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黄颡鱼(Pseudobargrus fulridraco)[1]为试验对象进行谷氨酸、大蒜素、糖精等10种摄饵促进物质活性的研究.结果用t检验统计分析,这些物质对黄颡鱼的摄饵促进效果是:0.1 mol/L蛋氨酸有极显著作用;0.5%甜菜碱有显著作用:0.125%香草香精、0.125%糖精、0.05 mol/L蛋氨酸、0.2 mol/L谷氨酸、0.05 mol/L丙氨酸、0.2 mol/L丙氨酸、0.5%大蒜素的作用不显著;而0.25,0.5,1%香草香精、0.5,1%糖精、2.5%甜菜碱、5%大蒜素、0.1 mol/L谷氨酸、0.025 mol/L 蛋氨酸、0.05 mol/L甘氨酸则有抑制摄饵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实验共设5组不同投喂频率:0.5、1、2、3和4次/d,每组3个重复,每次饱食投喂。隔20d取样检验一次,试验周期60d。研究发现:21~60d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3次/d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0.5次/d组(P〈0.05),而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胃和肠蛋白酶活力随投喂频率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根据实验结果,建议瓦氏黄颡鱼幼鱼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的最适投喂频率为3次/d。  相似文献   

3.
投喂频率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实验共设5组不同投喂频率:0.5、1、2、3和4次/d,每组3个重复,每次饱食投喂。隔20d取样检验一次,试验周期60d。研究发现:21~60d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3次/d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0.5次/d组(P〈0.05),而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胃和肠蛋白酶活力随投喂频率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根据实验结果,建议瓦氏黄颡鱼幼鱼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的最适投喂频率为3次/d。  相似文献   

4.
饲料脂肪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和鱼体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和鱼体着色的影响。实验共设5个脂肪梯度:4.17%、7.02%、9.99%、13.00%、15.76%,含添加60mg/kg和0mg/kg叶黄素的两类饲料,0mg/kg叶黄素和8.92%脂肪饲料作为对照。每组25尾,3个平行,表观饱食投喂13周。结果表明:(1)脂肪水平为4.17%-9.99%,6周和10周时瓦氏黄颡鱼鱼种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随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脏体比、腹脂率随脂肪水平升高而升高。(2)饲喂叶黄素饲料5周后,瓦氏黄颡鱼皮肤叶黄素水平不再升高,达到稳定。(3)适量脂肪的添加能够提高叶黄素的利用率。7.02%可以满足瓦氏黄颡鱼体着色的需要,过高脂肪水平影响鱼体着色。(4)着色好的瓦氏黄颡鱼体色至少能保持7周,不褪色。(5)饲料脂肪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皮肤酪氨酸酶活力和黑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饲料脂肪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和鱼体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和鱼体着色的影响。实验共设5个脂肪梯度:4.17%、7.02%、9.99%、13.00%、15.76%,含添加60mg/kg和0mg/kg叶黄素的两类饲料,0mg/kg叶黄素和8.92%脂肪饲料作为对照。每组25尾,3个平行,表观饱食投喂13周。结果表明:(1)脂肪水平为4.17%-9.99%,6周和10周时瓦氏黄颡鱼鱼种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随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脏体比、腹脂率随脂肪水平升高而升高。(2)饲喂叶黄素饲料5周后,瓦氏黄颡鱼皮肤叶黄素水平不再升高,达到稳定。(3)适量脂肪的添加能够提高叶黄素的利用率。7.02%可以满足瓦氏黄颡鱼体着色的需要,过高脂肪水平影响鱼体着色。(4)着色好的瓦氏黄颡鱼体色至少能保持7周,不褪色。(5)饲料脂肪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皮肤酪氨酸酶活力和黑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颖 《饲料博览》2007,(4):60-60
在室内可控环境下对黄颡鱼进行了不同饥饿处理,然后再恢复投喂,通过分析黄颡鱼肌肉成分的变化,研究饥饿对黄颡鱼肌肉成分的影响。饥饿和再投喂后对黄颡鱼肌肉成分的变化有明显影响。饥饿使鱼肌肉灰分含量增加,脂肪含量下降,水分、蛋白质含量变化较小;恢复投喂后又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其中5,10d处理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饥饿和再投喂对黄颡鱼肌肉中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影响,而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慢于鲤科鱼类。但对该品种本身而言生长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且群体产量较高。如果大规模人工养殖有一定困难,则开展混养方式。鱼池中混养黄颡鱼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摄食池中低值小杂鱼虾、鱼类残饵、有机碎屑、浮游动物等,提高鱼池净产量:二是黄颡鱼摄食水体中锚头鳋等寄生虫.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三是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基础上.每亩增养黄颡鱼5~20公斤.亩增效益在100~400元。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慢于鲤科鱼类。但对该品种本身而言生长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且群体产量较高。如果大规模人工养殖有一定困难,则开展混养方式。鱼池中混养黄颡鱼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摄食池中低值小杂鱼虾、鱼类残饵、有机碎屑、浮游动物等,提高鱼池净产量:二是黄颡鱼摄食水体中锚头鳋等寄生虫.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三是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基础上.每亩增养黄颡鱼5~20公斤.亩增效益在100~400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黄颡鱼三倍体诱导率的因素和关键技术。[方法]采用6-DMAP抑制受精卵极体的释放,诱导黄颡鱼产生三倍体;按6-DMAP浓度(3004、50和600μmol/L),诱导时机(即精卵混合后的时间分别为10和30 min)和诱导持续时间(101、52、0 min),设计正交实验,寻求诱导黄颡鱼三倍体的最优水平组合。[结果]黄颡鱼三倍体诱导明显受6-DMAP的浓度、诱导时机和诱导持续时间3因子的影响,而诱导持续时间的长短将直接影响受精卵的诱导率。诱导黄颡鱼三倍体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为:6-DMAP诱导浓度为450μmol/L,精卵混合10 min,诱导持续时间15 min。[结论]在黄颡鱼三倍体诱导中,应尽可能地采取温和的手段催产来获得所需要的精卵,以获得高又稳定的三倍体倍化率。  相似文献   

