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丰富芥蓝遗传资源,提升芥蓝杂交育种水平,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芥蓝新品种‘秋宝芥蓝',具有中熟、品质优和商品性好的特点。‘秋宝芥蓝'叶片近圆形,叶长16.0 cm,叶宽15.7 cm,菜薹长19.8 cm,薹粗1.8~2.0 cm,单薹质量100~120 g,播种至初收55~60 d。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593.9 kg/hm2,比对照品种‘顺宝芥蓝'平均增产11.0%。‘秋宝芥蓝'耐涝性和抗病性较强,适应性较广,广州地区适播期为9—11月下旬。  相似文献   

2.
'沪苤1号'是由萝卜质球茎甘蓝雄性不育系CMS-13-390和自交系苤蓝13-289组配而成的球茎甘蓝新品种;从定植到采收为75 d,生长势强,平均株高51 cm,开展度60 cm;平均叶片数14张,最大叶长42 cm,叶宽20 cm,叶柄长12 cm;球茎扁圆,球色鲜绿,球面光滑,球横径14 cm,球高11 cm,单球重1.2 kg;球茎总糖含量较高,肉质脆甜,食用品质优良。较抗黑腐病,每667 m~2平均产量3 930.83 kg,较对照品种'科润花冠'增产10.58%。  相似文献   

3.
芥蓝雄性不育杂交一代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号中花杂交芥蓝产量高,每667 m2产量为2 011 kg,比对照种顺宝(F1)增产13.1%。3个杂交一代芥蓝新品系在广州市南沙区秋季蔬菜新品种展示中均表现良好,各具特色,如3号为中花杂交芥蓝为主侧薹兼收型品种、4号为尖叶杂交芥蓝为尖叶型品种、5号为靓薹杂交芥蓝为粗薹型品种,其中4号尖叶杂交芥蓝被评为专家重点推介品种。创新利用西兰薹雄性不育资源培育芥蓝杂交一代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4.
'通豆10号'(原系号为通06-299)是以'99015'为母本、'引99-0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统选择法对杂交后代连续多年定向选择获得的农艺性状稳定、品质和抗性较佳的优良品系,于2014年6月通过江苏省审定。'通豆10号'2010—2012年在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775.3 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3.54%,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61.9 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7.45%。该品种生育期112 d,株高78.2 cm,有效分枝4.6个,单株结荚50.6个,每荚1.90粒,百粒重22.4 g,粗蛋白含量41.63%,粗脂肪含量19.56%,抗倒伏性强,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对SC-7株系表现为中感;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及周边相似生态适应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5.
中花13号芥蓝是香港引进的芥蓝材料中,经多代自交分离定向选择出来的芥蓝新品系。中熟,主薹浅绿,蜡粉少,薹形匀直,薹叶细小,节间疏,商品性优良;从播种至初收57-60天,延续采收7-45天,抗性强,每667m^2产量达1500kg.  相似文献   

6.
以'尖叶芥蓝'、'中花粗心芥蓝'和'迟花芥蓝'3个品种为材料,研究苯基噻二唑脲(TDZ)预处理、不同激素配比、基因型和外植体类型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芥蓝离体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3个品种中,'中花粗心芥蓝'再生能力最强;不同外植体类型中再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下胚轴、带柄子叶、子叶块;不定芽再生的最佳激素组合为0.2 mg·L-1NAA+6 mg·L-16-BA;以此激素组合为基础,下胚轴经0.5 mg·L-1TDZ浸泡30 min预处理接种在分化培养基(MS+0.2 mg·L-1NAA+6 mg·L-16-BA+8 g·L-1琼脂+30 g·L-1蔗糖)上不定芽再生率最高,达98.5%.  相似文献   

7.
<正>芥蓝薹是一种介于西兰花薹和芥蓝之间的新型蔬菜品种。龙田一号是广东省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选育的芥蓝薹新品种,受到了消费者青睐。1.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直立,生长强健,从播种至开始采收需70天左右,可连续采收50~60天。播种60天后,要及时掐尖打顶,其后开始不断采收侧薹和孙薹,一棵可连续采收25~30根薹。薹长约25厘米,侧薹粗约1.1厘米、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芥蓝主侧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便筛选出适合芥蓝主侧薹产量优化和品质提升的赤霉素浓度,为芥蓝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0 mg·L?1赤霉素喷施显著促进主薹、第1侧薹伸长,50 mg·L?1赤霉素处理显著促进侧薹伸长;30 mg·L?1赤霉素处理使芥蓝主薹、第2侧薹产量大幅提高,从而使每公顷较对照提高了11.13%。30 mg·L?1赤霉素还可促进侧薹蛋白质积累,提高芥蓝主侧薹可溶性糖含量积累,降低纤维素含量。因而在促进芥蓝主侧薹产量优化和品质提升方面,30 mg·L?1赤霉素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9.
<正> 芥蓝,又称白花芥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中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之一。主要食用肥嫩的花薹及嫩叶,品质脆嫩,清甜,风味别致。芥蓝起源于中国南部,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也有少量种植,近几年引入我省。芥蓝的营养价值较高,价格较贵,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一般供作特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特种蔬菜的需要量增加,但目前郑州市种植的芥  相似文献   

