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天然除虫菊素与丁醚脲复配对朱砂叶螨杀螨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有效控制朱砂叶螨的发生与危害,并为开发除虫菊素与丁醚脲复配杀螨剂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玻片浸渍法结合共毒系数法研究天然除虫菊素与丁醚脲混剂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及最佳配比。结果表明:除虫菊素和丁醚脲处理朱砂叶螨雌成螨24h的LC50分别为561.82mg/L和154.67mg/L;除虫菊素与丁醚脲混剂的增效配比为1.55∶1~14.45∶1,共毒系数法评价该配比混剂的防效均呈增效作用,其中,5.42∶1混剂的增效作用最显著,处理朱砂叶螨24h的LC50和共毒系数分别为85.20mg/L和469.31,其毒力分别是单用除虫菊素和丁醚脲的6.59倍和1.82倍。丁醚脲和除虫菊素混剂具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
虱螨脲与虫酰肼的增效作用及防治斜纹夜蛾的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大田药效试验,筛选出了虱螨脲·虫酰肼对斜纹夜蛾的复配增效组合,并测定了10%虱螨脲·虫酰肼悬浮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虱螨脲·虫酰肼的配比为1:1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共毒系数CTC为134.03.田间实验结果表明:10%虱螨肼·虫酰肼悬浮剂和两个单剂相比,有良好的速效防治效果和持效性,其中在有效成分用量为25g/hm(2)时,药后14d的防效仍达91.31%.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防治烟粉虱药剂增效配方。[方法]采用交互测定法和共毒系数法,对5种杀虫剂进行增效配方和最佳配比的筛选并测定最佳配比对5种常见农业害虫的毒力。[结果]啶虫脒和哒螨灵以6∶4复配对烟粉虱的共毒系数最高,达317.14,8∶2混配时共毒系数达248.94;阿维菌素与啶虫脒以4∶6和3∶7复配时,共毒系数分别为148.53和107.05。啶虫脒和哒螨灵以6:4复配,对桃蚜、朱砂叶螨和棕榈蓟马有明显的增效作用,CTC分别达235.91、210.95、264.59;对黄曲条跳甲和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也有较好的生物活性,CTC分别为177.61和188.88。[结论]啶虫脒和哒螨灵以6∶4复配为最佳配比,且对5种常见农业害虫均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26种杀菌剂对橡胶粉孢的毒力及二元复配增效作用。[方法]利用离体和活体试验测定了26种杀菌剂对橡胶树白粉病菌的毒力,以 Horsfall法对不同类型杀菌剂的大量复配组合进行增效作用定性分析,再以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验证增效配比的增效程度。[结果]氟菌唑、唑菌酯、氟菌螨酯、氟环唑、唑胺菌酯、氟硅唑、吡唑醚菌酯、四氟醚唑8种杀菌剂可作为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备选药剂。孢子萌发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盆栽试验测出来的药剂杀菌活性,据此提出了离体试验与活体试验相结合的策略来筛选橡胶树白粉病防治药剂。Horsfall法的增效作用定性分析与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验证增效程度的结果较一致。19个复配配比具有增效作用:氟环唑和吡唑醚菌酯配比6:4、8:2,四氟醚唑和氟菌螨酯配比1:9、2:8、3:7、4:6,三唑酮和氟菌螨酯配比9:1,氟菌唑和氟菌螨酯配比8:2,氟硅唑和唑菌酯配比7:3、8:2、9:1,四氟醚唑和唑菌酯配比6:4,三唑酮和唑菌酯配比5:5、8:2,氟菌唑和唑菌酯配比7:3、8:2,四氟醚唑和唑胺菌酯配比9:1,氟菌唑和唑胺菌酯8:2、9:1。[结论]筛选出的单剂及其二元复配剂有望作为对三唑酮的替代药剂,以延缓橡胶树白粉病菌抗药菌株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26种杀菌剂对橡胶粉孢的毒力及二元复配增效作用。