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集江苏启东和东台青蛤(Cyclina sinensis)2个地域群体的样本,测量其形态学性状并分析差异性。结果表明,2个地域群体青蛤在受检测的19个形态学性状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只在肉重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青蛤性状间的相关基本上是以正相关为主,但差异较大,不同群体的相关系数中均是总重和壳重性状间的相关系数最大;总重与肉重间属于中等以上相关性,虽然不是最强的相关性,但基本上反映出总重与肉重间的直线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长牡蛎成体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在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选择育种工作中,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获得24个和32个全同胞家系。根据长牡蛎360日龄的壳高、壳长、壳宽、总重、壳重、肉重和出肉率参数,利用ASREML软件的REML方法计算表型变量的方差组分,估算了长牡蛎成体阶段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长牡蛎家系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2009年家系的壳高、肉重和出肉率显著低于2010年家系(P<0.05),2009年家系的总重则显著高于2010家系(P<0.05)。除出肉率外,2009年和2010年家系的壳高与其他生长性状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壳高和总重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分别为0.35±0.15和0.27±0.13。长牡蛎成体阶段各生长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为正相关,但相关性的大小不同。本研究估测的长牡蛎成体阶段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可以为合理制定长牡蛎的育种方案和选择反应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家系水平上比较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保种群体出肉率的差异,评估出肉率性状的选择潜力,寻找替代出肉率的间接选择性状,可为出肉率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技术参数。2012年,保种群体养殖350 d后,测定42个家系(2094尾凡纳滨对虾)的8个表型性状(净肉重、体重、头胸甲长、腹节长、头胸甲-腹节长、体长、全长、肥满度),然后将虾杀死,剖取虾肉,计算出肉率;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家系间出肉率的差异;计算各表型性状与出肉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利用逐步回归方法构建表型性状对出肉率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家系出肉率的均值为(53.59±3.26)%,分布范围为50.25%-59.51%,变异系数为6.08%,家系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8个表型性状中,与出肉率的相关性最高的3个性状分别为净肉重(r=0.478)、头胸甲-腹节长(r=0.376)和腹节长(r=0.370);在表型性状对出肉率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包括头胸甲-腹节长、体重和头胸甲-腹节长/全长3个性状,预测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172。本研究首次在家系水平上表明,凡纳滨对虾保种群体家系间出肉率差异显著,但遗传变异度较低,为提高遗传进展,需进一步持续收集外部种质资源群体,并对出肉率进行家系间和家系内选择,以便获得期望的遗传进展。已测定表型性状与出肉率均处于中低度线性相关水平,初步获得与出肉率中度相关的间接选择性状;已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出肉率的准确度较低,因此,应进一步采用新的技术如超声波、核磁共振等,测定肌肉横截面积、腹节周长等新的性状,提高预测出肉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3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我国青蛤5个地理群体(福建、浙江、江苏、天津及辽宁)的形态差异。选择了14个可量性状和6个地区生态特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天津和辽宁的形态较接近,其中福建群体的趋异差异最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28.05%,主成分2为18.6%,主成分3为14.0%,累计贡献率为60.65%。逐步判别选入8个贡献率较大的性状进行判别分析。结果显示,5个群体形态差异显著(P<0.01)。建立了5群体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35%~90%,P2为73.7%~86%。综合判别率为67.5%。青蛤形态学差异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分子遗传学研究将更准确地描述青蛤5群体间的遗传特性,为今后种质资源保护及遗传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家系水平上比较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保种群体出肉率的差异,评估出肉率性状的选择潜力,寻找替代出肉率的间接选择性状,可为出肉率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技术参数。