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生产出富含γ-氨基丁酸(GABA)降压功能茶,采用氮气厌氧处理茶鲜叶后再进行微波杀青等方法,研究了氮气厌氧处理对茶叶品质及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充氮2h和除氮充氧2h,循环4次,成茶中GABA含量达1.89mg/g,是未经氮气厌氧处理茶叶中GABA含量的37.8倍;成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基本不变;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茶树新梢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云南大叶茶成龄茶树的修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大叶种茶树品种‘佛香1-11’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冬季轻修剪和春茶后轻修剪2个不同时期的修剪处理,对茶树新梢的开采期、新梢机械组成、鲜叶产量及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冬季轻修剪处理的春茶和夏茶开采期分别比春茶后轻修剪处理的早11和8 d,但其春茶采摘期较春茶后轻修剪处理短;春茶后轻修剪处理的全年鲜叶产量比冬季轻修剪处理高11.26%,且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春茶后轻修剪处理可提高春茶萌发质量,其正常芽叶比例为100%,冬季轻修剪处理春季正常芽叶比例为73.4%,春茶后轻修剪处理的正常芽叶比例显著高于冬季轻修剪处理;修剪使茶多酚含量和咖啡碱含量显著增高;春茶后轻修剪处理可提高春季烘青和晒青的香气和滋味,干茶白毫显露。【结论】春茶后轻修剪可提高茶树鲜叶产量,改善春茶品质,春季芽叶茸毛增多形成抗性结构,是云南大叶种茶树提质增产抗旱有效艺措施。  相似文献   

3.
厌氧处理对桑叶GAB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厌氧处理对桑叶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为桑叶中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CO2厌氧和真空厌氧处理桑叶鲜叶,经杀青、烘干和粉碎后,利用丙酮和Al Cl3去除桑叶色素,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叶中GABA的含量。[结果]未厌氧处理的桑叶中GABA含量为0.915 mg/g;而CO2厌氧处理4 h,GABA含量达到最高值1.214 mg/g;真空厌氧处理8 h,GABA含量达到最高值1.453 mg/g。[结论]一定时间的CO2厌氧或真空厌氧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桑叶中GABA含量,真空厌氧处理可得到更高GABA含量的桑叶。  相似文献   

4.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红茶中γ-氨基丁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γ-氨基丁酸是一种非蛋白质组成的天然氨基酸,在植物和动物体内广泛存在,具有降血压、抗疲劳、改善脑机能等功能[1]。γ-氨基丁酸茶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茶鲜叶进行处理后按照普通茶的制备工艺加工而成[2],由于其富含γ-氨基丁酸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市售γ-氨基丁酸茶主要包括红茶、绿茶、乌龙茶。茶叶中氨基酸种类繁多、极性相近,分离难度较大,操作繁琐。随着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发展,高效液相色谱已经发展为主流的γ-氨基丁  相似文献   

5.
<正>技术简介:γ-氨基丁酸茶是一种新型功能茶,它的GABA含量通常在1500mg/kg(>0.15%干物重)以上,是普通茶叶的20-30倍。动物和临床试验已证明该茶具有降血压功效。它是将茶树鲜叶经过特殊的厌氧处理后加工而成的,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可加工出不同类型的γ-氨基丁酸茶,如绿茶型、红茶型和乌龙茶型。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3个优质功能大麦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以单作大麦(MC)为对照,研究了大麦—马铃薯套作对大麦农艺性状和籽粒γ-氨基丁酸、总黄酮、生物碱及抗性淀粉的影响。结果表明:(1) 套作条件下大麦的生育期缩短,分蘖数,有效穗、株高、节间总长度、旗叶长和宽、茎粗、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穗草比增加。(2)大麦—马铃薯套作对两种作物经济产量增幅大于4%,且大麦籽粒产量的LER均大于1,有明显的套作优势,其病害低于单作。(3) 3个大麦品种套作条件下γ-氨基丁酸、总黄酮、生物碱和抗性淀粉含量均高于单作。  相似文献   

7.
技术简介:γ-氨基丁酸茶是一种新型功能茶,它的GABA含量通常在1500mg/kg(>0.15%干物重)以上,是普通茶叶的20-30倍。动物和临床试验已证明该茶具有降血压功效。它是将茶树鲜叶经过特殊的厌氧处理后加工而成的,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可加工出不同类型的γ-氨基丁酸茶,如绿茶型、红茶型和乌龙茶型。  相似文献   

