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河故道地区砀山酥梨需冷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明确砀山酥梨的生理需冷量,探索气候变化对砀山酥梨适宜栽培区域的影响。【方法】2009-2012年,定期采集砀山酥梨自然越冬条件下着生花芽和叶芽的休眠枝条,在人工气候箱内采用清水插枝法培养3周,统计花芽和叶芽的萌芽率,确定满足砀山酥梨花芽和叶芽休眠的日期,依据温度记录数据,计算砀山酥梨在7.2℃模型、0~7.2℃模型、犹他模型下的需冷量。【结果】砀山酥梨花芽的需冷量,0~7.2℃模型为1 051h,7.2℃模型为2 070h,犹他模型为788CU;砀山酥梨叶芽的需冷量,0~7.2℃模型为1 126h,7.2℃模型为2 198h,犹他模型为857CU。【结论】结合黄河故道地区冬季温度变化以及3种模型需冷量的变化规律,认为采用0~7.2℃模型确定该地区砀山酥梨的需冷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以砀山酥梨为材料,用10个品种的单一花粉和1个混合花粉进行授粉处理,研究不同授粉品种对砀山酥梨萼片宿存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授粉品种对砀山酥梨果实坐果率、脱萼率、硬度、果型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石细胞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显著,而对单果重和可滴定酸等影响较小。在11个授粉处理中,混合花粉授粉的砀山酥梨花序脱萼率最高,为46.5%,且连续2年表现稳定,各项品质指标均表现较好;而单一花粉授粉的砀山酥梨脱萼率受环境影响较大,脱萼率较高且品质较好的授粉品种是喜水、丰水和早黄金。  相似文献   

3.
杨柳  方明明  燕培磊  薛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3,(7):2905-2906,2915
[目的]分析黑曲霉M10侵染砀山酥梨过程。[方法]通过不同接种方式、不同接种量对酥梨进行黑曲霉M10侵染,比较酥梨腐烂情况,考查温度对黑曲霉侵染酥梨效果的影响。[结果]损伤接种侵染效果明显,当接种浓度大于1×102个/ml时,酥梨发病率为100%;温度超过10℃时,砀山酥梨易受黑曲霉M10的侵染。[结论]明确了黑曲霉M10对砀山酥梨侵染过程,为防治砀山酥梨的贮藏病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砀山酥梨较高的坐果花朵序位和脱萼率高的授粉品种,以12个不同梨品种为授粉品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授粉对砀山酥梨不同花朵序位坐果率、花萼宿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序位花朵以第3序位坐果率最高;不同方位花朵坐果率无显著差异.不同授粉品种试验结果,红酥脆授粉坐果率最高,达70.30%;紫酥授粉坐果率最低,为25.24%,不同品种授粉坐果率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品种授粉,果实脱萼率以新世纪为最高,黄冠次之,茌梨最低.该试验结果为砀山酥梨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砀山酥梨的栽培适应性,量化其生态环境条件,为优化砀山酥梨栽培区域提供参考依据,系统调查、分析和讨论了全国砀山酥梨代表性产地砀山酥梨的立地条件、各类气候因子、土壤条件及其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特征。结果表明,砀山酥梨对栽培适应性广泛,可在安徽省砀山县、寿县、陕西省蒲城县、山西省祁县、新疆库尔勒地区栽培;在云南省安宁县、禄丰县等地,因冬季温度偏高,其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综合砀山酥梨主产区气候环境因子、发育特性和果实品质认为,砀山酥梨最适宜的气候条件在暖温带;最适宜的土壤类型为沙壤土或黄壤土,其pH约为5.8~7.6,有机质含量应在10 g·kg-1以上;年均温度约9.91~15.66℃,≥10℃的有效积温约3 832~5 240℃,生长期适宜的温度约17.00~22.40℃,休眠期适宜的温度在–4.5~7.2℃;年日照2 046~2 965 h;年降雨量应在441.8~739.8 mm,生长期平均相对湿度为55%~80%,休眠期相对湿度为54%~71%。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授粉对砀山酥梨果实发育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圆黄、鸭梨、七月酥花粉授粉,研究砀山酥梨果实发育进程及单果质量变化与果肉、种子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授粉的砀山酥梨单果质量大小顺序为圆黄处理、七月酥处理和鸭梨处理;不同品种授粉砀山酥梨果肉、种子的内源激素含量有明显差异,在果实、种子发育的各个不同时期,内源IAA、GA3、ZR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均为圆黄处理、七月酥处理和鸭梨处理,而各个处理的内源ABA含量则相反。