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心兰不同花期及花朵不同部位香气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香水文心兰不同花期及花朵不同部位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为了解文心兰香气的形成及释放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测定香水文心兰不同花期和花朵不同部位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并对其中的变化进行探讨.[结果]香水文心兰花蕾期的香气组成成分有7种,始花期有...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春石斛栽培种花瓣中挥发性成分组成特点及其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了杂交紫花、黑毛珍珠、红爵士、火鸟公主、黄钻戒、台湾公主、大汉王后和耳环等8个春石斛栽培种花瓣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品种间的亲疏关系。结果表明:8个栽培种共检测到130种挥发性成分,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春石斛花瓣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β-罗勒烯、β-石竹烯、芳樟醇、α-蒎烯、水杨酸甲酯和辛醇,因其组成和含量的变化导致了品种间的香气感官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8个栽培种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此外,聚类分析将8个栽培种分为3组:黑毛珍珠和杂交紫花为一组,火鸟公主、红爵士和黄钻戒为一组,台湾公主、大汉王后和耳环为一组。该研究结果为春石斛香气物质的利用和香型品种的培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品种蕙兰香气成分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9个品种蕙兰的花香成分进行了分析。从蕙兰花香气中共鉴定出144种香气成分,主要有萜烯类、醇类、醛类、酯类、酮类、烷烃类、芳香烃,另有少量的酚类、酸类和醚类物质。不同品种蕙兰花中的主要花香物质较类似,主要包括金合欢醇、洋茉莉醛、α-愈创木烯、氧化石竹烯、茉莉酸甲酯、香叶醇、甲酸芳樟酯等。醇类、萜烯类和酯类物质在蕙兰香气组成中相对含量较高,可认为是蕙兰的主要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4.
探究番石榴不同成熟期果实香气组成,旨在为番石榴果实适时采收、品质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蜜、珍珠、本地、西瓜、红宝石5个番石榴品种始熟期、成熟期及完熟期的果实进行香气组分分析.结果表明,从水蜜始熟果、成熟果、完熟果中分别鉴定出19、12、8种化合物,珍珠鉴定出22、11、5种化合物,本地鉴定出14、11、11种化合物,西瓜鉴定出17、11、5种化合物,红宝石鉴定出21、19、12种化合物.各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种类均随成熟度增加而下降,始熟果均以萜烯类物质为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范围为77.13%~94.85%,红宝石含量最高;完熟果均以醛类物质为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范围为82.56%~96.79%,珍珠含量最高.从始熟期至成熟期,白肉型品种(水蜜、珍珠、本地)的果实醛类物质含量大幅增加,萜烯类含量急剧下降;红肉型品种(西瓜、红宝石)的果实萜类、醛类含量变化趋势较缓.各品种始熟果中萜烯类物质均由单萜类和倍半萜类组成,倍半萜类种类较丰富,白肉型品种始熟果中倍半萜类物质总含量远高于单萜类,红肉型两者差异不大;始熟果的单萜类主成分为β-罗勒烯,倍半萜类主成分为石竹烯,白肉型品种石竹烯含量高于β-罗勒烯,红肉型品种反之.完熟果中醛类物质主要成分为己醛或3-己烯醛.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果实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以红颜(HY)、天使8号(TS8H)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土壤栽培和高架基质栽培2种模式进行栽培试验。果实成熟后,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草莓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2个草莓品种中共检测出83种、12大类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脂肪酯29种、内酯3种、芳香族酯6种、脂肪醇4种、萜烯醇5种、呋喃酮2种、脂肪酮3种、萜烯酮2种、脂肪酸6种、脂肪醛8种、萜烯6种、其他9种。香气组分中,内酯、萜烯醇、脂肪酯相对含量较高。常规土壤栽培处理红颜果实内酯、萜烯醇、脂肪酯相对含量分别为46.77%、21.46%、16.18%,天使8号分别为44.20%、25.71%、19.77%;高架基质栽培处理红颜果实内酯、萜烯醇、脂肪酯相对含量分别为51.17%、24.21%、13.10%,天使8号分别为43.59%、18.11%、16.54%。不同栽培模式下,同一品种中90%以上挥发性香气物质种类一致,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均为γ-癸内酯、γ-十二内酯、反式橙花叔醇;高架基质栽培方式下红颜果实γ-癸内酯和天...  相似文献   

6.
