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明确诱导枇杷单性结实形成无核果实的机理和适宜诱导时机,通过观测不同时期400mg.L-1 GA3+20mg.L-1 CPPU诱导后的早钟六号枇杷花器官和果实种子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花蕾期处理果实无核率为100.0%,花后处理和对照为0,花后处理的种子重、幼果种子数、成熟果种子数及种子萌发率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显然,GA3+CPPU诱导枇杷的花蕾能加剧雌雄异熟和雌雄异位,导致授粉受精机会大幅减少或避免,没有形成种胚是导致枇杷单性结实的主要原因,受精前的花蕾期是获得枇杷无核果实的适宜诱导时机。  相似文献   

2.
以早钟6号和长红3号枇杷为材料,调查了枇杷早花果和晚花果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及其果实生长期间的平均温度和昼夜温差.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果实呈S型生长动态,其发育分为3个阶段:阶段Ⅰ为果实膨大缓慢期,包括细胞分裂期;阶段Ⅱ为果实快速膨大期;阶段Ⅲ为生长减缓期.早花果单果重均比迟花果大,整个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平均温度高于迟花果.  相似文献   

3.
以GA,600mg/L+CPPU20mg/L从花蕾期开始,对早钟六号和东湖早枇杷处理2~4次,观测结果表明:GA3+CPPU诱导枇杷单性结实的无核率、果形、可食率与处理次数无关,一定时期内单果重随处理次数增加而显著变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有显著提高,处理次数对其影响不大;无核果实成熟期提前,随处理次数增加成熟期提前程度减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枇杷变异新品系———‘川早枇杷’的生长特性及果实品质。[方法]以‘川早枇杷’和‘早钟六号’2个枇杷品种为材料,采取石蜡切片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个品种的枝条组织形态和物候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川早枇杷’的抽梢和展叶时间均比早熟品种‘早钟六号’提前约半个月至1个月左右;‘川早枇杷’的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比早熟品种‘早钟六号’提前3个月‘;川早枇杷’春梢各组织在春梢中所占比例为表皮3.7%,皮层薄壁组织14.5%,维管组织15.9%,髓65.9%‘,早钟六号’各组织比例分别为3.1%、42.5%、6.9%、47.5%。[结论]在物候期方面,‘川早枇杷’早于目前广泛栽培的早熟枇杷品种‘早钟六号’,是一种重要的枇杷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鄂东南枇杷主产区关键生育期的枇杷低温冻害和高温热害发生规律,首先对2011—2020年枇杷物候期和气象灾害开展调查,并整理相关数据,确定枇杷花期、幼果期冻害等级指标及果实近成熟期热害天气指标;再利用邻近的通山国家气象观测站1959—202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将主产区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2011—2020年气象资料延...  相似文献   

6.
沙田柚少核果实的化学诱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沙田柚 (CitrugrandisCV .shatianyou)成年树为试材 ,对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其单性结实的效果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用一定浓度的N - (2 -氯 - 4-吡碇基 ) -N -苯基脲(CPPU)、赤霉素 (GA3)、CPPU GA3的混合液于花期和幼果期进行喷布处理 ,并以红酸柚的花粉人工授粉为对照 .结果表明 ,外源生长调节剂处理花期、幼果期的沙田柚可获得少核果实 ,且生理落果大为降低 ,果实的含糖量增加 ,果实品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单果重略为降低 ,其中以GA3、CPPU GA3的混合液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简单  陆韬  邵小卫  金杨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7):1482-1486
利用兰溪市枇杷种植重点区域内气象观测站(甘溪、花塘、黄店、穆坞)2020年枇杷花果期(10月至次年4月)气象资料,与同时段兰溪市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枇杷花果期低温冻害变化特征,利用统计学方法建立兰溪枇杷花果期低温冻害预报模型。结果表明,通过最低气温可以判断出枇杷花果期是否遭受低温冻害及冻害程度,枇杷在不同天气类型下最低气温的日变化特征均为单峰曲线,晴天最低气温变幅最大,阴(雨雪)天变幅较小,其中花期三花受冻害的概率最高,幼果期在1月份受冻害的可能性最大。基于气象站最低气温建立的枇杷花果期低温冻害预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枇杷种植区域内低温情况,预估其冻害情况,从而提早开展相关预报及服务,减轻冻害对种植户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依据枇杷栽培花果期对环境温度的要求,针对广东批杷盛花期忌高温、幼果期忌霜冻、果实成熟期容易皱缩萎蔫的生态栽培反应,以广东各县12月至翌年4月的6个气候生态温度因子做为区划指标,划分出生态栽培适宜小区6个、次适宜小区3个、不适宜小区3个,并评述了各区的生态栽培特点,建议今后扩大生产规模,应重点放在适宜区域,特别是生态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的英德市和丰顺县.  相似文献   

