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盾叶薯蓣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盾叶薯蓣的资源多样性主要特点作概要综述:(1)形态结构多样性;(2)生长状况;(3)生理生化特性;(4)染色体倍性变异;(5)同工酶水平与DNA水平遗传的多样性,并对盾叶薯蓣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盾叶薯蓣人工生产中良种缺乏的突出问题,本研究以盾叶薯蓣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品系间叶、茎、根状茎的形态特征、开花特性和单株根状茎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盾叶薯蓣品系间在形态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为盾叶薯蓣的良种选育奠定了基础。在参试的20个品系中,盾薯38综合表现较为突出,产量和质量均优于其他品系。  相似文献   

3.
盾叶薯蓣居群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标记(RAPD)技术对华中农业大学薯蓣资源圃中收集的11个盾叶薯蓣居群及4个薯蓣属植物居群的混合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检测。对于11个盾叶薯蓣居群,19个RAPD引物扩增出153条带,其中113条为多态带,占73.86%。UPGMA聚类分析结果揭示了各居群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构建盾叶薯蓣品种鉴定的DNA指纹图谱,为盾叶薯蓣药材鉴定和良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筛选ISSR引物,对10个盾叶薯蓣品种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统计条带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等;选择核心引物,建立DNA指纹图谱鉴定体系。[结果]从5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9条,对10个品种扩增共得到86条谱带,多态性条带72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3.72%;选出3条ISSR核心引物建立了10个薯蓣品种的ISSR指纹鉴定图谱。[结论]盾叶薯蓣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3条核心引物所构建的植物图谱中,每个品种均有各自特异的共有谱带、特有谱带、缺失谱带,这些谱带的组合可用于盾叶薯蓣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5.
药材盾叶薯蓣施肥和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药材盾叶薯蓣氮、磷、钾和种植密度等4个因素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氮、磷、钾肥各处理水平的盾叶薯蓣产量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对盾叶薯蓣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盾叶薯蓣产量以667m^2种植密度11000株左右为较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肥料对盾叶薯蓣产量及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田条件下,进行肥料单因素试验,研究6种肥料对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含量及盾叶薯蓣根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种肥料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薯蓣皂苷元含量及盾叶薯蓣根茎产量。与对照相比,氮、钾施用量对盾叶薯蓣根茎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且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磷酸二铵施用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氮、磷、农家肥及磷酸二铵对薯蓣皂苷元含量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硝酸钾对含量、产量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盾叶薯蓣是中国特有的重要药源植物,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开展盾叶薯蓣细胞工程技术研究,是切实解决云南盾叶薯蓣生产中一系列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现有盾叶薯蓣细胞工程技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展望了盾叶薯蓣细胞工程技术研究前景,并为云南盾叶薯蓣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相关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盾叶薯蓣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盾叶薯蓣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药用作物,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由于野生的盾叶薯蓣资源日渐枯竭等原因,盾叶薯蓣的生产面临严重的挑战,而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对解决盾叶薯蓣资源问题和促进盾叶薯蓣的研究和利用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盾叶薯蓣中的应用不断深入。文中对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细胞工程技术在盾叶薯蓣中的研究及应用的概况作了综述,并展望了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盾叶薯蓣茎尖脱毒培养、物质代谢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盾叶薯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盾叶薯蓣是重要药源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开展盾叶薯蓣的有关研究,是切实解决云南盾叶薯蓣生产中一系列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现有盾叶薯蓣种质资源研究、优良种质的筛选及相关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为云南盾叶薯蓣的开发利用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陕西安康试验站引种的菊叶薯蓣和当地栽种的盾叶薯蓣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光响应曲线、水分利用率等生理特性测定和分析表明:同等条件下,菊叶薯蓣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均大于盾叶薯蓣.菊叶薯蓣、盾叶薯蓣的光饱和点分别为800、400 μmol·m-2·s-1,菊叶薯蓣的光合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1.
