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与食用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90,自引:7,他引:83  
对23个水稻品种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RVA谱(用粘度速测仪RVA测得的粘滞性谱)和米饭质地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RVA谱能较好地区分AAC相似的优质和劣质品种。公认的食味较好的优质品种的RVA谱往往崩解值大多在100RVU(RVA粘度单位)以上,而消减值小于25RVU,且多数为负值;相反,食味差的品种崩解值低于35RVU,而消减值高于80RVU。米饭质地与RVA谱特征存在密切关系,米饭硬度与消减值极显著正相关,γ高达0.902#+**,与崩解值极显著负相关,γ为-0.772#+**;米饭粘性恰好相反,与消减值和回复值的γ分别为-0.800#+**和-0.718#+*。米饭的硬度与AAC的相关性因所用品种的不同而差异较大,但粘性始终与AAC呈极显著负相关,γ在-0.869#+**左右。消减值和回复值与AAC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γ分别为0.552#+**和0.635#+**。  相似文献   

2.
以优质粳型水稻品种津川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其产量、常规品质、RVA特征值和米饭食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期的产量、整精米率、垩白率、蛋白质含量、RVA的崩解值和消减值、米饭食味值等指标均有差异。与第一收获期相比,推迟收获可以提高产量、稻米的碾磨品质、崩解值和黏度值,改善外观,降低垩白率、硬度,减少消减值,蛋白质含量也随之降低。从第四收获期开始,其直链淀粉含量适中(15.50%~16.24%),蛋白质含量较低(7.13%~7.87%),食味值较高(59.3~66.5),RVA的崩解值均大于100RVU,其米饭食味均较好,产量较高。第七收获期稻米的产量最高,食味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不同地点和播期对稻米淀粉 RVA谱特性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生态类型的5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在江苏省4个不同纬度地点,通过分7期播种试验研究稻米淀粉 RVA谱特征值的差异。[结果]峰值时间在地点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他特征值在地点、播期和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多数特征值以品种对其影响最大。不同生态条件间淀粉 RVA谱特性差异明显,但随纬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其中,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由大到小均为淮安点>苏州点>连云港点>扬州点。冷胶黏度和回复值呈北高南低趋势。消减值随纬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在不同纬度间变化较小。随播期的推迟,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和峰值时间呈减小趋势,消减值和回复值呈增加趋势,崩解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糊化温度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 RVA谱特征值在江苏省北部地区受播期影响较大。消减值的变异系数最大,峰值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小。5个品种中以南粳46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最高,消减值和回复值最低,其 RVA谱特性最优,蒸煮食味品质最好。连粳4号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高,消减值和回复值较低。说明不同播期和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淀粉 RVA谱具有较大影响,不同播期间 RVA谱特性的差异显著,同一品种在适宜种植区域内应尽可能早播。[结论]该研究为江苏省水稻优质生产及食品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不同地点和播期对稻米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生态类型的5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在江苏省4个不同纬度地点,通过分7期播种试验研究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差异。[结果]峰值时间在地点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他特征值在地点、播期和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多数特征值以品种对其影响最大。不同生态条件间淀粉RVA谱特性差异明显,但随纬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其中,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由大到小均为淮安点苏州点连云港点扬州点。冷胶黏度和回复值呈北高南低趋势。消减值随纬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在不同纬度间变化较小。随播期的推迟,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和峰值时间呈减小趋势,消减值和回复值呈增加趋势,崩解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糊化温度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RVA谱特征值在江苏省北部地区受播期影响较大。