8.
<正>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降血压、镇静神经、抗焦虑、预防老年痴呆等多种保健功能。γ-氨基丁酸茶是以茶树鲜叶为原料,经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新型茶。该茶叶中GABA含量要求必须达到1.5mg/g以上,是普通茶叶的10~20倍。目前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已证实,γ-氨基丁酸茶具有显著地降血压作用,国内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为了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γ-氨基丁酸茶新产品,提高夏秋茶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中国农业  相似文献   

9.
加工工艺对茶叶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简报)王云李春华杨亮材(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成都610066)以福鼎大白茶(中叶种)和云南大叶茶的1芽1叶初展春梢为原料,采用相同的处理: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做形(理条搓条,旋转搓团,理直搓条),烘焙而成扁形、...  相似文献   

10.
以云南大叶茶区10份地方茶树材料作为供试材料,取其春梢1芽2叶加工成蒸青茶样,并对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儿茶素等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材料8-10和6-5可作为优质红茶备选材料,而2-4、4-18和5-2可以作为优质绿茶备选材料。本研究可为优质大叶茶树资源筛选和云南大叶茶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综述桑叶中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及富集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桑叶品种、叶龄、叶位和不同采摘季节对桑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厌氧、添加外源物、低温冷激、红外线照射等处理可提高桑叶γ-氨基丁酸的含量。桑叶作为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的蛋白质资源,具有可观的开发前景。在桑叶中γ-氨基丁酸的富集方法,如红外线照射处理、低温冷激处理等方面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综述桑叶中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及富集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桑叶品种、叶龄、叶位和不同采摘季节对桑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厌氧、添加外源物、低温冷激、红外线照射等处理可提高桑叶γ-氨基丁酸的含量。桑叶作为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的蛋白质资源,具有可观的开发前景。在桑叶中γ-氨基丁酸的富集方法,如红外线照射处理、低温冷激处理等方面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特种紫娟茶与大叶茶香气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紫娟茶(紫娟鲜叶制的蒸青茶、晒青茶)和大叶茶(云抗10号鲜叶制的晒青茶、蒸青茶)的香气成分,GC-MS联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紫娟茶香气物质较大叶茶丰富,且成分差异较大,紫娟茶中分离出大叶茶未检出的化合物有21种,分别为隐品酮、β-甜橙醛、3-乙酰氧基环氧庚烷、乳酸叶醇酯、(E)-6,10-二甲基-5,9-十一烷二烯-2-酮、反-9-甲基-十氢萘-1,8-二酮、橙花叔醇、2,6,10-三甲基-1,5,9-十一烷三烯、2-甲基碘代十一烷、异植醇、6-硝基-环十六烷-1,3-二酮、柠檬烯、甘油、十五烷、十六烷、环戊基乙酸、蒽、邻苯二甲酸-十一烷二酯、Z,Z-4,15-十八炭二烯-1-醇、二十二烷、4-甲基-2-(2-甲基-丙烯基)-3,6-二氢吡喃。这21种化合物是否是形成紫娟茶特殊香气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龙井43"茶鲜叶为原料,通过兼气厌氧处理后加工成γ-氨基丁酸(GABA)红茶,并进行品质成分测定分析和感官评审。结果表明,经过厌氧处理后,产品红茶GABA含量显著提高,达到GABA茶标准,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提高;感官评审总分与对照红茶相当,表明本地品种龙井43适宜加工GABA红茶,且具有良好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云南大叶种茶的特点,历时10余年的多点试验,提出了机械采茶的有关技术是:在修剪程度,以上年剪口为基础提高3厘米开剪,剪平树冠;开采期以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标准芽叶所占新梢的百分比,结合每个批次间隔天数来确定;茶园重施基肥,合理追肥;机采鲜叶分级方法;机采组合管理;适宜机采红、绿茶加工技术。执行上述有关技术能有效地提高云南大叶茶机采的经济效益与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16.
云南大叶群体种嫁接乌龙茶品种特性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云南大叶群体种茶树经过深修剪,嫁接多个乌龙茶品种的短穗,对嫁接后生长的新梢与乌龙茶新种茶园的鲜叶原料,进行生物学特性、生化成分以及制茶品质的分析比较.结论认为:用乌龙茶嫁接处理后抽发的茶梢鲜叶持嫩性强.不易形成对夹叶。且鲜叶含水量明显高于新植处理的乌龙茶,影响加工品质;嫁接处理的乌龙茶茶多酚含量较高,香气和滋味不如新植乌龙茶,建议采用引进乌龙茶扦插苗开辟新的茶园,不宜使用嫁接的方式进行云南大叶种茶园改成乌龙茶茶园。  相似文献   

