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姬菇又称玉蕈、蟹味菇等,其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具有独特的蟹香味,营养丰富,子实体提取物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功效,是一种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的珍稀食用菌。真姬菇的品质易受菌株特性、培养环境条件、出菇管理方式和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季节性真姬菇栽培方法,由于自然环境条件难于调控,影响商品性状。而真姬菇工厂化栽培,可根据真姬菇生物学特性人工调节栽培环境,控制适宜真姬菇生长和发育外界条件,因此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是提高产量和品质,做大、做强真姬菇产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真姬菇是一种备受市场欢迎的食用菌品种,其味道鲜美,质地脆嫩。影响真姬菇生长的因素较多,如菌株特性、培养条件、管理方式等,采用传统栽培方式易导致其商品性状无法保证。因此,采用工厂化栽培方式,通过控制其生长环境,确保外部条件能够满足真姬菇生长的实际需要,可有效保证真姬菇高产与稳产。本文对真姬菇的工厂化栽培技术展开深入探析,以期为工厂化栽培真姬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真姬菇栽培菌株的ITS和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ITS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7个真姬菇菌株进行遗传分析.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TS)区域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供试菌株ITS序列长度为594 bp,与GenBank上登录的真姬菇菌株ITS序列相似度为99%以上,在种的水平上证明供试菌株为真姬菇.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技术和转移扩增技术,根据香菇、糙皮侧耳、灰盖鬼伞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真姬菇供试菌株基因组DNA进行扩增.从54对引物中筛选出23对能够扩增出稳定带型且菌株之间带型差异明显的SSR引物.利用23对引物对全部供试菌株进行扩增,共扩增13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08条,多态性比率达到81.2%.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常规栽培菌株和工厂化栽培菌株聚在不同组,说明两者之间的遗传背景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获得菌株的特有SSR标记分析表明:利用7对引物可以将工厂化栽培菌株区分开,其中2个工厂化栽培菌株各自具有1条特异条带,其他工厂化栽培菌株均可通过引物组合法区分开.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苎麻副产物含量、p H、含水量和添加剂等栽培基质对真姬菇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苎麻副产物含量50%、水分含量65.0%、p H 6.0、并添加1%的碳酸钙和1%的白糖时,栽培真姬菇的效果较好,生物学效率达158%以上。与对照棉子壳栽培效果差异不显著,表明苎麻副产物可以代替50%的棉子壳用来栽培真姬菇。  相似文献   

5.
真姬菇菌糠栽培平菇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菇菌种B_2为试材,以真姬菇菌糠和木屑为主要栽培料,寻求真姬菇菌糠的再利用途径。结果表明,配方4(木屑48%、真姬菇菌糠30%、麦麸20%、石膏1%、葡萄糖1%)的菌丝长势强,菌丝洁白、浓密、粗壮,满袋时间与对照组相同,子实体外观特征与对照接近;虽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在木屑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可用一定比例的真姬菇菌糠替代木屑栽培平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2种真姬菇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真姬菇Ⅰ、Ⅱ发酵生产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酵母膏;液体发酵培养基是葡萄糖3%、酵母膏0.4%、vitB110mg/100ml、KH2PO40.1%、MgSO40.1%,pH值为6.0;液体发酵的优化条件是初始pH 6.0~7.0,振荡速度110~130r/min,培养温度25~28℃,装液量150ml/250ml.2种真姬菇菌丝体及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真姬菇Ⅰ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分别是3.92、8.83 mg/ml;真姬菇ⅠⅠ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分别是3.25、7.69 mg/ml,即真姬菇Ⅰ摇瓶发酵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高于真姬菇Ⅱ.  相似文献   

