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机选取池塘专养模式(M1)和稻田养殖模式(M2)养成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13.37±4.55) mm、(13.35±1.23)g和(122.69±5.22) mm、(16.43±1.36)g的1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作为实验对象,以养殖泥鳅的稻田鲜土样为色差对照(Mo),比较分析了2种模式下泥鳅间体色、背肌质构、脏器消化酶、抗氧化酶和ATP酶的差异,以期为阐述稻田生境下泥鳅生活策略、2种养殖模式下泥鳅的品质鉴定及其养殖模式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M1泥鳅养成品背部体色与对照具有显著差异(P<0.05),二者测量值呈Mo>M1(P<0.05);(2)所测背肌质构指标中,M1和M2均具显著差异(P<0.05),除黏着性外,其余各指标测量值均呈M2>M1 (P<0.05);(3)所测消化酶中,M1和M2间仅蛋白酶和脂肪酶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测量值依次呈M2>M1和M1>M2 (P<0.05);(4)所测脏器抗氧化酶和消化酶中,M1和M2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各测量值均呈M2>M1 (P<0.05).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对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sp.)和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下,台湾泥鳅和泥鳅的形体性状、营养成分和品质差异,并探讨了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台湾泥鳅的肥满度显著高于泥鳅,其中,池塘养殖模式下的台湾泥鳅(P. dabryanus ssp. pond-cultivated, PPOC)肥满度(1.00±0.01)显著高于池塘养殖模式下的泥鳅(M. anguillicaudatus pond-cultivated, MPOC) (0.50±0.01) (P<0.05)。泥鳅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台湾泥鳅(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台湾泥鳅(P<0.05),其中,稻田养殖模式下的泥鳅(M. anguillicaudatus paddy-cultivated, MPAC)粗蛋白含量最高,达(21.09±0.57)%。除内聚性外,台湾泥鳅的质构特性显著高于泥鳅(P<0.05);养殖模式对2种泥鳅的形体性状有显著影响,PPOC肥满度显著高于稻田养殖模式下的台湾泥鳅(P. dabryanus ssp. paddy-cultivated, PPAC) (P<0.05),MPOC肥满度显著低于MPAC (P<0.05)。池塘养殖模式下2种泥鳅的致动脉粥样化指数和血栓形成指数显著低于稻田养殖的相同品种(P<0.05),硬度(PPOC)>硬度(PPAC),弹性(MPOC)<弹性(MPAC) (P<0.05),稻田养殖模式的2种泥鳅的谷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缬氨酸和甲硫氨酸高于池塘模式的相同品种(TAV>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形体性状与营养品质密切相关,肥满度与体长体高比呈负相关(–0.996),与质构特征、粗脂肪含量呈正相关,与水分、灰分、粗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基于肥满度、质构等指标,PPOC最适合作为泥鳅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泥鳅、大鳞副泥鳅选育群体的遗传育种潜力,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一代测序技术,获得经两代群体选育的泥鳅自繁(M)、大鳞副泥鳅自繁(P)及其正交(MP)、反交(PM)等4个子代泥鳅种群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并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结果显示:(1)4种泥鳅的COⅠ基因片段碱基组成相似,均表现为A+T的含量(54.0%~56.2%)高于C+G的含量(43.8%~46.4%);(2)4种泥鳅COⅠ基因片段的682个位点中,共检测到135个多态位点(占19.79%),其中128个为简约信息位点,7个为单碱基变异位点,变异均为转换或颠换,未发现碱基的插入与缺失;(3)M、P、MP、PM各定义1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均为1.000±0.024,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0.020 66±0.006 48、0.025 80±0.002 31、0.029 61±0.005 62和0.022 30±0.001 94,均具有高单倍型多样性和高核苷酸多态性;(4)M、P、MP、PM种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0、0~0.024、0~0.027和0~0.023,种间遗传距...  相似文献   

