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花色苷的结构稳定性与降解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花色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可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但花色苷结构不稳定。由于花色苷稳定性影响因子多、降解机制复杂,深入开展花色苷的降解机制和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析了影响花色苷稳定的主要因子、花色苷的不同降解机制以及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展花色苷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黑莓花色苷提取纯化及抗氧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色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功能性水溶色素。黑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花色苷,具有重要的生物和抗氧化活性,受到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的青睐。本文介绍了黑莓花色苷结构组成,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和抗氧化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开展黑莓花色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花色苷类物质是广泛存在于植物花和果实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发现花色苷具有抗自由基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文章就其提取、分离及鉴定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花色苷类物质降血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脂及其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研发具有降血脂功能的天然药物或通过日常饮食调节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花色苷是一种功能性天然食用色素,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及降血脂作用。研究花色苷分子结构与抗氧化及降血脂功能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可以为开发具有降血脂功能的天然食用色素及功能性食品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5个不同果皮颜色的普通型无花果品种的秋果为试材,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色素的变化,以及果皮色素含量与果实糖分累积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花果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先升后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先降后升,花色苷含量在成熟期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无花果果皮颜色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果实成熟期不同色素的含量因品种而异,红色和紫色品种果皮中的花色苷含量远高于黄色和黄绿色品种。紫色品种M121成熟期不仅花色苷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而且叶绿素含量在5个品种中名列第二,一方面揭示了决定无花果色泽的色素多样性,另一方面表明了M121品种在抗氧化活性等方面具有的潜在的优势。无花果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持续上升,可溶性糖的大量积累早于花色苷的大量积累。各品种叶绿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均呈负相关,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花色苷类化合物是红葡萄酒中主要的颜色物质,其种类、状态和含量决定了酒体的色泽特征和陈酿潜能。但花色苷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降解,使得红葡萄酒出现色度变浅、颜色稳定性不佳等问题。通过花色苷与辅色素类物质的相互作用(即辅色化作用),可以达到增强葡萄酒色泽、提高颜色稳定性的效果,是一种天然有效提升红葡萄酒色泽的方法。系统介绍了红葡萄酒中花色苷辅色化反应的作用类型、辅色化反应机制、辅色化现象的测定和表征、红葡萄酒中主要的辅色素因子以及辅色化反应的影响因素等问题,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花色苷结构稳定性研究及其在葡萄酒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皱皮木瓜花色苷类的色谱、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运用纸色谱法、光谱法、三氯化铝红移和显色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皱皮木瓜花色苷类的色谱、光谱特性。结果表明,该花色苷类的主要成份是锦葵色素—3—葡糖苷和锦葵色素双苷,二者分别占总色素含量的60%和28%,与葡萄中的主要色素一致,可用作化妆品和食品的着色剂。  相似文献   

8.
紫藤花色苷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取紫藤花色苷寻求一种好的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紫藤花色苷的提取条件,并探讨其理化性质。[结果]用料液比1∶20,90%乙醇和1%盐酸在45℃条件下浸提3h,提取效率最好;花色苷色素溶液的颜色随着溶液pH值的改变而变化,金属离子Na^+、Cu^2+、Zn^2+、Mg^2+对花色苷色素颜色无影响;色素溶液的氧化性、还原性均较差;蔗糖、葡萄糖和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稳定性均无显著影响。[结论]紫藤花色苷是一种有前途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9.
卢其能  杨清  江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42-10244
阐述了马铃薯色素的早期遗传研究、色素遗传理论、色素遗传基因的生化解释、花色苷相关基因的定位和分子标记,介绍了马铃薯花色苷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0.
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浓度对蓝莓花色苷溶液的稳定性及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50mmol.L^-1)的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对蓝莓色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异抗坏血酸的效果要好于抗坏血酸;但在高浓度下,异抗坏血酸与抗坏血酸对蓝莓色素都有一定的促分解的作用,都能加速色素褪色;浓度越大,在热处理过程中蓝莓色素溶液的吸光度值(Amax=520nm)下降越快。各浓度的抗坏血酸都可使反应体系中花色苷的相对含量下降,分解指数升高。反之,低浓度的异抗坏血酸可使反应体系中花色苷的相对含量比对照组升高,分解指数下降;但在高浓度时,仍可使反应体系中花色苷的含量降低,分解指数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北陆花青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分别采用Fenton反应体系、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亚油酸体系和普鲁士蓝法来测定北陆花青素对OH.和O2-.的清除作用、对脂质过氧化物的抑制作用及其还原能力进行评价,并以维生素C和葡萄籽花青素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北陆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高于葡萄籽花青素和维生素C,对OH.和O2-.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其IC50分别为0.345mg/ml和34.28μg/ml,对脂质过氧化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较高的还原能力。[结论]北陆花青素是一种潜在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药物。  相似文献   

