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酵母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酵母菌选育中的应用研究概况,对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融合和筛选等步骤的操作要点、操作方法和技术参数作了详尽的叙述.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为发酵工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及其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75-76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微生物遗传育种上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具有遗传信息传递量大,不受亲缘关系的影响,可有目的地选择亲株以选育理想的融合株,便于操作等优点,在菌种选育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原生质体融合子的筛选以及融合技术在微生物菌种选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因素、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选择性遗传标记方法以及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且展望了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及其在微生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微生物遗传育种上一项重要技术,它具有遗传信息传递量大,不受亲缘关系的影响,可有目的地选择亲株以选育理想的融合株,便于操作等优点,在遗传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其影响因子、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原生质体融合子的筛选以及融合技术在微生物菌种选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秦岭霉素产量提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No.24菌株及其诱变株Ms-24菌株的原生质体的制备、融合、再生条件及融合子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探索了秦岭霉素的产量提高与融合条件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染色技术对融合子进行了标记,秦岭霉素含量的测定采用了HPLC法进行。【结果】融合后得到的3株高产秦岭霉素的融合子即为pf77,pf126和pf138菌株,其发酵产物的杀菌活性比原始No.24菌株分别提高了43.48%,60.87%和65.22%。HPLC检测发现,融合子pf77,pf126,pf138菌株发酵产物中秦岭霉素的含量与No.24菌株相比分别提高了36.59%,74.39%和91.46%。【结论】进行原生质体再生时,添加甘氨酸、溶菌酶的浓度要适中;原生质体融合时,酶解时间、聚乙二醇(PEG)的浓度和分子量也要适宜。  相似文献   

6.
以地衣芽孢杆菌B-1和鞘氨醇单胞菌SC-1为出发菌株,研究了其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因素,为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β-氯氰菊酯高效降解菌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菌株B-1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条件为:菌龄13 h,溶菌酶浓度0.1 mg/m L,溶菌酶作用时间15 min,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3.11%,再生率为7.22%;菌株SC-1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条件为:菌龄12 h,EDTA浓度5 mmol/L,溶菌酶浓度3.33 mg/m L,溶菌酶作用时间15 min,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5.37%,再生率为27.04%。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平菇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效率,本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原生质体产量及单核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响应面模型,优化平菇原生质体制备体系。以平菇菌株黑平16-1为试材,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菌丝菌龄(3~6 d)、酶液浓度(0.5%~2.0%)、酶解温度(28~34℃)和酶解时间(3~6 h)对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建立各因素与响应值(原生质体产量和单核原生质体再生率)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原生质体制备及单核原生质体再生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菌龄4 d、酶液浓度1.51%、酶解温度28.3℃、酶解时间3.7 h,在此条件下平菇原生质体产量和单核原生质体再生率分别为(2.25±0.21)×107个·mL~(-1)和(6.80±0.42)%,与模型预测值接近(2.27×107个·mL~(-1)和6.83%),方程拟合度良好,该方法适用于对平菇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单核原生质体再生条件的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8.
原生质体技术包括原生质体植株再生、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等,在园艺植物育种应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变异为园艺植物育种工作提供了大量材料;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则是育种工作的新途径。二者都对育种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培育香菇新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改良香菇的性状和创造新菌株进行了尝试。首先经品比试验,选出亲本材料L867、L76Gr04、L934、L937,再进行原生质体的制备,融合及融合子的再生,验证,分获14、20、28株融合后代。  相似文献   

10.
从动物肠道优势需氧菌中筛选适于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菌株,确定其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为今后作为与厌氧菌原生质体融合的亲本奠定基础。研究发现,供试20株不同动物肠道优势需氧菌中,只有来自ICR小鼠肠道的M3,M4,M5和M6以及来自猪肠道的Z5对溶菌酶较为敏感。进一步研究发现,5株溶菌酶敏感菌株以来自ICR小鼠肠道的M6(即弗氏埃希氏菌株Escherichia fergusonii M6)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均最高。进而以菌株M6为试材,研究不同菌龄、酶浓度、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以及添加不同化学组分等对菌株M6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通过本研究确定的菌株M6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为:菌龄5h,溶菌酶浓度20mg/mL,脱壁时间45min,渗透压稳定剂为0.7mol/L山梨醇,向再生培养基中同时添加0.8%牛血清蛋白和0.1mol/L N-乙酰氨基葡萄糖,此时原生质体平均制备率与再生率分别为87.80%和85.42%。  相似文献   

11.
聚乙二醇法诱导烟草原生质体融合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乙二醇(PEG)法诱导烟草原生质体融合,对融合时PEG的浓度、用量、融合时间及融合温度进行优化,以期得到一种融合率较高的方法。结果表明:以40%的PEG融合的二元融合率最高;PEG与原生质体悬浮液体积比为3∶5,在0.5~0.6 mol/L甘露醇为渗透压时,25~30℃下融合20~25 min的融合效果最佳,融合率始终保持在20%左右,甚至可达25%。  相似文献   

12.
蛋白酶对曲霉原生质体稳定性再生及融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4种蛋白酶对黑曲霉,米曲霉原生质体稳定性,再生有主融合的研究结果表明,蛋白酶用于原生质体灭活前或后保温均显著降低原生体数量,同时提高原生质体再生率及灭活性原生质体融合指数。蛋白酶安全,无毒可以替代常规促融合剂聚乙二醇。  相似文献   

13.
为制备出兼具溶藻及降解藻毒素(MC-LR)的双效工程菌,研究不同的亲本原生质体灭活方式、不同PEG浓度、pH以及作用的温度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探讨溶藻细菌F8与藻毒素降解菌T1菌株的原生质体融合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对F8菌株的原生质体采用45℃热灭活、T1菌株的原生质体紫外灭活,采用pH为8.0的30%的PEG溶液,融合温度为30℃,原生质体融合率可达28.17%。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电融合条件对甘蓝与萝卜细胞融合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甘蓝与萝卜细胞电融合中,以3次电脉冲处理,细胞融合率最高,但在高电压下,细胞破裂数增多。在200V脉冲电压时,可得到较高的细胞融合率和植板率。正弦交变电场的强度及处理时间均对细胞融合率和植板率有影响,本试验中以20V、3s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融合液、原生质体密度及不同品种对原生质体融合效果的影响。在融合液中加入0.5mol/L甘露醇和1mmol/LCaCl·22H2O可以有效提高融合率。1×105/mL的原生质体密度可以得到较高的二体融合率。不同品种对融合率影响不大,但对细胞分裂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果树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融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世界各国果树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融合的研究进展。指出以叶片、愈伤组织、悬浮细胞作为分离原生质体的材料较适宜。列举了分离原生质体的条件和已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若干树种的培养步骤和条件,概述了原生质体的培养方法及关系到培养能否成功的一些因素。最后,介绍了引人注目的柑桔体细胞杂交和细胞质杂种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7.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河水  刘记强  杨国宇  仝千秋  张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312-1312,1326
对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目前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微生物、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优良酿酒酵母菌选育上的重要应用,并通过分析其在高发酵力、糖化性能、耐高温性能、嗜杀活性、高絮凝性、产香性能等优良性状整合上的研究结果和存在问题,认为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酿酒酵母的良种选育、代谢生理、遗传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提出了应用该项技术构建新型果酒酵母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