消减值的变异系数最大,峰值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小。5个品种中以南粳46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最高,消减值和回复值最低,其RVA谱特性最优,蒸煮食味品质最好。连粳4号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高,消减值和回复值较低。说明不同播期和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淀粉RVA谱具有较大影响,不同播期间RVA谱特性的差异显著,同一品种在适宜种植区域内应尽可能早播。[结论]该研究为江苏省水稻优质生产及食品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地点和播期对稻米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以不同生态类型的5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在江苏省选择4个不同纬度地点,通过分7期播种试验研究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差异。结果表明,8个特征值中除峰值时间在地点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特征值在地点、播期和品种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多数特征值以品种对其影响最大。不同生态条件间淀粉RVA谱特性差异明显,但随纬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其中,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等特征值由大到小均依次为淮安点苏州点连云港点扬州点。冷胶黏度和回复值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连云港点和淮安点显著高于扬州点和苏州点。消减值随纬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其中苏州点的消减值显著低于其他3个地点。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在不同纬度间变化较小。随播期的推迟,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和峰值时间4个特征值呈减小趋势,而消减值和回复值呈增加趋势,崩解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糊化温度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RVA谱特征值在不同地点随播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以早播为佳,同时RVA谱特征值在江苏省北部地区受播期的影响较大。8个RVA谱特征值以消减值的变异系数最大,峰值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小。5个品种中以南粳46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最高,而消减值和回复值最低,其RVA谱特性最优,蒸煮食味品质最好。连粳4号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高,消减值和回复值较低,其RVA谱特性也较好。说明不同播期和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淀粉RVA谱具有较大影响,不同地点间淀粉RVA谱特性差异明显,但随纬度的变化无明显趋势,不同播期间RVA谱特性的差异显著,同一品种在适宜种植区域内要获得较优的RVA谱特性应尽可能早播。  相似文献   

6.
不同播期和收获期对水稻丰两优1号RVA特征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杂交中籼丰两优1号组合的分期播种和收获试验,分析了播期和收获期对其常规品质、RVA特征值的影响以及上述诸性状在不同播期和收获期的变异系数,并对水稻灌浆结实期若干气候生态因子与稻米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常规品质中的糙米率、整精米率、粒长和蛋白质4个性状,RVA的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冷胶粘度和回复值4个性状,共8个性状在不同播期和收获期均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稻米品质各性状可根据在不同播期和收获期条件下的变异系数大小划分为3类,其中的RVA的消减值性状为最大,垩白度居中,其他性状则较小。在影响稻米品质的诸气候生态因子中,水稻灌浆结实期的日平均温度的作用较大。丰两优1号组合在温州地区可选择6月15日左右播期,灌浆结实期的平均气温约22.0℃,并适当推延收获期将会取得最佳品质效应。丰两优1号在直链淀粉含量约16%,蛋白质含量约9.0%,RVA的崩解值大于100 RVU,峰值粘度和冷胶粘度约240 RVU,其米饭食味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早熟晚粳扬粳4227为材料,研究播期对其产量结构、品质和RVA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栽期推迟,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成穗数呈上升趋势,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随播期推迟而减少。不同播期处理下,扬粳4227的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胶稠度和RVA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其中,播期4月25日稻米的整精米率最高,且垩白率和垩白度最小,播期6月5日的胶稠度最小。随着播期的后移,稻米峰值黏度、崩解值和消减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扬粳4227在江苏里下河地区理想播期可安排于5月15~25日播种,产量最高且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8.
