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平阴玫瑰花芽分化期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平阴玫瑰叶片中P,K,Ca,Mg,Fe,Cu,Zn,Mn,B共9种矿质营养元素在花芽分化的7个生长时期含量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平阴玫瑰花芽分化期间P,K,Zn,Cu大体上呈下降趋势;Ca除现蕾前含量陡然下降外,随叶片成熟含量呈现上升趋势;Mg,Fe,Mn,B含量波动频繁且变化各异。P与K,Zn,Cu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K与Fe,Zn,Cu也达到极显著正相关;Fe与Mn,Zn与Cu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平阴玫瑰叶片中9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按高低排序为:Ca〉K〉P〉Mg〉Fe〉Mn〉B〉Zn〉Cu。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香梨叶片中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对不同产量园的香梨生育期叶片9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量园香梨叶片内同一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香梨的生长发育,香梨叶片中的N、P含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Mg、Mn含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K、Ca、Cu、Fe、Zn含量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香梨生长发育期叶片内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平均值表现为NKCaPMgFeMnZnCu,N、P、Ca、Mg、Cu、Mn含量的平均值表现为低产园中产园高产园,K含量的平均值表现为低产园高产园中产园,Fe、Zn含量的平均值表现为高产园中产园低产园。相关性分析表明,库尔勒香梨叶片中各营养元素间存在一定的协同性与拮抗性。N、Mg、Mn含量的平均值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含量的平均值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Fe含量的平均值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N与Mg、P与Ca、Ca与Cu、Mg与M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N与Mn、P与Cu、Fe与Zn、K与Ca和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N与Fe、Mg与Fe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Fe与M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生产中要在继续稳定香梨N、P、K、Ca、Mg含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微量元素Fe、Zn、Cu、Mn肥料的施用量,平衡树体营养,实现香梨稳产、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化学手段测定黄山毛峰茶中金属元素的含量,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湿法消化黄山毛峰茶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K、Ca、Na、Mg、Fe、Mn、Cu、Zn、Ni、Cr的含量。[结果]黄山毛峰茶中10种元素的含量为:Ca〉K〉Na〉Mn〉Mg〉Fe〉Zn〉Cu〉Ni〉Cr;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5.32%-105.34%;相对标准偏差为1.08%-3.74%,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要求。[结论]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黄山毛峰茶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野生蕨类植物体内元素含量状况。[方法]通过采用凯氏定氮法、钼锑抗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井栏边草、贯众、蜈蚣草体内N、P、Ca、Mg、Cu、Mn、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运用SPSS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叶片中N、P、Mg、Zn 4种营养元素含量较高,而根中Ca、Cu、Mn 3种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各营养元素的含量在3种蕨类中的大小顺序基本呈现出NPCaMgZnMnCu,且Mn与其他元素呈显著正相关。[结论]N、P、Mg、Zn主要存在于蕨类植物的叶中;Ca、Cu、Mn主要存在于蕨类植物的根中;Mn元素对于这3种野生蕨类而言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5.
镉胁迫对马蔺根系活力和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镉(Cd)胁迫对马蔺根系活力和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法,以马蔺为试验材料,设置6种CdCl_2质量浓度(0,10,25,50,100,150 mg·L~(-1)),通过对马蔺根系活力、地上部和根系镉含量,以及6种矿质营养元素(Ca、Mg、Fe、Mn、Cu、Zn)含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镉浓度处理下马蔺根系活力及矿质营养元素的变化。[结果]随镉胁迫时间的延长,对照处理下(CK,未经镉处理),根系活力呈逐渐上升趋势;10-50 mg·L~(-1) Cd处理下,根系活力呈先升后降趋势;100和150 mg·L~(-1)Cd处理下,根系活力呈逐渐下降趋势。随镉处理浓度的增加,马蔺地上部Mg、Mn、Cu和Zn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Ca和Fe含量呈增加趋势;根系中的Fe、Mn、Cu、Zn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Ca和Mg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镉处理下,Ca和Mg含量转移系数呈先升后降趋势;Mn、Cu、Zn转移系数低于对照;Fe转移系数与对照相比较无显著差异。镉胁迫下,地上部Fe含量和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a、Cu、Zn、Mg、Mn含量和Cd含量呈不显著负相关;马蔺根系Cu、Zn、Mg、Fe、Mn含量和Cd含量呈正相关,Ca含量和Cd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马蔺根系镉含量可达到829.39~8944.54 mg·kg~(-1),地上部镉含量可达到200.60~519.76 mg·kg~(-1),大多数镉离子保留在根中,因此,马蔺具有将重金属镉截留于根系以减少镉从根系转移到地上部的能力。[结论]中低镉浓度下,根系活力和根系中矿质营养元素吸收受镉的影响较小;高镉浓度下,马蔺根系活力下降,其通过调节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分配,来适应镉胁迫环境。  相似文献   

6.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不同采收时期白花延龄草不同部位的K、Na、Ca、Mg、Zn、Fe、Mn、Cu 8种无机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茎叶部位K、Ca含量较高,平均达到2.17%、2.16%;Mg、Fe含量次之,平均达到0.28%、0.13%;Na、Zn、Mn、Cu含量相对较低。根部各元素分布与茎叶部位相似,K、Ca含量最高,达到0.67%、0.26%;Mg、Fe次之,为0.108%、0.107%;Na、Zn、Mn、Cu含量相对最低。其中,根部变化幅度最大的元素是Zn,增加31.09%;其次是Ca元素,含量增加16.29%;Fe元素含量增加14.94%。茎叶中变化幅度最大的元素是Na,降低了51.33%;其次是Mg、Fe和Mn,分别降低了44.24%、44.23%和43.93%。随着采收时间的后移,茎叶部位8种无机营养元素的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根部呈逐渐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7.
