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重庆市为例,运用重庆市1998~2010年统计年鉴中土地利用数据以及重庆市各类用地指标,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数量、速度,并以耕地为例进行主成分析,得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是人口压力、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家政策4个主要驱动因子,为重庆今后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政策以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1970、1980、1990、2000和2008年五期的MSS、TM与ETM遥感影像数据,对海河流域1970~2008年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为充分揭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特征在土地结构整体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ARCGIS数据集成分析平台,将不同时段土地利用图叠加,统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1970~1990年与1990~2008年两个比较时段的转移概率矩阵.近30年来海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一直是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导的土地覆盖格局,园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显著增加,耕地和其它用地则明显减少,在定量刻画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影响流域内土地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为自然因素以及政策导向、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等社会经济因素.目前海河流域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生产性用地快速增长,耕地面积迅速减少,林地面积变化不大,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流域内耕地不合理非农化,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增长  相似文献   

3.
基于RS的五陵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五陵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指导。在五陵原土地覆被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应用1964,1988,2005,2010年4期遥感影像,分析近40 a间五陵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园地、城乡建设用地、道路的范围在扩大,耕地、水体、未利用土地的范围在缩小,林地面积变化不大;耕地、园地与城乡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最为频繁,大量耕地转变为园地和城乡建设用地。结合五陵原社会经济资料对其变化驱动因素加以分析,认为其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形式改变以及政府政策的导向。  相似文献   

4.
以1990年和2010年2个时段的TM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应用最大似然法进行遥感图像分类,获得黄冈市199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状况及土地利用变化图,在此基础上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黄冈市在这20年间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并对黄冈市耕地非农化特征和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间黄冈市耕地面积大幅减少,耕地主要向林地、建设用地和园地转化;在不同的区域,耕地转化的方向有所不同。耕地的非农化既有自然方面的驱动因素,也有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等方面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常熟市为例,选取1984年、1999年和2009年3期的1:10万Landsat/TM影像资料,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分析该市近2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常熟市近2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征为耕地流出强度大,年均递减率高,后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面积少,建设用地比重增加,土地利用不平衡.说明该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城市化因素、人口因素、政策因素、农业集约化因素密不可分,应从人口、政策、规划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土地调查数据为支撑,综合运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及土地利用双向动态度模型,分析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变化轨迹,探索土地政策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效应。结果显示,28 a来,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先减后增,其中林地、未利用地与草地对耕地增加贡献最大;林地呈现一定波动趋势,但总体面积基本持平;草地持续减少,主要转向耕地;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5.13%,远大于其他地类。耕地保护是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因素,直接推动其他各类用地变化;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显著,建议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对草地与林地保护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赵京  胡贤辉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1):2397-2401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熵值法分析湖南省土地利用结构分异规律,测度了湖南省及所辖14个市州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为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协调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的用地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7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稳中有升;长株潭城市群对于湖南省的土地利用结构熵值起到主导作用;湖南省土地利用结构呈现空间分异特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高低受到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协调人地关系、促进耕地资源保护,突出湖南省粮食主产区特色以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进程是社会发展中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是农业人口非农化的过程,是农业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的过程。其中土地产权以及使用权发生变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正是土地利用性质发生转变,致使城市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问题日益尖锐,耕地如何得到保护成为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崇左市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萍  周寅康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79-4381,4383
以广西崇左市为例,对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过程和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00年前后崇左土地利用变化存在差异,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控制下,近年来耕地数量在减少,林地数量增加,交通用地迅速增加;土地利用过程变化主要表现为未利用地向农用地转化和农业用地内部调整;预测建设用地比例2010和2015年将分别达到3.13%、3.69%。为促进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应科学规划、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调整农业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开发未利用地,发展生态用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土地环境的整治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云南省怒江州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而为改善其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基于1996年与2012年怒江州土地利用相关数据,利用GIS技术及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数、变化量与变化率指标分析怒江州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来源.结果表明:16年间,怒江州土地利用总体处于发展期.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是林地、建设用地增加,耕地、草地、未利用地减少,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是当地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家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以及年平均气温等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变化率、灰色系统动态模型、关联分析,研究了咸宁市城镇用地时空演变及城镇用地扩展的驱动机理,结果表明:在1998~2007年间咸宁市城镇用地处于不断扩展状态,但地区差异明显;咸宁市城镇用地时空演变受产业结构、固定投资总额、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化率的驱动,其中产业结构驱动最为明显,因此应加大城镇土地管理力度,提高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  相似文献   

