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的"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迫切需要创立一个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高等农业教育系统,这将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本文分析了基于"三农"的农业院校职能和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现实情景,提出了农业院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扩张办学规模、调整学科结构、改革培养方式和创新服务机制的改革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科研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农业科技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服务"三农"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做好农业科研图书馆为"三农"服务工作.一是多方协作、齐抓共管、整体推进;二是建立三级农业科技图书馆信息网络,架起信息服务的桥梁;三是加强农业科研图书馆人员自身素质建设,适应现代"三农"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3.
农业院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与农业文化息息相关,主要涉及到三个层面:图书馆内部文化、图书馆所在的校园文化及图书馆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农业院校图书馆不仅仅为校内读者服务、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也应该为区域内的"三农"发展服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农业院校图书馆应该坚持文化建设特色化、区域化、民族化原则,重视人文精神的作用,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文化理念,有效发挥社会教育功能,让农业院校图书馆成为文化传播与服务综合体.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迫切需要创立一个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高等农业教育系统,这将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本分析了基于“三农”的农业院校职能和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现实情景,提出了农业院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扩张办学规模、调整学科结构、改革培养方式和创新服务机制的改革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5.
阐述网络环境下农业院校图书馆为"三农"服务的必要性,指出其在这方面的优势和途径。通过大连海洋大学图书馆几年来为"三农"服务的探索,提出网络环境下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三农"服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25所农业院校图书馆网站的主页元素、内容元素和技术元素等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了网站存在的缺陷以及服务"三农"的做法与差距,提出了农业院校图书馆网站要引领"三农"信息化建设;论述了农业院校图书馆网站建设为"三农"服务的意义,提出了网站建设的原则,针对农业院校图书馆及其网站服务"三农"问题,提出要确立服务理念、探索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时空、提升服务手段、改善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院校图书馆为“三农”服务的意义农业院校图书馆是农业信息的前沿阵地,可及时向农业从业人员介绍新品种,推荐新技术。可通过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提高他们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可以将所收藏的图书、期刊、科技简报中丰富的涉农知识,使农民操作现代化的生产工具成为可能。长期的知识熏陶,不仅会增加农民的知识,而且会拓宽视野,改变落后的思维方式,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二、农业院校图书馆为“三农”服务的优势1.信息资源优势。农业院校图书馆系统收藏了各类涉农专业的图书、期刊、参考工具书…  相似文献   

8.
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三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独特优势,认为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农业院校图书馆可以大有用武之地,也应该发挥丰富的农业信息资源优势,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需要全社会力量的扶持,主要就农业院校图书馆所具有的服务"三农"的信息资源优势,针对"三农"问题,从跟踪培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库的建设等五个方面对其如何有效地拓展服务,与新农村建设对接,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边疆地方农业院校科技人员服务“三农”的实践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农业科技进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地方农业院校是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农业技术产生的重要源泉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文章归纳总结了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代表的科技人员服务"三农"的途径与模式,深入分析了边疆地方农业院校科技人员服务"三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边疆地方农业院校的地方性特点,提出了不断完善科技人员服务"三农"的对策与措施,以期切实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丽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5):18-21,58
农业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对"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此,以河南省为例,阐述了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加快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它在农业自主创新、农业科技进步和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推进自主知识创新、技术协同创新和集成服务创新等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增强高等农业院校创新能力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政策措施,为发展中的高等农业院校提供借鉴,对切实增强高等农业院校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它在农业自主创新、农业科技进步和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推进自主知识创新、技术协同创新和集成服务创新等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增强高等农业院校创新能力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政策措施,为发展中的高等农业院校提供借鉴,对切实增强高等农业院校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民科技培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决定着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和速度,有组织、有力度地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工作,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基本任务。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日益加快,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农民在科技培训方面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加快现代农民培训 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自身的特点,制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努力培养各类农业科技人才,为“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提供知识服务,为“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服务,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提供人才服务,为科教兴农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以工哺农: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凤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54-15056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和方向,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业科学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农业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然而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资源有限,农业科学技术投入不足等,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实施"工业反哺农业",通过资金反哺、政策引导,改革户籍制度,将零散土地连接成片,鼓励龙头企业到农村发展,建立农业合作组织,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有效推进农业发展,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农业高职院校服务三农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树立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坚定服务"三农"的发展方向、围绕服务"三农"做好人才培养、走好服务"三农"的产学研合作之路4个方面介绍了农业高职院校服务"三农"的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三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分析"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与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观点,阐述健全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对发展水产业的重要性以及水产业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产生积极的贡献,从而提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在解决"三农"问题中所发挥的渔业科技示范、科学技术培训、产业化服务、信息化服务、产品销售服务等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分析"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与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观点,阐述健全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对发展水产业的重要性以及水产业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产生积极的贡献,从而提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在解决"三农"问题中所发挥的渔业科技示范、科学技术培训、产业化服务、信息化服务、产品销售服务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实质就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还要靠尖端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要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推广和普及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综合的系统工程。根据图书馆近一年来服务实践,探讨了情报服务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