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工艺措施方面综合分析了当前提高夏暑绿茶品质的相关途径,并提出了适合加工夏暑绿茶的工艺。提高夏暑绿茶品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本文旨在为今后提高夏暑绿茶品质的继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空调做青对夏暑乌龙茶品质影响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空调控制微域环境,探讨夏暑乌龙茶在微域环境下做青对品质形成的影响,探求人工微域环境对提高夏暑乌龙茶品质的可能性。并从节能的角度,对空调做青的温度参数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变温做青对提高夏暑乌龙茶品质较为有利,变温做青中处理温度先高后低和先低后高之间的品质总分差异不显著,但品质风格有所不同,两者对提高夏暑乌龙茶品质均有利,但以先高后低更节能。全程恒温做青处理的成茶品质不及变温处理。恒温做青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伏茶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提出适合在农村劳动力紧缺茶区推广应用的"采春茶留养夏暑秋茶"和"采春秋茶留养夏暑茶"等绿茶伏季休茶留养关键技术和推广建议,为绿茶持续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湖南绿茶茶叶品质和珍眉制率,湖南省科委于1982年下达了“提高绿茶品质工艺技术研究”任务,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承担。该所通过四年的努力,完成了这一研究项目,提出了炒青绿茶初制新工艺,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福建省夏暑绿茶、乌龙茶生产和效益情况,提出伏季休茶概念、意义和夏暑季茶的采养、修剪调控技术及茶园肥培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色泽是绿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绿荼品质的好坏。掌握绿茶色泽的形成机理有助于我们了解调控措施,并利用它来指导生产,以保证和提高绿茶的品质。绿茶的色泽主要包括干茶色泽、茶汤色泽和叶底色泽三个方面,即通常所谓的"三绿",是多种色素类物质的综合反映,其色素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杀青适时钝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阻止茶多酚的酶促氧化,是绿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叶绿素的破坏及黄酮类的自动氧化都与绿茶色泽品质密切相关。只有综合考虑从鲜叶原料到绿茶各种加工工艺等的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制绿茶的鲜叶,并根据鲜叶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才能获得良好的绿茶色泽。  相似文献   

7.
杀青叶含水量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有光 《茶叶》1989,(2):38-40
一、研究的必要性提高绿茶品质,降低能源消耗,寻求生产自动控制,是目前制茶工程急需解决的课题。杀青是绿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直接影响绿茶品质。因此,杀青工艺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以自然光为参比光照,利用遮阳网覆盖遮荫夏暑季乌龙茶园,从生态、生理和生化三个方面探讨黄旦不同遮荫条件下(遮荫度为0%、30%、45%、60%)的效应及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在安溪设点示范,研究黄旦、本山和铁观音3个乌龙茶品种不同遮荫(遮荫度为0%、30%、45%)的效应。多年试验与中试的结果表明:夏暑乌龙茶园适度遮荫,可以显著提高茶叶产量与品质;完全避免连续高温干热天气对茶树造成的热、旱害,确保茶树安全越“夏”和连续生产;明显降低茶园杂草生长,防止茶园水土流失,研究提出了获取乌龙茶产、质兼优的适宜遮荫度,探讨了以某些重要的生态、生理和生化因子作为乌龙茶产量、品质反馈因子的可行性,形成了遮荫提高夏、暑乌龙茶品质的机理及调控技术体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前景极其看好。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绿茶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十分活跃,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不少产茶国家和地区纷纷在改制绿茶,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饮用绿茶的范围在扩大,反映绿茶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矛盾。因此,搞好绿茶生产,提高绿茶品质,对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巩固集体经济和支援四化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想就怎样提高炒青绿茶品质,结合我们湖南当前“湘绿”品质情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鲜叶水份控制对绿茶初制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及绿毛茶品质的影响。适当摊放和轻萎处理可提高成茶中氨基酸、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改善绿茶的香气、滋味、茶条紧结度以及减少碎末茶。雨水叶和重萎叶都有损于绿茶品质。本试验结果表明:鲜叶水份控制在72%左右,有利于绿茶外形内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制茶工艺与绿茶滋味品质关系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制茶工艺与绿茶滋味品质关系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综述了绿茶加工的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和干燥对绿茶滋味品质影响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阅有关绿茶保鲜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引起绿茶品质变化的因素及目前采用的绿茶保鲜方法,为研究绿茶保鲜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绿茶品质变化有关的因素主要为温度、水分、光照、氧气等,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绿茶品质变化。绿茶保鲜技术主要有物理保鲜、化学保鲜等,通过各种保鲜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减缓由以上四因素引起的绿茶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13.
从韩国和中国市场收集的炒青绿茶样品,通过感官品质审评、化学成分和茶汤色差分析,比较两国绿茶的品质特点和化学成分含量差异。结果显示,两国炒青绿茶的感官品质无显著差异;韩国市场销售的炒青绿茶样含水量和咖啡因含量低于中国绿茶,而氨基酸和水浸出物含量高于中国绿茶。韩国绿茶样品汤明度高于中国绿茶,但色度比中国绿茶样品低。  相似文献   