12.
新疆耕地资源态势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6~2005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新疆近年来耕地态势演变、区域差异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新疆耕地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年来新疆耕地数量呈波动变化态势,总量稍有增加,但人均耕地占有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耕地数量变化区域差异明显,且产生了不良的生态环境效应.人口增长及城镇化是耕地变化的首要驱动因子,农业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及政策因素对耕地变化也具有重要驱动作用.研究对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陕北农牧交错带耕地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陕北农牧交错带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等 ,对该区 5 0年来的耕地变化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耕地变化态势表现为耕地面积总量减少 ,有效灌溉面积和水田比重大大提高 ,旱地比重明显下降 ;粮食作物面积比重有所上升 ,而经济作物、其他作物比重下降 ;耕地投入增加 ;耕地质量趋于下降。造成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人口增长、城市扩张、工矿与交通建设、农业用地内部结构调整、畜牧业发展及退耕还林还草等。最后 ,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高淳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玉杰  徐惠  黎德松  龚敏飞  杨绍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195-4197,4280
以1996-2008年高淳县土地变更数据为资料,分析了12年中土地变化的特点及主要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12年来全县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的大幅度下降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影响该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是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全县GDP每增长1亿元,需新增建设用地23.29 hm2、减少耕地45.32 hm2;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需减少耕地173.13 hm2。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85~2000年土地利用统计、社会经济资料,从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以及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变化三个方面,对重庆市经济较发达的北碚区、欠发达的万州区和经济落后的酉阳县3个不同经济区域的土地利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年间不同经济区的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率)、变化程度、变化方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经济较发达、人均GDP高、人口密度较大的北碚区比经济欠发达的万州区和经济落后的酉阳县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快,利用程度广,土地破碎化程度深,受人类干扰强度大;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管理机制以及社会行为因素是不同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不同经济区驱力因子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要求下的规划控制的革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规划现状的研究,明确规划革新的必要性,并提出规划控制在思维理念、体制、编制内容与方法以及实施与监督方面的革新措施。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研究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研究方法:基于改进C-D生产函数修正的STIRPAT模型和岭回归方法。研究结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总人口每增加1%,将导致建设用地增加0.2110%,城市化率每提高1%,将导致建设用地增加0.0542%,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提高1%,将导致建设用地增加0.0255%;货币资本投入每增加1%,将导致建设用地增加0.0157%。研究结论:(1)人口增长是中国建设用地扩张的最主要驱动力。(2)城市化是中国建设用地扩张的重要驱动力,城市化率的提高并没有导致建设用地总量的减少。(3)社会富裕水平和建设用地总面积之间不存在环境Kuznets曲线。(4)货币资本和建设用地之间的替代关系不明显,技术进步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8.
耕地集约利用对地区特别是民族山区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为凉山州)为例,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对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通过SPSS20.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凉山州2005-2014年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较大,2011年后增幅逐渐增强,状态、响应、压力子系统依次对耕地集约利用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三大子系统也相互影响.2)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的驱动因素为:自然条件、工程政策措施、经济水平、人口与投入等因素.研究得出:凉山州耕地集约利用变化与PSR模型的三大子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所选指标较好体现凉山州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素符合凉山州实际,证实PSR模型的普适性的同时体现出凉山州耕地集约利用的独特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李倩  刁承泰  刘雪  黄娟  刘贵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60-3162
根据1996~2004年重庆永川市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其土地利用动态、土地利用程度及土地利用效益的变化情况,并对土地利用变化社会驱动力进行定性分析,指出影响永川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驱动力主要有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以及政治经济政策。然后运用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数据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耕地变化的社会驱动力作定量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土地利用变化与主要社会驱动力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化与土利用集约利用密切相关。以湖北省鄂州市"多规合一"为契机,研究了2001-2013年鄂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二者的交互耦合作用机制,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并构建了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定量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将其分为拮抗、磨合和协调三大阶段9类状态。研究表明,鄂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城市化彼此作用,相互促进;耦合协调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由拮抗期经磨合期向协调期发展,呈螺旋上升趋势。最后,针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