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高香凤 《福建茶叶》2011,33(6):7-10
从农艺措施方面综合分析了当前提高夏暑绿茶品质的相关途径,并对夏暑绿茶品质的形成特征及研究现状做了综述。提高夏暑绿茶品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本文旨在为今后提高夏暑绿茶品质的继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空调做青对夏暑乌龙茶品质影响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空调控制微域环境,探讨夏暑乌龙茶在微域环境下做青对品质形成的影响,探求人工微域环境对提高夏暑乌龙茶品质的可能性。并从节能的角度,对空调做青的温度参数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变温做青对提高夏暑乌龙茶品质较为有利,变温做青中处理温度先高后低和先低后高之间的品质总分差异不显著,但品质风格有所不同,两者对提高夏暑乌龙茶品质均有利,但以先高后低更节能。全程恒温做青处理的成茶品质不及变温处理。恒温做青  相似文献   

3.
色泽是绿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绿荼品质的好坏。掌握绿茶色泽的形成机理有助于我们了解调控措施,并利用它来指导生产,以保证和提高绿茶的品质。绿茶的色泽主要包括干茶色泽、茶汤色泽和叶底色泽三个方面,即通常所谓的"三绿",是多种色素类物质的综合反映,其色素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杀青适时钝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阻止茶多酚的酶促氧化,是绿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叶绿素的破坏及黄酮类的自动氧化都与绿茶色泽品质密切相关。只有综合考虑从鲜叶原料到绿茶各种加工工艺等的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制绿茶的鲜叶,并根据鲜叶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才能获得良好的绿茶色泽。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伏茶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提出适合在农村劳动力紧缺茶区推广应用的"采春茶留养夏暑秋茶"和"采春秋茶留养夏暑茶"等绿茶伏季休茶留养关键技术和推广建议,为绿茶持续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烘干绿茶的品质,特别是保证得到绿茶绿润的干茶色泽,对绿茶的干燥工艺进行了探索。对揉捻后的绿茶采用低温真空与热风联合干燥,以传统的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为对照,对不同干燥方法绿茶中叶绿素、茶多酚、氨基酸等有效成分保留程度、绿茶感官品质以及能耗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联合干燥工艺绿茶的外形、香气、叶底得分均比传统热风干燥的高,特别是在外形色泽上有明显优势;同时,其综合品质也高于冷冻真空干燥工艺的品质;联合干燥工艺能耗介于热风干燥与冷冻真空干燥之间。  相似文献   

6.
绿茶低温真空与热风联合干燥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烘干绿茶的品质,特别是保证得到绿茶绿润的干茶色泽,对绿茶的干燥工艺进行了探索.对揉捻后的绿茶采用低温真空与热风联合干燥,以传统的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为对照,对不同干燥方法绿茶中叶绿素、茶多酚、氨基酸等有效成分保留程度、绿茶感官品质以及能耗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联合干燥工艺绿茶的外形、香气、叶底得分均比传统热风干燥的高,特别是在外形色泽上有明显优势;同时,其综合品质也高于冷冻真空干燥工艺的品质;联合干燥工艺能耗介于热风干燥与冷冻真空干燥之间.  相似文献   

7.
为了增进绿茶品质,增加茶农的经济收入,长沙市副食品生产局,于五月份在湘阴县农业局招待所,举办了绿茶制作技术训练班。学习期间,邀请了湘阴县茶场(厂)的总支书记、农艺师殷甫同志讲了《改进初制工艺,提高绿茶品质》、《绿茶精制工艺的探讨》及《茉莉花茶的窨制》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微波在茶叶加工中对绿茶品质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通过绿茶传统加工工艺和微波技术加工工艺的比较,对不同工艺绿茶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工艺在滋味、香气和有效成分上都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9.
色泽是判断名优绿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为此,笔者新引进茶叶烘干设备,对石亭绿茶复炒工艺的各参数进行试验,以探明对茶叶色泽、品质的影响。实践表明,新设备的应用,明显提高了石亭绿茶"三绿"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杀青叶含水量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有光 《茶叶》1989,(2):38-40
一、研究的必要性提高绿茶品质,降低能源消耗,寻求生产自动控制,是目前制茶工程急需解决的课题。杀青是绿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直接影响绿茶品质。因此,杀青工艺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双锅曲毫炒干机加工绿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润龙 《茶叶通讯》2005,32(4):50-51
传统方法用八角辉干机或瓶式炒干机加工出的绿茶一般条索不紧、颜色欠翠绿。本文围绕提高绿茶品质这一中心议题,对双锅曲毫炒干机加工绿茶工艺进行了探讨,并对这一加工工艺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制茶工艺与绿茶滋味品质关系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制茶工艺与绿茶滋味品质关系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综述了绿茶加工的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和干燥对绿茶滋味品质影响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茶叶学会、浙江省农机学会,于6月26—28日,在富阳县联合召开提高绿茶品质学术讨论会。为了开好这次学术讨论会,两个学会事先曾于5月11日组织与会代表到余杭县平山茶场参观正在那里进行的浙江、安徽、江西三省六套炒青绿茶炒干机组对比试验,并针对试验情况,组织会员准备有关学术论文。提高绿茶品质是一个综台性课题,这次讨论会,着重对与绿茶品质有直接关系的机具和工艺两个方面,开展了热烈讨论,对六套炒青绿茶炒干机组对比试验进行了学术评价。同时,分析了浙江省绿茶品质存在的主  相似文献   

