鱼进行了饲养试验,试验时长为42 d。结果显示,随着投喂频率增加,绿鳍马面鲀幼鱼的终末体质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特定生长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3次/d组幼鱼的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1次/d组(P<0.05);饲料系数也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升高,3次/d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1次/d组(P<0.05),4次/d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1次/d组和2次/d组(P<0.05);肌肉品质方面,4次/d组幼鱼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1次/d组(P<0.05),不同投喂频率组间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和灰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考虑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指标,绿鳍马面鲀幼鱼适宜的投喂频率为日投3次。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A3α-肽聚糖(Peptidoglycan,PG)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养成期对其免疫酶活性的影响,设立了连续投喂、间隔投喂和浸浴共6个实验组。连续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01%、0.05%和0.1%;间隔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为0.05%;浸浴组的给予方式为50mg/ml,3h/次/15d。分别在30、60和90d时,测定对虾体内及血浆上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另外,在60d和90d时,测定对虾血细胞内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性。结果表明,30d时,PG浸浴组、0.05%和0.1%PG添加量组的ACP活性,各PG作用组的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1%PG添加量组的ACP活性及0.05%和0.1%PG添加量组的AKP活性较对照组增长显著(P<0.05);60d时,除间隔投喂组外,各组的AC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1%PG添加量组增长显著(P<0.05),而各实验组的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05%PG添加量组增长显著(P<0.05),除浸浴组外,各组血细胞内PO活性均有提高;90d时,浸浴组和间隔组的ACP和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间隔投喂组的AKP活性增长显著(P<0.05);间隔投喂组的血细胞内PO活性较对照组有增长。实验证明,PG能激活对虾的免疫力,并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对虾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2种不同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及脂质代谢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91.47±3.70)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10 542尾,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757尾,分别投喂商品专用配合饲料和冰鲜太平洋玉筋鱼,养殖75 d。结果显示,冰鲜太平洋玉筋鱼组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CF)、饲料系数(FCR)及全鱼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商品专用配合饲料组,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显著低于商品专用配合饲料组,存活率(SR)和蛋白质效率(PER)与商品专用配合饲料组差异不显著。商品专用配合饲料组的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低于冰鲜太平洋玉筋鱼组;而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显著高于冰鲜太平洋玉筋鱼组。相对冰鲜太平洋玉筋鱼而言,商品专用配合饲料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和脂肪酸合成酶(FAS)的活性显著降低,脂蛋白脂酶(LPL)活性显著升高,但是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CPT-Ⅱ)在2组饲料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冰鲜太平洋玉筋鱼更适合投喂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商品专用配合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肝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建议参考冰鲜太平洋玉筋鱼优质的营养特性,优化和调整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营养配方。  相似文献   

18.
将四种复方中药(分别编号为AB、AH、CD、IV)和黄芪多糖(APS)作为添加剂添加入基础料饲料中,连续饲喂1龄鲫鱼45d,于第45d及第60d分别采样,测定鱼体重和肝脏、脾脏、肾脏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研究中药复方对鲫鱼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45d时称量体重,复方AH、复方AB两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三种中药复方组,饲喂60d对照组及所有中药组增重率均无显著差距。投喂45d,方剂AB显著降低鲫鱼肝脏、肾脏中NO的含量,五种中药方剂均能提高鲫鱼脾脏中NO含量。AH、AB、IV、APS四种方剂饲喂的鲫鱼肝脏中NO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投喂60天,五种中药方剂饲喂的鲫鱼脾脏中N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除IV外,均差异显著。肝脏中NOS含量各组无显著差异,脾脏中IV组TNOS含量最高,APS组iNOS含量最高。肾脏中APS方剂组的iNO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投喂率和投喂频率对鱼类生长和肝脏健康的影响,以吉富罗非鱼(Oreachromis niloticus)幼鱼(3.78 g±0.01 g)为研究对象,采用4×2双因子实验设计,设置了4个投喂率(8%、10%、12%和表观饱食投喂)和2个投喂频率(2次/d、3次/d),共8个处理,在24个循环水养殖桶(有效容积100 L)中养殖30 d。结果显示:在8%~12%的投喂率下,投喂频率对实验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无显著影响,但发现表观饱食投喂3次/d的实验鱼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最佳,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投喂率8%实验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投喂率10%和12%实验组,而饲料成本则显著低于投喂率12%实验组。投喂率和投喂频率对实验鱼的肥满度、脏体比以及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随投喂率的增加,实验鱼的成活率提高,其肝脏和去内脏全鱼的粗脂肪含量逐渐增加,但肌肉和内脏的粗脂肪无显著变化。投喂率和投喂频率对实验鱼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及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投喂率为10%的实验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投喂率8%实验组的血糖水平随投喂率的增加而升高。实验鱼肝细胞的核面积比例不受投喂率和投喂频率的影响,而空泡面积比例以表观饱食投喂的最大。依据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吉富罗非鱼幼鱼选择表观饱食投喂3次/d效果较好,但会产生体脂肪积累过多,肝细胞空泡增大等影响;若综合考虑生长和养殖成本,以10%的投喂率,投喂2次/d为宜。  相似文献   

20.
分离、克隆了吉富罗非鱼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基因的部分cDNA片段,共557bp,编码185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吉富罗非鱼FAS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62%~82%。为了研究饲料中脂肪对吉富罗非鱼FAS活性和表达的影响,设置3组含不同脂肪含量的等氮饲料组(3.71%组、7.67%组和16.55%组),饲养90d,禁食48h,测定吉富罗非鱼肝脏中FAS的生物活性,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了饲喂3.71%组、7.67%组和16.55%组饲料的吉富罗非鱼肝脏和肌肉中FASmRNA的表达丰度以及再投喂后6、12、24、48h肝脏中FAS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显示,饲料脂肪水平对肝脏中FAS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肝脏中FASmRNA的表达丰度显著高于肌肉(P<0.05),肝脏和肌肉中FASmRNA的表达丰度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再次投喂后6~48h,各个组的肝脏中FASmRNA表达丰度显著下降(P<0.05)。结果说明,吉富罗非鱼肝脏中FASmRNA的表达丰度高于肌肉,饲料脂肪水平能够抑制FASmRNA表达,脂肪水平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