[方法]利用离体和活体试验测定了26种杀菌剂对橡胶树白粉病菌的毒力,以Horsfall法对不同类型杀菌剂的大量复配组合进行增效作用定性分析,再以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验证增效配比的增效程度。[结果]氟菌唑、唑菌酯、氟菌螨酯、氟环唑、唑胺菌酯、氟硅唑、吡唑醚菌酯、四氟醚唑8种杀菌剂可作为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备选药剂。孢子萌发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盆栽试验测出来的药剂杀菌活性,据此提出了离体试验与活体试验相结合的策略来筛选橡胶树白粉病防治药剂。Horsfall法的增效作用定性分析与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验证增效程度的结果较一致。19个复配配比具有增效作用:氟环唑和吡唑醚菌酯配比6:4、8:2,四氟醚唑和氟菌螨酯配比1:9、2:8、3:7、4:6,三唑酮和氟菌螨酯配比9:1,氟菌唑和氟菌螨酯配比8:2,氟硅唑和唑菌酯配比7:3、8:2、9:1,四氟醚唑和唑菌酯配比6:4,三唑酮和唑菌酯配比5:5、8:2,氟菌唑和唑菌酯配比7:3、8:2,四氟醚唑和唑胺菌酯配比9:1,氟菌唑和唑胺菌酯8:2、9:1。[结论 ]筛选出的单剂及其二元复配剂有望作为对三唑酮的替代药剂,以延缓橡胶树白粉病菌抗药菌株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廖敏  宋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227-227
通过室内LC50 、共毒系数 (CTC)的测定 ,研究了氟铃脲与乙酰甲胺磷复配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氟铃脲与乙酰甲胺磷复配 ,对棉铃虫具有相加或增效作用 ,以氟铃脲和乙酰甲胺磷配比为 49∶1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对朱砂叶螨具有增效作用的炔螨特与苯丁锡混剂的最佳配比,以玻片浸渍法测定各配比混剂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并以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评价其增效程度。炔螨特、苯丁锡对朱砂叶雌成螨处理后24 h的LC_(50)分别为435.38、93.26 mg/L,二者混剂的增效配比介于1∶0.09~0.83之间,SPSS拟合出其混剂的共毒因子(y)与混剂中炔螨特含量(x)的数学模型,为y=-1 231.14x~2+1 616.29x-378.46(F=13.47,P=0.01,r=0.90),进一步确定其最佳的质量浓度配比为33∶17,该配比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102.90 mg/L,共毒系数为188.28,其对朱砂叶螨的毒力是炔螨特的4倍以上。炔螨特与苯丁锡以质量浓度比为33∶17混合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延缓吡唑醚菌酯抗药性发展及科学防治杧果蒂腐病,探索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松脂酸铜对杧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 Pat.)毒力增效的最佳配方,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嘧菌环胺及松脂酸铜对杧果蒂腐病菌的室内毒力,并在此基础上,采用Horsfall法定性筛选复配药剂的增效比例,以孙云沛共毒系数法测定联合毒力并确定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增效配比体积为7∶3、6∶4、5∶5、3∶7、2∶8和1∶9,其中以6∶4增效作用最显著,CTC值达880.96;吡唑醚菌酯与松脂酸铜按Horsfall法设计9种配比均无拮抗作用,除配比8∶2为相加作用外,其他配比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以3∶7增效毒性比率最大,CTC值为430.30,增效显著。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松脂酸铜2种杀菌剂复配对杧果蒂腐病菌最佳毒力增效配比体积分别为6∶4和3∶7。  相似文献   

9.
