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峡水库成库期间鱼类空间分布的水声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4月18日~5月1日,利用SIMRAD EY60回声探测仪(又称鱼探仪)对三峡水库坝前到丰都干流以及9条主要支流进行了水声学探测.采用垂直探测结合"之"字形路线的方法对库区整个水体鱼类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调查水域长度约有600 km,回波数据分成1 232个片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m以下水层,体长大于6cm的鱼类在该区域平均密度为567.68尾/dam3,且鱼类分布不均匀.在巫山至奉节江段鱼类的密度最低,密度的平均值和标准误(mean±S.E)为(8.1±0.47)尾/dam3;在忠县到丰都江段密度最高,平均值和标准误(mean±S.E)为(2597.06±154.08)尾/dam3.从坝前到丰都,干流鱼类资源量总体上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支流资源量要比干流高.目标强度在-60~-50 dB的鱼体大小差异不显著,大于-50dB鱼体的平均目标强度在巴东-巫山江段最高,巫山-奉节江段及抱龙河次之.小型鱼体的大小在各江段没有统计学差异,中型和大型鱼体在巴东-巫山江段鱼体个体相对最大,万州-忠县江段以及小江、长滩河等水域鱼类个体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研究嘉陵江中游鱼类资源时空动态特征,了解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提出嘉陵江鱼类资源保护的建议和措施,同时为长江上游及其支流的鱼类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运用Biosonics DT-X分裂波束科学回声探测仪于2018年7月(夏)、10月(秋)以及2019年1月(冬)、4月(春)对嘉陵江中游蓬安段金溪航电工程干流江段进行了水声学探测,并辅以常规渔获物调查。共采集到鱼类6科38种,其中蛇鮈、鲫、银飘鱼、黄尾鲴等中小型鱼类在数量上占优;鱼类密度分别为春季(0.8296±0.43)、夏季(0.8705±0.38 )、秋季(0.5082±0.25)、冬季(0.3939±0.13)尾/m3;鱼体平均目标强度分别为春季(-63.15±5.03)、夏季(-52.85±14.45)、秋季(-46.42±15.85)、冬季(-44.77±15.28 )dB;鱼体平均重量分别为春季0.03、夏季1.08 、秋季11.19 、冬季20.40 g/尾;鱼类资源量分别为春季0.4096、夏季0.2907 、秋季0.3919 、冬季0.5622 kg/m3;坝下鱼类密度显著高于坝上(F=12.67,P<0.05);坝上(F=7.02,P<0.05)和坝下(F=19.99,P<0.05)3个水层之间的鱼类密度差异显著,中层鱼类密度显著高于上层和下层(P<0.05),且总体上夏季各水层的鱼类密度要高于其他季节。后续研究应加强对该江段鱼类资源的动态监测,并重点探讨引起鱼类资源动态变化的关键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
于2010年9-11月在长江干流朱杨江段采集到8种鱼类标本,分别为圆筒吻鮈(Rhinogobio cylindricus)、鲫(Cyprinus auratus)、铜鱼(Coreius heterodon)、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鲤(Cyprinus carpio)、大眼鳜(Siniperca kneri)、鲇(Silurus asotus)。在该江段上游支流沱江富顺江段采集到5种鱼类标本,分别为鲤、鲫、大鳍鱯(Mystus macropterus)、大眼鳜、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各种鱼的样本量为6~12尾。采用快速溶剂萃取及气相色谱法对各标本鱼体内的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两个江段的各种鱼类标本体内检测到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在所有鱼体样本中均未检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在长江干流朱杨江段所采集到的8种鱼中圆筒吻鮈体内邻苯二甲酸酯的总量(∑PAEs)最高,为(1 818.32±190.88)μg/kg。在沱江富顺江段采集到的5种鱼中鲤体内∑PAEs最高,其含量为(790.60±76.04)μg/kg。在长江朱杨段和沱江富顺段两采集地的相同种类有3种,其中鲤和大眼鳜各自体内的∑PAEs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朱杨段鲫体内的∑PAEs含量显著高于富顺段鲫体内的含量。结果表明,长江朱杨段及支流沱江富顺段的鱼体均受到了PAEs的污染,而长江干流朱杨段的污染程度要稍高于其上游支流沱江富顺段。  相似文献   

4.