我国主要砖茶中FAl等元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全国茶叶主产区砖茶中F、Al、Ca、Mg、Cu、Zn、Fe、Mn等主要元素的含量水平,在内蒙、甘肃、新疆、青海、四川等习惯饮用砖茶的地区收集了33份茶叶主产区砖茶样品,用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其进行氟含量的测定,同时用ICP-AES测定了砖茶中Al、Ca、Mg、Cu、Zn、Fe、Mn等生命元素的含量,并探讨了砖茶中F与其他元素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3份砖茶的F含量均值为431.92mg·kg^-1,Al、Ca、Mg、Cu、Zn、Fe、Mn含量分别是2237.88、6126.36、2163.01、19.00、29.73、633.88、1075.70mg·kg^-1;不同产地砖茶氟含量的差异比较明显,其中氟含量最低为74.1mg·kg^-1出现在云南省,最高为991.2mg·kg^-1出现在四川省;不同品种的砖茶氟含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沱茶氟最低,其后依次为普洱茶、饼茶、茯砖、米砖、黑砖、青砖,最高的为康砖。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砖茶中F与Al、M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Zn呈显著负相关(P〈0.05),提示砖茶中的这些元素可能会影响氟中毒病情。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茶叶中矿物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云南省红河州8个不同品种茶叶中Ca、Mg、Na、Fe、Zn、Cu等矿物元素的含量,分析了不同茶叶中矿物元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茶叶矿物元素含量不同,但有一定的规律。8种茶叶中都是Ca含量最高,其顺序为Ca〉Mg〉Mn〉Fe(Na)〉Zn〉Cu,其余元素含量较低。结果说明,红河州茶叶中含有丰富的Ca、Mg、Mn、Fe、Na、Zn、Cu等矿物元素,有害元素Cd、Pb等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或未检出,属于品质优良茶叶。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吉林中部黑土区营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研究区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土壤-玉米籽粒样品的采集。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对比的基础上,对研究区九种营养元素全量、有效态含量及玉米籽粒中营养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区土壤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K、Ca、Mg、Fe、Mn、Cu、Zn、B元素有效态含量充足,Mo元素有效态含量缺乏,不同区域营养元素空间分布存在差异;Ca、Mg、Mn、Mo元素全量与有效态呈显著正相关,K、Ca、B元素有效态含量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Fe、Mn、Mo元素有效态含量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针对研究区有效Mo缺乏的现象,可以通过施用钼肥、降低土壤pH值等的方法,增加有效态钼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NaCl胁迫对棉花苗期营养元素吸收与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采用砂培方法研究了NaCl胁迫对棉花苗期几种营养元素含量和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加强,根、茎、叶中的Na、K、Mn以及根系中Zn含随之增加,而Ca,Mg,Cu,Fe在根、茎、叶中的含量以及茎、叶中Zn的含量则减少。棉苗对Ca,Mg,Cu,Zn,Fe,K的吸收量随NaCl胁迫加强而明显降低,而Na,Mn的吸收量却增加。棉苗干物重随NaCl胁迫加强而呈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11.