【目的】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螨,长期化学防治导致其对多种药剂产生了抗性,因此明确该螨对化学药剂的解毒代谢机制对开展有效的抗性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节肢动物主要的解毒代谢酶之一,笔者前期研究中筛选出了朱砂叶螨体内高表达的一条GST基因TcGSTM7,该基因的表达在药剂处理下具有明显的可诱导性。因此,本研究以TcGSTM7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利用异源表达技术分析TcGSTM7重组蛋白和甲氰菊酯、丁氟螨酯的互作效应,以及利用RNAi沉默该基因的表达后,检测朱砂叶螨对这两种药剂的敏感性变化,为明确TcGSTM7在药剂代谢中的功能打下基础。【方法】利用NCBI数据库对TcGSTM7编码蛋白的序列特征进行注释,并在SWISS MODEL构建的蛋白三维结构中对相关结构域、结合位点以及活性中心等进行展示。利用异源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TcGSTM7重组蛋白,对重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后使用特异性底物检测其GST催化活性,并通过检测杀螨剂对该蛋白活性的抑制效果分析其与甲氰菊酯和丁氟螨酯的互作效应。在此基础上,为明确TcGSTM7基因表达水平对朱砂叶螨药剂敏感性的影响,参照该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dsRNA,利用叶碟饲喂法将其导入朱砂叶螨体内,经qPCR检测TcGSTM7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后,进行生物测定分析基因沉默后朱砂叶螨对不同剂量甲氰菊酯和丁氟螨酯药剂敏感性的变化。【结果】TcGSTM7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N端具有一个Mu家族GST特有的"thioredoxin-like"结构域,以及一个GSH的结合位点(G-site),在C端则具有催化底物结合域(H-site)。该蛋白具有9个α螺旋和4个β折叠结构,呈经典的"βαβαββα"排列方式。在三维结构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原核表达技术获得了TcGSTM7重组蛋白,该重组蛋白分子量为26 kD,与预测结果一致,并且具有GST蛋白的催化活性。TcGSTM7重组蛋白酶活性为673.26nmol·min-1·mg~(-1),其动力学常数Km为0.71 mmol·L~(-1),Vmax为109.54 nmol·min-1·mg~(-1)。药剂抑制试验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和丁氟螨酯均可抑制TcGSTM7重组蛋白的酶活性,IC_(50)分别为0.038和0.2 mmol·L~(-1)。进一步利用叶碟饲喂法让朱砂叶螨取食dsRNA,对TcGSTM7的表达进行了干扰,qPCR检测表明取食48 h后,dsRNA对TcGSTM7的干扰效率达到52.88%。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沉默TcGSTM7的表达后,朱砂叶螨对LC_(30)和LC_(50)的甲氰菊酯敏感性分别上升了9.0%和12.3%,对LC_(30)和LC_(50)的丁氟螨酯敏感性分别上升了12.9%和11.0%,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TcGSTM7的表达可以影响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和丁氟螨酯的敏感性,且其重组蛋白和这两种药剂存在互作效应,表明TcGSTM7可能在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和丁氟螨酯的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玻片浸渍法,进行了哒螨灵与柴油或四螨嗪混用对山楂叶螨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哒螨灵与柴油不同配比的混合物对山楂叶螨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1:10混配物的共毒系数(CTC)为291.65,增效作用幅度最大;哒螨灵与四螨嗪的混合物对山楂叶螨也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2:1混配物的增效作用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烯啶虫胺、醚菊酯单剂及其混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作用,为开发防治褐飞虱的复配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稻茎浸渍法测定烯啶虫胺、醚菊酯单剂及其混剂对褐飞虱的毒力效果。【结果】烯啶虫胺、醚菊酯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0.4922和9.1847 mg a·i·L-1,两单剂按有效成分质量比为1∶12和1∶27(烯啶虫胺∶醚菊酯)时,共毒系数分别为249.89和138.15。【结论】烯啶虫胺和醚菊酯按有效成分质量比为1∶12和1∶27(烯啶虫胺∶醚菊酯)时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玉米群体生长与光截获的动态模拟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群体光截获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均有重要的影响,合理的群体结构直接决定着玉米产量的增加与稳定。