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1篇
水产渔业   2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获得具有杂交优势东方鲀苗种,开展了双斑东方鲀与红鳍东方鲀杂交组、对照组人工繁殖及育苗;正交组(SH)、反交组(HS)胚胎发育观察;杂交组、对照组幼鱼耐高温试验。结果表明:正交组、反交组、双斑东方鲀子一代对照组(SB)、红鳍东方鲀子一代对照组(HQ)卵受精率分别为95.6%、93.5%、96.0%、89.5%,受精卵孵化率分别为92.2%、80.6%、89.4%、79.9%,室内育苗成活率分别为28.4%、18.7%、27.5%、19.2%;正交组(SH)池塘生态培育成活率为18.3%;在18.0~20.0℃水温条件下,正交组(SH)受精卵经132 h孵出仔鱼,反交组(HS)受精卵经164 h40 min孵出仔鱼;在28.0~35.0℃水温条件,反交组(HS)、对照组(HQ)幼鱼不能存活,正交组(SH)、对照组(SB)幼鱼正常生长;杂交子代生物学特性与母本相近,正交组(SH)可在福建、广东、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2.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吉富尼罗罗非鱼群体(GF)、尼罗罗非鱼群体Ⅰ(NLⅠ)、尼罗罗非鱼群体Ⅱ(NLⅡ)、尼罗罗非鱼群体Ⅲ(NLⅢ)和尼罗罗非鱼群体Ⅳ(NLⅣ)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81个ISSR引物对5个尼罗罗非鱼群体进行扩增,15个ISSR引物获得多态片段。根据Nei’s遗传距离矩阵构建了5个尼罗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关系树状图。UPGMA聚类图表明:NLⅢ群体和NLⅣ群体最先聚在一起;其次二者再与GF群体聚在一起;NLⅠ群体与NLⅡ群体聚在一起。分析结果显示:GF群体与其它4个罗非鱼群体区分较明显;用UBC835扩增的500 bp片段为GF所特有,可作为区别GF和其它尼罗罗非鱼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
真蛸为福建省近年来新兴的海水养殖优良种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商品价值和产业化养殖前景。本文报道了福建省水产研究所2008年-2011年真蛸人工繁殖及受精卵孵化结果:127头雌亲蛸经强化培育,共有77头产卵,获卵194×10^4粒,孵出143.4×10^4头浮游幼体。雌亲蛸获产率46.2%~86.7%,卵子受精率75.6%-91.8%,受精卵孵化率77.9%~95.0%。在20.0~22.5℃水温条件下,真蛸受精卵经21~36d开始孵出,孵出后4~6d为孵出高峰,每窝卵开始孵出至孵化结束维持10—16d。  相似文献   
4.
红罗非鱼(Red Tilapia)为鲈型目(Perciformes)鲡鱼科(Cichidae)罗非鱼属(Tilapia)内种间杂交育出的新品种。经生化遗传和细胞学方面的分析研究,证明是莫桑比克罗非鱼(T.mossambica)的白变体与尼罗罗非鱼(T.nilotica)杂交的变异种,其体色性状不稳定,后代会产生分离。经过多年的选育和改良,红罗非鱼已显示出较优的经济性状,体表红色,腹膜洁白,生长快、肉味鲜美、食性广泛,经济效益高,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淡水养殖优良品种,在太平洋地区有较大市场潜力,东南亚一带也颇受欢迎。我省红罗非鱼养殖发展迅猛,池塘混养、单养已成规模、网箱养殖不断扩大。红罗非鱼俗称为彩虹鲷,是一个十分具  相似文献   
5.