以砀山酥梨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叶片以及一年生枝条内各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各器官间的相关性,以期为砀山酥梨合理适时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片内N、P、K、Zn、Cu、B含量呈下降趋势,Ca、Fe和Mn含量呈上升趋势,而Mg、S含量变化不显著;一年生枝条内N、P、K、Mg、S、Cu、Zn和B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Ca和Mn含量呈上升趋势,Fe含量呈波动性变化;果实内N、P、K、Ca、Mg、S、Mn、Cu、Zn和B含量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Fe含量先显著下降,后呈现出波动性变化。叶片中N、P、K、Cu、Zn、B含量间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Ca含量与K、B呈极显著负相关,Mn和N、P、K呈极显著负相关;1年生枝条中N、P、K、Cu、Zn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Ca与Fe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Mn和K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中Fe含量与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各元素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N、P、K、Zn、B和果实、一年生枝条中对应的矿质元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砀山酥梨植株中营养元素的分配,随着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施肥时要根据矿质元素的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前施入。  相似文献   

12.
以7个茶树品种(湘波绿、碧香早、福鼎大毫、黄观音、紫鹃、玉麒麟、黄金芽)的茶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当年生倒二叶新芽及对应种植土壤中的钙(Ca)、镁(Mg)、锰(Mn)、铁(Fe)、铜(Cu)、锌(Zn)、镍(Ni)、铅(Pb)、镉(Cd)共9种矿质元素含量,并计算茶叶对土壤矿质元素的富集系数。结果表明,(1)矿质元素在不同茶叶中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但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各种矿质元素在茶叶中的含量排序基本表现为CaMgMnFeZnCuNiCd、Pb;Ca含量最高的是黄观音,Mg含量最高的是玉麒麟,Mn、Ni含量最高的是黄金芽,Fe、Zn、Cu含量最高的是湘波绿;湘波绿为7个茶叶品种中品质较优的。(2)茶叶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富集能力差异较大,茶叶对Mg、Ca、Mn的富集能力最强,对Zn、Cu、Ni、Cd的富集能力一般,对Fe、Pb的富集能力较弱;不同茶叶品种对矿质元素的富集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4)不同品种的茶叶对矿质元素的富集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湘波绿对Cu、Mg、Mn、Fe的富集能力最强;玉麒麟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紫鹃对Zn的富集能力最强;黄观音对Ca、Ni的富集能力最强。黄金芽、玉麒麟对Mn、Fe的富集能力较弱;紫鹃对Ca的富集能力最弱;黄金芽对Zn、Cu、Ni的富集能力最弱;玉麒麟对Mg的富集能力最弱;湘波绿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弱。研究结果为茶叶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楸树30个无性系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和树高、地径进行测定,并对各元素含量之间以及与树高、地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楸树常量元素含量特征表现为NCaKMgP,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表现为FeMnNaCuZn;通过相关性分析,部分营养元素与树高、地径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负相关性,N元素与树高、地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树高呈显著负相关的元素有Ca、Mg、Mn,表明N素的多少直接影响楸树幼树的生长,楸树的生长又受Ca、Mg、Mn元素的制约。营养元素中的P与Mg、Zn之间,Ca与Mg、Mn之间,Zn与Mn、Fe之间,Mg与Mn之间,K与Fe之间,Na与Zn之间,Fe与Mn之间均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P与树高和地径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30个无性系的平均N/P为16.51,可以作为辅助选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武夷山风景区茶园0~10、10~20、20~40、40~60 cm不同深度土壤中Ca、Mg、Fe、Cu、Mn、Zn、Ni、Pb、Cr、Cd等10种元素含量,研究岩茶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剖面分异特征及岩茶种类和利用年限对岩茶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元素含量在0~60 cm内不同土层之间垂直分异不明显,并呈不同的变化规律,Ca、Mg含量呈现下层富集的趋势,Cr、Ni、Cu含量在40 cm以下土层逐渐升高,Mn、Zn含量在40 cm以下土层逐渐降低,Cd、Pb有表层富集现象。②不同元素含量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除Mn以外,其他9类元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00。③种植年限相同而岩茶种类不同,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基本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元素含量随岩茶利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且达显著水平(P0.05),与8年相比,22年岩茶土壤中Fe和Mn含量增加幅度不大,Ca、Mg、Cu、Zn、Ni、Cd和Cr含量增加幅度中等,而Pb含量增加幅度较大。施肥是岩茶土壤中、微量元素增加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尚未对岩茶土壤构成污染;岩茶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缺Mn,在施肥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陈在新  潘娟  江道菊  李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695-6697,6700