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品种授粉砀山酥梨单果质量与授粉品种的单果质量具有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授粉的砀山酥梨种子数、单粒重与授粉品种单果质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太谷和临猗地区的砀山酥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0、0、1.5和5.0℃低温对贮藏后20℃货架期砀山酥梨虎皮病、果心褐变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砀山酥梨虎皮病主要出现在低温贮藏后期出库的货架期果实上,而且贮藏温度越低,货架期间虎皮病越严重。在-1.0和5.0℃贮藏条件下砀山酥梨的果心褐变指数明显高于0和1.5℃。0和1.5℃能较好保持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果实较好的口感和风味;5.0℃果实硬度最低,腐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内源激素在砀山酥梨(Pyrus bretshneideri cv.Dangshansu pear)授粉、受精、子房、果实发育中的作用。[方法]以砀山酥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授粉处理对砀山酥梨花柱、子房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异花授粉的砀山酥梨花柱内源激素IAA、ZR含量均上升,ABA、GA3含量均下降;自花授粉的砀山酥梨花柱内源激素IAA、ZR、GA3含量均下降,ABA含量上升。砀山酥梨异花授粉后,受精过程(24~48 h)中子房内源激素GA3、ZR含量均上升,ABA含量下降,而自花授粉则使ZR含量下降,ABA含量上升。不同授粉处理后48~72 h,砀山酥梨子房中IAA、GA3、ZR含量均高于自花授粉的砀山酥梨子房,而ABA含量则相反。[结论]该研究可为阐明内源激素在砀山酥梨授粉受精过程中的作用和对花粉直感现象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梨花粉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振铭  胡化广  孟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41-5942
[目的]为梨树的田间授粉、杂交育种及探讨其花粉的生理代谢过程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鸭梨、茌梨和砀山酥梨的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时期其花粉的萌发势、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结果]不同品种在8、12、16、20、24h的花粉萌发势差异显著,鸭梨在8、20、24h的萌发势均显著高于茌梨和砀山酥梨在同一时间的萌发势,3个梨品种的花粉萌发势随时间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动态特征。不同品种在4、8、12、16、20、24h的花粉管长度有显著差异,鸭梨在4、8、12、16h的花粉管长度均显著长于茌梨和砀山酥梨在同一时间的花粉管长度。[结论]鸭梨花粉比茌梨和砀山酥梨的花粉有较强的萌发能力和较长的花粉管,用鸭梨做授粉树能提高梨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砀山酥梨在云南不同生态环境里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砀山酥梨原产安徽省砀山县,是我国著名的梨优良品种之一,引入云南栽培已有36年历史,在其适宜地区生长发育良好,早果,丰产,优质,被定为云南省发展的主栽品种,对气候环境要求较一类,如休眠期低温时数不足,则不能顺利通过休眠,导致生理紊乱,次春不能安时发叶开花或发叶开花不整齐,中下部的叶芽和花芽多不萌动,5月下旬,鳞片松开脱落,变成死芽,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产量。本文通过研究砀山梨在不同生态环境里的表现,摸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和露地红枣的物候期和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试验于2011年1月~ 2012年4月进行.日光温室供试材料为骏枣(Z.jujuba Mill.cv.Junzao),砧木为酸枣(Z.acidojujuba C.Y.Cheng et M.J.Liu);在露地选同样的品种作对照.