2012年,保种群体养殖350 d后,测定42个家系(2094尾凡纳滨对虾)的8个表型性状(净肉重、体重、头胸甲长、腹节长、头胸甲-腹节长、体长、全长、肥满度),然后将虾杀死,剖取虾肉,计算出肉率;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家系间出肉率的差异;计算各表型性状与出肉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利用逐步回归方法构建表型性状对出肉率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家系出肉率的均值为(53.59±3.26)%,分布范围为50.25%?59.51%,变异系数为6.08%,家系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8个表型性状中,与出肉率的相关性最高的3个性状分别为净肉重(r=0.478)、头胸甲-腹节长(r=0.376)和腹节长(r=0.370);在表型性状对出肉率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包括头胸甲-腹节长、体重和头胸甲-腹节长/全长3个性状,预测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172。本研究首次在家系水平上表明,凡纳滨对虾保种群体家系间出肉率差异显著,但遗传变异度较低,为提高遗传进展,需进一步持续收集外部种质资源群体,并对出肉率进行家系间和家系内选择,以便获得期望的遗传进展。已测定表型性状与出肉率均处于中低度线性相关水平,初步获得与出肉率中度相关的间接选择性状;已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出肉率的准确度较低,因此,应进一步采用新的技术如超声波、核磁共振等,测定肌肉横截面积、腹节周长等新的性状,提高预测出肉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对温州塘养文蛤不同生长期的壳长、壳宽、壳高、活体重和软体部重进行8个月的跟踪测量.结果表明,5个性状两两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但其相关系数大小排列顺序存在差异;经济性状对壳体形态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不同阶段的形态性状的偏相关系数并不完全达到显著水平,成贝与亲贝选育有关的软体部重对壳高的偏回归系数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地理群体多鳞四指马鲅形态差异,本研究基于2018~2019年采自海门、如东、舟山、三门、珠海的5个地理群体的133尾多鳞四指马鲅个体进行35个可量性状和8个可数性状测定,并拍摄保存样本照片用于几何形态学分析。多鳞四指马鲅的传统形态学和几何形态学分析结果均表明:5个地理群体的多鳞四指马鲅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和地理距离成正相关,但尚未达到种群分化的程度。这可能是更新世冰期时,海平面下降导致南海和东黄海之间形成地理隔离所致;但随更新世末期海平面上升,因多鳞四指马鲅极强的洄游习性,仍有部分群体可以在黄海和南海之间进行长距离洄游,以及鱼卵和仔稚鱼存在随洋流扩散从而群体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交流,从而导致不同地理群体群体间虽存在着较大的形态特征差异,但形态和遗传分化仍未能达到种群分化水平。综上,鉴于不同地理群体的多鳞四指马鲅在不同海域繁殖、索饵出现的时段差异,建议对这5个地理群体中三门群体和舟山群体2个管理单元划分,而如东群体与海门群体划为1个管理单元,珠海群体划为又1个独立的管理单元。针对5个地理群体按4个管理单元进一步制定特别管理政策,以期既保护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又保障广大渔民的生计。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青蛤(Cyclina sinens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等边浅蛤(Macridiscus aequilatera)、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的表观性状与出肉率的关系,对这4种贝类随机抽样40~50个进行解剖,测量壳长、体质量、软体质量、壳质量4个性状参数,计算出肉率并进行正态检验,运用相关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对表观性状与出肉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青蛤的壳长性状对出肉率总通径系数分别为0.391、0.394;建立的菲律宾蛤仔、四角蛤蜊、青蛤壳长和体质量对出肉率的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414、0.119和0.221。结果表明,运用表观性状来进行上述4种贝类出肉率性状的选育存在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栉孔扇贝不同性别间重要经济性状比较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性别栉孔扇贝的壳长、壳高、壳宽和绞合线长4个壳性状及体质量、软体质量及闭壳肌质量3个质量性状进行了测量。比较重要经济性状及壳形态在性别间的差异,分别在雌雄群体内,应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计算壳性状与质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并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壳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雌雄群体间重要经济性状及壳形态间无显著差异(P>0.05);雌雄群体各性状间表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雌性群体相关系数普遍高于雄性;雄性群体中对体质量直接影响最大的壳性状为壳长,其次为壳高,而雌性群体中对体质量直接影响最大的壳性状为壳高,壳长影响极小;雌性群体中对软体质量直接影响最大的壳性状为壳高,其次为壳长和壳宽,而雄性群体中,仅壳高对软体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大。雌雄群体间壳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回归方程亦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10.