播期和地点对南粳46稻米品质及RVA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地点对南粳46稻米品质及RVA谱的影响。[方法]大田试验于江苏省5个试点进行,每个试点设置7个播期,成熟后测定 RVA谱各相关指标。[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南粳46稻米加工品质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外观品质变优,蒸煮食用品质下降;随着地点的南移,南粳46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用品质总体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不同性状对地点和播期的反应不同,糙米率、粒宽、粒长、长宽比、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受影响较小,而垩白率和垩白度受影响较大,糊化温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食味值居两者之间。 RVA谱特征值分析表明,崩解值、消减值和起始糊化温度同时受播期和地域环境的影响。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峰值黏度时间受地域环境的影响较大。随播期的推迟,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消减值和起始糊化温度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崩解值先升后降,峰值粘度时间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纬度的降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总体上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消减值和峰值黏度时间降低,起始糊化温度升高。[结论]该研究为南粳46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栽插密度有利于产量和稻米品质的提高。栽插密度主要通过水稻的群体结构来影响产量,对其品质的影响,以垩白米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及蛋白质含量等影响较大,在试验范围内(7.5 ̄25.5万丛/hm2),栽插密度与垩白米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与整精米率呈倒二次曲线分布关系;与蛋白质含量接近线性正相关。从优质高产兼顾的角度考虑,在浙江地区的生态条件下,单季杂交籼稻的栽插密度以16.5 ̄21.0万丛/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地点对南粳46稻米品质及RVA谱的影响。[方法]大田试验于江苏省5个试点进行,每个试点设置7个播期,成熟后测定RVA谱各相关指标。[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南粳46稻米加工品质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外观品质变优,蒸煮食用品质下降;随着地点的南移,南粳46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用品质总体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不同性状对地点和播期的反应不同,糙米率、粒宽、粒长、长宽比、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受影响较小,而垩白率和垩白度受影响较大,糊化温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食味值居两者之间。RVA谱特征值分析表明,崩解值、消减值和起始糊化温度同时受播期和地域环境的影响。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峰值黏度时间受地域环境的影响较大。随播期的推迟,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消减值和起始糊化温度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崩解值先升后降,峰值粘度时间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纬度的降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总体上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消减值和峰值黏度时间降低,起始糊化温度升高。[结论]该研究为南粳46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超短季棉个体形态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超短季棉品种个体发育动态的影响,明晰它们对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效应,为黄河流域冀东棉区棉花种植的播期和密度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以超短季抗虫棉546系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播期(播期Ⅰ:5月20日,播期Ⅱ:6月2日,播期Ⅲ:6月14日)和密度(低密度:12万株/hm2,中密度:15万株/hm2,高密度:18万株/hm2)处理对其个体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结果]不同的播期和密度处理对超短季棉546系的个体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播期的影响效力要高于密度的影响效力,而播期对于棉株个体果枝数量发育的影响效力又明显高于对主茎伸长生长和加粗生长的影响效力。[结论]在黄河流域的冀中棉区对超短季棉546系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期和密度的调控,有效地促进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夯实其产量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不同播期密度对超早熟短季抗虫棉群体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超早熟短季抗虫棉"546系"为材料,在冀中地区不同播期(播期Ⅰ:5月20日、播期Ⅱ:6月2日、播期Ⅲ:6月14日)和密度(低密度:12万株/hm2、中密度:15万株/hm2、高密度18万株/hm2)处理下进行了群体性状相关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随播期推迟和种植密度降低,群体果枝数均明显降低,播期Ⅲ各密度处理有效果枝数只相当于播期Ⅰ的1/2至1/3。(2)随着播期推迟,各时期群体总花蕾数均明显降低,尤以播期Ⅲ下降幅度大。(3)播期Ⅰ各密度吐絮期群体有效铃数差异不明显,播期Ⅱ中密度处理最高,播期Ⅲ高密度处理最高。(4)适当提高种植密度能够有效减弱晚播对干物质积累的不利影响。然而,播期Ⅲ群体营养物质的积累在盛铃后明显落后于另两个播期。(5)群体生殖体干物重受播期及密度影响较为明显,播期Ⅲ在盛铃期群体生殖体干物质积累大幅度低于播期Ⅰ和播期Ⅱ。(6)各播期叶面积指数动态大体表现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然而盛铃期开始密度间差异已不明显,播期Ⅲ盛花期之后叶面积指数下降的速度明显快于前两个播期。研究结果为该类型品种(系)示范推广和生长调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中浙优1号”作单季晚稻种植,5月15日至6月4日播种均可正常成熟。在本试验条件下,以5月25日播种,即秧龄35d处理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还原剂DTT对贮藏稻米淀粉黏滞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贮藏精米粉中添加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TT),用快速粘度分析仪测定稻米淀粉的黏滞谱,研究DTT打破稻米淀粉二硫键后稻米黏滞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样品中添加DTT后,糊化温度降低,样品的峰值粘度和崩解值大都极显著升高,消减值极显著降低,RVA特征谱上升阶段的线性部分的斜率升高,米饭质地变软变粘,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为不同熟期组大豆品种在河北沧州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以熟期组Ⅰ组(吉育97、吉育89、绥农28、绥农35)、Ⅱ组(吉育82、吉育92、辽豆21、辽豆32)、Ⅲ组(中黄35、冀豆21、邯豆7、沧豆5)的12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4个播期(6月16日、6月26日、7月4日、7月14日)对不同熟期组大豆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出现一定程度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百粒重无显著差异(P0.05);熟期组Ⅲ组大豆的产量降低,熟期组Ⅱ组和Ⅰ组大豆的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在4个播期中,以熟期组Ⅲ组大豆冀豆21、邯豆7在播期6月16日的产量最高,分别为4 410.4kg/hm~2和4 329.0kg/hm~2。  相似文献   

16.
