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虾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国内外对虾类资源利用都十分重视。我省海区蕴藏着丰富的虾类资源,但以往多系定置网混捕和个别单位在沿崖内湾从事季节性捕捞,使用的渔具渔法落后,产量很低。1982年以前,全省虾类年产量约4,000吨左右,仅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百分之一多,丰富的虾类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改进南海虾拖网渔具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南海虾渔业现状(一)虾类资源。我国南海北部虾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捕捞潜力很大。据南海水产研究所1980~1981年的调查,南海北部海区虾的种类达300种以上,其中最常见的经济价值较高的有34种。近10多年来,南海北部虾类年渔获量处于2万吨左右,仍有一定的捕捞潜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根据1996~2004年福建海区历次渔业资源专题调查和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以及1990~2003年福建省渔业统计年鉴数据资料,分析研究福建海区拖网、张网、流剌网、灯光围网等主要作业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和存在问题。结果表明拖网、张网等作业对近海渔业资源利用强度尚未有效遏制,资源结构朝着越来越不利于人们利用的方向发展。并提出控制海区捕捞强度、调整捕捞作业结构、加强福建海区主要作业生产动态监测力度、加快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的步伐等渔业资源管理、养护和增殖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 对南海大陆架边缘水域虾类资源的研究,至今还很少。其原因一方面因该海区的水深深度较大,拖网设备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在人们的概念上往往认为随着海洋水深深度增大,虾类分布密度减低,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也越来越少。因此,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沿岸海区虾类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自1978~1982年间,南海水产研究所在南海北部大陆架边缘区和大陆斜坡区发现深海虾类资源后,对深水海区的渔业资源有了新的认识。南海北部大陆斜坡的虾类资源已在80年代初开始开发,但大陆架边缘区的虾类资源的开发问题,仍然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重  相似文献   

5.
蟹类是福建海区重要的经济渔获种类之一。本文基于2009年1月-011年12月期间进行的蟹类调查资料,分析了福建中南部近海四种捕捞作业渔获物中蟹类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福建中南部近海海域有蟹类94种,隶属16科、53属,以亚热带和热带的暖水性种为主,与南海关系最为密切,而与黄、渤海关系较为疏远。从蟹种分布区域看,这些蟹类在浅海均有分布,其中26.6%的蟹类既分布于浅海又分布于潮间带。从蟹种个体大小看,福建海区蟹类多数属于中小型种类。高强度捕捞加剧了对蟹类资源的破坏,因此需要调整捕捞作业结构,拓展外海蟹类捕捞作业,开展资源动态监测和苗种放流增殖工作,并实施TAC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南海大型对虾种群资源修复与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使南海海区原来盛产的墨吉明对虾、长毛明对虾、日本囊对虾、斑节对虾和中国明对虾等五种大型优势对虾资源显著减少。为了拯救和修复这些优质虾类资源,应加强增殖放流力度,规范科学的对虾增殖放流技术,逐渐到修复南海大型对虾资源,促进对虾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2—2003年在福建中南部海区的网板虾拖网作业,应用刚性鱼虾分离栅进行释放经济幼鱼和鱼虾分离试验的资料,文章对试验期间的渔获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网板虾拖作业网具采用刚性分离栅对鱼类和虾类的分离特别明显,对体形较大的蟹类也有一定的分离效果,而对头足类的分离不是很明显。放大囊网网目尺寸的网袋可减少对主要经济种类幼体和其它种类的捕捞,从而达到有选择性的捕捞,保护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8.
金莉莉  刘渝仙 《海洋渔业》1988,10(4):166-168
<正> 洞头岛自然条件优越,是浙南主要渔场之一,虾类资源丰富,年产量高。当地水产部门对本海区虾类甚想有个全面的了解,鉴于技术力量有限未能着手。过去除董聿茂等1959、1958、1980等先后发表浙江游泳虾类和爬行虾类报道外,其他有关浙江虾类均零星散见于各类专著中,洞头海区虾类尚未见有专题报告.作者于1984~1985年先后两次调查采集湖间带蟹类,同时对本海区虾类状况,  相似文献   

9.
虾类是东海区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东海区的拖虾渔业以虾类为主要捕捞目标,发展之初对于促进捕捞结构调整、减轻主要经济鱼类的捕捞压力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该种作业方式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渔船和渔具的大型化,渔获物中经济虾类和兼捕幼虾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东海区的渔业资源造成较大程度的破环。本文主要介绍了东海区拖虾渔业的发展和资源概况,主要经济虾类的种类、分布、作业渔船的产量和数量变化,分析了东海区拖虾渔业中存在的问题和所采取的措施,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福建海洋渔业捕捞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1996~2008年在福建海区开展的渔业资源专项调查和渔业资源监测以及1990~2008年福建省渔业生产统计等相关资料,续"福建海区渔业资源利用现状浅析"之后,进一步分析福建省海洋捕捞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有关渔业管理建议,为有关渔业管理部门在不断完善渔业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由于近海过渡捕捞,使传统的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出现了严重衰退,而作为鱼类饵料的虾类资源却得到了充分的繁殖和生长,这是因为虾类具有成熟周期短,繁殖力强,世代更新快,生长迅速等特点。为了充分利用虾类资源,减轻对主要经济鱼类的捕捞强度,普陀县大力发展机帆船拖虾网作业,  相似文献   