杨铖  毛楠  籍国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55-3656,3683
[目的]分析黄姜渣提取淀粉的成分及颗粒结构。[方法]利用物理分离方法从黄姜生产皂素的废渣中提取优质黄姜淀粉,分析了其主要成分和颗粒结构。[结果]黄姜淀粉的含水量与木薯淀粉接近;其淀粉含量与木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接近;其蛋白质含量低于其他2种淀粉;其脂肪含量低于马铃薯淀粉;其直链淀粉含量则高于其他2种淀粉,品质更优。SEM分析表明,黄姜淀粉颗粒呈饼状,表面较粗糙,颗粒较大且较均匀,粒径在15~25μm。酸水解分析表明,黄姜淀粉颗粒可能为中空的,且在颗粒内部结晶区和无定形区是交替分布的。[结论]该研究为黄姜淀粉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俊英  刘国际  白净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423-1424,1478
[目的]为了研究盾叶薯蓣在热分析处理时的变化情况。[方法]在氮气气氛下,加热温度从室温30℃到800℃,加热速率为10℃/min,采用热重法(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盾叶薯蓣粉末、玉米淀粉和棉花纤维素的热性质。[结果]当温度低于100℃时,盾叶薯蓣只是处于失水干燥阶段,在100℃以后出现比较缓慢的失重过程,在280~400℃范围内热解反应比较剧烈,失重最迅速也最大。而后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失重速度越来越慢,最终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数值上。黄姜粉最终失重为75%。从室温到100℃,DSC线基本为一水平直线,吸收的热量较少,为干燥阶段。对黄姜粉而言,从100~550℃,放热量一直在递增,DSC曲线的峰值在553℃,之后开始吸热反应,吸热量呈直线上升趋势。[结论]盾叶薯蓣与玉米淀粉和棉花纤维素的变化曲线不同,不能仅仅看作是淀粉和纤维素的加和。  相似文献   

13.
尤扬  叶永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01-5702,5724
[目的]为了研究植物激素对黄姜叶片Fv/Fo和Fv/Fm的影响。[方法]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IAA6、-BA和ABA,观察了黄姜叶片Fv/Fo和Fv/Fm的变化。[结果]20 mg/L的IAA处理有利于黄姜后期维持较高的PSII活性和光化学最大效率;适当浓度的6-BA(103、0 mg/L)处理有利于维持光能的转化,提高光合效率;浓度为15 mg/L的ABA处理黄姜叶片,在中后期保持了较高的PSII活性和光能转化效率。[结论]该研究为植物激素进一步服务于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徐静  秦天才  张友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95-1197,1237
观察了盾叶薯蓣小孢子发生以及雄配子体形成过程。结果表明:盾叶薯蓣雄蕊6枚,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发育方式为基本型,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组成,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多为四面体形,偶为交叉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花粉粒。在盾叶薯蓣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形成及花药壁发育过程中未见败育或其他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5.
四倍体盾叶薯蓣快速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二倍体和四倍体盾叶薯蓣无根苗生根条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以改良的MS培养基 (MS基础上铵态氮减半 )为基础 ,四倍体盾叶薯蓣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 :MS(改良 ) + 6 BA 0 .5mg/L + 2 ,4 D 2 .0mg/L和MS(改良 ) +6 BA 2 .0mg/L +KT 0 .5mg/L。MS(改良 ) +NAA 0 .2mg/L培养基结合茎基部带部分倒圆锥形愈伤组织的切法最适于四倍体无根苗生根 ;以珍珠岩代替琼脂作支持物 ,既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又提高了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冯自立  李旭午  刘金生  李新生  李稳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34-13337,13339
盾叶薯蓣甾体皂苷包含水溶性皂苷和脂溶性皂苷2大类,其中水溶性盾叶薯蓣皂苷是传统中医药临床药理的重要活性基础,但没有进行系统性地研究。该文对近年来水溶性盾叶薯蓣皂苷的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甾体皂苷类新药研发及皂素工业生产中对水溶性盾叶薯蓣皂苷回收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毅  彭萍  袁小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176-9179
传统盾叶薯蓣皂素生产工艺产生大量高浓度含酸有机废水,严重污染水源,制约了皂素产业的健康发展.对皂素的清洁生产工艺及资源综合利用进展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清洁生产工艺未来发展趋势及面临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