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2012年在驻马店市驿城区顺河乡屯庄村进行早酥梨郁闭园改造试验,株行距由2m×3m调整为3m×4m,树形由主干疏散分层形改造成小冠开心形,改造后树高3.0m左右,干高0.8~1m,主枝数量与改造前相比减少,平均每株树4.8个主枝;改造梨园产量逐年增加,品质提高,通风透光条件改善,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疆核桃主产区密植园“株间郁闭、行间封行”,核桃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等问题,采用集成配套高密核桃园改造技术,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方法]对高密核桃园进行“大树隔株移植”,测定改造与对照核桃园树冠结构特征、光合参数以及产量和品质.[结果]改造区(6 m×5 m)与对照区(3 m ×5 m)树体和叶片生长指标差异显著,且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瞬间水分利用效率(WUE),瞬间光能利用效率(LUE)均高于对照区.改造区产量有所下降,但单株结果数和单果重均显著增加,果实品质显著提高.[结论]采取“大树间伐(或移植)”调整核桃园群体结构技术,改造高密核桃园,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密植夏橙园封行后采取隔行间伐技术,能改善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达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提高果实外观品质。该试验结果表明:间伐产量达4182.5 kg/667 m2,比对照增产822.5 kg/667 m2,增产率24.48%;间伐技术优果率达98%,而对照处理优果率仅84%,因此,间伐技术在封行果园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树龄25 a、株行距2 m×3 m的郁闭椪柑园进行隔株间伐修剪和隔行间伐修剪试验,结果表明,2种间伐处理明显改善了树体结构和通风透光条件,间伐处理当年的产量低于对照,但第2和3 年的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0.9%、5.2%。2种间伐处理的单果重增加,果实外观改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增加,果实品质全面提升,同时降低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的成本,其纯收益分别为41 946、33 156元·hm-2。由此表明,隔株间伐修剪比隔行间伐修剪处理的综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苹果密闭园间伐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3年生的富士苹果园进行密闭园隔株间伐改造,株行距由2 m×3 m改造成3 m×4 m。结果表明,改造一年后,666.7m2留枝量由207 570个减少到70 235个,果实着色面积达到50%以上的占85%,远远高于改造前的20%,改造后666.7m2产量下降23%;但其产值由改造前的7 150元增加到7 560元,增加幅度为5.7%。  相似文献   

6.
改形对红富士苹果树体光合能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0年生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程度改形对树体光合能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形后随每hm2留枝量的减少,光合作用加强,净光合速率提高,净光合产量增加,果实品质提高;但改形过重,留枝量过少,净光合产量有下降趋势,果实品质提高不明显。对间伐果园,改形以隔2株伐1株,抬干60~80cm,每株留枝量650~700最好;对不间伐果园,以抬干80~100cm,每株留枝量350~550为佳。冬剪改形后留枝量以60万~90万/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果园间伐对梨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在15年生梨树高光效开心树形果园进行了间伐试验,测定并比较了间伐与未间伐果园梨树树体东、西侧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通过PSII的电子传递速率(ETR)、PSII的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II))、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以及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对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响应曲线,并得出PAR-ETR响应曲线的拟合参数。结果表明,与未间伐果园相比,成龄梨园间伐后梨树树体东、西侧叶片的ETR(最高可稳定至130μmol/(m2·s)左右)和Y(II)(最高可稳定至0.3左右)较高,Y(NPQ)较低(最低稳定在0.2左右),Y(NO)保持在一定范围内(0.5~0.7),且具有较高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最高可达152.4μmol/(m2·s)左右)、最小饱和光强(Ik)(最高可达510.3μmol/(m2·s)),表明间伐能够提高果园梨树叶片的光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种植密度对棉花常规制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适于新疆北疆地区棉花常规制种田的种植密度,在大田生产条件下,选用3个棉花品种(系)100651、ND012和新陆早45号,设置3个密度1.25×104株/667m2(M1)、1.67×104株/667m2(M2)和2.08×104株/667m2(M3),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品种(系)株高和有效果枝数变化表现为M1M2M3,100651品系有效铃数表现为M3M1,籽棉产量、种子产量、和发芽率均表现为M1M3,种子酶活性表现为M2大于其他密度。ND012和新陆早45号有效铃数表现为M1M2M3,发芽势、发芽率和酶活性均表现为M2高于其他密度处理,籽棉产量和种子产量表现为M3大于其他密度处理。因此,100651品系在密度为1.25×104株/667m2时种子产量和品质最优;ND012和新陆早45号在密度为1.67×104株/667m2时产量和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9.