12.
长江江苏段流域虾类资源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中有着丰富的虾类资源.长江虾也以品质好、味道美而深受欢迎。但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恶化及一些其它原因.虾类资源在长江江苏段曾一度出现匮乏的趋势,近年来,随着长江禁捕工作的开展,长江虾类资源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我们于2003年7月26日~12月17日对长江江苏段的虾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前言对虾是珍贵的海产品,含有20.6%的高蛋白,0.7%的低脂肪,味道鲜美,深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从五十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一直稳步增长,促进了各国大力开发海洋虾类资源。五十年代末,世界虾类捕捞渔获量仅为60万吨左右,六十年代初增加到大约80万吨。到1963年增加到94万吨,十年后猛增产达到169.8万吨。海洋虾类资源是有限的,到八十年代不少天然虾类渔场,已充分开发,或者开发过度,预期在南、北美洲、大洋洲、中东及非洲沿海水域捕捞虾类,不可能进一步增加。在北太平洋水域,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虾类资源也日益减少,北大西洋水域虾类捕捞量虽有可能少量增加,但大幅度上升似乎不大可能。目前  相似文献   

14.
东海区近海、沿海生长着多种底栖虾类。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以捕对虾的双拖网在嵊泗外海(机轮底曳网禁渔区以外海域)对虾类进行试捕,平均虾的网产量为506斤,近年来,上海市及江苏、浙江二省的机帆渔船以单船桁拖式虾拖网在近海拖虾,其产量与机轮双拖相当。依现行鱼货收购价格已具备专业捕捞经营价值。说明虾类已形成新的渔业资源。近海虾类渔获量的增加,有着诸多原因。主要是近海虾类群体数量增多,东海虾类分布的海区,也是多种鱼类繁殖、育肥的海区。每年夏、秋二季,东海多种鱼类在近岸繁殖后,都要在近海群栖,强烈摄  相似文献   

15.
龙感湖的青虾资源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邹志清  张幼敏 《水利渔业》1991,(2):18-20,17
龙感湖有五种虾,以青虾为主要品种.虾类在龙感湖的淡水渔业中有显著地位,年产量50—100万kg。但是由于掠夺性捕捞和简单的加工,虾类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作者在调查龙感湖的实际情况和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增殖、养殖虾类和进行深加工以合理开发利用虾类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福鼎县秦屿镇为了推广应用《福建海区虾类资源探捕调查及捕捞技术研究》科研成果,1986至1987年,在县水产局的组织领导下,在闽东渔场指挥部的技术咨询服务下,进行机围兼桁杆拖网捕虾取得成功。自1987年6月6日起,先后有6对机围投入这一兼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至10月底为止,投产66个船航次,共捕海虾54.9吨,产值28.16万元,其中建国二队生产较好,出海24个航次,捕虾24.25吨,产值12.02万元。  相似文献   

17.
王晓晴 《海洋渔业》1988,10(2):64-67
<正> 浙江近海,虾类资源较为丰富,有游泳虾类67种,其中属大中型虾类有30多种。历史上,浙江渔民以定置张网等沿岸作业捕捞小型虾类为主,大中型虾类利用的很少。随着底拖网作业的发展,兼捕到的大中型虾类日渐增多,同时,以捕虾为主的台湾省小单拖渔轮大批涌入浙江近海作业,大中型虾类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1976年舟山外侧海岛的小机帆渔船开始投入拖虾作业。1979年舟山一些生产水平较低的中型对网机帆船进行拖虾试验,从而拉开了大中型机帆船拖虾生产的序幕。1983年  相似文献   

18.
黄渤海春季甲壳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吴强  王俊  陈瑞盛  李忠义  孙坚强  金显仕 《水产学报》2012,36(11):1685-1693
为了解黄渤海甲壳类动物资源状况, 于2010年5月采用底拖网调查, 对黄渤海甲壳类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渤海共捕获甲壳类32种, 其中虾类18种, 蟹类13种, 口足类1种; 不同海区优势种类组成差异较大, 脊腹褐虾在各海区均为优势种, 是黄渤海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甲壳类物种之一; 对黄渤海各海区甲壳类平均相对资源密度组成进行研究, 各海区甲壳类生物量均以蟹类密度最高, 黄渤海蟹类平均相对资源量为2.97 kg/h, 丰度均以虾类密度最高, 黄渤海虾类平均资源密度为1 825 ind/h; 对黄渤海甲壳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 各海区生物量排序为黄海北部>黄海南部>黄海中部>渤海; 对黄渤海各海区甲壳类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 无论根据生物量还是丰度, 黄海南部的多样性指数最高, 黄海中部的多样性指数最低; 对各海区甲壳类群落结构相似性进行研究, 毗邻海区甲壳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指数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1998-2003年福建海区拖网渔业资源监测以及1995-1997年间闽南台湾浅渔场单拖渔业资源调查、1998年和2000-2001年福建海区拖网定点调查的资料,论述和分析福建海区单拖渔业的现状。结果表明:目前整个单拖渔业虽然船数削减,实际却加大渔船功率,作业时间延长,促使年产量、单位产量不断提高,导致渔获组成发生很大变化,由低质小型鱼类、生命周期短的头足类、虾蟹类支撑,渔获鱼类质量较差,经济效益下降;另一方面头足类、虾蟹类资源量年间波动性较大,易受捕捞过渡影响,很难长时间承担目前捕捞压力。为此,文中提出加强严格实行"双控制度"及控制网目规格等管理建议和意见,为有关渔业管理和生产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从捕捞技术含义,使用脉冲惊虾仪与虾类资源关系,其生产效益及出现问题等进行较详客观和探道,认为脉冲惊虾仪是一种捕作业中辅助渔具与“电力”电鱼有着很大区别,该属新生事物应予扶植与有限制地推广,由此,提出解决使用该种捕具有保护虾类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