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解我国特有珍稀植物华木莲叶片的内生真菌菌群结构特征,以华木莲叶片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华木莲的内生真菌。结果表明,PDA改良培养基(PDA培养基内加20 g/L华木莲叶汁液、30 mg/L链霉素)的分离效果最好。从华木莲的叶中共分离得到87株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鉴定,鉴定菌株74株,为4目5科10属,分别为青霉属、木霉属、曲霉属、小孢霉属、交链孢属、枝孢属、长蠕孢属、镰孢霉属、拟茎点霉属、丝核菌属,结果显示叶中内生真菌菌群多样性较丰富,优势属为无性丝孢类菌群中青霉属、木霉属、交链孢属和无性腔孢类拟茎点霉属;分离率分别为17.2%、12.6%、10.4%和11.5%,对开发和利用植物内生真菌及丰富真菌的物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柠檬流胶病原菌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重庆北碚区与四川安岳县柠檬流胶病的研究表明,在21个菌株中,细菌占9.52%,真菌占90.48%,真菌类主要有镰孢霉、拟茎点霉、腐霉、疫霉和交链孢霉等5属,其中,镰孢霉属的分离频率最高,达36.84%,拟茎点霉属为21.05%,腐霉属占15.79%,疫霉属和交链孢霉属分别占15.79%和10.53%因此,镰孢霉、拟茎点霉和腐霉属可能是该地区柠檬流胶病的主要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3.
千年桐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溶磷能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初步筛选具有较高溶磷活性的 内生真菌。【方法】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的外墩采育场、湖桥工区和书坊林场的千年桐根、茎、叶中分离纯 化得到内生真菌。根据菌落在根、茎、叶中出现频率及其直径生长速度筛选优势菌株,进一步对优势菌进行溶 磷能力的定性测定。【结果】共分离出 155 株菌株,其中茎内生真菌 60 株(38.71%)、叶 50 株(32.26%)、 根 45 株(29.03%)。湖桥样地采集的内生真菌数量最多、外墩样地最少。选出 25 株优势菌株,经形态学和 18 SrDNA 分子鉴定分别为毛霉菌属(Mucor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生赤壳属(Bionectria sp.)、木霉属(Trichoderma sp.)、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 s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盾壳霉属(Coniothyrium sp.)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对优势菌株溶磷效果的试验表明,具有较强 溶磷活性的菌株分属青霉属(Penicillium sp.)和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 sp.)。【结论】千年桐内生真菌数 量在不同地点和不同器官间分布各有不同,初步确定千年桐内生真菌菌属组成,得到具有较强溶磷活性的菌株 分属青霉属(Penicillium sp.)和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 sp.)。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发有地域特色的杜仲内生真菌资源,为杜仲内生真菌多样性和内生真菌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传统的组织培养法从毕节市杜仲中分离内生真菌,对得到的内生真菌进行形态学和真菌rDNA的居间序列(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鉴定。[结果]从毕节市杜仲中分离得到93株真菌,经鉴定分为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间座壳属(Diaporithe sp.)、黑孢属(Nigrospora sp.)、粪壳菌属(Sordariales sp)、黑附球菌(Epicoccum rnigrum)、小光壳属(Leptosphaerulina sp.)、锐顶炭角菌(Xylaria apiculat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和大白栓菌(Trametes lactinea)共9属,其中拟茎点霉属和间座壳属为优势菌属,分别占54.83%和26.88%。[结论]贵州杜仲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杜仲内生真菌炭角菌属、大白栓菌为我国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生真菌在小麦不同生长期、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方法]从包头市土右旗7个地块的小麦上分期、分部位取样,对内生真菌在宿主中的分布规律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小麦器官的带菌率与成熟度成线性关系,而种子的带菌率最高,达28.03%.通过采用常规的真菌分离方法分离到30株内生菌,通过形态学、培养及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共鉴定出小麦内生真菌7个属,分离频率较高的真菌有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曲霉属(Aspergillus sp.)、木霉属(Trichoderma sp.)、根霉属(Rhizopus sp.)、青霉素(Penicillium sp.)、离蠕孢属(Bipolaris sp.)及类酵母属(Saccharomyces).[结论]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内生真菌与小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板栗贮藏期致腐病原真菌种类鉴定及其侵染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无症和显症的板栗种仁上经组织分离法共分离获得22株真菌,其中16株经鉴定为11个属真菌: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 s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茎点霉属(Phoma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聚端孢属(Trichothecium sp.)、壳梭孢属(Fusicoccum sp.)、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毛霉属(Mucor sp.)、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葡萄孢属(Botrytis sp.)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另有6个未知菌株有待鉴定,链格孢属、镰刀菌属、聚端孢属和壳梭孢属为致病优势菌株。回接试验表明,致腐真菌在板栗有伤时容易侵入种仁引起发病,在板栗无伤时多数菌株不能侵入,个别菌株能侵入,但侵染率低,病情不严重。不同处理对板栗贮藏期防腐试验得出,防腐处理虽然能够清除种子表面的病菌,但不能清除种子内部的病原菌,其防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悉云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研究了云南丽江维西地区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Cheng et L.K.Fu)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及数量。从云南红豆杉根、茎、叶中分离获得115种内生真菌,经过形态学和ITS分析结果表明,这115种内生真菌分属于21属,其中分布最广的类群是芽枝霉属(19种),其次是黑孢属(17种)和拟茎点霉属(14种),说明云南红豆杉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种群及其组成存在差异,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经初步检测,其中有4个菌种能够产生紫杉醇。  相似文献   

8.