播期·密度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产高油夏大豆的适宜播期和密度组合。[方法]在田间试验中,以高油夏大豆品种鲁豆9号为供试材料,设4个播期4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高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夏大豆产量呈递减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夏大豆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播期为6月5日、密度27.0万株/hm2时,鲁豆9号产量最高(3 565.5 kg/hm2)。随播期的推迟或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每荚粒数均呈减少的趋势。株高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主茎节数和分枝数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主茎节数受密度的影响较小,而分枝数随密度的增加明显减少。夏大豆6月25日后播种或密度大于27.0万株/hm2时,籽粒脂肪含量降低。[结论]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有利于夏大豆的高产、高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寻小麦新品种"长航一号"在渭北地区的最佳播期和种植密度。[方法]通过两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试验设计,研究小麦新品种"长航一号"在渭北旱塬地区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处理下的产量,构建播期和种植密度与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目标产量在6 300~6 750 kg/hm2,最佳播期范围为9月20日至10月1日,最适种植密度为282万~375万/hm2。[结论]该研究可为推广"长航一号"以及使其能在渭北旱塬达到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优质中筋小麦晋太18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在山西中部麦区大面积推广优质中筋小麦晋太182,开展了播期和种植密度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与密度对晋太182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依次降低,穗长依次缩短,结实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数均逐渐减少;随着种植密度增大,植株依次增高、穗长变短、结实小穗数减少、不孕小穗数增多。不同的播期有不同的最佳种植密度。晋太182适播期为9月24—29日,而以9月24日为最佳播期,适宜密度为375万~525万株/hm2,450万株/hm2为最佳密度。晋太182在因前茬作物不能及时收获而晚播的条件下,通过增大种植密度同样可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冬小麦杂交种衡杂102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为该品种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014~2015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旱作节水试验站进行了不同播期与密度组合的产量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播期设10月5、10、15、20和25日5个水平,密度(基本苗数量)设150万、225万、300万、375万、450万株/hm~2以及对照(石4185)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播期与密度组合对衡杂102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对不同播期与密度组合的产量进行了回归分析,根据回归方程,对10月5~25日播种,在10月5日播种基本苗数量150万株/hm~2的基础上,每晚播1 d、基本苗数量增加15万株/hm~2条件下,进行了产量模拟,以探索适宜的播期及其相应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均对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产量随着播期的推迟、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一定的播期和密度范围内,衡杂102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减少,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多;穗粒数和千粒重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增加,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播期和密度对千粒重的影响大于对穗粒数的影响。冬小麦新品种衡杂102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5~16日,相应的种植密度为150万~315万株/hm~2,产量模拟结果与实际测定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以超级稻扬粳4038为材料,研究在不同栽培措施条件下品质表现,探索其品质调优技术。研究表明,扬粳4038在江苏沿江地区5月5~5月15日播种,栽插密度为(30~37.5)×104穴/hm2,施氮量300kg/hm2左右,基肥:蘖肥:穗肥为6:3:1或7:2:1有利于整精米率的提高,蒸煮食味品质的改善,进而达到高产与优质的同步提高。并讨论了扬粳4038品质调优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