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品种苹果原料果胶结构的差异性,为品种识别提供帮助,为苹果相关产品的加工以及苹果副产物的利用提供理论数据基础。【方法】以来自全国7个产区的14个品种20份苹果样品为研究对象,由每份苹果的细胞壁物质(alcohol-insoluble residue,AIR)提取3种类型果胶:水溶性果胶(water-soluble pectin,WSP)、螯合性果胶(CDTA-soluble pectin,CSP)及碱溶性果胶(Na2CO3-soluble pectin,NSP),研究分析果胶的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GalA)含量、酯化度、重均分子量(weight-average molar mass,Mw)、中性糖含量以及结构官能团,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及热图分析。【结果】不同品种苹果样本间果胶特性存在一定差异性。3种类型果胶含量以NSP半乳糖醛酸含量最多,WSP次之,CSP含量最少,最富含果胶含量的苹果品种是‘澳洲青苹’(215.75 mg GalA·g-1 AIR),产自不同地区的‘富士’(栖霞、新疆、青岛‘烟6’、河北‘三优’)苹果的各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有着较大的差异;‘秋锦’的WSP甲酯化度最高,CSP的甲酯化度偏高,且大多数为高酯化度果胶;WSP的乙酰化度均在3.5%以下;WSP的Mw在各品种苹果间差异性最为显著,辽宁‘华月’WSP的Mw最高;‘红将军’WSP的Mw/Mn高于其他品种,但其CSP的Mw/Mn低于其他品种;Mw/Mn在3种类型果胶间差异性较小;中性糖含量组成均以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3种单糖居多,岩藻糖、木糖、甘露糖呈微量状态,葡萄糖存在居多的原因可能是在果胶的提取过程中,有可溶性淀粉、糊精或低聚糖混杂;各果胶以同型聚半乳糖醛酸和鼠李聚半乳糖醛酸II型结构为主,且果胶侧链较多;主成分分析得出苹果样本间的主要差异性指标为WSP的半乳糖含量、阿拉伯糖含量、岩藻糖含量以及CSP的半乳糖含量、鼠李糖含量、中性糖比率(鼠李糖与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比值)。【结论】不同品种苹果原料中3种类型果胶的含量及其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有父本、母本等基因杂交关系的苹果品种的果胶结构特点间存在关联性,研究可为苹果育种与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场自产自用产品和结转下年的产品估价问题,我同意高鉴寰同志的意见,一律按成本估价处理。我觉得按成本估价,对农场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评价,不发生任何影响。因为评定农场各部门工作成绩。利润指标不是唯一的根据,而是通过经济活动分析才能作出全面的结论。大家都  相似文献   
3.
为延长枇杷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对浙江主栽的软条白沙、大红袍枇杷果实进行果膏加工适应性和品质性状比较研究,筛选适宜品种,并研究果浆加酶处理和浓缩程度对该品种果实出汁率,果膏出膏率,总酸、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自由基清除能力,色度值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确定果膏加工的关键工艺。结果表明,软条白沙枇杷的出汁率为53.18%,出膏率为20.54%,果膏总酸含量为6.70 g·L-1;大红袍枇杷的出汁率为39.88%,出膏率为15.23%,果膏总酸含量为7.64 g·L-1,故软条白沙枇杷的加工适应性较好。软条白沙枇杷打浆后加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出膏率可提高6.35百分点;果膏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而提高,从50%浓缩至80%,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242%和211%,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 2'-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1.88、15.26百分点。综合考虑品质性状、产率和节能,建议枇杷果膏加工宜选择软条白沙枇杷为原料,榨汁前加酶处理,将果膏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0%。  相似文献   
4.
以新鲜苦槠子为试验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水浸泡时间、浸泡温度以及浸泡料液比对苦槠子中单宁酸去除率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对单宁酸去除率作了进一步的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苦槠子中单宁酸去除率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浸泡时间>浸泡温度>料液比,脱单宁酸的最佳浸泡方式为水温40 ℃、料液比1∶20、时间2 h,此时苦槠子中单宁酸的去除率高达67.08%。去除单宁酸后的苦槠子经烘炒后其感官评分值显著高于未经浸泡处理的对照,脱单宁酸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其炒制品的苦涩味,而对香味和口感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苦槠子的脱涩提供技术依据,指导苦槠子相关产品的研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