群体结构的测量较为繁琐,费时费力,且不能与当地太阳辐射情况充分结合,从而无法对群体结构和功能做出整体的评价。因此,有必要构建合理、简便的玉米群体光截获动态模型,结合群体不同生育期的形态指标与光辐射情况,对群体结构做出快速而精准的评价,为不同区域玉米品种选择、播种密度确定、以及后期管理等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将玉米群体结构模型与光分布模型相结合,建立简易可靠的群体光截获动态模型。该模型可模拟玉米整个生育期群体光截获的动态变化,并对不同生育期群体结构做出相应的评价。同时,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开展了两个田间试验,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应用功能进行了验证。试验均为三因素,分别为品种、密度和氮肥处理,其中试验一:设置2个品种(郑单958,丹玉405),3个密度(4.5×10~4,6.0×10~4,7.5×10~4株/hm~2)和3个氮肥处理(不施氮;施氮180 kg·hm~(-2),于播前、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以1:4:1的比例施入;施氮270 kg·hm~(-2),于播前、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以4:4:1的比例施入);试验二:设置1个品种(郑单958)、1个密度(8.25×10~4株/hm~2)和6个播期(4月20日,5月5日与20日,6月4日与18日,7月3日)。在两个试验中,对玉米不同生育期的群体形态指标、干物重、及产量均进行了测定。【结果】吐丝期和灌浆中期的群体光截获率模拟值与测量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85,均达到显著相关。运用该模型对两个田间试验数据的模拟结果显示,光截获率(量)随灌浆期的推进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吐丝后50 d光截获衰减加速。在试验地区,密度超过6×104株/hm~2时,光截获随密度变化不大;播期为6月中上旬时形成的玉米群体具有较为理想的光截获能力,结构功能潜力较大。产量与灌浆期有效光辐射呈正相关,但相关性随生育期推进逐渐减弱,表明灌浆后期产量的增加对群体光截获的需求减弱。在玉米生长发育后期物质转移对产量的贡献可能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产量与群体光截获相关性的动态变化与品种有关,紧凑株型优于平展型。【结论】选择株型紧凑且生育后期群体结构维持较好的玉米品种,通过增加密度可进一步增加夏玉米产量。调整播期增强灌浆初期光合效率也是有效的增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牛布鲁氏菌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高通量牛布鲁氏菌间接ELISA诊断方法,为科学高效诊断牛布鲁氏菌病提供技术手段。【方法】以提纯的猪布鲁氏菌S2株脂多糖(LPS)作为包被抗原,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了抗原包被浓度、包被液、抗原包被时间、封闭液、样品稀释液、血清稀释倍数、兔抗牛酶标抗体稀释液、兔抗牛酶标抗体稀释浓度、最佳TMB底物反应时间等参数,初步建立了牛布鲁氏菌间接ELSIA方法。并用上述条件初步建立的方法对176份牛布鲁氏菌病阳性血清和132份牛布鲁氏菌病阴性血清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经SPSS17.0软件分析,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确定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Youden指数确定阴阳性判定的临界点。使用质控阴、阳性血清评价试剂盒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用本研究建立的ELISA试剂盒及商品化试剂盒同时对临床上1 200份牛血清样本进行比对检测,比较其符合率。【结果】通过棋盘法确定的试剂盒中各组分的最佳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为10μg·m L-1,最适包被液为碳酸盐缓冲液,最佳包被时间为2—8℃、16 h,最适血清稀释度为1﹕50,最佳封闭液为含有3%明胶的PBST,最佳样品稀释液为含有0.5%蔗糖的PBST,最佳兔抗牛酶标抗体稀释液为含有5%马血清的PBST,最佳兔抗牛酶标抗体工作浓度为1﹕20 000,最佳TMB底物反应时间为15 min。按上述条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176份牛布鲁氏菌病阳性血清和132份牛布鲁氏菌阴性血清,并统计结果后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该方法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线下面积为0.98。最佳判定临界点为样本OD值/阳性OD值(S/P)×100%=20%。在此临界值上时,敏感性为97.7%,特异性为95.5%。对1 200份临床样本的比对检测显示,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与进口商品化试剂盒的总符合率为96.25%。【结论】建立了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的牛布鲁氏菌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鲜甘薯料液的酶法降黏工艺,并实现鲜甘薯料液不加水直接发酵制备乙醇。