12.
花色素苷是越橘果实中最主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国内外对越橘花色素苷研究和利用的报道越来越多.文章综述近几年来越橘花色素苷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越橘花色素苷种类及含量;目前越橘花色素苷的研究热点,即在抗氧化活性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越橘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及转录调控因子.最后结合实际,对越橘花色素苷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建立紫玉米中花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紫玉米中的花青素经过酸化乙醇溶液超声加热提取,使花青素水解为一些常见的花色素。选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以1%甲酸水溶液和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530 nm 波长处对6 种常见花色素(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锦葵色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2 mg/L~100 mg/L 范围内,6 种花色素与响应值呈线性关系,分别获得标准曲线方程及相关系数,r2>0.99; 6 种花色素的平均回收率在88 %~106 %,RSD 值在0.5 %~3.9 %。  相似文献   

14.
为高效利用花青素资源、探索花青素新的利用途径、开发花青素新产品,对2000—2022年间不同有关作物花青素含量、药用机制以及相关产品开发等进展,进行系统地文献梳理。文献报道了花青素具有抗癌、抗炎症、抗肥胖和改善器官疾病等药用价值;并且花青素也广泛存在于作物中,其资源丰富、经济回报率高,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但目前花青素药理机理尚未明晰,产品开发力度还不够。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现阶段需要应用包括作物学、药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手段,深入阐明其药用价值机理。通过加大花青素相关产品与产业链开发,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相似文献   

15.
张云洁  潘怡辰  王汝茜  李集临  张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014-12016,12080
花青素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色素.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可以生产出绿色、健康的保健品、水果及观赏性花卉植物.目前与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已通过PCR、蛋白质纯化、转座子标签等技术手段从金鱼草、玉米、矮牵牛等植物中分离且克隆.本研究综述了花青素合成途径相关调节基因和结构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花色是观赏植物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是植物自然进化过程中最具适应意义的表型性状,也是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花青素苷是使花朵呈色的重要色素之一,被子植物中约有80%的科的花朵颜色由花青素苷决定;迄今从自然界分离和鉴定出的花青素苷多达600种,主要由6种花青素苷元衍生而来。花青素苷合成途径是迄今为止研究得最为清楚的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之一,它的合成首先取决于类黄酮代谢途径的生成,花青素苷种类的多样性则源于其不同分支途径的形成,在花青素苷元基本骨架上不同位置取代基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花青素苷。在花青素苷生物合成过程中,分支点酶的竞争机制和关键酶的底物特异性使花青素苷的种类及相应的花色表型具有种属特异性。花青素苷合成后需要转运到液泡中被包裹成色素体,植物细胞中的液泡积累和贮存色素体的能力是影响花青素苷呈色的重要因素,因此,花青素苷在花瓣中的最终呈色还受液泡pH、助色素含量以及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等多种细胞内因素的影响。目前,已经在多种植物中获得了与花青素苷合成及呈色相关的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并解析了其功能,成功获得了一些转基因花卉,但是这些基因调控表达的机制,包括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的调控、DNA序列本身的差异和DNA甲基化修饰的调控机制等仍不清楚,转基因植株花色改良的程度也很有限,对于如何将这些机制应用于花色改良的转基因育种也是一个前沿的课题。花青素苷对园艺作物器官呈色机制的解析有助于对花朵呈色机制的理解,观赏植物中花色形成机理的研究对于园艺作物器官呈色机制的解析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以观赏植物为例,从花青素苷合成分支途径形成的机理、花青素苷生物合成途径的遗传调控机理以及影响花青素苷呈色的主要因素及其遗传调控机理3个方面,对影响植物花朵呈色的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近年来基于花青素苷代谢和呈色机理的花色改良分子设计育种,尤其是国际上广泛关注的蓝色花育种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定向培育具有新奇花色的观赏植物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黑大豆种质资源种皮花色苷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不同黑大豆种质资源种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酸性甲醇浸提60个黑大豆种质种皮中的花色苷,通过与标准品对照,用HPLC法分析其种皮花色苷的组成及含量,同时用pH示差法测定各种质的总花色苷含量,采用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法测定各种质种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60个黑大豆种质中共检测到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葡萄糖苷、芍药素-3-葡萄糖苷和锦葵素-3-葡萄糖苷6种花色苷组分。其中有44个品种中检测到上述全部6种花色苷组分,而其余16个品种只含有其中的4-5种。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是所有受试黑大豆种质中含量最高的花色苷组分。不同黑大豆种质间各单体花色苷和总花色苷含量及其ORAC值抗氧化能力差异均较大,其中总花色苷含量的变幅为98.8—2 132.5 mg/100g,ORAC值的变幅为212.5—1 834.6 μmol TE/g,且各种质总花色苷含量与其ORAC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 = 0.62, P<0.001)。采用快速聚类法将60个黑大豆种质聚成营养和花色苷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的三大类群。【结论】不同黑大豆种质种皮花色苷组成基本相同,但其各花色苷单体及总花色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花色苷是黑大豆种皮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