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测定水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的敏感性,并进行水稻纹枯病菌菌株对丙环唑的抗性检测,为水稻纹枯病的科学用药及田间抗性种群监测提供参考.[方法]以2017年从贵州、河南和湖南省7个市(县、区)采集分离的106株水稻纹枯病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水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的敏感性,建立敏感基线;以敏感基线值的10倍对2018和2019年采集的水稻纹枯病菌进行丙环唑抗性检测.[结果]供试106株水稻纹枯病菌菌株对丙环唑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0.022~1.561μg/mL,EC50均值为0.731±0.031μg/mL.水稻纹枯病菌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且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结果符合正态分布(W=0.985,P=0.257>0.05),可将EC50均值0.731±0.031μg/mL作为水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的敏感基线参考值.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的敏感性差异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2018和2019年抗性检测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仍表现敏感,仅发现1株低水平抗性菌株(18MT2).[结论]田间水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的敏感性仍较高,可继续使用丙环唑防治水稻纹枯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避免和延缓番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抗药性的产生。[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明确不同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敏感性差异的分布。[结果]辽宁省不同番茄灰霉病菌菌株的EC_(50)值分布在0.080 0~7.787 2μg/ml,敏感性最低和最高的菌株EC50值相差97.34倍。将符合正太分布的158株番茄灰霉病菌的平均EC_(50)值1.973 1μg/ml初步定为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基线。[结论]开展番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抗药性风险评估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分别测定了啶酰菌胺(Boscalid)、井冈霉素(Jinggangmycin)和己唑醇(Hexacon-azole)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井冈霉素和己唑醇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1.0692、96.2859和0.0240μg/mL;50%啶酰菌胺WDG 600倍液在第2次药后14 d对田间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63.53%,极显著低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A WP 1500倍液和5%己唑醇SC 600倍液的防效。  相似文献   

4.
2010-2014年在四川各马铃薯主产区共分离获得80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并对其进行氟啶胺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分布呈单峰曲线,EC50值分布在0.1830~0.8767μg/m L,最不敏感菌株是最敏感菌株的4.8倍,平均EC50值为(0.4369±0.1426)μg/m L,可作为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基线,未检测到抗性菌株。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油菜菌核病菌对新型杀菌剂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和该药剂与其它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江苏省不同地区的110个油菜菌核病菌菌株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并测定对啶酰菌胺不同敏感性的10个菌株对菌核净、异菌脲、腐霉利、多菌灵、咪鲜胺和戊唑醇等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菌菌株间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差异显著,EC50值在0.0021~0.2113μg·mL-1之间,平均为0.0882±0.0548μg·mL-1;根据EC50值相关性分析,油菜菌核病菌对啶酰菌胺与上述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6.
柑橘链格孢褐斑病(Alternaria brown spot,ABS)是新近在我国局部地区新发现的病害,主要为害宽皮柑橘及某些杂交种柑橘,引起落叶、落果和枯梢,不仅影响产量,还影响果实的销售,造成严重损失,并且病害呈逐渐扩散和加重的趋势。药剂防治是目前防治ABS的最有效措施,然而目前尚无药剂被登记用于该病害的防治。本研究以来自我国各褐斑病发生区的54个代表菌株构成一个群体,应用刃天青(resazurin,RZ)显色法测定病菌群体对新烟酰胺类杀菌剂啶酰菌胺、氟酰胺和噻氟酰胺,以及吡啶类杀菌剂氟啶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病菌种群孢子萌发对啶酰菌胺、氟酰胺、噻氟酰胺和氟啶胺而言都是野生的敏感群体,尚未发现抗药性菌株,平均EC50值分别为0.467 7μg/mL、0.010 3μg/mL、0.061 9μg/mL和0.010 0μg/mL。广东和浙江菌株对啶酰菌胺较不敏感,重庆菌株对噻氟酰胺更敏感,而对氟酰胺和氟啶胺的敏感性则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关。柑橘褐斑病菌种群对这4种杀菌剂敏感性的确定,可为选择药剂防治ABS提供依据,并为这些药剂推广后的抗药性监测提供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7.