【方法】从中国甘薯主产区选择12个种植范围较广的淀粉型甘薯品种作试验材料。分析甘薯主要成分(干物质、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与鲜甘薯料液黏度的相关性并选择对应的降黏酶。研究料水比(1﹕0、2﹕1、3﹕2、5﹕4和1﹕1)、酶处理时间(1、2、3、4和5 h)、酶添加量(纤维素酶:1.0、1.5、2.0、2.5和3.0 GCU·g-1;果胶酶:1.0、1.5、2.0、2.5和3.0 U·g-1)和酶处理温度(30℃、40℃、50℃、60℃和70℃)对酶法降黏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处理条件,并分析其在不同品种鲜甘薯直接发酵制备乙醇中的效果。【结果】对于12个供试淀粉型甘薯品种,在所有组分中,除了半纤维素(r=-0.239)和木质素(r=-0.069)外,其他组分均与黏度呈正相关(干物率,r=0.356;淀粉,r=0.211,可溶性糖,r=0.307;蛋白质,r=0.266;果胶,r=0.526;纤维素,r=0.600)。其中,果胶(P<0.01)和纤维素(P<0.05)与料液黏度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性。根据极差分析发现,对酶处理效果影响由大到小的酶处理条件分别为酶用量、料水比、酶处理时间和酶处理温度。基于正交试验结果并考虑到工业应用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酶处理条件为:料水比1﹕0、纤维素酶1.5 GCU·g-1、果胶酶1.5 U·g-1、温度50℃、作用3 h。经过酶处理后,鲜甘薯料液黏度明显下降。除皖苏178号(4 930 cp)外,其余品种的料液黏度在经过酶处理后均低于3 000 cp,降黏幅度95.07%-99.31%。乙醇发酵结束后,11个甘薯品种的乙醇含量均高于12%(v/v),其中有9个品种的发酵效率达到90%以上。【结论】果胶和纤维素是造成甘薯料液黏度高的主要成分。在液化前通过添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有效降低鲜甘薯料液黏度,并实现鲜甘薯料液不加水直接发酵制备乙醇。  相似文献   

15.
龙眼乳酸菌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龙眼乳酸菌发酵的优化工艺条件,明确乳酸菌发酵前后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为龙眼功能性饮料的开发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梯度浓度驯化法将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依次接入到含60%、70%、80%、90%(质量分数)龙眼果浆和10%脱脂乳的混合物中进行驯化,分析驯化过程中龙眼果浆酸度和pH的变化;以总酸为指标,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乳酸菌发酵龙眼果浆的工艺条件,建立包括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脱脂奶粉添加量和接种量的4因素回归模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龙眼果浆发酵前后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结果】(1)经过梯度浓度驯化后,得到了能在高浓度龙眼果浆中发酵的乳酸菌,经过12 h发酵,90%龙眼果浆的酸度由9.5 ºT升至104.4 ºT,pH由7.12降至4.44,其酸度显著高于60%和70%的龙眼果浆(P<0.05),而pH与60%、70%和80%龙眼果浆无显著差异(P>0.05)。(2)经回归模型并结合验证试验,确定乳酸菌发酵龙眼果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12 h、发酵温度45℃、脱脂奶粉添加量5%、接种量3%。在该条件下,龙眼果浆的酸度由发酵前的9.5 ºT升为105.1 ºT,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2%,可用于实际生产中预测。(3)龙眼果浆经乳酸菌发酵后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生了显著变化。共有53种挥发性物质被检测出,其中萜烯烃类15种、醇类6种、酯类18种、酮类7种、醛类3种、酸类2种以及其他类2种。与发酵前相比,龙眼果浆发酵后新产生了1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发酵后醇类、醛类、酯类、酮类和酸类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呈增加趋势,而萜烯烃类含量呈降低趋势。乳酸菌发酵龙眼果浆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乙醇25.68 μg·g-1、4-(1-甲基乙基)-苯甲醇2.42 μg·g-1、乙醛1.95 μg·g-1、苯甲醛1.25 μg·g-1、乙酸乙酯2.19 μg·g-1、苯甲酸甲酯1.05 μg·g-1、水杨酸甲酯1.93 μg·g-1、3-羟基-2-丁酮1.085 μg·g-1、反式-罗勒烯97.81 μg·g-1、别罗勒烯1.923 μg·g-1、乙酸1.84 μg·g-1,其中苯甲醛和乙酸乙酯由发酵产生,乙醇、乙醛、别罗勒烯及乙酸经发酵后含量增加。【结论】乳酸菌发酵显著增加龙眼果浆的总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优化控制发酵条件,可以开发风味独特的龙眼乳酸菌饮料新产品。  相似文献   

16.