分子群体遗传学方法处理鲤形态学数据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鱼类形态学性状的数据处理分析中,主要利用数理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形态学数据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而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分子群体遗传学数据分析方法和处理软件应运而生。为研究分子群体遗传学方法对鱼类形态学数据分析的适用性,实验以兴国红鲤、玻璃红鲤、荷包红鲤完全双列杂交产生的9个群体形态学数据为对象,比较了传统形态学方法与分子群体遗传学方法对鱼类形态学性状的分析效果。结果发现,两类方法的聚类分析结果一致;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传统形态学分析方法能反映个体间的形态差异,而分子群体遗传学方法则能更好地反映群体间的形态差异;判别分析结果显示,两类方法的综合判别率相当;利用STRUCTURE软件进行的遗传聚类分析结果也发现,两类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应用传统形态学方法与分子群体遗传学方法分析鲤形态学性状是一致的,分子群体遗传学方法处理鲤科鱼类形态学数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虎斑乌贼受精卵卵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实验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卵黄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幼体的营养需求量,为其幼体配合饲料研制提供参考数据。随机选取大约800个虎斑乌贼受精卵的卵黄,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其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虎斑乌贼受精卵卵黄中粗蛋白质含量为76.33%(干重基础);总氨基酸(TAA)和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分别为71.22%和32.38%(干重基础),EAA/TAA为45.46%,氨基酸中以谷氨酸(Glu)含量最高(9.97%),必需氨基酸中亮氨酸(Leu)含量最高(7.58%)。2)其粗脂肪含量12.71%(干重基础);共检出17种脂肪酸,包括8种饱和脂肪酸(SFA)、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FA、MUFA和PUF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43.47%、7.54%和49.25%,其中以DHA含量最高,达32.80%,EPA含量为7.70%,DHA/EPA为4.26。3)检测出Na、K、Ca、Mg、Sr、Mn、Fe、Cu、Zn、Al和As 矿物元素,微量元素中富含Zn、Al和Fe,含量分别为 0.77、0.71和0.43 mg/kg(鲜重基础)。由此可见,卵黄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n-3PUFA的特点;虎斑乌贼幼体饲料中蛋白质需求量参考值为76.33%;氨基酸需求量参考值,如赖氨酸(Lys)为5.49%,蛋氨酸(Met)为2.63%;脂肪的需求量参考值为12.71%,DHA为4.17%,EPA为0.98%;微量元素需求量参考值,如Zn为2.77 mg/kg,Cu为0.19 mg/kg(干重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通过肉眼观察、镜检,进行干露、饥饿、盐度突降、福尔马林等抗性试验,并采用病毒检测等方法,以期建立评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虾苗活力和质量标准。结果表明,斑节对虾健康虾苗具有趋光性、集群性,体表光洁,肌肉透亮,肠胃食物充盈等特性。测试虾苗干露时间以15min为宜,健康虾苗干露后能立即恢复活力,而病弱虾苗多出现死亡、昏迷现象;虾苗的成活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福尔马林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降低,随盐度突降幅度增加而降低。健康虾苗能忍受100~200μL·L^-1福尔马林溶液30min,成活率近100%;在盐度20~30下虾苗的成活情况较好,而其在淡水中仅能存活1h。对虾苗进行病毒检测,可以避免养殖中因虾苗携带病毒而可能导致的病毒性疾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13.