香气作为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赋予了 荔枝独特的风味品质,是评价荔枝果实及其加工品品质的 重要指标之一。荔枝香气物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性物质的成分和含量鉴定方面,随着检测方法的发展,荔 枝果实的香气成分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目前主要采用的技术有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 - 质 谱联用(GC-MS)等。目前已从荔枝果实中鉴定出萜烯类、酯类、醛类、醇类、酸类、酚类等多种挥发性成分, 其中萜烯类为主要呈香物质。根据合成前体物质的不同,香气合成途径可以分为萜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肪 酸代谢三大途径,荔枝香气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目前还较少。综述了国内外对荔枝果实及其加工产品的挥 发性物质提取和检测技术,香气物质的种类和成分、合成途径,以及加工工艺和采后处理对其含量的影响。展 望了今后荔枝香气物质的研究方向,为荔枝果实风味品质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为荔枝选育优良品种和优 质加工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分析了6种太空莲盛开期花朵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从6个具有亲缘关系的太空莲品种中共鉴定出21种挥发性物质,6个品种挥发性成分化学组成不同,但主要成分类似;烷烃类在各个品种中均含量最多,其次是烯烃类和醇类,与其他常规杂交育种形成的荷花品种的挥发性物质研究结果类似。因此,不能说明太空育种、离子注入及常规杂交育种等育种方法在荷花品种香气改良上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荷花香气成分的遗传改良和太空莲的深加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莽山野柑果实特异香味形成机制,揭示果实发育过程中挥发性物质代谢规律,对莽山野柑(Citrus nobilis Lauriro)5个发育时期果实黄皮层挥发性物质代谢谱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莽山野柑果皮中检测到14类共94种挥发性成分,单萜及其衍生物、倍半萜及其衍生物各有40种;发育过程中挥发性物质代谢谱变化较大,有21种成分在不同发育时期低于检测限;成熟期挥发性物质总量仅为峰值期的76.93%,花后105 d(DAF105)到达峰值,DAF135最低;单萜烯含量占总量的86.10%~95.21%,橙皮内酯、倍半萜烯和二萜烯仅占0.11%~11.00%。单萜烯中以D-柠檬烯和β-月桂烯为主;单萜及其衍生物在DAF105前呈上升趋势,之后逐渐降低,与倍半萜类物质在含量变化上的趋势大体相反。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迷迭香叶片和花瓣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和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迷迭香叶片不同季节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和其花瓣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进行采集,分析叶片和花瓣中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迷迭香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共鉴定出43种,包括萜烯类、醇类、酮类和酯类等化合物,其中萜烯类化合物16种,醇类化合物9种,为迷迭香挥发物的主要成分;萜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在6月份达到最高,为82.40%;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迷迭香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的年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6月份检测到的挥发性有机物种类最多,为30种;9月份检测到的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最少,仅为22种。在6月份的日变化检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在14:00达到高峰,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迷迭香花瓣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种类少于叶片,叶片和花瓣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均为萜烯类化合物,其相对含量分别占叶片、花瓣挥发物的65.32%和94.84%;且均以(1R)-(+)-α-蒎烯为主。迷迭香叶片和花瓣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玫瑰不同部位挥发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以丰花玫瑰为研究对象,利用HS-SPME和GC-MS技术测定丰花玫瑰的花瓣、雄蕊、雌蕊、花萼4个不同部位挥发成分的类型及各挥发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丰花玫瑰不同部位均能检测到挥发成分,且不同部位挥发物含量差异明显;挥发成分以醇类、酚类、萜烯类和酯类物质为主,其中,香茅醇、香叶醇、苯乙醇、丁香酚等物质为主要挥发成分;丰花玫瑰的主要香气物质集中在花瓣和雄蕊部位。