17.
甲壳低聚糖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黎明  夏文水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08-1909,1911
[目的]探讨施用甲壳低聚糖对茶叶生长发育及内在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叶面喷施和根部浇灌两种处理方式研究了甲壳低聚糖对茶叶主要品质因子的影响。[结果]2种处理均可提高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增强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灌根对提高茶多酚的效果(提高12.95%)要好于叶面喷施的(提高8.73%)。2种处理均可明显提高鲜叶中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叶面喷施后分别增加了40.23%和34.94%,灌根后分别增加了42.86%和29.53%。叶面喷施甲壳低聚糖,提高了对环境有应激作用的γ-氨基丁酸含量25.84%,根部浇灌甲壳低聚糖则降低了γ-氨基丁酸含量2.94%。[结论]GC-MS分析表明,施用甲壳低聚糖后茶叶的香气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发生了改变,从而会导致茶叶香型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以‘桃源大叶茶’1 芽2 叶为材料,研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β-葡萄糖苷酶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中的动态变化,分析加工叶水分含量对3 种酶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高香高茶黄素红茶的加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萎凋时间延长,3 种酶酶活性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萎凋14 h 后,多酚氧化酶酶活性达到鲜叶的2.9 倍,过氧化物酶酶活性达到鲜叶的3.5 倍,β-葡萄糖苷酶活性达到鲜叶的2.1 倍,在揉捻、发酵、干燥工艺中,3 种酶活性不同程度地下降。根据研究结果可推断,β-葡萄糖苷酶对红茶香气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萎凋过程及发酵早期,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对红茶滋味品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发酵工艺,可依据萎凋叶中3 种酶的活性变化程度及失水情况,确定萎凋适度的标准,依据发酵叶中的多酚氧化酶与过氧化物酶的比值变化情况,确定发酵适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云南稻微核心种质籼粳回交后代功能成分含量差异,为有效利用云南稻微核心种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对108份云南稻微核心种质及121份籼粳回交后代4种功能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筛选功能稻米选育的桥梁材料。【结果】微核心种质及其回交后代糙米黄酮、γ-氨基丁酸、抗性淀粉、生物碱含量的变幅和变异系数均较大,微核心种质供体功能成分变异系数从高到低依次是:黄酮抗性淀粉γ-氨基丁酸生物碱;回交后代变异系数从高到低依次是:抗性淀粉生物碱黄酮γ-氨基丁酸。粳稻回交后代具有选育富含黄酮、γ-氨基丁酸等成分材料的优势,而籼稻回交后代具有选育高生物碱含量材料的优势。在籼粳各回交后代中,筛选出糙米总黄酮、γ-氨基丁酸和抗性淀粉含量分别都较高的共10个优良株系,这些株系可以作为功能稻米选育的桥梁材料及功能成分基因定位的近等基因系材料。【结论】云南微核心种质籼粳回交后代糙米的4种功能成分均存在广泛的变异,以微核心种质及滇屯502、合系35培育具有高功能成分近等基因系的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以乌龙茶品种肉桂、黄棪为试验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探讨茶园常用的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对秋茶鲜叶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喷施茶树后,鲜叶香气总量下降,数量减少;肉桂品种鲜叶香气总量下降30.67%,黄棪品种鲜叶香气总量下降52.92%,乌龙茶特征性香气物质α-法尼烯、橙花叔醇在肉桂品种鲜叶中的含量分别下降24.62%、26.28%,在黄棪品种鲜叶中的含量分别下降54.12%、100%;鲜叶粗纤维含量下降。相同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处理,鲜叶叶片厚度越薄受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