啶酰菌胺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果实活体接菌法分别测定了啶酰菌胺(Boscalid)对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Pers.)的室内毒力和对草莓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对草莓灰霉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为3.9803μg/mL,对草莓灰有较好的保护作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颗粒剂1200倍液药后60 d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达91.84%。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04-2007年分离自四川省16个地区(市、州)41个县(市)的208个有效稻瘟病菌单孢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全省最不敏感菌株EC50值(20.7794μg/mL)是最敏感菌株EC50值(0.8135μg/mL)的24.54倍。确定了四川省水稻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基线为6.9749μg/mL。全省没有出现对稻瘟灵产生高抗药性和中抗药性菌株,大部稻瘟病菌株都表现为低抗水平(≤3),有的地区低抗菌株出现频率为0。因此,只要加强田间抗药性监测,稻瘟灵在四川水稻生产上仍可作为防治稻瘟病的有效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稻瘟病菌对咪鲜胺和三环唑的敏感性及两者的协同作用,从贵州、湖北、河南、湖南省稻区采集分离得到103株稻瘟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稻瘟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采用水稻苗活体法测定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敏感性及咪鲜胺和三环唑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咪鲜胺、三环唑对供试稻瘟病菌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值分别为0.004 2~0.056、0.35~9.67μg/mL,且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均近似于正态分布,可将EC_(50)均值0.027、5.24μg/mL分别作为南方稻区稻瘟病菌对咪鲜胺、三环唑的敏感基线。协同组合筛选结果表明,咪鲜胺与三环唑以有效成分比为4∶20时,增效作用明显,其共毒系数为177.10,EC_(50)值为1.10μg/mL;该组合在有效成分180 g/hm~2剂量下,药后21 d对稻瘟病的田间防效达到86.41%。因此,咪鲜胺、三环唑(有效成分比为4∶20)组合可用于田间防治水稻稻瘟病,推荐剂量为有效成分180 g/hm~2。  相似文献   

10.
山西运城温室番茄灰葡萄孢对啶酰菌胺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西运城温室番茄灰葡萄孢对杀菌剂啶酰菌胺的抗性进行调查与分析,从温室番茄病果和病叶上利用单孢分离法获得灰葡萄孢菌株105个。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的EC_(50)值,结果表明,灰葡萄孢对啶酰菌胺的EC_(50)值为0.40~132μg/mL,抗性菌株81个,占测试菌株总数的77.14%;敏感性菌株24个。选取对啶酰菌胺表现敏感、低抗、中抗和高抗的菌株各10个,并对其SdhA、SdhB、SdhC和SdhD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 30个抗性菌株SdhB的272位组氨酸发生点突变,而SdhA、SdhC和SdhD基因无突变。适应性分析显示抗性菌株与敏感性菌株在菌丝生长、产孢量、孢子萌发及致病性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多菌灵、苯甲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3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对不同抗性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多菌灵的抑菌效果最好,其对敏感菌株的EC50在0.293 1~0.403 5μg/m L之间,对抗性菌株的EC50在0.414 7~0.645 7μg/m L之间;甲基硫菌灵的毒力最低,其对敏感和抗性菌株的EC50分别在12.039 7~26.597 1μg/m L和20.770 1~36.953 3μg/m L之间。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10月从山东主要苹果产区轮纹病果上分离获得54个苹果轮纹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各菌株对代森锰锌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对54个菌株的EC50值呈单峰频次分布,分布在1.9287~20.8004μg/mL之间,均值为(9.4383±0.5561)μg/mL;在54个菌株中选择对代森锰锌最敏感的泰山海棠菌系进行重复测定,将其EC50平均值3.0963μg/mL确定为苹果轮纹病菌对代森锰锌的敏感基线;Duncan新复极差法和系统聚类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的苹果轮纹病菌对代森锰锌的敏感性都处在较高水平,总体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没有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亚群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出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较好协同作用的药剂组合,为田间防治水稻纹枯病和开发增效组合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纹枯病菌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常用杀菌剂原药(包括嘧菌酯、啶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等8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2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及丙环唑·肟菌酯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协同作用;采用电导率法、可溶性蛋白试剂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和过氧化物酶(POD)试剂盒等评价杀菌剂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2019年8月进行田间试验,评价250 g/L丙环唑EC、50%肟菌酯WDG及组合(250 g/L丙环唑EC与50%肟菌酯WDG有效质量比1:5)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10种杀菌剂原药对水稻纹枯病菌均有较高的毒力,EC50为0.20~1.61 μg/mL,除唑菌酯和醚菌酯对纹枯病菌的毒力相对较弱外,其余8种杀菌剂对纹枯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均小于1.00 μg/mL,以吡唑醚菌酯的毒力作用最强,EC50为0.20 μg/mL。丙环唑原药与肟菌酯原药按有效质量比1:10、1:5和5:1组合时对水稻纹枯病菌均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其中以1:5组合时协同作用较明显,EC50为0.24 μg/mL,共毒系数(CTC)为393.41;用该组合处理水稻纹枯病菌后,能提高病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明显抑制蛋白的合成,降低SOD和POD活性。田间喷施250 g/L丙环唑EC与50%肟菌酯WDG组合后21 d,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94.08%,高于单剂250 g/L丙环唑EC(88.79%)和50%肟菌酯WDG(92.72%)处理。【结论】丙环唑·肟菌酯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可极大减少药剂使用量,具有开发成水稻纹枯病增效组合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番茄早疫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番茄早疫病菌对3种化学杀菌剂的敏感性。[方法]从山西省晋中、长治、临汾及五寨地区的番茄早疫病株的果实或叶片上采集番茄早疫病菌,将检测到的抗性菌株分别接种在含嘧菌酯、腐霉利和代森锰锌药物的平板上,测定不同分离菌株对这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共采集分离到124株番茄早疫病菌。五寨菌株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表明,其平均EC50值分别为0.033、1.969和9.328μg/ml,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1.0、8.0和50.0μg/ml。以此作为番茄早疫病菌对这3种杀菌剂的相对敏感基线,所测晋中、长治及临汾菌株与五寨菌株相比,均未对腐霉利及嘧菌酯产生抗药性,而对代森锰锌已普遍产生抗药性,最低达66.7%。[结论]番茄早疫病菌对代森锰锌的抗性处于中抗水平,对嘧菌酯及腐霉利未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15.
