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宝赫  赵敏  李德斌  李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78-458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氯嘧磺隆对6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供试土壤中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氯嘧磺隆溶液,使氯嘧磺隆的终浓度分别为(A0)0、田间低用量5 g/kg干土、正常用量10 g/kg干土和高用量20 g/kg干土,定期取样测定酶活性。[结果]各浓度条件下的氯嘧磺隆均对过氧化氢酶有激活作用;不同浓度的氯嘧磺隆可在前期抑制多酚氧化酶、脱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但后期又具备激活作用,其中低浓度在整个过程中影响较小;低浓度的氯嘧磺隆对土壤蛋白酶与脲酶活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高浓度又对以上2种酶产生抑制作用。[结论]低浓度的氯嘧磺隆对各种酶的影响小,酶活性能够恢复,高浓度处理后土壤酶活性不容易恢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沉水植物皇冠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两种除草剂(乙草胺、氯嘧磺隆)胁迫对皇冠草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DA、O2-、H2O2、SOD、POD、CAT活性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乙草胺胁迫下的各项生理指标峰值都高于氯嘧磺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除草剂复配对高粱田杂草防控效果和对高粱幼苗的损伤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5种除草剂处理在海南地区进行了杂草防效及对高粱幼苗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莠去津、二氯喹啉酸、氯吡嘧磺隆复配(H1+H2+H3)和莠去津、二氯喹啉酸、氯吡嘧磺隆、二甲四氯(H1+H2+H3+H4)复配可综合防除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科杂草,株数防效可达87%以上,干物重总防效均可达88%以上。同时这2种除草剂处理对幼苗损伤相对较小,伤苗率均低于10%,减少幼苗叶绿素和干物重的下降幅度,缓解杂草对高粱产量的影响。[结论]此2种除草剂处理可有效解决海南地区高粱田杂草为害问题,而莠去津、二氯喹啉酸、氯吡嘧磺隆复配(H1+H2+H3)节药减污,可作为海南高粱田杂草防除的重要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黑龙江省部分稻田萤蔺(Scirpus juncoides Roxb.)对吡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及抗性机制,为水稻田萤蔺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自黑龙江省的23个萤蔺种群为试验材料,利用整株盆栽法测定其对吡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选取代表性抗性种群(SC-1和SC-8)和敏感种群(SC-23),于萤蔺抽茎期剪取花茎后,以不同浓度(0.1、10.0、100.0、1000.0和10000.0 nmol/L)的吡嘧磺隆溶液对其进行离体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检测;抽茎期喷施250 g/ha吡嘧磺隆对萤蔺进行茎叶处理,施药后第0、1、3、5、7和9 d剪取花茎,分别用于活体ALS活性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活性测定.[结果]整株盆栽法测定结果表明,供试22个种群中有7个种群对吡嘧磺隆产生了抗性,占供试种群的31.8%.离体条件下,抗性种群SC-1和SC-8体内ALS对吡嘧磺隆的敏感性明显降低,抗性指数分别为69.81和23.83;活体条件下,抗性种群SC-1和SC-8的ALS相对活性受到抑制后均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敏感种群SC-23则不能恢复,3个种群试验结束时(第9 d)的相对活性别为0.92、0.72和0.45;抗性种群SC-1和SC-8的GSTs相对活性自施用吡嘧磺隆后第1 d起均显著高于敏感种群SC-23(P<0.05),且二者分别于施药后第3和第1 d升至最高值,分别为2.36和1.94,敏感种群SC-23的GSTs相对活性于施药后第1 d升至最高值,为1.49.[结论]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稻田萤蔺已对吡嘧磺隆产生了低到中等水平抗性.抗性萤蔺种群的ALS对吡嘧磺隆敏感性下降和GSTs代谢作用增强可能与其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比较了甲基碘磺隆钠盐、唑草酮、氯氟吡氧异辛酯、氯吡嘧磺隆等5种药剂及其混配组合在防除小麦田繁缕、荠菜优势种群杂草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对这2种杂草防治效果较好的组合。结果表明,甲基碘磺隆钠盐6 g(a.i.)/hm~2+氯氟吡氧乙酸120g(a.i.)/hm~2+伴宝378g(a.i.)/hm~2对繁缕和总草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99.4%和97.9%。甲基碘磺隆钠盐7.2 g(a.i.)/hm~2+唑草酮18 g(a.i.)/hm~2防治荠菜效果最佳,防效为98.8%。氯吡嘧磺隆67.5 g(a.i.)/hm~2+唑草酮15 g(a.i.)/hm~2防治效果最差。总体评价来说,甲基碘磺隆钠盐6 g(a.i.)/hm~2+氯氟吡氧乙酸120g(a.i.)/hm~2+伴宝378g(a.i.)/hm~2不仅防除麦田繁缕、荠菜具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对小麦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氯嘧磺隆的使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不同浓度氯嘧磺隆对黄棕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种群数量和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氯嘧磺隆的使用刚开始抑制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生长,14 d后促进其生长;低浓度氯嘧磺隆促进放线菌的生长,高浓度则抑制放线菌的生长;氯嘧磺隆会显著抑制土壤呼吸作用.[结论]为研究氯嘧磺隆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异型莎草对不同除草剂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法茎叶处理方式分别测定了湖南省4个地区的水田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对灭草松、二甲四氯、吡嘧磺隆、氯吡嘧磺隆、五氟磺草胺5种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各异型莎草种群对灭草松和二甲四氯均敏感,鲜重抑制率达90%以上;种群H1、H4对氯吡嘧磺隆不敏感,鲜重抑制率最高达32.12%;种群H1、H3、H4对吡嘧磺隆产生抗性,其ED50分别为6 397.17、194.18、198.06 g(a.i.)/hm2,且这3个种群对五氟磺草胺产生交互抗性,但种群H2对吡嘧磺隆和五氟磺草胺均敏感。  相似文献   