丰花玫瑰不同部位各挥发成分含量差异使不同部位表现为不同的香气特征,研究可为探索相关玫瑰品种授粉、受精机理以及深入开发玫瑰芳香物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特点,为进一步探讨高丛越橘香气成分合成机理提供基本资料,为高丛越橘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绿色期、粉色期和蓝色期的高丛越橘品种都克和蓝丰的果实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果】高丛越橘果实在3个发育时期共检测出48种挥发性成分,以醇类、酯类、萜类物质为主,其中酯类物质在粉色期开始形成。都克果实蓝色期为酯类物质迅速形成期,蓝丰蓝色期为醇类物质迅速形成期,粉色期为酯类物质迅速形成期。萜类物质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增高,其中都克果实的萜类物质在各个发育期均明显高于蓝丰。两个品种特征香气成分在粉色期开始形成。在整个发育期中,都克的特征香气成分为丁酸乙酯、大马酮、2-甲基丁酸乙酯、β-芳樟醇、D-柠檬烯和2-丁酮。蓝丰的特征香气成分为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E)-3-己烯酯、β-芳樟醇、丁酸乙酯、乙酸己酯、(E)-2-己烯醛、(Z)-3-己烯-1-醇和D-柠檬烯。酯类和萜类物质是高丛越橘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特征香气成分。【结论】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主要在粉色期和蓝色期形成,对这两个时期进行调控,对于提高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GC-MS分析樱桃干红果酒的香气成分,总检出61种物质,其中醇类21种,占所有香气物质的50.92%;酸类11种,占35.65%;脂类19种,占香气物质的4.82%;酚类3种,占7.36%;酮类3种,占0.69%,其他物质占0.55%。醇类中苯甲醇、苯乙醇含量很高,占所有香气物质的25%,是樱桃干红果酒香气的骨架,酸类物质主要为苯甲酸、苯乙酸,占香气物质的34%。由此可见,樱桃干红果酒的香气主要由苯环类物质构成。  相似文献   

13.
选用炒制、烘制工艺分别对同品种香榧种子进行加工,加工后的香榧连同原料样品采用气质联用(GC-MS)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分别提取原料香榧、炒制香榧和烘制香榧香气物质, 然后利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结合质谱图和保留指数进行香气组分定性分析,同时,结合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细榧种仁中主要含有11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3.81%,含量较高的为亚油酸(35.82%)、油酸(30.37%)和顺-5,11,14-二十碳三烯酸(11.88%)。不同加工工艺对香榧种仁脂肪酸组成影响不显著。对原料香榧及其烘制、炒制产品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分别获得47种、61种和62种香气物质,其中醛类和萜烯类含量分别占其总香气成分的79.19%、88.9%和64.81%。对比3种香榧样品香气成分构成可知,不同加工工艺对香榧种仁香气成分影响较大。烘制和炒制都能使香榧具有特征性的醛类、萜烯类、酮类等香味物质,而且炒制香榧中香味物质含量高于烘制香榧。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采后贮藏过程中高丛越橘品种"都克"和"蓝丰"的果实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个品种果实采后共检测出77种挥发性成分,以醇类、酯类、萜类物质为主。其中"都克"果实中醇类物质在整个贮藏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化;酯类物质在采后4 d迅速减少,之后缓慢增加;萜类物质在采后4 d迅速增加,之后迅速减少。"蓝丰"果实中的醇类物质在采后4 d迅速减少,之后没有明显的变化;酯类物质在采后4 d略有减少,之后迅速减少,在第14 d又迅速增加;萜类物质在第4 d略有减少,之后迅速减少。总体看2个品种贮藏过程中特征香气以酯类物质为主,在采后4 d,萜类物质的特征香气成分略有变化,但是不影响果实鲜食风味,之后萜类物质的特征香气值降低,在"蓝丰"果实中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香气成分,研究新疆玫瑰花品种的香气物质。【目的】为新疆特色玫瑰产业的加工技术及产品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新疆和田地区两种玫瑰花酱中的香气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香气成分。【结果】和田大马士革玫瑰花酱香气成分的种类主要为醇类(28.57%)、醛酮类(17.14%)、烷类(31.43%)、酸类(2.86%)、酯类(5.71%)、烯烃类(8.57%)、胺类(5.71%)。和田紫枝玫瑰花酱香气成分主要为醛酮类(12.90%)、醇类(22.58%)、烷类(35.48%)、酯类(19.35%)、芳香族化合物(9.68%)。【结论】不同品种的玫瑰花虽含有一定的香气物质,但由于香气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使得其拥有不同的结构及香味。  相似文献   

16.