14.
茅山长青绿茶产于江苏省句容市,1986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前期多以手工加工,产量低,品质难以保证。进入21世纪后,为了稳定和提高茅山长青绿茶品质,扩大生产能力,茅山长青绿茶逐步实现机械化加工。针对机械化加工,总结了茅山长青绿茶从采摘、摊放、杀青、理条、整形及干燥等工序的机械选型、温度、时间及投叶量等机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薄纱绿茶是海南白沙县新打造的品牌绿茶,具有“香高味浓”的品质特征。文章研究薄纱绿茶成品茶的感官品质、理化成分和香气成分,全面解析海南薄纱绿茶的品质特点,并探究薄纱绿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薄纱绿茶呈现出醇厚甘爽、清香、带板栗香的品质特征,具有海南绿茶典型地域特色;挥发性组分分析结果表明,4-萜品醇、芳樟醇、α-水芹烯、蒎烯、香叶醇等成分占比高,形成了其“清香、带板栗香”的品质特征。此外,除水浸出物外,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及儿茶素等茶叶品质成分在加工后均略有下降,以上成分经复杂的生化反应后,生成了与茶叶汤色、香气及滋味相关的丰富物质,形成了薄纱绿茶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6.
蒋洵  黄仲先 《茶叶通讯》2009,36(2):20-22
绿茶是湖南的主要茶类,湖南绿茶品质特色鲜明,同时也存在明显的质量缺陷。发展武陵绿茶是提高湖南绿茶品质的根本途径。武陵山区具有生产优质绿茶的良好生态环境和茶树品种资源。发展武陵绿茶:一要有科学导向;二要有政策支持;三要注重武陵绿茶发展中的科学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提高“湘绿”(炒青)品质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绿茶是我省主产茶类之一,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20—25%。其中炒青绿茶占多数,它是出口眉茶的原料,其品质好坏,影响经济价值的发挥。由于我省绿茶加工工艺缺少锅炒作业,品质欠全面,加工成眉茶还难于达到出口茶的要求。为此,我们研究提高湘绿的品质,实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2004年8月9~10日,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主持的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遮荫对夏暑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顺利通过了有关专家的现场验收。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茶叶学会、浙江省农机学会,于6月26—28日,在富阳县联合召开提高绿茶品质学术讨论会。为了开好这次学术讨论会,两个学会事先曾于5月11日组织与会代表到余杭县平山茶场参观正在那里进行的浙江、安徽、江西三省六套炒青绿茶炒干机组对比试验,并针对试验情况,组织会员准备有关学术论文。提高绿茶品质是一个综台性课题,这次讨论会,着重对与绿茶品质有直接关系的机具和工艺两个方面,开展了热烈讨论,对六套炒青绿茶炒干机组对比试验进行了学术评价。同时,分析了浙江省绿茶品质存在的主  相似文献   

20.
夏茶苦涩味的形成与内质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夏绿茶生产中,由于苦涩味的大量形成,使茶叶品质大幅度下降。目前我国各季茶产量的比重,春茶约占41%,夏茶36%,秋茶23%,夏秋茶的比重大于春茶,因此,提高夏秋茶的品质,对发展生产,提高茶叶经济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已连续进行两年,目的在于探索夏绿茶苦涩味形成的时期及其成因,以便从品种、栽培、制造等方面研究减轻苦涩味的可行性,为最终提高夏秋茶品质提供实施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