张超一  樊小林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4):2777-2784
【目的】探究不同铵硝配比条件下香蕉幼苗对铵态氮、硝态氮两种形态氮素的吸收特性以及两种氮源离子相互作用对香蕉氮素吸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筛选最适于香蕉氮素吸收利用的铵硝配比,为香蕉氮素营养高效吸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养分吸收动力学原理,利用改进的耗竭法研究不同铵硝配比营养液中巴西品种香蕉(Musa AAA Giant Cavendish cv. Brazil)幼苗对铵态氮、硝态氮以及总氮的吸收动力学特征。设7个处理:100%铵态氮(100%A)、90%铵态氮+10%硝态氮(90%A+10%N)、70%铵态氮+30%硝态氮(70%A+30%N)、50%铵态氮+50%硝态氮(50%A+50%N)、30%铵态氮+70%硝态氮(30%A+70%N)、10%铵态氮+90%硝态氮(10%A+90%N)和100%硝态氮(100%N)。每个处理设9个氮浓度梯度:0、0.1、0.2、0.5、1、1.5、2、3、4 mmol·L-1。【结果】不同铵态氮﹕硝态氮配合条件下,香蕉苗吸收铵态氮、硝态氮及总氮的规律均符合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方程,其动力学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NH4+-N比例在10%-70%时,随着NO3--N比例的增加,可以增加香蕉幼苗对NH4+-N的吸收速率。在NH4+-N比例为70%时,NH4+-N的最大吸收速率(Vmax)最大,为55.56 μmol·g-1·h-1,NH4+-N比例超过70%会降低香蕉幼苗对NH4+-N的吸收速率。香蕉幼苗对NO3--N的吸收速率呈现随营养液NH4+-N比例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的规律。NH4+-N比例从10%增大到90%时,NO3--N的Vmax降低了2.62倍,增加NH4+-N的比例明显抑制香蕉幼苗对NO3--N的吸收。铵硝配比对香蕉根系与NH4+-N和NO3--N的亲和力影响无明显规律。在铵硝配比为3﹕7时香蕉总氮Vmax达到83.33 μmol·g-1·h-1,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最有利于香蕉吸收利用氮素。【结论】NH4+-N比例低于70%时,增加NO3--N比例可以促进香蕉幼苗对NH4+-N的吸收,NH4+-N比例高于70%时,增加NO3--N比例抑制NH4+-N的吸收。增加NH4+-N的比例明显抑制香蕉幼苗对NO3--N的吸收,铵硝配比为3﹕7最有利于香蕉吸收利用氮素。  相似文献   

17.