于2004~2010年连续7年进行锥栗不同造林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稀植有利于提高单株产量,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生产上一般造林密度为每667 m2种40 ~ 55株,矮化栽培的在种植10~15年后进行间伐,使造林密度为每667 m2种33株.并简要总结锥栗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光合特性,为生产上改善香梨果实产量与品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6个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及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6个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的光合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4.0 m×6.0 m的光合速率最高。光响应中,4.0 m×6.0 m在光照强度达到1800μmol/(m2·s)时,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19.326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最大;6.0 m×7.0 m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及较高的光饱和点。4.0 m×6.0 m的羧化效率及表观暗呼吸速率最高,6.0 m×7.0 m有较低的CO2补偿点,3.0 m×5.0 m CO2饱和点高。[结论]6个不同栽植密度香梨园中,4.0 m×6.0 m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对低 CO2浓度利用率较高,即此密度下库尔勒香梨光合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光合特性,为生产上改善香梨果实产量与品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6个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及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6个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的光合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4.0 m×6.0 m的光合速率最高。光响应中,4.0 m×6.0 m在光照强度达到1800μmol/(m2·s)时,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19.326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最大;6.0 m×7.0 m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及较高的光饱和点。4.0 m×6.0 m的羧化效率及表观暗呼吸速率最高,6.0 m×7.0 m有较低的CO2补偿点,3.0 m×5.0 m CO2饱和点高。[结论]6个不同栽植密度香梨园中,4.0 m×6.0 m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对低CO2浓度利用率较高,即此密度下库尔勒香梨光合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对早春哈密瓜吊蔓栽培,单蔓整枝,667m2栽培1 750株、2 200株和2 900株进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叶面积变小;随着密度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下降。栽培密度在667m2 1 750-2 900株范围内产量差异极显著;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显著,最大相差2.5百分点。哈密瓜是高档瓜果,注重品质,兼顾产量,笔者建议合理密植,从而提高品质和产量,适宜栽培密度以667m2 2 200株为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最佳栽植密度和树冠结构.[方法]以6种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果园为研究对象,对其单株树体结构、果园群体结构及产量品质进行差异分析,探讨库尔勒香梨不同栽植密度单株树体结构、群体结构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1)5.0 m×6.0 m香梨园的树高、冠幅及单株树冠体积最大,叶面积指数、果园覆盖率及果园树冠体积较大;3.0 m×5.0 m的树高、冠幅、单株树冠体积及叶面积指数最小.(2)果实产量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3)5.0 m×6.0 m的单果重最大,与2.5 m×7.0m、4.0m×6.0m及5.0m×8.0m栽植密度存在极显著差异;3.0m×5.0m与5.0 m×8.0m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6.0 m×7.0m的最低,各密度之间差异极显著;不同栽植密度的总糖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单株树体结构、群体结构、产量及果实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5.0m×6.0m栽植密度的树体结构良好、叶面积指数及果园覆盖率较为合理,有充足的光合面积,因而其单果重最大、产量中等、可溶性固形物及总糖含量较高、硬度小,为较理想的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14.