胭脂鱼亲本放流长江后的运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 Bleeker)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年来的资源量已明显衰退。为保护和恢复胭脂鱼种群资源,开展了增殖放流工作。本研究采用超声波标志及固定站监测的方法对2018年3月在长江上游宜宾段放流的10尾胭脂鱼亲本(5雌5雄,体重12.5 kg±5.4 kg)的运动特征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显示,有4尾个体在放流后存在短暂上行运动,其余个体持续下行。放流胭脂鱼的平均迁移距离为(456.2±335.8)km,最远达到了宜昌秭归江段。监测期末,5尾分布在宜宾-江津江段,4尾分布在江津-忠县江段,另有1尾分布在巴东-秭归江段。放流胭脂鱼的平均对地运动速度为(2.31±2.03)km/h,最大下行速度和最大上行速度分别为35 km/h和1.04km/h,下行运动速度高于上行运动速度。平均运动速度在不同的江段间无明显差别,但在不同的时间段存在差别,放流后20 d内的运动速度高于40d以后。胭脂鱼放流后的平均栖息水深为(6.24±4.84)m,越往下游,其栖息水深越深。个体在单日内的栖息水深存在较大变幅。根据监测结果,提出了增加放流胭脂鱼亲本数量和放流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春季鱼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三峡库区春季鱼类分布特征,于2007年至2009年每年春季分别采用HTI Model241和SIMRADEY60鱼探仪对三峡库区秭归至重庆江段进行了声学调查,并于2008年和2009年春季对巫山、忠县和长寿江段的渔获物进行了调查。声学调查显示:鱼类在秭归至重庆段分布不均匀,基本表现为从三峡库区的下游到上游密度越来越大,并且春季鱼类喜居于上游长寿至重庆的几处江段。渔获物调查显示:巫山江段优势种为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忠县江段优势种为鲢、南方鲶(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和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长寿江段优势种为铜鱼(Coreius heterokon)。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春季鱼类的分布特征和渔获物优势种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了解大渡河金川至丹巴河段干、支流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分布特征,2020年5和9月、2021年5和7月对大渡河上游金川电站坝址至猴子岩电站库尾108km干流及区间主要支流进行了系统的鱼类资源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河段共分布有鱼类19种,隶属3目6科11属;鲤形目种类最多(15种),占总种数的78.95%;鲇形目(3种),占15.79%,鲑形目(1种),占5.26%。土著鱼类(14种)主要为裂腹鱼亚科、高原鳅属和爬鮡属等适应高山峡谷流水生境、特化程度较高的鱼类。其中,大渡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chengi chengi)、细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nura)和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为研究河段的优势种。渔获物统计及多样性分析表明,干流与小金川、革什扎河、东谷河及勒乌沟等支流土著鱼类组成较为相似,但干流与支流以及各支流间鱼类资源及其多样性差异明显。研究表明,本河段鱼类群落组成简单,生态脆弱性较高,种群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且大部分土著鱼类为珍稀濒危和特有鱼类,保护意义重大。同时,大渡河上游鱼类正面临严重的外来鱼类入侵威胁,需引起高度关注。研究结果可为梯级开发对鱼类资源的影响评估提供基础资料,为鱼类栖息地保护等水生态保护措施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三峡水库开展试验性生态调度后长江中游监利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本研究于2018年、2019年的5—7月对该江段卵苗种类组成、资源量、产卵场及生态水文指标开展了调查,共鉴定出鱼类7目14科54种(属),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26种。仔鱼组成以贝氏䱗()(占15.2%)、沙鳅属(粒、324.2×108尾;2019年分别为35.9×108粒、1140.7×108尾。监利江段成为鳊()等鱼类的重要产卵场。生态调度对监利江段贝氏䱗、鳊、银鮈等鱼类的自然繁殖有明显促进作用。产卵量与涨水持续时间、流量累积涨幅呈正相关。监利江段涨水持续时间4 d及以上,流量累积涨幅3500 m3/s及以上时,产卵量可占当年调查期间鱼卵总规模的8.4%以上。建议继续开展并优化生态调度,加强对监利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育自繁亲虾,用温泉水高温,人工育苗18.59万尾(0.8-1.0cm),最高育苗密度10.3万尾/m^3,成活率84.5%;外购亲虾用锅炉提温,人工育苗7.79万尾(1.65cm),育苗密度5.53万尾/m^3,成活率64.98%,孵化育苗水温26.0-30.0℃、PH7-8.5、盐度12-14‰、溶氟4-6.5mg/l,氨氮0.3-0.8mg/l。本试验表明,罗氏沼虾人工孵化育苗,在辽宁地  相似文献   

9.
