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和三化螟是我区重要的水稻种传病害害虫,近年来有逐渐上升趋势.生产上所使用的浸种剂,只能防治水稻恶苗病等种传病害,而水稻螟虫只能在秧苗期及大田期施用杀虫剂防治.  相似文献   
2.
速克灵是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新近开发的二甲酰亚胺类农药。据报道,速克灵对油菜菌核病有良好的防效,且有内吸、耐雨水冲刷等特性。为观察该药的防病效果,提出简易的使用方法,1986~1987年,在本所对江苏省植保站提供的速克灵进行了药效和使用技术的试验。 一、不同浓度的防病保产效果 1986年在油菜始花期和盛花期、1987年在油菜盛花期和花末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速克灵药液喷雾2次。1986年以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987年以40%多菌灵胶悬剂作对  相似文献   
3.
1991-1994年进行了赤霉清对油菜菌核病菌的离体毒力测定及田间试验示范.离体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赤霉清对油菜茎、叶菌核病菌的EC50为131.98和127.47ppm,共毒系数分别为471.08和287.80,其毒力与保护作用显著高于多菌灵和防霉宝.应用25%赤霉清可湿粉每亩70克(a.i.17.5g),在油菜开花始盛期或盛花期喷一至二次.其防病效果显著高于多菌灵(a.i.50g/亩)和防霉宝(a.i.42g/亩)。  相似文献   
4.
本病的田间主要特征是茎基部变灰黑色腐烂,并有恶臭.病株先在近土表茎基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后渐向上扩展成边缘深褐色、中间枯白色的不规则大型病斑,延及大部分叶鞘.剥开叶鞘,可见茎基部变褐色和黑色.严重的病株心叶青卷,继而枯黄,酷似螟害“枯心苗”.以后基部进一部发黑腐烂,极易拔断,叶片逐渐枯黄,直至全株枯死.发病轻的植株叶片自下而上依次枯黄,叶枕距缩短,根系发育不良,呈黄褐色和黑色,瘪谷增多.  相似文献   
5.
经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虫溃啶对三化螟具有较高的毒力,其LC50为3.35mg/L,均高于对照药剂三唑磷和杀虫单,对二代,三代三代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生产应用时,防治二代三化螟适宜用量为60-80ml/667m^2,三代三化螟为80-100ml/667m^2,防治适期在卵孵高峰前。  相似文献   
6.
水稻恶苗病产量损失率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2000年度,用2个水稻品种研究了移栽时水稻恶苗病不同发病株率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移栽时恶苗病病株率的上升,水稻的基本苗数,最高苗数,有效穗数明显下降,其产量也随之下降,水稻恶苗病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数下降,研究还表明,移栽时的恶苗病病株率与成熟期恶苗病病株率呈显著的正相关,移栽时和成熟期的恶苗病病株率与水稻产量损失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是重要的水稻种传病害。目前生产上均使用菌虫清等浸种剂防治,随种子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迫切需要新的水稻种子种衣剂。我所在研制生产水稻浸种剂的基础上又研制出水稻专用型种衣剂,它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出苗安全,对水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具有优良的防病效果,保产作用显著。1998、1999年连续两年在江苏、上海等地示范,均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小麦纹枯病,也称小麦尖眼斑病(Wh-eat sharp eyespot),自7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发生日益严重。国外自1934年始有记载,80年代初在欧洲和北美,该病的发生也趋于严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该病的发生和防治作了比较细致的研究,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药剂防治的技术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Rhizoctonia solani Kuhn侵染引起的小麦纹枯病,近几年来,在江苏南部的稻麦两熟地区发生普遍,为害甚重,已成为小麦生产上的一个新的重要问题.我所自1979年起,对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该病的发生特点和药剂防治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0.
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和乙霉威的抗药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菌田间菌株对多菌灵(MBC)敏感性表型呈多样性,即存在MBCS、MBCLRLR、MBCHRHR和MBCVHR表型.而对乙霉威(DIE)则只检测到DIES和DIEHR表型.MBCS、MBCLR和MBCHR菌株中除JD2-3菌株为DIES外,其余菌株均为DIEHR,MBCVHR菌株对DIE表现为DIES.MBC和DIE之间存在典型的负相关交互抗性.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表型为MBCVHRDIES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第198位氨基酸由Glu(GAG)突变为Ala(GCG);表型为MBCHRDIEHR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的突变位点在第200位,由Phe(TTC)突变为Tyr(TAC);而表型为MBCSDIES和MBCLRDIEHR的菌株在所扩增的β-微管蛋白基因片段中未发生突变.初步表明,β-微管蛋白基因198和200位氨基酸的突变是引起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呈多样性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