紫红笛鲷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海水土池或网箱养殖三龄以上的紫红笛鲷成鱼,于催产前三个月进行强化培育。在水温达到 20.0℃以上的春、夏季,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释放激素(LRH-A_(2-3))进行催产,混合或单一使用,剂量视亲鱼性腺成熟度而定。受精卵在盐度27.9-33.5,水温26.5-30.5℃,pH8.2的水环境中经15-17h孵化。开口仔鱼在土池水温27.2-35.5℃.盐度:23.5-35.6.pH8.0-9.5的条件下,经28-30d培育.鱼体全长为2.5-3.2cm,仔鱼变态完全,成为幼鱼。  相似文献   
6.
刺激隐核虫病是双斑东方鲀养殖生产中的主要致死性寄生虫病,为安全、有效地防治刺激隐核虫病,开展了硫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及硫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刺激隐核虫病的治疗效果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硫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幼鱼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7.94、7.12、5.32、4.44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为1.72 mg/L。刺激隐核虫病治疗试验结果表明,1.0、1.5 mg/L的硫酸铜质量浓度对病鱼治疗有效,药浴后刺激隐核虫虫体活力下降,第3 d部分虫体解体或脱落,药浴5 d治愈;0.5 mg/L硫酸铜对病鱼治疗效果不佳,病情继续发展,第8 d病鱼死亡。临床上建议使用硫酸铜质量浓度1.0 mg/L治疗双斑东方鲀刺激隐核虫病。本研究对其他鱼类刺激隐核虫病及其纤毛虫病治疗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1开展鳄鱼养殖的意义 1.1生物学意义   鳄鱼为世界珍稀动物,具有 2亿多年生命史,与恐龙是近亲。其生理功能奇特,生命力顽强, 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而鳄鱼却生存下来,并繁衍进化至今。鳄鱼体内有一种能够优化核酸的物质,这种物质使核酸充满活力,抗病能力加强,同时激活体内的触酶和 SOD,有效地清除体内垃圾,从而延缓生命衰老,使之寿命超过龟鳖,平均高达 150岁。鳄鱼肌肉内的血红蛋白氨基酸链有着非常奇特的构造,使鳄鱼的血红蛋白携氧量超过其他动物 100倍以上,所以鳄鱼虽用肺呼吸,但在水中闭气本领比鲸、海豚高明得多。因…  相似文献   
8.
黄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福建省水产研究所2005年黄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结果.在水温18.6~20.2℃、盐度27.3~28.6条件下,亲鱼催产效应时间为39~49h;在水温18~21℃、盐度27.3~28.6条件下,受精卵孵化时间为120~216h;在水温18~21℃、盐度20.0~30.0条件下,室内水泥池前期培育13d,仔鱼成活率69.7%;在水温26.0~29.0℃、盐度15.0~30.0条件下,30万尾稚鱼经池塘50d后期培育,共培育出平均全长3.9cm、平均体重1.1g幼鱼5.0万尾,成活率16.7%.  相似文献   
9.
红罗非鱼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罗非鱼(Red Tilapia)是近几年来引进的一种高产优质养殖鱼类,是鲈形目(Perci-formes)鲡鱼科(Cichidae)罗非鱼属(Tilapia)内种间杂交育出的新品种。具有体色诱人、腹膜洁白、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食性广泛、适应性强、不易感染疾病、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台湾省、菲律宾、关岛等国家和地区养殖红罗非鱼较多,大陆广东、福建发展迅猛,并称之为彩虹鲷。其经济价值为黑色罗非鱼的3—4倍。红罗非鱼是一个十分具有推广前景的品种,笔者从1986年起开始红罗非鱼的选育与改良研究,几年来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其优良性状更为明显。现结合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鳜鱼属鲈形目(Pere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鲳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科(Epin—ephelinae),主要品种有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大眼鳜(SinipercaKneri Garman),此外还有长体鳜、波纹鳜、斑鳜、无斑鳜、暗鳜、柳州鳜等。鳜鱼俗称桂(花)鱼、季(花)鱼、长江鲈、黄鲈、花鲫鱼、鳌花等。主产于我国,亦见于朝鲜、日本和苏联。我省主要分布在闽江上流,近几年古田水库也有一定渔获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