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柳枝稷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柳枝稷的不同组培条件,优化其诱导和分化培养基。[方法]以柳枝稷幼穗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组培苗,建立相应的植株再生系统。[结果]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5.00mg/L2,4-D+0.15mg/L6.BA+3.00%蔗糖+0.75%琼脂;继代与增殖培养基为MS+4.00mg/L2,4-D+3.00%蔗糖+0.75%琼脂;分化培养基为MS+0.2mg/L KT+3.00%蔗糖+0.75%琼脂;生根培养基为1/2MS+0.80%蔗糖+0.70%琼脂。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阶段培养温度为24℃,在分化和生根培养阶段培养温度为28℃。幼穗外植体的出愈率达95%,愈伤组织增殖率在800%-1000%以上,分化率达80%以上,生根率在98%以上。经炼苗后,获得的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结论]采用优化激素搭配的培养基可得到高效的诱导率、分化率和生根率。  相似文献   

2.
荷兰月季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先云  马杰  秦喜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854-6855
[目的]探讨荷兰月季快速繁殖技术。[方法]以荷兰月季一年生枝条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激素,组配成具有不同激素组合的12种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无菌芽诱导、丛生芽增殖、成愈率、分化率及生根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无菌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和诱导愈伤的培养基和适合愈伤分化的培养基。[结果]在12种培养基中,适合无菌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BA1.0mg/LBA+0.2mg/LNAA,腋芽诱导率最高达68.0%;适合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1.0mg/L BA+0.1mg/L NAA,增殖倍数为3.6倍;适合产愈培养基为MS+3.0mg/LBA+0.2mg/L NAA,产愈率最高达41.6%;适合分化培养基为MS+2.0mg/LBA+0.2mg/L NAA,分化率最高为21.1%;适合生根培养基为MS+0.1mg/L NAA+2.0g/L活性炭,小苗移载成活率高达90%以上。[结论]该研究为实现荷兰月季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甜魔芋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甜魔芋球茎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球茎在MS附加1.5mg/LBA和1.5mg/LNAA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在MS附加1.0∽1.5mg/LBA和0.2mg/LAA分化培养基中,其分化率达90%以上;不定芽在生根培养基MS附加0.5mg/LBA和0.2mg/LNAA上,能100%生根形成完整的植株。  相似文献   

4.
张霞  杨朝东  倪德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157-10159,10166
[目的]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建立快速、高效的显齿蛇葡萄快速繁殖体系。[方法]以显齿蛇葡萄带芽茎段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灭菌方法、培养基和激素组合对显齿蛇葡萄离体快繁的影响。[结果]外植体采用75%乙醇浸泡20s+0.1%HgCl2处理8min+吐温-801-2滴灭菌效果较好;腋芽诱导适宜的培养基为B5+1.00mg/LBA+0.05mg/LNAA;增殖培养以MS/B5+1.50mg/LBA+0.05mg/LNAA为宜;生根以1/2MS+O.50mg/LIBA的培养基效果好。[结论]建立了一个显齿蛇葡萄离体快繁的高频率发生体系,为其愈伤再生体系、遗传转化及无性系变异筛选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花魔芋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合花魔芋生长的诱导、分化和生根培养基。[方法]以湖北省秭归县的花魔芋球茎和鳞片作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分别组配成10种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然后将诱导的魔芋丛芽切成单株后接入MS+NAA0.1—0.5mg/L生根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形成和芽分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球茎和鳞片在MS+6-BA1.0mg/L+NAA1.0mg/L培养基上容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效率分别为92%和90%,且愈伤组织容易分化。球茎在MS+6-BA1.5mg/L+NAA0.15mg/L培养基上分化效率为86.7%,鳞片在MS+6-BA2.0mg/L+NAA0.2mg/L培养基上分化效率为83.3%。将球茎和鳞片分化出的不定芽转至MS+NAA0.5mg/L的培养基上,生根率可达94%,20d后培养出完整植株。[结论]该试验初步建立魔芋的再生体系,为进行大规模生产魔芋种苗提供良好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榅桲离体培养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榅桲茎尖进行继代培养,建立了榅桲的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适合离体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1/2MS+KT0.5mg/L+2,4-D1.0mg/L+蔗糖30.0g/L+琼脂6.5g/L;适合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TDZ3.0mg,/L+NAA0.3mg/L+蔗糖30.0g/L+琼脂6.5g/L;适合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TDZ2.0mg/L+NAA0.1mg/L+蔗糖30.0g/L+琼脂6.5g/L;适合榅桲茎段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IAA0.3mg/L+蔗糖30.0g/L+琼脂6.5g/L。  相似文献   