9.
丽水山区影响枇杷生长发育的临界气温历史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53—2013年丽水市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气温观测资料,确定枇杷关键生育期的临界气温,通过多尺度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枇杷生长临界气温的气候变化特征,评估低温冻害和高温热害对枇杷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开花期、幼果期和成熟期受影响的临界气温分别为-5℃,-3℃和30℃,其中花期"三花"受冻害的概率最高,幼果期在1月份受冻害的可能性最大,成熟期受高温影响的概率增加。枇杷花果期低温从70年代开始,≤-3℃低温日数显著减少,同时极端最低气温明显上升,且在21世纪最为显著;枇杷成熟期高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90年代之后,极端最高气温和≥30℃的高温日数明显增多;由此推测丽水山区枇杷遭受低温冻害的概率在降低,但受到高温热害的概率却增加。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板栗品种物候期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物候期观测的基础上,对湖北省16个板栗品种物候期进行了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个板栗品种可按物候期分为五大类:中熟品种,早雌花晚落叶品种,晚熟品种,长雌花期品种和早花期品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为95.80¥,它们分别说明了雄花期,雌花授粉有效期,幼果开始发育期,果实完全成熟期和物候期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为延长枇杷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对浙江主栽的软条白沙、大红袍枇杷果实进行果膏加工适应性和品质性状比较研究,筛选适宜品种,并研究果浆加酶处理和浓缩程度对该品种果实出汁率,果膏出膏率,总酸、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自由基清除能力,色度值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确定果膏加工的关键工艺。结果表明,软条白沙枇杷的出汁率为53.18%,出膏率为20.54%,果膏总酸含量为6.70 g·L-1;大红袍枇杷的出汁率为39.88%,出膏率为15.23%,果膏总酸含量为7.64 g·L-1,故软条白沙枇杷的加工适应性较好。软条白沙枇杷打浆后加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出膏率可提高6.35百分点;果膏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而提高,从50%浓缩至80%,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242%和211%,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 2'-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1.88、15.26百分点。综合考虑品质性状、产率和节能,建议枇杷果膏加工宜选择软条白沙枇杷为原料,榨汁前加酶处理,将果膏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0%。  相似文献   

12.
采收成熟度对枇杷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解放钟"枇杷果实中有机酸、总糖、可滴定酸等成份的变化和8~10℃低温保鲜及MAP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枇杷果实中的有机酸主要为苹果酸(约占85%),其次为乳酸(约占10%);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总酸含量下降,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硬度下降;九成熟的枇杷鲜果柔软多汁,酸甜适口,风味较好;8~10℃低温保鲜的枇杷以八成熟采收为佳,MAP保鲜的枇杷以九成熟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13.
对桂花单性结实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桂花某丹桂品种无籽果实的形成是他动型单性结实的结果;具单性结实性丹桂的花粉生活力较低,且不能形成功能性花粉管,但雌性器官具有育性;在果实发育早期子房内的4个胚珠同时膨大,可能是引起单性结实的胚胎学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热空气处理对冠玉枇杷贮藏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枇杷贮藏前,进行了24和48h38℃热空气处理,并检测在低温贮藏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失重以及皱缩等的变化。[结果]经38℃热空气处理24h后冷藏,能有效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有效降低失重率,抑制皱皮的产生,冷藏至30d外观仍保持光洁、风味较好。[结论]38℃热空气处理能有效保持冠玉枇杷的品质和外观。  相似文献   

