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2005年4月和10月同步进行厦门海域贝类养殖区海水、表层沉积物和养殖贝类体中有毒有害物质(Cu、Pb、Zn、Cd、Hg、As、石油类、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联苯、大肠菌群、腹泻性贝毒和麻痹性贝毒)的调查资料,采用海水质量评价指数(Sj^w)、表层沉积物质量评价指数(Sj^s)和养殖贝类质量评价指数(Sj^o)以及贝类养殖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SI)对厦门海域贝类养殖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和类别划分。结果表明,海水质量、表层沉积物质量和养殖贝类质量水平范围均为2~7级,平均值分别为3级、5级和4级。贝类养殖生态环境质量水平范围为2~7级,平均值为4级。总体上,贝类养殖区海水质量处于较好水平,表层沉积物质量处于较差水平,养殖贝类质量处于一般水平。贝类养殖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一般水平。其主要污染物为大肠菌群、石油类。厦门贝类养殖区1类区两个,属清洁区,占贝类养殖区总数的8%。2类区共18个,占贝类养殖区总数的72%。其中2a类区9个,属较清洁区,占贝类养殖区总数的36%,2b类区6个,属轻度污染区,占贝类养殖区总数的24%;2c类区3个,属中度污染区,占贝类养殖区总数的12%。3类区5个,属重度的污染区,占贝类养殖区总数的20%。厦门贝类产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类别划分的结果与厦门贝类养殖区环境污染现状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2009年4、6和8月,连江县东南部海域贝类生产区海水、表层底泥和养殖贝类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态环境调查资料,采用贝类生产区域海水、底质和养殖贝类构成的贝类养殖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数,对连江县东南部海域46个贝类生产区域进行类别划分。结果表明:连江县东南部海域46个贝类生产区均为二类区,其中2a类区14个、2b类区24个、2c类区8个,总面积3 008 hm2。2c类区主要分布于闽江口滩涂水域的缢蛏生产区,这与连江县贝类生产区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较为吻合。研究还将采用贝类养殖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对贝类生产区域类别划分的结果,与农业部指定的用贝类体中大肠杆菌数量的单一指标划分贝类生产区域的类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大肠杆菌数量单一指标划分的贝类生产区,除了后才里湾部分贻贝生产区属于二类区外,其余均属于一类区,与采用贝类养殖区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划型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以诏安湾内4个航次调查和分别采集到的虾类、贝类及鱼类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GC)法,分析了样品中PCBs及OCPs含量及组分特征,采用致癌风险指数CRI(carcinogenic risk index)和接触风险指数ERI(expose risk index)作为人体健康评价标准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PCBs(多氯联苯)、HCHs(六六六)和DDTs(滴滴涕)在样品中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00—7.32ng/g、0.00~0.65ng/g及0.00~152.93ng/g。PCBs主要以PCB77(3,3’,4,4’-四氯联苯)为主,HCHs不具有明显的组分特征且在大部分样品中未检出,4种DDTs污染物中,4.4’-DDT是主要的组分,DDT/∑DDTs平均值为68%,说明诏安湾内可能存在DDTs新的输入源,污染物的CRI〈1.0×10^-4,显示为可接受的致癌风险;ERI〈1,显示为可接受的接触风险。  相似文献   

4.
诏安湾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2000~2001年福建主要港湾水产养殖容量研究的调查资料,分析并评价了诏安湾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诏安湾的DO、pH值、COD和活性磷酸盐基本符合Ⅱ类海水水质标准,而无机氮严重超标。潜在富营养化因素,应加强污水排放的治理和海域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5.