10.
利用粳籼亚种间杂种优势和株型改良,选育了矮杆抗倒、大穗型粳籼交超高产杂粳组合‘浦优22',该组合具有株型优良、熟期早、产量高、适种范围广、食味品质较好等优点。简述了该组合的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漳豌1号'为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软荚豌豆新品种,是‘双丰1号'豌豆的变异株经多代分离选择的优良品种。该品种表现为早中熟、植株蔓生,分枝力强,白花、株高155 cm左右、双荚率高,单株结荚数多;荚长8.5—10.0 cm、荚宽1.7 cm左右;产量高,总产量为12 750.0 kg/hm~2左右;品质佳,维生素C含量高。在福建省漳浦、龙文、南靖、龙海和永春等多点试验中,比对照‘改良11号'增产幅度在10%—1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早蜜'椪柑是近年来选育推广的椪柑新品种,其采后贮藏特性尚不清楚,为进一步完善'早蜜'椪柑配套生产技术.[方法]研究以湖南湘西地区2个主栽椪柑品种——'早蜜'椪柑及其芽变亲本'辛女'椪柑为材料,果实在常温条件下贮藏80 d,每10 d取样监测其贮藏期的品质变化,以期为'早蜜'椪柑的配套栽培和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在未经防腐保鲜剂处理的条件下,'早蜜'椪柑和'辛女'椪柑的腐烂率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早蜜'椪柑腐烂率显著高于'辛女';贮藏80 d后'早蜜'椪柑的腐烂率高达15.2%,而'辛女'椪柑贮藏期间腐烂率始终维持在5%左右.两品种果实的失重率均呈现随贮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的趋势,贮藏期间两品种失重率均维持在4%以下,失重率差异不显著.随采后贮藏时间的延长椪柑果皮色泽逐渐由橘黄色向橘红色过渡,果实的色泽变优.2个椪柑品种采后果皮色泽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和CCI值上,贮藏使果皮a*和CCI值显著增大.贮藏前后'辛女'椪柑果皮色差a*值的增幅明显大于'早蜜'椪柑,贮藏80 d后'辛女'椪柑果皮的CCI值显著高于'早蜜'椪柑.采后贮藏期间'早蜜'椪柑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辛女'椪柑,前者保持在13.3°Brix左右,后者在11.8°Brix左右;2个椪柑品种果实贮藏前后可溶性固形物变化不显著.贮藏期间'早蜜'椪柑Vc含量持续显著高于'辛女'椪柑,2个椪柑品种Vc含量均呈现先急剧下降然后又相对平稳的变化趋势,贮藏结束时Vc含量显著减少,'早蜜'100 g FW含Vc量为37.7 mg,'辛女'100 g FW含Vc量为28.1 mg.贮藏期间'早蜜'椪柑各糖组分含量整体上高于'辛女'椪柑,以蔗糖含量差异最明显.两品种蔗糖含量在贮藏30 d最高,后逐渐下降;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在贮藏30 d内变化不大,贮藏50 d时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2个椪柑品种在采后贮藏过程中柠檬酸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果实贮藏初期'早蜜'椪柑柠檬酸含量为4.86 mg/g FW,'辛女'椪柑为7.45 mg/g FW,贮藏80 d后均维持在1.95 mg/g FW.'早蜜'椪柑苹果酸的含量略高于'辛女'椪柑,两品种苹果酸在贮藏30 d内变化不大,30~40 d迅速下降,贮藏40~80 d有机酸含量有上下波动至贮藏结束.[结论]'早蜜'椪柑和'辛女'椪柑的采后贮藏特性存在显著差异,'早蜜'椪柑采后短期内易腐烂,该品种采后果实表现出高维生素C和高可固、高糖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3.
以河北省迁西地区板栗主栽品种燕山早丰'和大板红'为材料,选用燕山地区8 个优良品种(系)进行授粉 试验,通过调查不同授粉组合产量和测定果实品质等指标,并采用直接排序法和平均隶属度法进行评价,筛选最适 授粉组合。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采用直接排序法对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燕山早丰'授粉组合中只有燕 山早丰'迁西15 号'和燕山早丰'大板红'排在对照之前,而大板红'授粉组合中优于对照的有大板红' 迁西14 号'大板红'遵玉'大板红'迁西15 号'大板红'燕龙'大板红'燕山早丰';采用平均 隶属度法对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燕山早丰'迁西15 号'燕山早丰'大板红'和燕山早丰'遵 玉'排在对照之前,而大板红'授粉组合排名与直接排序法非常相近。综合分析认为:在迁西地区燕山早丰'的 最适授粉亲本为迁西15 号'和大板红';大板红'的最适授粉亲本为迁西14 号'遵玉'和迁西15 号'。   相似文献   