植物青枯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雯  徐进  张昊  许景升  丁伟  冯洁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1):2093-2102
【目的】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简称青枯菌)引起的青枯病(bacterial wilt of plants)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最为严重的土传细菌病害之一,严重制约了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建立高效、精准的早期诊断技术,是实现青枯病有效防控的基础。论文旨在建立一种能够特异检测青枯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实现青枯菌的田间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比对分析青枯菌的lpxC基因序列,并利用在线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0得到4条LAMP特异性引物,F3(5′- CCTGTACGTGGTCGGCTAT-3′)、B3(5′-ACCGCAACACGGGATCA-3′)、FIP(5′-TACGCCGTTTCATCGGCCAGGTACACGGCGCACAAGT -3′)、BIP(5′-ATCGTCACGTTCGACAAGGTGGAATGCCGGCTGCAACTG-3′)。通过单因素变化试验对LAMP反应体系中的各参数进行优化,设置反应温度为60、61、62、63、64、65℃,设置镁离子浓度为2、4、6、8、10、12 mmol·L-1,设置内外引物浓度比为2﹕1、4﹕1、6﹕1、8﹕1、10﹕1、12﹕1,确定最优反应体系。以分离自不同寄主的24个青枯菌株为参试对象,5个非青枯菌株(Ralstonia mannitolilyticaRalstonia pickettiiEnterobacter sp.、Acidovorax citrulliBurkhoderia cepacia)为对照,验证LAMP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将青枯菌GMI1000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10倍梯度系列稀释,以原液和101、102、103、104、105、106、107倍的稀释液为模板同步进行LAMP和普通PCR检测,比较两者的检测灵敏度。将马铃薯青枯病菌株Po41、姜青枯病菌株Z-Aq-1分别与马铃薯块茎和生姜根茎组织悬浮液混合,以LAMP检测方法对混合物进行检测,并以同样方法对表现典型萎蔫症状的人工接种番茄植株和健康植株以及田间马铃薯罹病块茎样品进行检测。反应结果直接通过观察产生的白色焦磷酸镁沉淀情况进行判定,或通过加入1 μL 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进行观察,阳性样品为绿色,阴性样品为橙色。【结果】建立了特异性检测青枯菌的LAMP方法,优化后确立了检测体系中FIP/BIP与F3/B3的浓度比为8﹕1(1.6﹕0.2 μmol·L-1),镁离子浓度为6 mmol·L-1,反应温度为63℃。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仅参试青枯菌反应管中的反应液呈现绿色,表明建立的检测体系具有高度特异性。以青枯菌GMI1000菌株的DNA原液及不同梯度的稀释液为模板进行的LAMP和普通PCR检测结果显示,LAMP的检测灵敏度为1.42 pg,比普通PCR高10倍。能够快速准确地从植物组织悬浮液、罹病番茄植物组织及田间罹病样品中检测到青枯菌。【结论】建立的青枯菌LAMP检测方法,高效特异,操作简单,无需复杂仪器,肉眼可直接观察检测结果,适合基层和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苯乙醇胺A为一种新型违禁添加剂,目前的检测方法繁琐耗时,故建立动物尿液中苯乙醇胺A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苯乙醇胺A与溴代戊醛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得到苯乙醇胺A半抗原,将苯乙醇胺A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得到免疫原和包被原,经TNBS法测定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比。用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单克隆抗体的灵敏度。选取与苯乙醇胺A结构类似的13种同类药物利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进行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的测定,计算交叉反应率。并通过胶体金、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物、结合物释放垫、反应膜、样品吸收垫的制备以及试纸条的组装,建立了动物尿液中苯乙醇胺A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测定试纸条的检测限、假阳性率、假阴性率以及与ELISA方法的检测猪尿样品结果比较,验证试纸条的准确度,其中ELISA方法的标准品浓度分别为0、0.1、0.3、0.9、2.7、8.1 μg·L-1,对猪尿样品的最低检测限为0.5 μg·L-1,回收率为75%-105%。【结果】苯乙醇胺A半抗原制备结果显示从苯乙醇胺A的氨基端引入末端代醛基的连接臂,得到苯乙醇胺A衍生物,即苯乙醇胺A半抗原。TNBS法测定结果显示苯乙醇胺A-BSA和苯乙醇胺A-OVA成功偶联,苯乙醇胺A半抗原-BSA偶联比为11.38,苯乙醇胺A半抗原-OVA偶联比为10.66。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MC-73杂交瘤细胞株的上清效价为1﹕2×103,腹水效价为1﹕5×107,较MC-33和MC-29的效价高,抗苯乙醇胺A单克隆抗体对苯乙醇胺A的IC50为0.365 μg·L-1,较MC-33和MC-29的IC50低,得到MC-73单克隆抗体腹水灵敏度最高。苯乙醇胺A单克隆抗体与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等共13种苯乙醇胺A的同类化合物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1%,试纸条检测限为5 μg·L-1,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0。检测实际动物尿液样品时,试纸条与ELISA测定结果没有差异。【结论】成功研制出灵敏、特异、简便、快速的苯乙醇胺A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可直接检测动物尿液,无需样品前处理,反应只需5 min即可得到检测结果。适合中国基层兽药检测实验室和企业大批量样品集中筛查及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19.