10.
五种常用药物对江黄颡鱼幼鱼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丹  黄凯  林岗  张盛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3):270-272
在pH7.6、溶氧为5mg/L以上、21-26℃的静水条件下,采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高锰酸钾、福尔马林、食盐、硫酸铜、敌百虫等5种常用药物对江黄颡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各药物的24hLC30、48hLC50、SC分别为:高锰酸钾5.49、5.18、1.39mg/L;福尔马林63.15、59.54、15.95mg/L;食盐9436、8945、2418mg/L;硫酸铜1.87、1.81、0.51mg/L;敌百虫5.74、5.00、1.14mg/L。依据各药物对江黄颡鱼幼鱼48hLC撤大小排列,其毒性大小依次为:硫酸铜〉敌百虫〉高锰酸钾〉福尔马林〉食盐;各药物对江黄颡鱼幼鱼SC大小依次为:硫酸铜〈敌百虫〈高锰酸钾〈福尔马林〈食盐。  相似文献   

11.
新铁炮百合和金百合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新铁炮百合和金百合的鳞片为外植体成功获得再生植株,并建立快速无性繁殖系.新铁炮百合鳞片的最佳芽诱导培养基是MS BA1.5-2.0mg/L NAA0.05mg/L;芽增殖培养基是MS BA0.5~1.0mg/L NAA0.05~0.1mg/L;最适蔗糖质量分数为5%;结球培养基为MS BA0.2mg/L NAA0.05mg/L.金百合鳞片的最佳芽诱导培养基是MS BA3.0mg/L NAA0.05mg/L;芽增殖培养基足MS BA1.0-2.0mg/L NAA0.05-0.1mg/L,蔗糖质量分数变化对芽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结球培养丛为MS BA0.2-0.5mg/L NAA0.05mg/L.两种百合均较易生根,采用1/2MS NAA0.2-0.5mg/L培养基可长出健壮的根系,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和紫罗兰的下胚轴为材料,分离制备原生质体。采用PEG-高Ca2+-高pH法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在PEG浓度为30%,原生质体融合密度为5.0×105个/mL下融合25 min,融合率可达17%。在附加1.5 mg/L 2,4-D,0.5 mg/L NAA,0.5 mL/L BA的改良的KM8p培养基中,以0.3 mol/L蔗糖和0.1 mol/L葡萄糖作渗透稳定剂进行液体浅层培养融合体,培养3~6 d细胞发生第1次分裂,7 d时统计分裂频率最高为13.8%,35 d后形成大量的细胞团和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其植板率最高为6.5%。然后转移到含有0.1 mg/L 2,4-D和0.2 mg/L BA的MS固体培养基上使其增殖。当愈伤组织长至5 mm左右时,将其转到含有0.5 mg/L BA,0.1 mg/L NAA和0.2 mg/L GA3的MS分化培养基上诱导芽分化。当芽长1~2 cm时,将其切下插入附加0.5 mg/L IBA的1/2 MS生根培养基上,两周后即可获得完整植株。细胞学鉴定表明获得了杂种植株。  相似文献   