[结果]温室内的红枣枣头2月11日开始萌动,萌动比露地主芽早61 d,副芽早62d,展叶期比露地早61 d,开花期比露地早36 d,结果期比露地早18d,成熟期比露地早37 d;6月温室和露地枣果纵径生长变化不明显,8月不同环境的枣果纵径生长差异较明显,温室大于露地,9月差异也明显;同一个月枣果横径的生长量变化不明显,但不同月份之间生长量变化明显;不同环境的枣果在前期横径生长量小于纵径生长量,前期主要以纵径生长为主,后期横径和纵径的生长速率基本一致;不同环境枣果生长型不同,日光温室枣果的生长型属于单“S”型,露地的属于双“S”型,日光温室枣果实的生长发育期比露地的短,成熟早;日光温室枣果单果重、纵径、横径大于露地枣果,但硬度和含糖量小于露地.[结论]该研究可为设施栽培红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银川地区日光温室桃树促早栽培适宜扣棚及升温时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银川地区桃树设施栽培适宜的扣棚及升温时间,对银川市历年(1971~2000年)以及近两年(2008~2009年)10、11、12月份室外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宁夏地区日光温室果树促早栽培的适宜扣棚时间为10月26日左右;通过对宁夏设施4个桃树主栽品种室内萌芽状况以及温度观测,借助犹它模型(Utah model)...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栽培方式大多选用大棚栽培,大棚栽培金针菇比较方便,所需条件不是很高,栽培过程中湿度、温度、光照等条件均易于控制。在实际栽培过程中,探讨大棚栽培金针菇的关键技术,避免错误操作影响产量。从菌株、配方的选择、栽培袋的制作、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金针菇大棚栽培的关键技术,阐述了大棚栽培金针菇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一些栽培要领,为广大金针菇栽培户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春季低温冻害对核桃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抵御春季低温冻害,提高核桃的稳产性(年际间),在山西隰县采用定株定枝观察方法,开展了春季低温冻害对核桃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混合芽+叶芽和雄花芽避低温冻害性不同,但各品种混合芽+叶芽、雄花芽死亡率均值表现为雄花芽>混合芽+叶芽;春季低温冻害对树体不同部位枝组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为副芽枝率>雌花座果率>结果枝率>开雌花枝条率>枝条座果率>树冠新枝率;不同品种间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为副芽枝率>结果枝率>开雌花枝条率>枝条座果率>雌花座果率>树冠新枝率。该项研究为吕梁山低山丘陵区核桃抵御春季低温冻害、实现稳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葡萄具有适应性强、早果丰产、花芽超节位分化和一年多次结果等习性。本文详细归纳了葡萄一年两收的生理生化基础,及温度、修剪、药剂、栽培管理措施等在葡萄二次果生产上的作用,以及二次果生产对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指出花芽分化是葡萄二次结果的基础,掌握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和诱导花芽分化萌发的方式与节位,对发展葡萄二次结果技术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该技术在国内推广应用时间较短,大部分种植者的技术运用还不够成熟,且对气候条件、品种特性要求较高,造成在实际生产中发展缓慢。针对生产研究现状,笔者建议应结合气候条件、品种特性等深入研究葡萄二次结果的生理生化机理机制,加快引进或选育更多花芽分化好、品质优良的葡萄品种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对于试验成功的葡萄品种和对应栽培管理模式要先小面积应用、技术掌握成熟后再大规模生产,重视示范推广作用、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指导等,以期为葡萄二次果生产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调查观察表明,橄榄根深且广。成年树年抽梢2次。春梢多成为结果枝,除顶芽外,叶腋间多能抽生小花序。顶芽萌发成秋梢(少量成夏梢),为翌年结果母枝。因此,加强管理,橄榄是可获得连续高产稳产的。橄榄花芽分化期从3月下旬开始,到5月下旬基本完成,花芽分化是连续进行的。其花序为聚伞式圆锥花序(或圆锥花序),花有雌花、雄花及两性花3种类型,其比例因品种而异。生理落果主要在花谢后两周内。果实初期迅速膨大,至7月中下旬,纵横径几乎停止生长,但内质仍继续变化。  相似文献   

17.