4.
泥鳅的繁殖力测定及几种激素人工催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全  王云龙  牛风利 《水利渔业》2005,25(5):16-17,32
对泥鳅的繁殖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体长在15~17cm的泥鳅的绝对怀卵量较大,达20200~24200粒,最大怀卵量79700粒.测定泥鳅的成熟系数为0.57%~30.61%.并选用几种激素对泥鳅进行催产效果比较.初步认为B型、A型高效混合激素催产效果较好,LRH-A2对泥鳅的催产效果较差,但是LRH-A2和DOM混合对泥鳅进行催产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3种泥鳅微卫星标记和D-Loop部分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当前主要养殖鳅类种质资源现状,实验采用7个微卫星标记和线粒体D-Loop部分序列,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MA)、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PD)和台湾大泥鳅(未见种属分类,TW)3种泥鳅进行群体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6个微卫星位点在3种泥鳅中均能获得有效扩增,1个微卫星标记(Mac239)只在MA中获得特异性扩增,而在PD和TW中未能获得有效扩增条带.在3种泥鳅共90尾个体的D-Loop 部分序列中发现32个单倍型,仅在PD和TW间存在1个共享单倍型.实验中共检测到65个变异位点,其中MA与PD和TW间存在29个特异性位点,而PD和TW间未检测到特异性位点.瓶颈效应和中性检验显示,TW近期可能发生有效群体数量的减少.基于微卫星标记和D-Loop部分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显示,TW和PD间的Nei's遗传距离和K2P遗传距离最近(0.297和0.006),明显小于两者与MA间的遗传距离(1.011~1.899和0.095~0.099);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3种泥鳅的遗传分化极显著(P<0.01).群体间遗传结构和单倍型网络分析显示,3种泥鳅的遗传结构相对独立,仅在TW和PD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结构混杂.研究表明,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在遗传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可采用分子标记进行有效鉴别;台湾大泥鳅可能是大鳞副泥鳅的生态种群或遗传改良群体,而非有效物种.  相似文献   

6.
对杂交三倍体泥鳅(4n♀×2n♂)的胚胎染色体进行了C带及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首次探讨了杂交三倍体泥鳅C带特征,为准确鉴别染色体提供依据,研究了核糖体5.8S+28S r DNA在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中期染色体上的数目和位置。C带结果表明,杂交三倍体泥鳅的染色体C带包括臂端C带和着丝粒C带,没有发现臂间C带。M染色体只有1号染色体既有臂端C带又有着丝粒C带,但臂端C带均比着丝粒C带大,信号也比着丝粒的强;而其他M染色体及SM染色体、T染色体只有着丝粒C带。FISH分析显示,核糖体5.8S+28S r DNA清楚地定位在杂交三倍体泥鳅中期染色体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的端部区域,在杂交三倍体泥鳅中期染色体上可以检测到三簇杂交信号。该结果从分子细胞遗传学层面进一步证实了杂交三倍体泥鳅是含有三套染色体组的遗传三倍体。  相似文献   

7.
<正>遵义市场上销售的泥鳅主要来自外省,价格常常维持在50元/千克左右。泥鳅巨大的市场价值使遵义一些鱼类养殖户转而养殖泥鳅,甚至从没有鱼类养殖经历的人群也加入到泥鳅养殖之中,还有人正计划养殖泥鳅。为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遵义山地几种泥鳅养殖模式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这些养殖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遵义泥鳅养殖提供参考。1.水泥池养殖模式养殖者往往在水源充分的地域利用耕地或荒地修建鱼池。四周和底部均用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分析方法测定了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肌肉中蛋白质含量(鲜重)分别为18.68%、18.69%和18.20%;脂肪含量分别为0.796%、0.106%和1.203%;水分含量分别为79.81%、79.52%和78.40%;灰分含量分别为0.951%、1.188%和1.162%.3种泥鳅肌肉中都含有常见的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鲜重)分别为17.57%、18.11%和17.47%;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84%、7.98%和7.76%,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98%、7.33%和6.95%.经比较分析,四倍体泥鳅和二倍体泥鳅肌肉中蛋白质含量、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均很接近,但都明显高于大鳞副泥鳅.  相似文献   

9.
以国际标准组织(ISO)规定的淡水污染指示生物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和乍得湖区优势种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实验对象,采用96h急性毒性试验,以96h半致死效应浓度(96h LC50)和毒性单位(TUa)为指标,对乍得油区石油勘探开发所用钻井液进行水生环境生态毒性评价及分级.实验结果表明,1号钻井液样品对斑马鱼和泥鳅基本无毒害作用,2号钻井液对斑马鱼和泥鳅均具有低水平毒性效应.2号钻井液对斑马鱼和泥鳅的96h LC50分别为42 362 mg/L、50 861 mg/L,TUa分别为2.36、1.97.对比发现,由于2号钻井液比1号钻井液多了一种添加剂——低荧光白沥青(JHBA-2),生态毒性即由无毒激变为低毒性,因此该添加剂具有明显的环境生物毒性,可在今后的研究开发中弃用或寻求低毒及无毒替代品.  相似文献   

10.
四倍体和二倍体泥鳅及大鳞副泥鳅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分析方法测定了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 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肌肉中蛋白质含量(鲜重) 分别为18. 68%、18. 69%和18. 20%; 脂肪含量分别为0. 796%、0. 106%和1. 203%; 水分含量分别为79. 81%、79. 52%和78. 40%; 灰分含量分别为0. 951%、11188%和1. 162%。3种泥鳅肌肉中都含有常见的17种氨基酸, 其中包括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鲜重)分别为17. 57%、18. 11%和17. 47%; 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 84%、7. 98% 和7. 76%, 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FAO /WHO 的标准。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 98%、7. 33%和6. 95%。经比较分析, 四倍体泥鳅和二倍体泥鳅肌肉中蛋白质含量、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均很接近, 但都明显高于大鳞副泥鳅。  相似文献   