7.
多年生黑麦草成熟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多年生黑麦草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为多年生黑麦草的转基因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多年生黑麦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施以浓度不同的外源激素,探讨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以及植株分化的影响。[结果]在附加了8,ooomg/L的2,4-D.0.025mg/L的6-BA的MS培养基中诱导率最高,达56.42%。愈伤组织经过2~3次继代后分化,分化培养附加了2.0mg/L的6-BA的培养基中分化率最高为34.14%,且愈伤组织继代后的状态明显影响分化率。在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中附加0.5mg/LNAA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达98%。[结论]建立了高频的遗传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伟  杨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31-6133
[目的]建立龙胆草组织苗繁育体系。[方法]以龙胆草的嫩茎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不定芽的分化与生根、试管苗移栽与移植的研究。[结果]MS+0.2mg/LBA+1.0~1.5mg/L2,4-D是诱导嫩茎形成具有分化能力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MS+1.2mg/LAgNO3+0.6mg/LBA+0.1mg/LNAA是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0.1mg/LIAA+0.3mg/LNAA是龙胆草试管苗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移植到山坡上的试管苗保持了龙胆草的各项植物学性状。[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培育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6%,说明此方法完全可以用于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9.
菊花脑叶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菊花脑叶片组织培养再生技术。[方法]以菊花脑叶片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激素设计10种培养基,研究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菊花脑不定芽和根诱导率的影响,筛选愈伤组织诱导、芽诱导及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结果]将无菌苗的叶片外植体接种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2.0mg/L6-BA+0.2mg/L NAA,培养15d可获98.0%的诱导率;之后将带有少量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切下,接种到最佳芽诱导培养基MS+1.0mg/L6-BA+0.5mg/L NA量上培养,可获94.0%的出芽率;然后再将1cm以上的再生芽转接至最佳生根培养基MS+IBA 0.05mg/L上生根,生根率这100%;生根25d以上的幼苗经炼苗和移栽后,成活率在95%以上。[结论]建立了菊花脑叶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技术程序.  相似文献   

10.
王颖  范春丽  杨光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16-14617
[目的]建立印楝高频植株再生系统。[方法]以印楝带芽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附加6-BA 0.1、0.3、0.5、0.8、1.0mg/L和N从0、0.1、0.3、0.5mg/L组配14个培养基配方处理进行芽分化的诱导培养试验,生根培养采用MS+IBA0.2mg/L、1/2MS和Ms的3种培养基,研究外植体最适宜的消毒时间和取材部位,筛选诱导印楝芽分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初代培养中,印楝外植体最适宜的消毒时间为10~12min,最适宜的取材部位为茎尖及植株的上部。14个培养基处理中,诱导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1mg/L+0.65%琼脂+3%蔗糖(pH5.8)。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65%琼脂+3%蔗糖(pH5.8),生根率85.13%,小苗移栽成活率80%。[结论]该研究为印楝规模化快繁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新疆裕民华卫红花GAP基地红花的最佳采收时间。[方法]采用HPLC法对2008~2010年红花采收期内5个不同时段采收的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山奈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采收时间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山奈素含量及指纹图谱无明显影响。[结论]红花在采收期1 d内任一时间进行采收,对红花质量无明显影响,可以在红花GAP基地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威  谭勇  陈文  高婷婷  朱芸  王恒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299-4301
[目的]探讨温度对不同品种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选取裕民无刺、新红4号和吉红1号3个红花品种种子作试验材料,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温度对3个品种红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很大。红花种子在温度5~35℃下均有萌发,随着温度升高,始发芽时间提前,发芽周期缩短,发芽率降低。在温度5~25℃下都可以保证很高的发芽率,最高发芽率在10℃,为87.89%。但考虑到地温与大气温度的差异性,所以播种红花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15℃。[结论]栽培红花时宜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品种。  相似文献   