4种纤维头对草莓香气成分的萃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固相微萃取纤维头对草莓香气成分的萃取效果和质谱数据的自动鉴定方法,为草莓品质育种及其深加工提供一种简单、准确的研究方法。【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自动质谱解卷积鉴定系统检测成熟草莓果实中的香气成分。【结果】在成熟草莓果实中共检测到97种香气成分,主要成分为酯类、醇类、酮类和萜烯类化合物,分别占已检出香气成分总数的42.3%、13.4%、10.3%和6.2%。草莓的特征香气成分至少有8种,根据贡献大小,依次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沉香醇、呋喃酮、丁酸甲酯、己酸甲酯、2-庚酮和橙花叔醇。50/30μm DVB/CAR/PDMS纤维头的灵敏度最高、检出的物质最多,其余依次是100μm PDMS纤维头、85μm PA和7μm PDMS。4种固相微萃取纤维头对酯类物质均有较好的萃取效果,50/30μm DVB/CAR/PDMS纤维头对酮类、萜烯类、醇类和醛类物质的萃取效果明显高于其它纤维头。【结论】50/30μm DVB/CAR/PDMS纤维头较适用于草莓香气成分的萃取。自动质谱解卷积鉴定系统处理鉴定质谱数据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速度快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烟台富士苹果芳香物质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得到了21个苹果样品的香气成分,对鉴定出的48种化合物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能够将原始信息约化在主分量中,前5个主分量累积贡献率达到75.49%,分析得出烟台富士苹果的独特风味品质主要由丁酸和己酸的酯类化合物以及某些高级醇、烯类、酸类和烯醛等构成,较好地反映了烟台富士系苹果的香味构成情况。  相似文献   

1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SPME)技术提取挥发性物质,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金银忍冬( Loniecr a ma ckii Maxim)和蓝靛果忍冬( Lonicera caerulea L.)果实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2种果实中共鉴定出32种成分。其中在金银忍冬果实中分析出16种成分,包括3种烷烃类、1种酯类、4种醇类、5种醛类、2种酮类和1种萜烯类物质;从蓝靛果忍冬果实中鉴定出18种成分,包括4种醇类、11种酯类、1种醛类、1种酮类和1种酸类物质。2种忍冬果实中的酮类和烷烃类物质质量分数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4种抗寒主栽苹果品种果实中主要糖、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及其它果实性状,研究主要香气成分,为寒地苹果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黑龙江4个主栽抗寒品种为试材,检测果实的总酚、抗氧化能力、类黄酮、果皮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等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糖酸,HS-SPME法检测分析香气主要组成及其含量。【结果】4个苹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龙冠>龙丰>七月鲜>金红。总糖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金红>龙丰>七月鲜>龙冠。总酸含量金红>七月鲜>龙丰>龙冠。共检测出9类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7类,各成分排序由大到小:酯类>烯烃类>杂环类>酸类>醇类>醛类>烷烃类。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很大差异,果实香味物质主要集中在醇类、烯烃类和酯类,其中酯类含量最高(56.24%),表现为“果香”味。不同参试品种糖酸比和味感评价存在明显差异,龙冠最高为22.96,七月鲜最低为9.92,表现出酸的味感。【结论】4个苹果品种果实的糖酸组成与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均为“酯香型”苹果,酯类物质可能对这4个品种果实风味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