红枫湖鱼类资源及空间分布的水声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年9月~12月和2011年3月~6月对贵阳市红枫湖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捕获鱼类28种,分属于4目6科;鱼类的体长为5.68~116.41 cm,优势体长组为11.00~30.00 cm,其中小型鱼体和中大型鱼体占多数。2011年6月运用BioSonics DT-X(200 kHz)鱼探仪对鱼类密度进行了水声学探测,平均密度为(51.64±36.49)×10-3尾.m-3,不同区域的鱼类密度分布有显著性差异,最大值出现在将军湾[(97.25±12.35)×10-3尾.m-3],最低值位于红枫湖大坝[(14.90±2.56)×10-3尾.m-3],从大坝到将军湾鱼类资源量总体上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红枫湖鱼类分布水层主要在6~15 m,不同水层的鱼类密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了解三峡库区小型鱼类优势物种似鳊(Pseudobrama simoni)群体的遗传结构,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分析了三峡库首的太平溪(干流)、青干河(支流)和袁水河(支流),库中的万州(干流)和甘井河(支流)以及库尾的木洞河(支流)和嘉陵江(支流)共7个似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情况和种群的历史动态。结果显示,三峡库区似鳊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单倍型多样性为0.061~0.326、核苷酸多样性为0.005%~0.036%;分子方差变异分析(AMOVA)表明,似鳊群体的遗传变异绝大部分源自于群体内部(99.82%),只有0.18%的变异来自群体之间;遗传分化指数(Fst)显示,所有群体之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系统进化树和单倍型网络图表明,三峡库区似鳊群体没有形成明显的系统地理格局;Mantel 检验显示,三峡库区各似鳊群体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的远近无相关性;中性检验Tajima''s D值和Fu''s Fs值表明,三峡库区似鳊群体在6.58万年前可能发生过种群扩张现象。  相似文献   

11.
徐汪 《水产养殖》2004,25(4):33-37
通过对黄颡鱼的全长(L)、最大周长(Mc)、最大体高(Mh)和最大头宽(Mw)的测定,得出黄颡鱼全长与最大周长、全长与最大体高、全长与最大头宽间均呈直线线性相关。全长(L)与最大周长(Me)间的相关方程为:Me=0.3542 0.4861L(r=0.9758);全长(L)与最大体高(Mn)间的相关方程为:Mn=0.1389 0.1503L(r=0.9649);全长(L)与最大头宽(Mw)间的相关方程为:Mw=0.1085 0.1424L(r=0.9709)。根据所求得的相关直线方程,得出各自的95%上下可信限,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网箱养殖黄颡鱼时网目尺寸大小确定的公式为2a=0.139 0.15L。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We used the tetrazolium salt 2-( p -iodophenyl)-3-( p -nitrophenyl)-5-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 (INT) to locate sites of active (respiring) bacterial populations in sediments inhabited by the deposit-feeding polychaete Capitella sp. 1. In sediment microcosms, this organism created typical protruding tubes on the sediment surface and burrows from day 1. Within a couple of hours after adding INT into the overlying water, the red color of the reduced form of INT (INT-formazan) became apparent in the water column and on the sediment surface. During the following 24 h, part of the subsurface burrows turned red and the color of formazan intensified with time during incubation.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ormazan deposits along burrows also was recognized. Microscopic observations revealed that the tubes and feces produced by Capitella sp. 1, as well as detrital particles, were the sites of intensive formazan deposition. Observation with higher magnification (up to ×1250) revealed that INT-formazan was present either as bacterial intercellular deposits or as microgranules covering entire bacterial cells. In situ application of INT into a sediment microcosm provides a simple and sensitive way to visualize the impact of burrow structures created by small macrobenthos, such as Capitella , on the distribution of metabolically active bacteria.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可控生态精养技术在内陆养殖大黄鱼幼苗,经过166 d养殖,大黄鱼平均体重由0.1 g增至48.1 g,平均体长由1.5 cm增至16.5 cm,饲料系数0.97,存活率44.1%,养殖过程实现零换水,零用药。  相似文献   

14.