温度调控对南岭莪术根茎开花与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在贮藏、催芽及水养阶段温度调控对南岭莪术根茎休眠、花芽分化、开花及品质的影响,为南岭莪术生产开发,尤其是作为年宵花卉早春促成栽培提供指导。【方法】 设置南岭莪术根茎贮藏、催芽阶段温度与时间的组合处理,测量品质指标,并对不同发育阶段花芽分化过程进行外观和解剖形态学观察。【结果】 15℃贮藏30 d是南岭莪术根茎完成休眠的最短时间,贮藏时间超过60 d,开花率略有下降;根茎贮藏处理后,再经25—30℃催芽10—30 d可诱导花芽分化,并极显著地缩短了根茎定植到开花和展叶的时间;尤其是15℃贮藏50 d再经过30℃催芽30 d的根茎开花率高达92%,且花期可控制在春节。芽体发育到阶段1的南岭莪术根茎常温水培不能开花,此时为花芽分化起始期;发育到阶段2和阶段3的根茎分别进入花序原基及苞叶原基分化期和花蕾原基分化期,常温水培开花率分别为50%和66%;阶段4的根茎进入花器官分化期,花芽分化不可逆转,在常温水养开花率为100%。【结论】南岭莪术根茎贮藏可缩短休眠时间,高温诱导花芽分化,30℃培养至第4阶段进行市场交易,可成为高品质早春开花的水培花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小拱棚栽培半夏需水规律和干物质积累的研究,为半夏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以清水县主栽的山东济宁半夏为试验材料,对温室盆栽半夏设置高、中、低三种水分作为处理,每天称重,记录耗水量,研究半夏的需水规律;在不同生育阶段每处理随机取一盆半夏,测定半夏的根系、块茎、珠芽和叶片的鲜重和干重,研究半夏干物质积累。结果表明,小拱棚栽培半夏以中土壤水分处理为最优处理,其需水规律表现为前期小,中期大,后期小的特点,即出苗初期RH55-70%,齐苗期、快速生长期、珠芽生根发芽期RH70-85%,灌浆期和成熟期RH55-70%为最佳土壤湿度,其需水临界期为珠芽生根发芽期;半夏块茎的干物质积累从播种至快速生长期持续减少,从珠芽生根发芽期至成熟期持续增加;珠芽的干物质积累从发芽后开始持续增加;根系和叶片的干物质积累从生根发芽后至快速生长期持续增加,从珠芽生根发芽期至成熟期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9.
樟树苗期萌芽特性遗传变异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樟树苗期种源/家系二水平试验研究,目的是为樟树遗传改良提供一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樟树的苗期萌芽率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和家系二个层次;樟树早期芽百分率,中期萌芽百分率,晚期萌芽百分率种源层次的变异远大于家系层次的变异。方差分析表明,樟树苗期种源间在早期萌芽百分率,中期萌芽百分率上有极显差异,晚期萌芽百分率性状有显差异,家系之间在早期萌芽百分率性状上有极显差异。种源内大多数家系间在苗期萌芽率上达不到显水平,早期萌芽百分率,中期萌芽百分率,晚期萌芽百分率各性状,高于遂川种源的家系分别有84,83,104个,低于遂川种源的分别有107,108,87个,早期萌芽百分率,中期萌芽百分率,晚期萌芽百分率与地理纬度均呈负相关,其中早期萌芽百分率,中期萌芽百分率与地理纬度呈负极显相关,早期萌芽百分率,中期萌芽百分率与年均温,1月均温和绝对低温极显相关,早期萌芽百分率与干季数显相关,早期萌芽百分率,中期萌芽百分率,晚期萌芽百分率之间呈极显相关。  相似文献   

20.
核果类果树设施栽培的主要增产技术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果树栽培的产量构成因素为依据,从花芽分化、坐果率、单果重3个方面阐述了核果类果树设施栽培的增产技术途径.概括了花芽形成的主要条件,提出了物理控制和化学控制的促花技术途径;通过对核果类果树的生理落果特点及原因的分析,从栽植方式、破休眠管理、授粉管理、环境调控、激素调节等10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坐果率的技术措施;通过对单果重构成的分析,提出了在果实发育的第Ⅰ阶段设施内应保持相对较低的夜间温度等6项增加单果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