14.
栗香型优质绿茶自动化加工工艺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单机作业及优化栗香型优质绿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管理,设计并建立了一条全自动化栗香型优质绿茶加工生产线,实现了栗香型优质绿茶的标准化、清洁化高效加工,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5.
郭雅玲  赖凌凌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1):2152-2156
以福鼎大毫茶为原料,以摊放程度、杀青方式、二青方式为因素,进行3因素2水平L4(23)正交试验,从感官品质、生化成分含量、茶汤色度值和滋味化学鉴定得分等品质指标探讨微波杀青、微波二青工艺对大叶类卷曲形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工艺对提高绿茶"清汤绿叶"品质和滋味鲜爽度有益,能够显著提升卷曲形绿茶的色泽、明亮度、绿度、鲜度和总体品质。综合感官审评结果和品饮习惯,认为卷曲形绿茶的优选工艺流程为:"摊放减重率20%~25%→微波杀青→揉捻→炒二青→搓团提毫→烘干"(即Q4),制出的卷曲形绿茶外形色泽绿润、梗鲜绿,与传统工艺的品质风格迥然不同,香气清纯、滋味鲜爽、汤色绿艳、叶底绿亮均匀。  相似文献   

16.
我省茶叶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首位,其中出口绿茶占全国绿茶出口量的55%以上,是我省外贸的拳头商品。为了提高茶叶品质,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有必要从茶树栽培、加工工艺、贮藏运输,以及包装  相似文献   

17.
以国产茶叶加工设备为主体,设计、选配和组建了卷曲形绿茶自动化标准化加工生产线,采用一芽二叶茶鲜叶原料,优化提出了关键加工工序参数;以传统炒青绿茶及工艺为对照,比较新生产线所制卷曲形绿茶的感官、色泽和理化品质、工艺特点和加工成本。结果发现:自动化生产线以生物质颗粒为燃烧热源,集成了自动摊放与称量、热风滚筒解块和循环滚炒等技术,实现了全程自动化加工,提高了茶叶的滋味和色泽品质,所制卷曲形绿茶的感官品质得分比传统炒青绿茶高3分,酚氨比相对较低(P0.05),干茶的色相值、茶汤、叶底的亮度和色相值相对更好(P0.01);该生产线日均可加工1200 kg 绿茶,能耗成本为1.3~1.4 元/kg干茶,相比传统单机加工设备,用工成本减少80%。该生产线提高了茶叶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卷曲形绿茶标准化加工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福建省夏暑绿茶、乌龙茶生产和效益情况,提出伏季休茶概念、意义和夏暑季茶的采养、修剪调控技术及茶园肥培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清香型绿茶生产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昌云 《茶叶》2010,36(2):102-104
为了有效利用夏秋季茶树鲜叶资源,进行了清香型绿茶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开展清香型绿茶工艺生产,可以明显提高夏秋茶产量和品质,降低茶叶生产成本,缓解采制用工紧缺矛盾,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我县茶平乡银螺绿茶机制产品的起源、机械选型与配套、产品与工艺特征,及其市场与效益分析,表明利用福云六号茶青机制银螺绿茶,对提高品质与效益的显著作用。1银螺产品的起源近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对茶叶品质要求也提高,用大面积推广栽培的品种福云六号茶青,按传统生产条形绿茶,外形虽呈黄绿显毫,内质却香淡味薄,除制成茶坯窨制花茶外,绿茶直销市场空间已越来越小。1997年初春,笔者根据适宜的制茶工艺可以提高茶叶品质的理论,提出利用福云六号茶青仿珠茶加工工艺开发新产品的想法,与茶平乡初制厂的徐小文、陈国爱等人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