10种杀菌剂对瓜叶菊菌核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海明 《农学学报》2015,5(4):36-39
为了筛选得到对瓜叶菊菌核病菌室内抑制活性较高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化学杀菌剂对瓜叶菊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p.)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瓜叶菊菌核病菌对保护性有机硫杀菌剂敏感性较高,其中福美双对病菌的EC50值为0.8742 μg/mL,EC90为19.4750 μg/mL,而代森锰锌对病菌的抑制活性低于福美双。对于现代选择性杀菌剂,菌核病菌对咪鲜胺、苯醚甲环唑、腐霉利、异菌脲、戊唑醇、腈菌唑、三唑酮和嘧菌酯的敏感性依次下降,其中三唑类杀菌剂咪鲜胺对病菌的抑制活性最高,EC50达0.0418 μg/mL,EC90为0.3138 μg/mL,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的抑菌活性以腐霉利最高,EC50达0.2113 μg/mL,EC90为0.5889 μg/mL,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对病菌的抑制活性最低,其中EC50为7.6224 μg/mL,EC90为59.5022 μg/mL。因此,咪鲜胺和腐霉利为瓜叶菊菌核病室内生物活性较高的杀菌剂,可以推荐供生产上使用,提倡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选择性杀菌剂复配使用,以提高病害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辣椒立枯病是辣椒育苗前期引起死苗倒苗的重要病害,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控制该病害流行的有效途径,本试验采用室内平皿生长速率法,研究了使百克、三唑酮、普力克、多菌灵、敌力脱及安克锰锌等杀菌剂对辣椒力枯丝核菌生长的影响,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辣椒立枯丝核菌都具有抑制作用,但其有效浓度有所不同,使百克、三唑酮、普力克、多菌灵、敌力脱、安克锰锌的EC50分别为74.3833、54.1614、2130.9465、2.8660、7.1052、4.2576μg/ml。由此可以看出,多菌灵对辣椒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安克锰锌次之,普力克则较差。  相似文献   

17.
离体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干重法测定新型多烯大环内酯抗生素——抗真菌霉素702和制霉色基素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水稻菌核病菌(Helminthosporium sigmoideum Cav.)、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4种水稻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和毒力.结果表明,抗真菌霉素702和制霉色基素对4种水稻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50 μg/mL抗真菌霉素702对水稻纹枯病菌、水稻菌核病菌、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100.00%、100.00%、91.72%和68.06%,EC50分别为7.00、10.30、14.41、26.71 μg/mL,EC90分别为13.20、17.66、27.67、128.28μg/mL.13 μg/mL制霉色基素对水稻纹枯病菌、水稻菌核病菌、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8.20%、100.00%、100.00%和79.17%,EC50分别为1.47、1.91、2.37、0.20 μg/mL,EC90分别为41.05、3.92、4.34、135.54 μg/mL.总体上,制霉色基素对4种水稻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强于抗真菌霉素702.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啶酰菌胺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啶酰菌胺、嘧霉胺和多菌灵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嘧霉胺和多菌灵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7.3972、10.7540和19.7834μg/mL,啶酰菌胺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活性优于嘧霉胺和多菌灵;50%啶酰菌胺WDG 1200倍液、40%嘧霉胺SC 750倍液和50%多菌灵WP 1200倍液,2次施药后21 d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0.71%、72.05%和38.95%,啶酰菌胺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优于嘧霉胺和多菌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