王琪  李丽  李奇  李丹 《河北渔业》2014,(6):19-20,70
2013年通过采集兴城市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样品,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总汞含量,综合监测数据对该养殖区渔业环境汞污染现状及健康风险进行分析评价。该海水增养殖区海水总汞含量范围在0.012~0.194μg/L;沉积物总汞含量范围在0.008 4~0.057 6mg/kg;养殖贝类总汞含量为0.006 10mg/kg,均符合国家标准。以100g/(人·d)的水产类摄食量估算,食用贝类汞摄入量占JECFA制定的汞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值的1.4%;甲基汞摄入量占PTWI值的4.2%;占美国EPA设定的甲基汞RfD值的9.7%。结果表明,辽东湾兴城海域所产贝类对消费者引起的汞暴露健康风险很小。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适宜贝类的养殖环境,促进贝类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于2019年5—11月对山东养马岛贝类养殖海域的细菌及相关理化指标进行检测与分析,并运用异养细菌总数等级评价和内梅罗指数法对该海域进行评价。研究显示,养马岛贝类养殖海域弧菌数量总体较低,异养细菌数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但整体无明显污染迹象;水温、盐度和透明度均处于正常范围,酸碱度和溶解氧符合海水水质一、二类标准;内梅罗综合指数小于0.75,海域环境相对清洁,污染程度低。总体上,山东养马岛贝类养殖海域水质较好,适宜贝类养殖。  相似文献   

7.
2006年和2007年6月对20个采样区域,8个品种贝类体内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进行检测与评价,并进行了不同贝类、不同区域、年间变化以及安全性风险分析.结果表明,(1)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在20个区域的所有检测贝类体内残留量均十分低,均未超过评价标准,说明这两种物质在黄、渤海区本底值非常低,贝类的安全性没有受到其影响;(2)对8种贝类检测结果比较可看出,贻贝体内滴滴涕(DDTs)的残留量相对较高,说明贻贝对滴滴涕(DDTs)的富集相对较强;(3)2006年6月在20个区域中,有9个区域的样品是杂色蛤.比较显示,桑沟湾杂色蛤体内滴滴涕(DDTs)的残留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估福建省海水贝类养殖区滴滴涕(DDTs)的残留水平和风险,于2005年8月和2006年8月,采集养殖区20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20个、养殖贝类样品46个,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DDTs的残留量,并对其残留水平、分布趋势和组成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该地区污染状况、生态风险及贝类食用安全进行探讨与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贝类养殖区表层沉积物DDTs含量范围为1.93~56.6μg/kg(干重),平均值15.8μg/kg;40%的样品DDTs的污染指数在0.697~2.83之间,不同程度受到DDTs的污染,提示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养殖贝类DDTs含量范围为2.04~107μg/kg(湿重),平均21.7μg/kg;贝体DDT残留量符合中国无公害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低于欧盟、美国、日本的食品安全限量;以每人50 g/d的摄食量估算,沿海居民食用养殖贝类的DDTs暴露量远低于WHO暂定的TDI值、美国EPA推荐的RfD值,由此引起的健康风险小。与国内邻近海域相比较,福建省贝类养殖区表层沉积物和养殖贝类体中DDTs残留量处于中等水平,与亚太等国外海域相比较,处于较高水平;从DDTs的组成特征推测,调查区部分海域有新的DDTs污染源输入。  相似文献   

9.
