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海区近海、沿海生长着多种底栖虾类。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以捕对虾的双拖网在嵊泗外海(机轮底曳网禁渔区以外海域)对虾类进行试捕,平均虾的网产量为506斤,近年来,上海市及江苏、浙江二省的机帆渔船以单船桁拖式虾拖网在近海拖虾,其产量与机轮双拖相当。依现行鱼货收购价格已具备专业捕捞经营价值。说明虾类已形成新的渔业资源。近海虾类渔获量的增加,有着诸多原因。主要是近海虾类群体数量增多,东海虾类分布的海区,也是多种鱼类繁殖、育肥的海区。每年夏、秋二季,东海多种鱼类在近岸繁殖后,都要在近海群栖,强烈摄  相似文献   

2.
<正> 对南海大陆架边缘水域虾类资源的研究,至今还很少。其原因一方面因该海区的水深深度较大,拖网设备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在人们的概念上往往认为随着海洋水深深度增大,虾类分布密度减低,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也越来越少。因此,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沿岸海区虾类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自1978~1982年间,南海水产研究所在南海北部大陆架边缘区和大陆斜坡区发现深海虾类资源后,对深水海区的渔业资源有了新的认识。南海北部大陆斜坡的虾类资源已在80年代初开始开发,但大陆架边缘区的虾类资源的开发问题,仍然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重  相似文献   

3.
<正> 日本对虾又称车虾、沙虾、斑节虾,广泛分布于地中海、东非、南非、红海、阿拉伯湾、孟加拉湾、菲律宾、印度支那等海区。我国的台湾以及长江以南海域均有栖息。日本对虾是海产经济虾类中的中大型虾类之一。  相似文献   

4.
虾类属甲壳动物,是海洋生物的一大类群。近几年,随着捕捞压力增大,沿岸近海一些传统捕捞对象资源的减少与衰退,虾类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普遍受到重视,捕虾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海区自然条件优越,繁衍和分布着众多的虾类,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本文根据历次调查的有关资料,就福建海区主要经济虾类的资源特点、利用现状和资源量等问题作一简述,并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渤海春季甲壳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吴强  王俊  陈瑞盛  李忠义  孙坚强  金显仕 《水产学报》2012,36(11):1685-1693
为了解黄渤海甲壳类动物资源状况, 于2010年5月采用底拖网调查, 对黄渤海甲壳类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渤海共捕获甲壳类32种, 其中虾类18种, 蟹类13种, 口足类1种; 不同海区优势种类组成差异较大, 脊腹褐虾在各海区均为优势种, 是黄渤海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甲壳类物种之一; 对黄渤海各海区甲壳类平均相对资源密度组成进行研究, 各海区甲壳类生物量均以蟹类密度最高, 黄渤海蟹类平均相对资源量为2.97 kg/h, 丰度均以虾类密度最高, 黄渤海虾类平均资源密度为1 825 ind/h; 对黄渤海甲壳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 各海区生物量排序为黄海北部>黄海南部>黄海中部>渤海; 对黄渤海各海区甲壳类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 无论根据生物量还是丰度, 黄海南部的多样性指数最高, 黄海中部的多样性指数最低; 对各海区甲壳类群落结构相似性进行研究, 毗邻海区甲壳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指数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王晓晴 《海洋渔业》1988,10(2):64-67
<正> 浙江近海,虾类资源较为丰富,有游泳虾类67种,其中属大中型虾类有30多种。历史上,浙江渔民以定置张网等沿岸作业捕捞小型虾类为主,大中型虾类利用的很少。随着底拖网作业的发展,兼捕到的大中型虾类日渐增多,同时,以捕虾为主的台湾省小单拖渔轮大批涌入浙江近海作业,大中型虾类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1976年舟山外侧海岛的小机帆渔船开始投入拖虾作业。1979年舟山一些生产水平较低的中型对网机帆船进行拖虾试验,从而拉开了大中型机帆船拖虾生产的序幕。1983年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们多年实地观测和调查,广两沿岸浅海、内湾、江河口等海区都是对虾繁殖、生长的场所,但由于虾类的生长期的不同以及季节变化等原因,虾类栖息的海域和集群的场所亦有变化,形成虾类种群数最密度较高的8处捕虾作业场所。  相似文献   

8.
洞头县海水养殖联合体及养殖户,于今年3月至4月间,陆续在洞头海区筏式养殖羊栖菜859亩(苗种采集于天然苗),居全国首位。羊栖菜为一种多年生的暖海性藻类,肉质肥厚、多汁,主要为食用、药用,亦可作工业原料,经济价值较高。该县人工养殖的这批羊栖菜  相似文献   

9.
洞头县位于浙南温州市瓯江口外,拥有海岛深水资源的天然优势,海区的水质、温度、饵料来源等条件非常适宜于发展浅海深水网箱养殖。洞头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作为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从2000年开始着手进行深水网箱养鱼的调研、考察、准备工作,并于2001年5月在竹屿海区采用浮绳式深水网箱试养美国红鱼取得了初步  相似文献   