13.
杨玉田  朱宗贵  刘富先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40-5740,5774
以木本菊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木本菊的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最佳芽分化培养基是MS+1.0 mg/L 6-BA+0.1 mg/LIAA+1.0%糖,约60~70 d可诱导出丛生芽;在MS+0.5 mg/L 6-BA+0.2 mg/L NAA+1.0%糖的培养基上增殖速度最快,每升10 g的蔗糖浓度也最有利于芽的增殖;最适的扎根培养基是1/2 MS+0.1~0.3 mg/L NAA+1.0%糖或1/2 MS+0.05 mg/L 6-BA+0.5 mg/L NAA+1.0%糖,6~10 d可扎根,35~40 d可移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诱导3T3-L1细胞分化为3T3-L1脂肪细胞,研究不同生物素水平对3T3-L1脂肪细胞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三联诱导法将3T3-L1细胞经诱导分化为3T3-L1脂肪细胞。当3T3-L1脂肪细胞密集后分别采用0(对照组)、0.2、0.5、1 μmol/L生物素处理,分别在12 h、24 h与48 h时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K mRNA、GLUT-4 mRNA、FAS mRNA及ACC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在试验12 h时:各试验组GLUT-4、PK、ACC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1 μmol/L组与0.5 μmol/L组FAS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与0.2 μmol/L组;在试验24 h时:1 μmol/L组GLUT-4 mRNA与PK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 μmol/L组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0.2 μmol/L组与0.5 μmol/L组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在试验48 h时:1 μmol/L组GLUT-4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 μmol/L 组PK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0.5 μmol/L组FAS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5)高于1 μmol/L组,1 μmol/L组FAS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 μmol/L组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其它组。【结论】生物素的添加可以提升脂肪细胞GLUT-4、PK、FAS与ACC1 mRNA相对表达量,且当以1 μmol/L浓度作用时对GLUT-4、PK与ACC1提升效果最佳,以0.5 μmol/L浓度作用时对FAS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快速繁殖老虎须实生苗应用于实际,采用老虎须种子进行消毒,接种获得无菌实生苗,用叶片和叶柄诱导愈伤组织,进行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结果表明:2%次氯酸钠2 mL和0.1%氯化汞8mL组成的消毒液对老虎须种子消毒灭菌效果最好;温度对老虎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最好的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BA 0.2mg/L+NAA 0.1mg/L;MS+BA 3.0mg/L+NAA 0.1mg/L是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MS+BA 0.5mg/L+IBA 0.5mg/L是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草炭∶珍珠岩为1∶1的基质移植练苗较好。  相似文献   

16.
花叶绿萝的多倍体诱导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改良现有的绿萝栽培品种,丰富遗传育种资源。在无菌条件下,将丛生芽浸入0.05%,0.1%,0.2%,0.5%秋水仙素水溶液中1d,然后转入MS 3mg·L$C16-BA 0.2mg·L$C1NAA中培养。培养30d后,4种处理都诱导出了变异芽,通过根尖细胞染色体检测,变异芽为四倍体或嵌合体,其中以浓度为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效果最好,得到的变异芽71%为纯合的四倍体,其染色体数量由58(2n=2x=58)变为116(2n=4x=116)。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国新培育的京红蛋鸡(0—4周龄)饲粮蛋氨酸需要量。【方法】选取30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京红蛋鸡,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5个处理,饲粮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2%、0.3%、0.4%、0.5%和0.6%,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试期28 d。在14 d随机从每个重复选2只鸡空腹12 h屠宰,取胸腺、脾脏和法氏囊,计算免疫指数;在28 d随机从每个重复选2只鸡空腹12 h屠宰,分别取免疫和消化器官,计算相应指数。【结果】(1)饲粮蛋氨酸水平未见显著影响雏鸡采食量(P>0.05),但显著影响其增重(P<0.05),其中0.4% Met组鸡增重最大,且该组雏鸡ADG为8.31 g•d-1,显著高于0.2%、0.5%和0.6% Met组(P<0.05),且呈二次曲线升高趋势;显著影响料重比(P<0.05),其中0.5% Met组最佳(2.13﹕1),显著低于0.2%和0.3% Met组(P<0.05),呈二次曲线趋势降低;显著影响体重,且呈现二次曲线升高,0.4% Met组体重为268.70g,显著高于0.2%、0.5%和0.6% Met组(P<0.05);群体均匀度也呈现二次曲线升高,0.5% Met组最佳(85.19%),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2)14 d,饲粮蛋氨酸水平未显著影响雏鸡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显著影响脾脏指数(P<0.05),0.4% Met组最大;28 d,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均随饲粮Me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且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0.4% Met组脾脏和法氏囊指数最大,0.5% Met组胸腺指数最大。(3)饲粮Met水平未显著影响胰腺指数和十二指肠相对长度(P>0.05),显著影响蛋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重量指数和空肠回肠长度指数(P<0.05)。随饲粮蛋氨酸水平升高,胰腺指数呈先升后降趋势,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重量指数和空肠、回肠长度指数均呈先降后升趋势。0.3% Met组十二指肠指数显著低于0.2%、0.5%和0.6% Met组(P<0.05);0.4% Met组的空肠指数显著低于其他Met组(P<0.05),0.5% Met组的空肠相对长度显著低于0.2%、0.3%和0.6% Met组(P<0.05);0.4% Met组的回肠指数显著低于0.6% Met组(P<0.05),0.3% Met组的回肠相对长度显著低于0.2%、0.5%和0.6% Met组(P<0.05)。(4)饲粮Met水平显著影响鸡血清尿素氮、尿酸和碱性磷酸酶水平(P<0.05),其中0.6% Met组的雏鸡血清的血清尿素氮显著高于0.2%、0.4%和0.5% Met组(P<0.05),且0.5% Met组血清尿素氮最低、碱性磷酸酶水平最高(P<0.05);0.6% Met组尿酸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但饲粮Met水平未见显著影响鸡血清白蛋白、总蛋白(P>0.05)。5)通过对鸡体重和料重比二次曲线拟合得出饲粮Met最佳剂量为0.466%和0.507%,平均0.487%。【结论】综合鸡群增重、料重比、群体均匀度等经济指标、免疫指标、消化系统发育和血液生化指标,推荐0—4周龄京红蛋鸡饲粮蛋氨酸需要量为0.49%。  相似文献   