8.
氯吡嘧磺隆在玉米植株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建立了氯吡嘧磺隆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研究了氯吡嘧磺隆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对影响残留分析方法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氯吡嘧磺隆标准溶液的线性方程为y=66 535x+747.06(r2=0.999 9),线性范围为10~1 000ng/mL。残留样品采用丙酮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限(LOQ)均为0.002mg/kg,当样品中氯吡嘧磺隆的添加水平为0.05~0.2mg/kg时,采用该方法测得植株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16%~88.13%和87.65%~91.37%,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92%~2.09%和1.16%~2.61%。消解动态试验表明,氯吡嘧磺隆的残留量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植株和土壤中半衰期分别为0.78~0.97d和7.00~16.90d。试验结果显示,氯吡嘧磺隆在玉米田中属较易降解的农药。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吡嘧磺隆对黑龙江省5个地区野慈姑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吡嘧磺隆15~600 g a.i./hm2的用量范围内,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野慈姑体内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简称ALS)活性明显下降。采自黑龙江省鸡东县石河村(H5)野慈姑ALS活性下降幅度最大,由86.04%(15 g a.i./hm~2吡嘧磺隆)下降到17.63%(600 g a.i./hm~2吡嘧磺隆),下降幅度最小的是采自鸡东县鸡林朝鲜族乡(H1)的野慈姑,其活性由98.24%(15 g a.i./hm~2吡嘧磺隆)下降到53.41%(600 g a.i./hm~2吡嘧磺隆);施药后7 d,不同野慈姑种群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活性受吡嘧磺隆影响变化不同,在吡嘧磺隆施药量15~600 g a.i./hm~2范围内,随着施药量的增加,种群H1的SOD活性受吡嘧磺隆影响最小,种群H5受吡嘧磺隆影响最大;在15~600 g a.i./hm~2吡嘧磺隆的用量范围内,吡嘧磺隆对野慈姑体内叶绿素含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施药后7、15 d,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是种群H1,施药后21 d,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是种群H4。  相似文献   

10.
采用温室内盆钵整株生测法测定了氯吡嘧磺隆、吡嘧磺隆、苄嘧磺隆于水稻播后苗前、水稻2~3叶期施用对籼稻的茎蘖数、株高和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苄嘧磺隆对籼稻安全性最佳,氯吡嘧磺隆次之,吡嘧磺隆安全性最差,且3种除草剂在水稻2~3叶期施用的安全性优于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  相似文献   

11.
包膜复合肥料对盆栽大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包膜复合肥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由于包膜复合肥对养分的显著控释效果,它的施用对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要好于普通肥料处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铜胁迫对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对土壤脲酶表现出明显抑制影响,且随着铜浓度的增加,抑制程度增大。铜浓度的增加对土壤磷酸酶活性抑制程度增大,但抑制程度不如脲酶明显。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也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铜浓度的增加抑制程度增大,但铜对过氧化氢酶的抑制效应是3者中最小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控释BB肥(掺混肥)对土壤中酶活性的影响,为控释肥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研究了控释BB肥对西瓜不同生育期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在试验条件下,由于控释BB肥对养分的显著控释效果,它的施用对土壤中这三种酶活性的影响要好于习惯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不同黄花菜品种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聚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湖南邵东8个黄花菜品种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和淀粉同工酶进行了酶谱测定,并对其同工酶谱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供试8个品种均有一条共同持征谱带,同时又蕴含着丰富多态性,因而根据谱带表型可以有效地鉴定黄花菜品种。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开发酶制剂新品种的重要性和有利条件,以及微生物酶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进展,展望了微生物酶资源开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嗜热毛壳菌纤维酶对肉鸡消化道酶活性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AA肉仔鸡120羽,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和试验1、2、3组,分别添加嗜热毛壳菌纤维酶0、0.05%、0.15%和0.25%。结果表明,试验2和3组十二指肠(P0.05)和空肠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的活性(P0.01)以及十二指肠、空肠和胰脏脂肪酶的活性(P0.05或P0.01)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对淀粉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烯酰吗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烯酰吗啉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激活作用,而且随着烯酰吗啉添加量的升高,激活作用增强;烯酰吗啉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表现出前期为抑制作用,处理10 d后表现为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8.
饲用酶制剂发展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我国酶制剂的应用现状 ,简单介绍了饲用酶制剂的种类、特点及生产技术 ,指出了当前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采集的造纸厂土样中,筛选出l株产碱性纤维素酶酶活力较高的菌株H-1,经鉴定,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属。发酵产酶条件和酶学性质研究表明H-1菌株的适宜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6%,pH 9.0,温度为37℃,此条件下的酶活力可达8.69 U/mL,是初始酶活力(2.93 U/mL)的3倍。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 9.0。在25~55℃,pH 7.0~11.0仍能保持60%以上的酶活力,能较好地满足日常洗涤的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20.
烟碱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保护酶和解毒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植食性昆虫与植物次生物质的关系,以检疫性害虫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Zeller)]为研究对象,连续5代用含有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烟碱的人工饲料喂养幼虫,自2龄幼虫饲养至5龄,测定烟碱对幼虫解毒酶系和保护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5龄幼虫中肠内的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提高,在第3代时达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的1.86倍和1.59倍;烟碱可明显抑制马铃薯块茎蛾幼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抑制随着饲养代数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烟碱可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蛾幼虫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论:马铃薯块茎蛾在取食含有植物次生物质烟碱后能启动自身的解毒酶系统并通过调节保护酶系统,逐步适应植物毒素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