[目的]研究板栗种子发育期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相关性和累积水平。[方法]研究了新选育出的6个板栗品种(优系)种子发育期N、P、K、Ca、Zn、Fe、Mn、Cu8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相关性及其成熟时含量的差异显著性。[结果]种子发育期N、P、K、Ca4种大量元素含量随种子的发育逐渐降低,Fe、Zn、Mn、Cu4种微量元素逐渐增加。各元素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N与P、K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e、Zn呈极显著负相关,与Mn呈显著负相关;P与K、Ca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e呈极显著负相关;K与Fe呈极显著负相关,与Zn呈显著负相关;Ca与Fe呈极显著负相关,与Zn、Mn呈显著负相关;Fe与Zn、Mn呈极显著正相关;Zn与Mn、Cu呈极显著正相关;Mn与Cu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成熟时,大量矿质元素中Ca含量极显著大于其他3种元素,K、N含量极显著大于P;微量矿质元素中,Fe含量极显著大于其他3种元素,Mn含量极显著大于Cu和Zn。[结论]该研究为建立板栗高产优质的综合栽培技术和增强种子贮运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日光温室甜樱桃果实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生长季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年生甜樱桃品种‘红灯’为试材,对设施栽培樱桃叶、花、果实中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的含量、生长期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始花期至终花期,7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均下降;果实进入生长发育阶段,7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表现为前期含量较高,后期含量较低,并呈“下降—平缓—下降”的变化趋势,且7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相互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生长期叶、果间Cu,Zn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Ca,Mn元素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他元素相关性均不显著。果实中7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均值)大小顺序为:Ca>K>Mg>Mn>Fe>Zn>Cu。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Fe、Mn、Cu对扁桃叶片中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2009~2010年连续2a在结果期扁桃园内萌芽前土施不同浓度梯度的Fe、Mn、Cu肥,在扁桃果实膨大期采集叶片,对其中N、P、K、Ca、Mg、B、Zn、Fe、Mn、Cu10种矿质营养元素舍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萌芽前土施不同浓度Fe、Mn、Cu元素,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扁桃叶片中Fe、Mn、Cu含量,且均为施用最高浓度提高最显著;同时Fe、Mn、Cu元素在吸收过程中与其它9种矿质元素形成促进和拮抗双重关系,Fe促进K、B的吸收,但与N、P、Mn、Ca、Cu、Zn发生拮抗;Mn促进K和Cu的吸收,但与Ca、Fe、Mg发生拮抗;Cu促进K、Zn、Mn的吸收,但与Fe发生拮抗。  相似文献   

18.
旱冬瓜体内7种矿质元素含量与立地土壤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相关分析法对主要造林树种旱冬瓜体内各营养器官的7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元素之间以及植物与立地土壤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旱冬瓜不同器官各元素含量有着显著的差异,K、Mg、Fe、Zn、Cu、Mn在叶片中含量最多,Ca在树皮中含量最高;大多数元素在树干中含量最低.旱冬瓜对K、Ca、Mg、Zn、Cu有较强的吸收富集能力,对土壤富集系数大小依次为Mg>Ca>Cu>K>Zn>Mn>Fe,一般叶的富集系数最高.元素间和元素与立地土壤的相关分析表明,K、Mg、Mn、Fe、 Cu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Ca和Mn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除Fe元素外,植物体中K、Mg、Mn、Zn、Cu元素含量与土壤中元素含量关系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土壤水分胁迫对互叶白千层无机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盆栽土培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1 a生互叶白千层实生苗在土壤水分胁迫下体内无机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N、P、Ca、Mg、Mn、Cu、Zn、Fe等元素在土壤水分处于亏缺状态时有下降趋势;K、Na在土壤水分亏缺胁迫条件下主动累积;Ca、Cu、Zn、Fe、Mn元素含量在渍水状态下最高;在75%田间持水量水平下,N、Ca、Mg、Cu等元素含量与渍水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贵阳市乌当区太子参和种植土壤中 K、P、S 等14种元素的含量,以及元素对太子参道地性的影响,同时为乌当区发展太子参产业提供参考,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离子体质谱对太子参及其种植地土壤中14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乌当区太子参中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 K>P>S>Ca>Mg>Na>Fe>Zn>Cu>Ni>Co>Mo>Sn,且对 Ca、P 和 S 元素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种植土壤中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 Fe>K>Mg>Mn>P>Ca>Na>S>Zn>Ni>Cu>Co>Mo>Sn,且对 Fe、Mn、P、S、Co、Ni、Cu、Mo 和 Sn 具有一定的富集性。种植土壤与太子参中 Na太子参- Na土、Ca太子参- Ca土、Mg太子参-Ca土呈显著正相关,Zn太子参- Fe土、Mn太子参- Ca土、K太子参- Na土、Ca太子参- K土、Na太子参- Co土、Na太子参-Ni土和 Na太子参-Cu土呈显著负相关。乌当区太子参道地性与道地产区江苏句容和引种区贵州施秉的较为接近或略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