木麻黄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离和鉴定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枝条和果实中的内生真菌,筛选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木麻黄枝条和果实中的内生真菌,通过菌落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采用薄层层析-生物自显影法测定木麻黄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对细菌的抑制活性,采用多孔板-DPPH显色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从木麻黄枝条和果实中共分离鉴定得到12株内生真菌,枝条和果实内生真菌存在明显的差异,相同的菌株只有2株,分别为Cef-1(Pseudofusicoccum sp.)和Cef-7(Pestalotiopsis sp.);12株内生真菌分属于9个不同的属中,分别为Pseudofusicoccum、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裂菌属Rhytidhysteron、拟茎点霉属Phomopsis、镰刀菌属Fusarium和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其中,葡萄座腔菌属种类最多,为木麻黄内生真菌的优势种群,其次是拟盘多毛孢属真菌。抗细菌活性的结果表明,Cef-2(Botryosphaeria sp.)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活性,对所有供试细菌的抑菌斑直径均大于10 mm,强于阳性对照硫酸链霉素,Cef-1和Cef-9(Fusarium sp.)对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也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内生真菌Cef-2表现出最好的抗氧化活性,IC50为0.80mg/mL。【结论】木麻黄枝条和果实中均存在内生真菌且均以葡萄座腔菌属为优势种群,2个部位真菌的种类存在明显差异。内生真菌Cef-2表现出最强的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候选菌株进一步分离和鉴定其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湛江金银花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湛江金银花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比较分析不同地区金银花真菌种类差异.采用真菌形态鉴定同时结合真菌ITS序列方法对金银花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从湛江金银花分离鉴定了内生真菌17株,分别属于9个属17个种,其中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为优势属,占分离总株数的29.41%,叶部分离的主要是木霉属Trichoderma和拟茎点霉属Phomopsis,茎部分离的是镰刀菌属Fusarium,花部分离得到的主要是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不同组织部位的湛江金银花内生真菌在数量和种群组成中存在差异,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杨梅气调贮藏保鲜后果实真菌区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气调保鲜后的杨梅果实中的各种真菌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和分析表明,在气调贮藏后的杨梅果实上共有真菌20种,一类是厌氧性的,以酵母类等真菌为主,一类是好氧性的,有青霉菌、芽枝霉、曲霉菌、镰孢霉等。其中,酵母菌、假丝酵母为优势菌群,其次为青霉菌、芽枝霉、曲霉菌、镰抱霉等。  相似文献   

11.
奉新县猕猴桃果实腐烂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江西奉新猕猴桃果实腐烂的病原菌种类,对该县猕猴桃烂果进行大量病菌分离,对分离的病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奉新猕猴桃烂果的病原菌有6种,分别是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其中主要是葡萄座腔菌(分出率占83.0%),其次是拟茎点霉菌(分出率占8.9%).致病性测定结果同时表明葡萄座腔菌既可从果面伤口侵入,也可以从果皮直接侵入,其他5种真菌则只能从伤口侵入.研究结果对奉新猕猴桃烂果病害的防治和进一步研究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福建橄榄真菌性病害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记述了福建橄榄 (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 1 3种真菌性病害及其病原真菌 :叶斑病 (Phyllosticta crataegicola、P.oleae) ,叶枯病 (Coniella castaneicola) ,叶枯斑病 (H arknessia sp.) ,叶褐斑病 (Sphaeropsis cruenta) ,叶污斑病 (Cladosporiummacrocarpum) ,叶黑斑病 (Alternaria tenuis) ,煤烟病 (Capnodium sp.) ,灰斑病 (Monochaetia karstenii、Pestalotiopsis eriobotry-folia) ,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镰刀菌果腐病 (Fusarium oxysporum) ,树干溃疡病 (Botryosphaeria ribis) ,枝枯病 (Massaria moricola) ,根腐病 (H elicobasidium albicans)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全国荔枝存在的病原真菌种类,对来自全国6省18个市地的108个荔枝品种的162份病害样本进行分离鉴定,得到255个病原真菌菌株,涉及21个种,其中13种已有记录在荔枝上发生,8种未有在荔枝上报道出现.炭疽菌和镰刀菌所占比例最多、分布范围最广、涉及荔枝品种最多,在荔枝叶片、果实和茎干上几乎都能分离到,霜疫霉菌(Peronphythora litchi)只在果实上分离到.叶部是病原真菌存在的最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14.