15.
以分布于西藏林芝地区的大花黄牡丹为研究对象,通过2012要2013 年连续两年对其萌芽期、展叶期、 开花期等主要物候期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3 月上旬(或中旬)鳞芽开始萌动,植株进入生长期;(2)3 月底(或4 月 初)花芽开始膨大,5 月上旬(或中旬)始花,5 月中(或下旬)进入开花盛期,随后进入果实生长期;(3)6 月中旬、下旬 至9 月中旬为果实成熟盛期,之后果实开始脱落。两年的观测发现,年际间物候期存在一定差异。各物候期与温度指 标具有显著相关性;萌动前的候平均气温在4.1益时可视为萌动期开始的温度指标;候平均气温在10益时进入开花 期,花期逸5益的有效积温不低于325益,开花期前的累计日照时数不少于470 h;幼果出现期的平均气温在15益以 上,果实成熟期的平均气温在17益以上,果实脱落期日平均气温为13益;11 月日平均温度低于6益时,大花黄牡丹进 入休眠期。  相似文献   

16.
疏花疏果与套袋对枇杷果实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13~14年生田中枇杷为材料,研究疏花疏果与套袋对枇杷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疏花后可有效减少养分消耗,使座果率提高10.2%;枇杷疏果以每穗留3~5个果为宜,疏果后可使平均单果重和商品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3.4g和27.3%,锈斑果率、日灼果率和裂果率分别比对照降低12.4%,0.6%和9.7%;疏果后套袋可完全避免日灼的发生,锈斑果率由35.2%降低到0.9%,商品果率从57.8%提高到96.3%;同时可提高枇杷果实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和糖酸比,有效改善果实品质、口感风味、色泽和贮藏性能。  相似文献   

17.
黄瓜单性结实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黄瓜是世界十大蔬菜之一,单性结实是与黄瓜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的重要性状。对黄瓜单性结实进行研究,探明全雌性单性结实性状的遗传规律,并进行QTL定位,为进一步了解其分子机理和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也为黄瓜单性结实性状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对单株主、侧蔓各夹8朵雌花,待所有单株夹花结束后8-10 d一次性调查单性结实座瓜的方法,通过计算单性结实百分率(单性结实瓜数/所夹雌花数×100%)来评价单性结实能力。利用全雌单性结实材料EC1和雌雄同株非单性结实材料8419、14519分别构建的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以EC1×8419杂交得到的部分F2为作图群体,利用9930和gy14黄瓜全基因组测序开发的1 335对SSR标记和双亲重测序开发的143对Indel标记引物进行多态引物筛选,采用JionMap4.0软件进行遗传图谱构建,以该配组F2﹕3家系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WinQTLcart2.5软件进行单性结实QTL检测。运用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对初定位主效QTL区间进行候选基因分析。【结果】试材EC1的单性结实遗传符合数量性状的特征,但与不同材料配组的后代群体分离偏向不同亲本。构建了一张含有7条染色体、116个SSR标记和9个Indel标记的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为802.9 cM,标记间平均距离6.3 cM。共检测到7个与单性结实相关的QTL,分别为Parth1、Parth2-1、Parth2-2、Parth3-1、Parth3-2、Parth5、Parth7,分布在1、2、3、5、7染色体上。其中仅Parth2-1在春、秋两季中均被检测到,LOD值分别为9.0和6.2,贡献率为17.4%和10.2%,位于标记SSR00684-SSR22083之间,认为是控制单性结实的主效QTL位点。该区段的遗传距离为17.1 cM,物理距离2.9 Mb,包含307个基因,推测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基因Csa2M035330.1Csa2M070880.1是与单性结实相关性较大的候选基因。其他位点都为微效位点。【结论】单性结实的遗传符合数量性状特征,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Parth2-1是控制黄瓜单性结实性状的主效QTL位点。推测植物激素代谢通路中的基因是可能的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为单性结实主效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白沙枇杷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沙枇杷以优良的品质而被冠为枇杷中的精品,江苏省是我国白沙枇杷主产区之一。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江苏地区白沙枇杷丰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选择良种,合理建园与定植;科学矮化整形,培养早丰产树冠;按需平衡施肥,合理排灌水分;生草与覆盖相结合,有效管理土壤;合理修剪,促进矮化丰产;精细疏花疏果,保障果实质量;适时合理套袋,提高果实商品性;多方措施,有效防冻;无公害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与保鲜,以期为促进江苏省白沙枇杷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提高及扩大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