14.
<正>西洋芥蓝又名惠津芥蓝,是一种合西兰花和芥蓝为一体的新型蔬菜品种。它不仅具有西兰花清香的绿花球,而且还具有脆嫩的芥蓝花薹,商品性状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西洋芥蓝新品种秀兰2号花蕾形状美观,茎薹纤维少,口感柔嫩有甜味。一般播种后85天左右开始收获。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0~30℃,苗期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15.
‘晋单54'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X19-1为父本,于2002年选育而成.在2004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1685.0 kg/h㎡的单产水平排第2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7.9%.2005-2006年在山西省的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084.5 kg/h㎡,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9.7%,位于参试品种的第66.在2006年的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833.0 kg/h㎡,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0.9%,位于参试品种的第76.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淀粉含量73.63%,属于高淀粉品种.自然条件下高抗玉米大、小斑病和茎腐病,高抗丝黑穗病,高抗玉米螟,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平均产量可达10867.5 kg/h㎡,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6.
'泗棉6821'是江苏省泗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中熟转基因常规抗虫棉花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35 d,株型紧凑,株高107 cm,果枝短、较平展,茎干粗壮,绒毛多,叶片大小中等,叶色较浅,果枝始节位6.8节,单株结铃31.8个,单铃重6.2 g,衣分39.1%,子指12.2 g。2011—2012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为3 636.0 kg/hm~2和1 494.0 kg/hm~2,比CK('泗抗1号')分别增产3.3%和4.4%;2013年通过江苏省生产试验,籽棉产量4 203.0 kg/hm~2,比CK('泗抗1号')增产13.4%,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排名第一,皮棉产量1 650.0 kg/hm~2,比CK增产10.4%。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4 mm,断裂比强度32.9 cN/tex,马克隆值5.1。该品种耐枯萎病、黄萎病,抗棉铃虫。  相似文献   

17.
<正>芥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lboglabra)别名紫芥蓝、芥蓝菜,原产于我国南方,属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类蔬菜,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肥嫩的花薹、嫩叶及薹生叶片供食用,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产蔬菜,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选育的芥蓝新品种适应性强,结合先进的栽培技术,贵州基本实现了芥蓝的周年生产和供应,也成为一年多茬速生叶菜高效种植模式的主选蔬菜种类之一。芥蓝质地脆嫩、清  相似文献   

18.
水培芥蓝时常遇到缺铁造成植株矮小、品质降低的现象,但高铁浓度培养易引起铁中毒产生生理障碍而抑制芥蓝生长。以EDTA-Fe为铁源,研究了不同铁浓度水平(2.8 mg/L、5.6 mg/L、8.4 mg/L、11.2 mg/L和14.0 mg/L)对水培芥蓝生长、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蓝植株鲜重和株高随营养液供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铁浓度超过8.4 mg/L后植株鲜重无显著增加,株高则下降。芥蓝薹叶与薹茎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都随铁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超过8.4 mg/L后薹叶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再显著增加,超过11.2 mg/L时薹茎的可溶性蛋白、薹叶与薹茎的可溶性糖含量都不再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薹叶CAT和POD活性均随铁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至8.4 mg/L时达到最高。根系活力随着铁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至8.4 mg/L时达到最高。植株全铁含量也随着铁浓度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薹叶全铁含量至8.4 mg/L处理达到最高,薹茎与根全铁含量11.2 mg/L时最高。本试验条件下水培芥蓝最适合的铁浓度是8.4 mg/L,可获得最佳的生物量和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巴里坤县的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低。为丰富我县蔬菜品种,提高蔬菜质量,增加种植户的收入,我县引进芥蓝在试验基地试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巴里坤县芥蓝种植技术总结如下:一、植物特征特性芥蓝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二年生草本甘蓝类蔬菜,主要以肥嫩的花薹和嫩叶为食用器官。芥蓝根系浅,再生能力强,根群主要分布在15~20厘米的表土层;花蔓肉质,绿色,主薹采收后,侧芽可萌发出侧薹;叶广卵圆形,互生,具较长的叶柄,叶色浅灰绿  相似文献   

20.
芥蓝新品种“金品1290”201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认定,表现耐寒性较好、耐湿性强、抗病、品质佳、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宜福建省秋冬季种植。试验表明,福州地区秋冬季采用直播方式种植,以主薹及薹叶一次性采收为主从播种到采收50d左右,每667m<sup>2</sup>产量1000kg左右;以大颗菜一次性采收为主从播种到采收60d左右,每667m<sup>2</sup>产量1800kg左右;以主薹及再生侧薹多次采收的,播种至收获主薹约需60d,侧薹长度在18cm左右时即可采收,收获时间可达60d以上。该文总结芥蓝新品种“金品129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