李奇 《河北渔业》2019,(7):39-42
2018年采用单因子评价标准对葫芦岛市绥中止锚湾增养殖区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和养殖生物体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做出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止锚湾贝类养殖区海水重金属各项指标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重金属各项监测指标符合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养殖贝类铅污染指数介于0.5~1.0,其它监测指标均满足国家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要求。绥中止锚湾海水增养殖区中重金属含量满足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王琪  李丽  董凤才  王雨霏 《河北渔业》2014,(7):27-28,41
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2013年兴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样品中砷含量,对该养殖区砷污染状况及贝类消费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测得该海水增养殖区海水砷含量范围在0.149~1.74μg/L;沉积物砷含量范围在1.50~2.63mg/kg;养殖贝类砷含量为0.006 75mg/kg,均符合国家标准。所产食用贝类砷摄入量占JECFA制定的砷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值的0.002%;无机砷摄入量占PTWI值的0.005%。结果表明,辽东湾兴城海域所产贝类对消费者引起的砷暴露健康风险很小。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97~2002年的调查数据和资料,从海水水质、海水营养结构与营养水平、初级生产力水平、现存生物量水平等4个方面诊断与评价了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现状。渔业生态环境健康诊断方法:海水水质为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A值);营养结构为氮、磷、硅的含量水平以及三者比值判别法,营养水平为营养指数法(E值);初级生产力和饵料生物为水平分级法。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为综合指数法。结果表明,海域pH值的均值范围为8.07~8.15,溶解氧的范围为5.67~6.03 mg.L-1,无机氮的范围为3.04~4.15μmol.dm-3,磷酸盐的范围为0.18~0.34μmol.dm-3,均符合中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或二类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有机污染指数(A值)范围为-0.411~0.237,营养水平指数(E值)范围为0.10~0.34,表明海水未受有机污染,海域处于贫营养状态。海域Si∶N∶P的比值为14.8∶13.2∶1.11,海水营养结构总体上表现为硅和氮的比例偏低;初级生产力水平范围为5~1级,年平均值为3级,属“较高”水平级。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现存生物量分别为3级、5级和4级,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本次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9项单因子指数值均低于1.0,而综合指数为0.58,表明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总体处于良好水平。然而,珠江口、粤东和粤西近海有局部海域无机氮和磷酸盐浓度超标,存在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近3年青岛胶州湾贝类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抽样调查,了解其食用安全性.从胶州湾34个养殖单位采集贝类,近300多个样品.检测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铅、铜、镉.结果表明,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铅、镉、菌落总数等项目均未检出,符合食用安全标准,但微生物指标大肠杆菌超出规定值范围.本研究根据对胶州湾水域贝类体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监控调查,采用贝类质量等级划分评价指数法(Sj)对养殖贝类质量进行评价和探讨,说明胶州湾贝类基本符合国家食用安全标准,但应随时注意胶州湾水域的污染状况与变化,确保水产品的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4—2018年在福建中东部共1 265批次贝类样品开展的卫生监测抽检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2018年海水贝类产品卫生监测检测项目、方法及限量值》对贝类质量安全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监测区域内的海水养殖贝类样品大多符合一类生产区标准,部分符合二类生产区标准,少量符合三类生产区标准,总体处于较好水平。监测的太平洋牡蛎、缢蛏、菲律宾蛤仔、贻贝、美洲帘蛤、文蛤6种养殖贝类中缢蛏对铅的富集能力高于其他品种,而太平洋牡蛎和贻贝对镉的富集能力较其他品种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4.
依据2014年8月对山东省近岸贝类养殖区的调查资料,研究了养殖区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6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富集情况,并对贝类养殖区进行质量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海水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As、Cu、Cr、Pb、Cd和Hg;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Cr、Pb、Cu、As、Cd和Hg;贝类体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Cu、As、Cd、Cr、Pb和Hg.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养殖区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Ⅱ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均符合Ⅰ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贝类体中Hg、Cd、Pb和Cr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Cu符合Ⅰ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贝类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从大到小为Cu、Cd、Hg、Pb、Cr和As,调查海域贝类体中的Cu、Cd富集系数较高,其他重金属富集系数相对较低.