苹果中4种常用农药残留及其膳食暴露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国产苹果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吡虫啉和灭幼脲4种常用农药残留及其膳食暴露进行评估,明确并量化中国居民食用苹果途径的上述4种常用农药膳食摄入风险水平,为苹果安全生产、消费及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渤海湾(辽宁、山东、河北)和西北黄土高原(陕西、山西、河南)两大苹果优势主产区采集的282份苹果样品,运用专业风险评估软件@Risk,尝试构建非参数概率评估模型,对中国居民食用苹果途径的农药膳食摄入(暴露)风险进行概率评估。首先对282份苹果样品中上述4种农药残留检测值进行分布拟合,拟合度运用Chi-Squared、Anderson-Darling、Kolmogorov-Smirnov 3种统计方法进行检验,综合考虑3种评估拟合结果,确定最佳拟合分布。STMR、HR取最佳分布拟合值,%ADI和%ARfD分别表示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结果】参试的282份苹果样品,255份(占90.4%)苹果样品中检出了农药残留。在检出的4种常用农药中,多菌灵的检出率最高,达到81.9%;其次为甲基硫菌灵和吡虫啉,分别为52.1%和39.0%;灭幼脲的检出率最低,仅为31.2%。绝大多数苹果样品中农药残留量处于较低水平,最大检出浓度为0.9251 mg·kg-1(多菌灵),但仍远低于最大残留限量值3.0 mg·kg-1。样品中4种常用农药残留量均值依次为多菌灵(0.1042 mg·kg-1)>灭幼脲(0.0182 mg·kg-1)>甲基硫菌灵(0.0082 mg·kg-1)>吡虫啉(0.0050 mg·kg-1)。样品中4种常用农药残留量离散程度有异,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32.8%(甲基硫菌灵)、214.8%(吡虫啉)、174.1%(灭幼脲)和136.4%(多菌灵)。282份苹果样品农药残留量分布规律较明显,随着农药残留浓度的升高,样品所占的比例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7份(占9.6%)苹果样品中未检出上述4种常用农药,198份(占70.2%)苹果样品中检出2种及以上农药残留,19份(占6.7%)苹果样品甚至检出4种农药残留。不同年龄组人群食用苹果途径的上述4种常用农药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分别为0.2120%-35.1100%(多菌灵)、0.0051%-0.8240%(吡虫啉)、0.0049%-0.1710%(甲基硫菌灵)和0.0004%-0.0152%(灭幼脲);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分别为0.1940%-16.0500%(多菌灵)和0.0122%-0.9400%(吡虫啉)。幼儿(2-6岁)和儿童(7-13岁)2个年龄组人群由于体重较轻,而苹果摄入量相对较高,膳食摄入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为重点监控对象。不同年龄组人群之间,随着年龄的增加,农药膳食摄入风险整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同一年龄组人群,选取的百分位点值越高,农药膳食摄入风险越大。【结论】中国苹果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吡虫啉和灭幼脲这4种常用农药检出率较高,但所有样品农药残留量均低于最大残留限量。中国居民食用苹果途径的上述4种常用农药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幼儿和儿童2个年龄组人群膳食摄入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