2004~2008年进行了杏李味帝栽植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密度能有效提高杏李味帝单位面积产量.在定植3年内,杏李味帝的栽植密度采用1.5 m × 2 m,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定植3年以后,对高密度定植的要进行行间间伐,行株距调整到3 m × 2 m,使果园通风透光,是保证杏李味帝在定植5年内丰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以5年生的灰枣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种植密度为8 325株/hm2的密植灰枣园进行隔行隔株间伐,进而研究灰枣园疏密前后对灰枣的单株枣吊数、木质化枣吊数、叶片数、单株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植灰枣园在经过有计划的间伐后,灰枣的叶片数、枣吊数都有明显增加,特别是木质化枣吊数间伐前后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区比对照区木质化枣吊数增加53个;相比密植园,第一年间伐后灰枣的平均亩产量有所下降,亩产量下降了191.34 kg;间伐前后灰枣果实品质有所变化,疏密后灰枣果型指数、单果重有一定增加,果实单果重增长趋势明显,间伐后果实单果重增加了1.4 g;疏密后灰枣果实的总糖含量显著提高,相比密植园增加了15.15%;果实总酸含量相比密植园虽增加了25.74%,但增加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亚麻荠新品种延世一号为试材,通过调查其不同温度(5、10、15、20、25℃)下的发芽率,不同播种期(春播、秋播)下的生育期,测定不同株行距(30 cm×10 cm、30 cm×20 cm、45 cm×10 cm、45 cm×20 cm、60 cm×10cm、60 cm×20 cm)和不同穴密度(2、4、6株/穴)下的产量,不同施肥水平(不施肥、低肥(50 kg/hm2尿素+30 kg/hm2磷酸二铵)、高肥(80 kg/hm2尿素+50 kg/hm2磷酸二铵))下的产量以及品质(出油率、粗蛋白、粗脂肪、脂肪酸含量)等,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延世一号种子在5~25℃均可发芽,当恒温25℃时,发芽只需3 d,发芽率达90%;春播的生育期为86~98 d,秋播的生育期为209~244 d;延世一号在龙井市春播的最高产量为194.30 g/m2,在东营市秋播的最高产量为223.50 g/m2;不同株行距的试验结果表明,60 cm×20 cm的产量最低(148.10 g/m2),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30 cm×10 cm的产量最高(182.10 g/m2);不同穴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6株/穴的产量最低(137.10 g/m2),2株/穴的产量最高(187.60 g/m2);不同施肥水平的试验结果显示,在低肥处理下延世一号的产量最高(199.60 g/m2);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延世一号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和出油率分别高达37.80%、27.40%和36.22%,主要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含量分别为13.05%、21.8%和21.65%。  相似文献   

17.
一、我省6~10年生乔砧密植梨园生长结果现状 1.密度过高乔砧密植梨园是指以杜梨、棠梨为砧木,栽植密度在每公顷600株(每亩40株以上)的梨园.我省乔砧密植梨园品种以酥梨、雪花梨为主,密度以株行距2米×3米,3米×4米居多,个别为1米×2米,密度过高.  相似文献   

18.
用咖啡壳在咖啡园复合栽培彩云菇研究与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利用咖啡副产品和提高咖啡园的综合效益,2011~2013年在咖啡园利用咖啡生产的副产品——咖啡壳混合其它原料进行复合栽培彩云菇的试验,并对其综合效益及咖啡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株行距1 m×2 m、树龄4~6 a的小粒种咖啡园内采用一床双垄浅坑式栽培模式,彩云菇的生物学效率可达到36.5%,鲜菇产量为5.84 kg/m2,复合栽培后,每667 m2平均收益3 180元/a,是单纯种植咖啡纯收益的1.6~2.1倍;栽培后的菌糠又为咖啡提供优质有机肥料,能显著稳定咖啡的产量,并且对咖啡的品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黄冠梨属中熟品种。果实外形美观,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500g左右,酸甜适口且带蜜香,果核小,石细胞小,松脆多汁,品质优良。结果早,丰产性好。抗黑星病能力强。春、秋两季均可定植,株行距1.5m×2.5m,第2年667m2产量可达600kg以上,以后视情况可隔行隔株间伐或移栽。皇冠梨的适宜授粉品种为雪花梨、鸭梨等,栽植比例以5∶1为宜。栽前用塑料膜把苗干全部包扎,栽植深度和原苗。文章分析了皇冠梨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皇冠梨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间伐改形对成龄密植红富士苹果园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间伐改形对红富士成龄乔化密植栽培果园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大面积红富士苹果乔化密植园改造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典型15年生红富士乔化密植栽培果园为试验材料,研究间伐改形对红富士乔化成龄密植果园树冠结构、枝类组成、叶片质量、果实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与传统整形修剪相比,间伐改形修剪后,苹果园总枝数降低到约1.07×106条/hm2,树冠下光合有效直接辐射提高了152.3%以上,枝类组成明显优化,短枝数提高了49.2%,长枝数下降了63.8%,冠径增长了65.9%,单株总枝数增加了47.0%,树冠结构趋于合理;叶片光合功能改善,单叶面积、百叶质量、百叶厚、干鲜比、叶绿素含量平均分别增加14.6%,32.6%,36.5%,18.4%和34.3%,抗病能力增强,腐烂病发生率降低了86.8%,单果质量、果面着色指数、光洁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34.1%,49.0%,45.6%和18.3%;第3年的平均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了199.9%和407.5%。【结论】在陕西渭北富士成龄密植果园管理中,采用隔行或隔株间伐,降低果园群体密度,促进个体扩冠生长,是提高果品质量与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