猪的胎盘属于弥散型胎盘,这种胎盘的结构特点和饲养管理的不当,常常导致母猪胎衣不下发生,给生猪的生产繁殖带来极大损失。本文针对母猪胎衣不下发生病因、综合防治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对预防和治疗胎衣不下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Air-breathing fishes have evolved bimodal respiratory mechanisms for exploitation of water (through gills and highly vascularized skin) as well as atmospheric air (through aerial respiratory organs, ABO). Mucous cells in these respiratory organs of variously stressed fishes exhibit periodic fluctuations in their density and staining properties. The main types of damage in the gills include congestion of blood capillaries (BLCs), periodic lifting and sloughing of respiratory epithelia of the secondary lamellae causing haemorrhage, extensive fusion of secondary lamellae and hyperplasia of the respiratory epithelia due to uncontrolled regeneration leading to asphyxiation, altered excretion, and death of the fish. Haemolysis has also been observed following lead exposure. The damage in the ABO of Heteropneustes fossilis includes sloughing of the epithelial cells, leading to haemorrhage causing decreased red blood corpuscles density and degeneration of the secondary gill lamellae with reduced respiratory area. Subsequent hyperplasia of the respiratory epithelia and fusion of gill lamellae increase the respiratory barrier distance. The BLCs often bulge out and protrude into the lumen, bringing blood nearer to air. The ladder-like pillar cell (PLC)-BLC components of the gill lamellae frequently collapse. Damage to the ABO of Channa striata is less severe. Often haemorrhaging due to bursting of extensively stretched BLCs causes aerial respiratory failure. Chloride cells of the ABOs also show hyperplasia. While the highly mucogenic epidermis of C. striata shows less damage, the epidermis of Clarias batrachus and H. fossilis shows severe wear and tear, sloughing, and haemorrhage. Side-by-side regeneration continues, causing altered histomorphology of the epidermis. The different gland cells also show periodic fluctuations in their density and staining. The dermis also shows severe damage with loosening of their connective tissue fibres. These fibres give stronger reactions for sulfated mucin that not only retain additional water molecules for continuance of skin breathing, but also bind the toxic ambient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15.
水硬度对七彩神仙鱼幼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硬度的水对七彩神仙鱼幼鱼进行饲养。6周龄幼鱼在硬度为7.94°dH±0.30°dH时饲养84d后,比在硬度为14.71°dH±0.23°dH水中的幼鱼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表明较高硬度的水有利于七彩神仙鱼幼鱼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头足类耳石微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耳石是位于平衡囊内起平衡作用的一对钙化组织,它是头足类的加速度感应器,记录其生命周期内的生物和生态信息。随着鱼类耳石微化学研究及应用的日趋成熟与完善,头足类耳石的相应研究也逐渐兴起。目前头足类耳石微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无机和有机大分子、微量元素、同位素、微化学标记等方面,其中微量元素是应用研究的重点,在头足类种群识别、生活史分析及栖息环境重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认为,头足类微量元素在与栖息环境尤其水温关系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结果,被认为是测定头足类生活水温的温度计。然而,涉及种群识别、生活史分析以及与盐度和食物关系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且多集中于Sr/Ca的研究。因此,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综合多种研究方法按时间和空间序列从日轮水平分析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变化。  相似文献   

17.
鱼类热忍耐温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陈全震 《水产学报》2004,28(5):562-567
The paper is a review of the studies o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thermal tolerance in fishes. It was described from four aspect: (1) The key parameters of temperature of thermal tolerance in fishes; (2)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emperature of thermal tolerance in fishes; (3)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rmal effect of fishes; (4) The evaluation of effects of thermal pollution on fishes, especially, with the coastal power station will be‘built in China recent years, the effects of thermal discharge water on the marine fisheries resource wered 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脂质体介导的鲫CAB细胞转化及转化细胞的核移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浩斌 《水产学报》2001,25(5):402-407
采用脂质体法成功地使gfp基因转入鲫囊胚细胞株CAB细胞基因组,获得了具有G418抗性的细胞。以转化细胞为供体,银鲫卵为受体,核移植得到了转基因的囊胚和原肠胚;并发现4℃处理细胞24h能显著改善核移植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系盐生杜氏藻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灵毅  赵强 《齐鲁渔业》1999,16(3):35-37
4种不同品系盐生杜氏藻培养结果表明:常温下,A33是最适宜培养的藻种,经4天培养,藻细胞密度可达到114×104cell/ml,细胞生长率达到0.369;其次是A23、A140、A5藻种,细胞生长率分别为0.317、0.314、0.234。控温条件下,4种品系杜氏藻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增高,是常温条件下的1.2倍。  相似文献   

20.
K^ 是对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幼虫诱导普遍有效的无机离子。本文探讨了K^ 对红海胆等9种胆的变态诱导效果,分析了其安全使用浓度、处理时间等技术。对有关因子对变态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