11.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其种类较多,仅我国就有100多种和亚种,常见的主要有真泥鳅、大鳞泥鳅、内蒙古泥鳅(埃氏泥鳅)等.锦江河土著泥鳅是铜仁自然水体中小型经济鱼类之一,属真泥鳅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市场需求年年攀升.养殖形势日益看好与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矛盾,导致探索泥鳅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在各地纷纷兴起.然而,泥鳅繁殖和种苗生产供应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为此,从2011年春起我们在铜仁市碧江区漾头镇鹏扬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泥鳅繁育基地对锦江河土著泥鳅开展了人工繁殖技术试验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三倍体泥鳅幼鱼的营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三倍体泥鳅的营养组成,对实验室培育2个月的三倍体与二倍体泥鳅幼鱼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三倍体泥鳅幼鱼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为:62.87%、26.23%、34%和61.5%,二倍体则分别为68.41%、29.16%、22.8%和69.7%;三倍体泥鳅幼鱼的4种主要鲜味氨基酸量及总量均低于二倍体,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2:6(DHA)与C20:5(EPA)的总量则高于二倍体.与二倍体泥鳅相比较,三倍体泥鳅幼鱼在营养价值上并不具优势.研究结果为三倍体鱼类的营养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泥鳅类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s)、鳅科(Cobitidae)、泥鳅属(Misgurnus lacepede),国内已知品种多达10余种,其中适合养殖的品种主要为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青鳅)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黄鳅)。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并兼具较高的营养价  相似文献   

14.
一、泥鳅发病的原因1.鱼体受伤或放养密度过大因人工操作方法不当或不小心,造成泥鳅受伤;放养密度过大或泥鳅本身有伤,给病害侵染创造了条件,从而感染疾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消费市场泥鳅产品需求旺盛,全国各地泥鳅养殖方兴未艾.泥鳅属于杂食性底层鱼类,喜爱钻泥,采用传统单一的网捕或诱捕效果差,不能满足生产所需.试验结合泥鳅的生活习性,将网具、地笼和水位调节巧妙协调运用,较好地解决了池塘泥鳅养殖的捕捞难题,取得起捕率为99.7%的最佳效果.作者摸索的这种泥鳅捕捞方法目前最为有效,值得广大养殖户借鉴使用.现将该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年龄与生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武汉地区的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进行了常规的生物学测定.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体长与鳞径均呈直线相关,L泥鳅=23.995+96.095R, r=0.904;L副泥鳅=9.919+69.053R, r=0.990.2种鳅体长与体重均呈幂函数的增长关系,W泥鳅=2.360×10-6L3.253,r=0.998;W副泥鳅=4.629×10-6L3.126,r=0.997.泥鳅的生长特性与大鳞副泥鳅基本一致,相同年龄中,泥鳅体长增加略大于大鳞副泥鳅.应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该两种鱼的一般生长规律,计算得出的生长参数,泥鳅为L∞=286.5 mm,k=0.159 9,t0=-0.996 8 a;大鳞副泥鳅为L∞=294.4 mm,k=0.133 0,t0=-1.211 5 a.  相似文献   

17.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温水性底层小型淡水经济鱼类。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泥鳅广泛分布于有淤泥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尤其喜欢在中性或弱酸性的淤泥处栖息。泥鳅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pp.Taiwan)为大鳞副泥鳅(P.dabryanus)的一个亚种,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鳅科(Cobitidae)、副泥鳅属(Paramisgurnus)。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亩产量也比传统的泥鳅品种高。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提高、种质资源退化、水体环境恶化等因素的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19.
泥鳅是一种小型特种经济鱼类.头小,背部一根脊椎骨,刺少,食用口感好.在泥鳅繁殖生产中,注重亲本的选择,尤其应注意区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原因在于虽然泥鳅与大鳞副泥鳅可杂交,但在规模繁殖中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本文将主要探讨泥鳅与大鳞副泥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区分方法及营养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正大鳞副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目前制约大鳞副泥鳅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为苗种。自然捕捞的苗种数量少(真泥鳅占80%以上),种质差,病害多,生长速度慢,养殖成本高。而全人工繁殖的大鳞副泥鳅苗种具有体型均匀、生长速度快、自繁能力强、病害少、群体产量高等优点,但目前其数量也不能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