10.
<正> 对虾是我国黄渤海特有的一种体型较大的虾类,经济价值很高。我国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对虾的天然产卵场和肥育场,为我国增殖对虾资源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人工增殖资源是难度大、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学科,要增殖除必须养殖过关外,还要作许多基础理论方面的工作,例如海区的自然条件、海洋生物的种间关系、海区所能容存的最大生物量以及增殖对象在海区的自然生态……等。只有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增殖才能变成现  相似文献   

11.
小野辑 《河北渔业》1997,(5):15-15,21
<正> 假带鱼 这是几年前发生的事件。浙江省瓯海县六甲渔业队,在浙南洞头洋海区捕鱼,突然间,捕获到一尾罕见的“大带鱼”。经测量,这尾鱼身长4.16米,最宽处24厘米,体重达21.5公斤。此鱼呈  相似文献   

12.
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是牡蛎中的优良养殖品种。原产地在日本,国外如澳大利亚、法国、韩国和美国等国家已先后从日本引进并已得到大力推广,增养殖生产广泛展开;国内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从80年代初也已先后从日本引进并开展增养殖生产,广东省开展养殖的海区只有南澳县及饶平县的柘林湾。其适温适盐性广,而广东省沿海适于开展太平洋牡蛎养殖的海区十分广阔,其生产开发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3.
虾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国内外对虾类资源利用都十分重视。我省海区蕴藏着丰富的虾类资源,但以往多系定置网混捕和个别单位在沿崖内湾从事季节性捕捞,使用的渔具渔法落后,产量很低。1982年以前,全省虾类年产量约4,000吨左右,仅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百分之一多,丰富的虾类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改进南海虾拖网渔具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南海虾渔业现状(一)虾类资源。我国南海北部虾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捕捞潜力很大。据南海水产研究所1980~1981年的调查,南海北部海区虾的种类达300种以上,其中最常见的经济价值较高的有34种。近10多年来,南海北部虾类年渔获量处于2万吨左右,仍有一定的捕捞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东海南部海域虾类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0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09年2月(冬)在东海南部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结合1998~1999年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虾类的种类组成、地理和区系分布及其数量分布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该渔场类虾有44种,隶属14科、25属,以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为主,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系中的中-日亚区,与南海关系最为密切,而与黄、渤海关系较为疏远。虾类分布遍及整个调查海区,但时空分布差异明显,以调查海区东南部和沿27°45′N一带海域数量较多,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以春、夏季较高,冬季最低;同时虾类数量分布与水深有较大的关系,以水深80~100 m海域数量最多,这与主要种类长角赤虾、假长缝拟对虾的分布海域明显相关;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种类有10来种,在渔业产量中占主导地位的为长角赤虾、假长缝拟对虾等。  相似文献   

16.
在建成的人工鱼礁区增养刺参,有利于修复渔业资源,调节海区的生态环境,净化鱼类、虾类的栖息、生长、繁殖场所,并且刺参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能获得丰厚的利润。现将我们几年的经验总结如下:1选择人工鱼礁海区1.1底质条件海区的底质应为泥沙质,有一定数量的单胞藻、有机碎屑,并有大量的鼠尾藻生长,适合刺参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在建成的人工渔礁群增养殖刺参,有利于修复渔业资源,调节海区的生态环境,净化鱼类、虾类的栖息、生长、发育、繁殖的场所,同时,因为刺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为人们所青睐,所以开发利用人工渔礁进行增养殖刺参,不仅能增加海区的刺参资源量,提高海区的刺参产量,达到增殖渔业资源的目的, 而且还增加了市场海珍品供应量,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8.
王语同  刘勇 《福建水产》2011,33(4):42-46
2010年1~5月和8~11月在闽南海区桁杆虾拖网作业渔船上每月采样一次,分析样品9批,样品数量15833个,累计重量79.66kg。对渔获物进行种类鉴定、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闽南渔场桁杆虾拖网作业渔获种类共有62种,其中鱼类35种、虾类17种、蟹类4种、头足类4种、口足类2种;渔获物以虾类为主,占总渔获重量的69.8...  相似文献   

19.
用T—E染色、单克隆抗体的ELISA现场诊断、组织切片和H—E染色和电镜观察等不同方法对1994年浙江省乐清和温岭两地区虾池及海区样品进行了现场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说明,1994年浙江省对虾暴发性流行病实质上是杆状病毒性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原为HHNBV。检查到的HPV不是这场暴发病的病原。对非对虾类生物和对虾鲜活饲料的单抗ELISA检测表明,海区张网饲料可能是1994年浙江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传染源,病虾池中除对虾外,其它甲壳类生物在该病的传播上可能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生物除了可能传播HHNBV外,还可能传播HPV。  相似文献   

20.
<正> 浙江省虾类资源十分丰富,在近海不包括爬行虾类已知就有11科、31属、60余种,有生产价值的主要经济虾种有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ais、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sinersis、葛氏长臂虾Palaemon(Palaemon)gravieri、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ai、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us、安氏白虾Palaemon annandalei、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icauda和细螯虾Leptochela grarcilis等十余种,其中前五种的产量比重大,又有明显的汛期,为浙江近海主要虾类的优势种。这些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