18.
杜鹃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杜鹃组织培养以茎尖、带腋芽的幼茎、幼叶、花雷、种子等作外植体;以浓度0.1%HgCl2消毒5~8 min,或浓度0.2%HgCl2消毒2~3min;以Read、Mccown、Anderson1、/4 MS1、/10MS、MS、改良MS、ER等为基本培养基;以ZT2.0~5.0 mg/L或2ip10~15 mg/L或KT 2.0~5.0mg/L,配合NAA或IAA 0.05~0.5 mg/L诱导不定芽及愈伤组织;以IBA或NAA为0.5~1.0 mg/L+活性炭0~0.3%诱导根形成;以浓度3%的蔗糖作碳源;以AC(活性炭)0.1%、PVP(聚乙烯吡咯烷酮)100 mg/L控制褐化;pH值为5.0~5.4;光照强度为1 500~2 500 lx,光照时间为16 h/d,黑暗8 h/d,培养温度(25+2)℃。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培养基及ZT诱导对洋桔梗玻璃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洋桔梗叶片为材料,以培养基MS+6-BA 0.5mg/L+IBA 0.2mg/L为对照,将在对照培养基上培养的叶盘转接到含不同激素组合(6-BA 0.2—0.5mg,L、IBA 0.05~0.1mg/L、NAA 0.01~0.2mg/L、ZT 0.5~1.0mg/L)的培养基中培养30d;将不同分化时期的愈伤组织每隔3d转接到MS培养基中培养30d,观察洋桔梗不定芽分化情况。结果表明,将已诱导15d的叶盘转接到MS+6-BA0.3mg/L、MS+6-BA 0.4mg/L+IBA 0.05mg/培养基中培养,利于正常不定芽的生长,分化总芽数和正常芽总数、平均每叶盘正常芽数明显高于对照,正常苗率与对照相差不明显。此外,将现芽点6d以前的不同分化程度的愈伤组织接到MS培养基中,则不利于正常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将现芽点第6d的愈伤组织转接到MS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其总分化芽数、正常芽总数、平均每叶盘正常分化芽数均高于对照而正常苗比率与对照相差不明显.显,说明现愈伤后不定芽的分化还继续需要外源激素的参与,以减少不定芽的玻璃化。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白皮大蒜组培繁殖体系,以其茎尖为材料,通过BA和NAA不同激素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 BA0.2mg/L NAA0.5mg/L,诱导率达60%;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 BA1.0mg/L NAA0.1mg/L,丛生芽繁殖系数高达80%。同时,为建立扩繁最佳体系,分别研究了激素、pH、谷氨酸钠三因素对不定芽增殖系数的调节效果,研究表明:添加0.5mg/L的GA3使增值系数提高到13.8;pH5.8最利于不定芽增值;添加10mg/L谷氨酸钠能在多次继代培养中保持较高的增值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