七种植物粗提物对常见植物病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用生长速率法以辣椒丝核病菌、黄瓜黑星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为供试菌种,对7种植物的12种二氯甲烷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龙葵全株粗提物对辣椒丝核和黄瓜黑星病菌、龙葵果实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苍耳果实提取物对辣椒丝核病菌的抑制率均为100 %;黄花蒿(全株)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辣椒丝核病菌的菌丝抑制率都分别达到了78.5 %以上。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福建省部分地区的蔬菜根结线虫卵囊寄生真菌.从8种蔬菜病根上采集根结线虫卵囊样品624份,分离到真菌401株,除34株不产孢及疑难种未鉴定外,已鉴定的真菌有18个属:镰孢菌、拟青霉、根霉、曲霉、厚垣孢普可尼亚菌、丝核菌、弯孢、毛霉、刚毛孢、木霉、链格孢、拟盘多毛孢、青霉、炭疽菌、黑孢霉、小克银汉霉、枝孢霉、横隔霉....  相似文献   

16.
枣黑斑病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连续3年的病果致病菌分离和病原菌回接试验,结果证明,引起枣果实黑斑病的致病菌是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和Alternaria sp,属弱寄生菌;由于使用GA增加产量,降低了叶果比,果实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是黑斑病发生的内因;8月下旬多雨引起的果实生理紊乱症(皱胴病)是黑斑病发生的重要诱因;成熟期遇雨是黑斑病发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茶树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豫南地区茶树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茶树内生真菌种类丰富,有7科15属18种,这些真菌由子囊菌与半知菌构成,未发现担子菌与接合菌种类。在这些真菌中,Colletotrichum,Pestalotiopsis sp.1,Phomopsis sp.,Macrophoma sp.1等4种真菌分布普遍,且分离率高,为茶树优势内生真菌。研究还表明,不同茶园茶树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不同,这与茶园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茶树器官,其内生真菌的种类也不同,叶片内生真菌种类最多,未发现种子有内生真菌存在;茶树同一器官不同组织的内生真菌种类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桃黑斑病的病原菌。[方法]对采自秦安桃园的病果、病枝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多批次分离和纯化培养,获得T-1、T-2、T-3、T-4共4株菌,按照柯赫式法则对所得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T-3、T-4这2株菌具有致病性,经初步鉴定分别是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暗梗孢科砖隔孢亚科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 Nees ex Wallr.)和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暗梗孢科枝孢属(Cladosporium sp.)。[结论]试验结果为有效防治桃黑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瓜栗病原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定了广州地区瓜栗「Pachira macrocarpa(Cham.et.Schlecht.)Walp.」上8种病原真菌,即大果拟茎点霉(Phomopsis macrocarpae P.G.Xi.Z.D.Jiang et P.K.Chi sp.nov.),榴莲拟茎点霉(Phomopsis durionis H.Syd)、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胶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板栗实腐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及侵染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地区板栗实腐病的病原菌有5种.在板栗怀黄品种处于不同活力状态的种子上接种,表明这些病原菌的致病性有差异.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致病性最强,受种子活力状态的影响较小;Dothiorella gregaria致病性较强,潜育期的长短受种子活力的影响较明显;Fusarium solani,Phomopsissp.和Rhizopus stolonifer致病性较弱,仅在种子活力水平较低时致病,且发病率也低.在栗果不同发育阶段和种子贮藏时期分离检查花器和栗果组织带菌状况,病原菌在板栗雌花受粉期以后开始侵入花柱和栗苞外壳,8月中旬花柱和果皮上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增多,9月中旬栗果近成熟期病原菌进入种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