7.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2种真姬菇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真姬菇Ⅰ、Ⅱ发酵生产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酵母膏;液体发酵培养基是葡萄糖3%、酵母膏 0.4%、vitB1 10mg/100ml、KH2PO4 0.1%、MgSO4 0.1%,pH值为6.0;液体发酵的优化条件是初始pH 6.0~7.0,振荡速度110~130r/min,培养温度25~28℃,装液量150ml/250ml。2种真姬菇菌丝体及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真姬菇Ⅰ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分别是 3.92、8.83 mg /ml;真姬菇ⅠⅠ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分别是3.25、7.69 mg /ml,即真姬菇Ⅰ摇瓶发酵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高于真姬菇Ⅱ。  相似文献   

8.
正真姬菇又名玉蕈、斑玉蕈,外形美观,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具有海蟹味,也有人称之为蟹味菇、海鲜菇。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是采用现代工业设施,通过人为调控,创造出适合其不同发育阶段所需的环境条件,进行立体、规模、周年栽培,并实现高产、高收益的一种生产方式。真姬菇工厂化袋式栽培一般菌丝满袋需40~50天,后熟45~55天,出菇期20~25天,整个生产周期为110~130天。现将江苏徐州真姬  相似文献   

9.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龙海市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发展迅速,但品种单一(以杏鲍菇为主),利润空间有限。为此,笔者以龙海市九湖食用菌研究所为依托,从2005年开始引进真姬菇进行试种,经过几年探索,总结一套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技术,其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真姬菇菌糠栽培食用菌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菌糠的再利用,以工厂化栽培真姬菇(Hypsizigus marmoreus)产生的菌糠为主料,栽培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Quel.)和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结果表明,猴头菇培养基中添加菌糠对菌丝生长及产量有抑制作用,杏鲍菇和鸡腿菇培养基中添加60%的菌糠能明显促进其产量,生物学效率分别可达92.3%和111.6%。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利用工厂化真姬菇菌糠栽培平菇试验,结果表明:既可充分实现废糠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又可降低生产平菇的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以工厂化生产的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菌渣(SH)替代部分稻草(RS)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9715菌株,结果与对照培养料相比,满菌时间与原基形成时间无显著性差异。配方20%SH+77%RS与配方40%SH+57%RS比对照配方CK1产量分别提高14%和19%,比对照配方CK2产量分别提高68%和75%。  相似文献   

13.
以玉米芯和豆秸为主要栽培料,以菌丝长势、子实体形态特征、第一潮菇产量及生物学效率、子实体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为观测指标,对真姬菇做最佳栽培配方筛选。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木屑20%、麦麸8%、玉米芯50%、豆秸20%、葡萄糖1%、石膏1%,各观测指标均能达到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真姬菇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长条件)及固体栽培基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真姬菇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真姬菇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真姬菇多糖的提取和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和正交设计对真姬菇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采用自由基体外清除试验对真姬菇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200 W、料液比1 g∶40 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 min的条件下,真姬菇多糖提取得率可达5.68%;真姬菇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清除效果,当浓度为1.0 mg/mL时,其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浓度为80μmol/L的维生素C相当。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食用菌生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设置银耳工厂化瓶栽培养料5个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③25%玉米杆+麸皮17%+棉籽壳57%+石膏1%最适银耳工厂化瓶栽,产量最高达227.5g/瓶,生物学效率达87.5%,投入产出比1∶3.68。  相似文献   

17.
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食品真姬菇工厂化生产的产地环境、设施要求、生产技术、采收与分级、病虫害防治及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适用于山东省无公害食品真姬菇的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本文对真姬菇工厂化生产需要的条件、生产技术要求、采收以及生产记录过程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其他企业和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现代化工业设施,创造适合食用菌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从而实现食用菌的规模化、工厂化、周年化生产.淮北市化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3率先在我省开展真姬菇的引种和相关设施化栽培技术研究,不断完善生产方案与措施,配套真姬菇的设施栽培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现代化工业设施,创造适合食用菌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从而实现食用菌的规模化、工厂化、周年化生产。淮北市化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3率先在我省开展真姬菇的引种和相关设施化栽培技术研究,不断完善生产方案与措施,配套真姬菇的设施栽培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