重金属质量安全风险分析表明,贝类体中Cd、Pb、As、Cr和Hg的膳食暴露量较低,处于安全范围内,但建议去除内脏后食用.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东山湾生态环境中多氯联苯的残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东山湾海域的水质、沉积物和养殖贝类中的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残留进行气相色谱法检测,并对其在水域环境及贝类中的残留水平、生态风险及食用安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1)海水中PCBs浓度底层高于表层;夏季(8月)高于春季(5月)。总体上,东山湾海水中PCBs浓度的平面分布从湾内到湾外呈递减趋势。底层海水中PCBs与悬浮物浓度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2)表层沉积物中PCBs浓度平面分布呈近岸高、湾中部和湾外低的格局;PCBs与总有机碳(TOC)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CBs残留量产生的生物有害效应的风险低。3)养殖贝类体中PCBs的残留量种间差异明显,对PCBs富集能力的大小,僧帽牡蛎、缢蛏和波纹巴非蛤最高,泥蚶和华贵栉孔扇贝次之,菲律宾蛤仔和杂色鲍最低。养殖贝类致癌风险指数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贝类体中的PCBs残留水平居福建省沿海养殖贝类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大神堂贝类养殖区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天津大神堂贝类养殖区的水生态环境,于2012年4-10月对养殖区5个站位的浮游生物进行了逐月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浮游植物共有3门、19属、22种,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平均丰度为6.22×104个/L;浮游动物共2门、6属、6种,平均丰度为127.8个/L。各季节各站位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07~2.37和0.04~0.66,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为0.40~1.71和0.25~0.91。总体评价大神堂贝类养殖区浮游生物的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7年7月1日~12日,利用2艘桁杆拖虾生产监测调查船,对东海区的29°00′~32°00′N、124°30′E以西,80m以浅海域实施生产作业与站点相结合的调查资料,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调查总渔获量为704.39 kg,调查站位平均资源密度指数为26.09 kg/h,调查站位平均尾数资源密度指数为2 529.77 ind/h.其中以鱼类平均资源密度指数为最高,占36.21%.其次为蟹类占35.70%,接下去分别为虾类和头足类,分别占16.71%和5.45%,螺类、口足类和贝类所占的比例较少,三者相加只占5.93%.(2)共捕获渔业生物136种,其中鱼类68种、蟹类24种、虾类20种、头足类12种、螺类8种、口足类3种、贝类1种.(3)调查中出现的鹰爪虾、须赤虾的性腺均发育成熟,处于繁殖期.  相似文献   

18.
双岛湾海域人工鱼礁区水质状况及其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1年夏季(8月)、秋季(11月)和2012年冬季(3月)、春季(5月)水环境调查资料,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营养指数法、营养状态指数法和有机污染综合指数法对威海双岛湾海域人工鱼礁区域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鱼礁区溶解氧、pH、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COD污染指数均<1.0,海水未受到上述因子的污染;(2)鱼礁区海水处于贫营养水平,水质指标季节变化不明显;(3)鱼礁区与鱼礁影响区、对照区比较,海水营养指数、营养水平和有机污染指数无显著差异,显示鱼礁短期内对水质改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浙江海洋贝类微生物调查及其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 0 3年 8月在浙江沿岸地区抽取了 4 0份贝类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检测结果表明 :在总共 4 0份样品中 ,有 2 7份不同程度地受到微生物污染 ,占总数的 6 7.5 % ,合格率仅为 32 .5 %。其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大肠菌群 ,占超标总数的 6 7.5 % ,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 ,占总数的 2 2 .5 % ,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 ,在此次抽检的样品中未见 ,检出率为 0 % ;也有少部分贝类产品是因细菌总数超标 ,占总数的 5 %。可见 ,微生物性污染对浙江海洋贝类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山东沿海主要养殖区贝类[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decussatus)、长牡蛎(Ostrea gigas)等]体内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等15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的含量,与国内外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污染物在贝类体内的残留水平、空间分布及季节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美国环保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推荐的方法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贝类中六六六(hexachlorocyclohexane,HCHs)、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 trichloroethane,DDTs)、PCBs的质量分数分别为n.d.~17.6μg·kg^–1、2.68~66.7μg·kg^–1和n.d.~36.8μg·kg^–1(湿质量,下同)。所有贝类中HCHs均符合国家标准《海洋生物质量》中一类生物质量评价标准;73%的贝样中w(DDTs)介于一类标准与二类标准之间。所有样品OCPs和PCBs均未超过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标准限值。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没有接触风险。与国内外部分沿海海域贝类相比,山东沿海养殖贝类中HCHs、DDTs和PCBs的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