以优质甲鱼为主料,配以砂仁、丁香、大枣、蜂蜜等名贵辅料,采用先进工艺,成功制备了具有特殊营养和风味的真空甲鱼。  相似文献   

15.
刘波  曾志南  宁岳 《福建水产》2011,33(5):43-47
本研究对采用虾蟹贝健康养殖模式的海水池塘理化因子及生物因子进行调查,实验结果如下:海水池塘水温在(17.5±1.7)~(31.1±3.6)℃之间,比重在(1.022±0.001)~(1.024±0.001)之间,pH在(8.0±0.2)~(8.3±0.1)之间,透明度为52±7.9cm,溶解氧为6.76±0.18mg/L,无机氮为0.59±0.61mg/L,活性磷酸盐为0.019±0.013mg/L,底质硫化物为59.2±43.4mg/kg。池塘藻类种类数为23±5种,单位水体数量为(1.08±1.16)×10^5个/L,藻类优势种8种,其种群丰富度不高但保持相对稳定。日本对虾、远海梭子蟹和菲律宾蛤仔等养殖生物生长迅速且健康无疾病,其月均生长曲线表明该养殖模式是一种成熟、高效的健康养殖方式,可以进一步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鱼肉中MS-222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鱼肉中MS-222残留GC-MS检测方法.鱼肉样品经乙腈提取,氮吹浓缩,盐酸溶液引导MS-222电离,Waters 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检测.方法检出限为2.5 μg·kg-1、定量限为5.0 μg·kg-1;0.0025~1.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MS-222浓度范围在5.0~ 100.0 μg·kg-1的鱼肉加标样,日内和日间平均回收率为78.4%~91.2%,相对标准偏差为3.62% ~9.49%.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适用于低浓度水平鱼肉中MS-222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海域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布状况及危害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连云港周边不同海域的海水及海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Vp)进行分离,对检出菌株进行溶血性及耐药性检测。菌株检出率78%,溶血素阳性率68%,文蛤浸养感染率及死亡率20% ~30%;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其对GN、SXT、TE、CAZ、CTX、CRO、CI、DO和NOR较为敏感,耐药率低于10%;对FR和AMP的耐药率在60%以上。连云港海域内及海产品中均存在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其中TRH型毒素分布较多。对海水养殖行业及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王福利 《福建水产》2013,(5):381-385
为减轻藻类对水厂常规处理工艺的影响,选用纳米催化电气浮工艺对某湖泊型水库原水进行去除藻类试验.结果表明:纳米催化电气浮工艺是一种广谱杀藻技术,以蓝藻为优势藻的原水经纳米催化电气浮最佳工艺处理后,藻密度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1%.利用正交试验考察了电流密度、停留时间、电极间距对纳米催化电气浮工艺除藻效率的影响,其影响顺序为电流密度>停留时间>电极间距;综合经济因素考虑,最佳工艺条件是:电流密度为5 mA/cm2、停留时间为6 min、电极间距为10mm.  相似文献   

19.
青霉素应用于三种海洋微藻保存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青霉素处理三种常用海洋微藻,研究不同青霉素浓度对处理藻类的培养与保存的影响。结果得出:在第5d内2000IU/L以上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有明显抑制,第10d以后各组生长率趋于一致;在100~1000IU/L范围内,添加青霉素有利于异胶藻的培养和保存,在青霉素浓度为500~1000IU/L时效果较好,培养至第4d的方差分析表明其对异胶藻培养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浓度在250~1500IU/L范围内,青霉素对巴夫藻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第4d的方差分析表明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章鱼生物学特性及繁养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鱼为福建省近年来新兴的海水养殖优良种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商品价值和产业化养殖潜力。本文对章鱼的分类与分布、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和养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