13.
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瓶内菌根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抗松针褐班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瓶内菌根化。[方法]对湿松地再生植株离体条件下菌根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再生植株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菌根真菌培养基质和接种量对离体条件下菌根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湿地松丛生芽诱导出根原基后,以转接到珍珠岩为培养基质接种彩色豆马勃为最佳,有利于菌根的形成;在珍珠岩接种彩色豆马勃为2个菌块时,菌根化率高达84.4%,形成的二叉分枝状短根最多,平均每条主根上形成12.49条;菌根的形成提高了再生植株的驯化移栽成活率,菌根化再生植株在植物生长室长势良好,根系发达。[结论]为提高抗松针褐班病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的成活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中药材红花的质量,为红花的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红花中6种重金属和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结果]161团的红花绒的Mg含量达5080.00mg/kg,红旗农场的红花绒的Mg含量为5.62mg/kg,相差902.9倍。161团的红花绒的Fe含量比红旗农场的高3.6倍。两个产地的红花绒的办含量很接近,仅相差0.30mg/kg。红旗农场的红花绒的Pb和As含量仅是161团的17.9%和61.4%。两个产地的红花绒的№含量仅相差0.0(303nee'kg。161团的红花绒样品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为1.95%,红旗农场红花绒样品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为2.02%。[结论]红旗农场和161团生产的红花的重金属含量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红花黄色素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方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对照品,对萃取红花黄色素影响因素,包括提取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溶剂体积等进行单因素的考察。[结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定蒸馏水为最佳提取剂。通过正交试验最终确定了红花黄色素的适宜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0 min,液固比为100(ml/g),提取次数为4次。[结论]该研究确定了红花黄色素的适宜提取条件,为生产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田大年  丁润梅  汪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65-11567
[目的]测定宁夏红花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选择HNO3-H2O2作为红花样品消化的酸溶体系,利用微波密闭消解系统对样品进行消解,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宁夏红花中Cu、Fe、Zn、Ca、K、Mg、Na和Mn等8种无机元素进行检测;通过加样回收率试验,验证分析数据的可靠性。[结果]宁夏红花中Cu、Fe、Zn、Ca、K、Mg、Na和Mn元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6.45%、102.0%、95.3%、99.1%、96.8%、99.5%和98.9%;含量分别为25.311、808.61、110.52、16 885.92、10 611.01、1 820.3、52.35和2 285.4μg/g。[结论]该方法快速,简单,精确,可满足红花样品分析检测的要求,为研究红花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产品品质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水回流法提取河湟红花籽粕5-羟色胺衍生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5-羟色胺衍生物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水回流法提取河湟红花粉粕中5-羟色胺衍生物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提取方案。[结果]影响蒸馏水回流法提取河湟红花籽粕中5-羟色胺衍生物含量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对5-羟色胺衍生物提取率具有明显影响;最佳提取方案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20(g/ml);在此条件下提取的5-羟色胺衍生物含量为0.66%。[结论]优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为河湟红花籽粕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开发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连翘、黄连、丹参、大黄、大青叶、益母草、当归、红花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进行单味中药抑菌试验,在此基础上配成3个复方,确定复方的抑菌效果。[结果]连翘、黄连、大黄对3种致病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直径都超过了15.0 mm,其次是红花、大青叶和丹参。复方1、复方2、复方3对3种致病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复方1(连翘、大黄、益母草、红花按一定比例组成)对3种致病菌极度敏感,平均抑菌直径为22.3 mm,其他2个复方对3种致病菌高度敏感。[结论]选用复方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樟子松光合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通过研究4年树龄的樟子松光合日变化特征,设置接种彩色豆马勃菌[Pisolithus tinctorius(Pers.)CokerCouch](接菌组)和不接菌(对照组)2种处理,采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樟子松08∶00—18∶00的净光合速率(Pn)及其参数,研究其光合日变化特征。[结果]对照组和接菌组的Pn日变化绘制的都是"双峰"曲线。对照组的Pn是0.89~6.67μmol/(m~2·s),接菌组的Pn是0.51~10.90μmol/(m~2·s),最小值均出现在18∶00,最大值均出现在09∶00。接菌组Pn的日均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影响Pn的环境因子存在共线关系。得到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程,对照组:Pn=-120.96+63.083Cond-0.157Ta+8.06Ls+0.001PAR-0.05Ca+1.644RH(R~2=82.9,F=161 279.83);接菌组:Pn=5 910.823+92.104Cond-11.807Ta+12.622Ls-0.006PAR(R~2=0.92.7,F=2 045.23)。通过通径分析得到对照组环境因子对Pn的通径系数(直接作用)的顺序是CondTaLsPARCaRH,间接通径系数(间接作用)的顺序是RHPARTaCaLsCond;接菌组环境因子对Pn的通径系数大小顺序是CondLsPARTa;间接通径系数顺序是LsPARCondTa。接菌组RH、Ca不是限制因子。[结论]试验结果为不同处理下影响Pn的主导因素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铝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对土壤无机磷的溶解释放。[方法]铝胁迫下,以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编号Pt)和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us,编号Ld)为供试菌株,土壤为唯一磷源,采用液体培养试验研究菌丝生长情况,以及对土壤无机磷的活化。[结果]在铝胁迫下,2株外生菌根真菌的生物量随着铝离子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0~2.0 mmol/L铝离子浓度下,Pt的生物量均大于Ld,说明Pt的抗铝毒能力强于Ld。此外,p H在铝离子胁迫下显著下降,2株外生菌根真菌不同程度地活化土壤中无机磷。[结论]外生菌根真菌的抗铝和溶磷能力与其分泌的氢离子和有机酸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