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4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安康县四合乡磨沟村蚕桑重点户张文菊,积极发展蚕桑,日子越过越红火。去年她家养蚕4.5张,产茧362斤,加上育苗等,蚕桑总收入超千元。她十分热心帮助乡邻,为使大家养好蚕,增加收入,去年她组织了两期小蚕联户共育。因为管理有方,共育的  相似文献   
2.
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对提升耕地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广东封开县为例,基于“现状耕地调出-可恢复地类调入”的微观调整逻辑,综合运用空间叠加、综合评价及蚁群优化算法,构建了耕地空间布局调整模型,以调入调出数量平衡为约束条件实现了不同行政区尺度下的耕地布局优化。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调出耕地1 689.8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62%,整体上呈现出“全局零散、局部聚集”的分布特征。2)研究区可恢复地类农业生产适宜性均值为67.04,具有开展作物种植的良好禀赋条件。3)不同行政区尺度平衡情景下,调入结果在研究区北部空间差异显著,与镇内平衡情景相比,县内平衡情景下,调入耕地的农业生产适宜性均值提高了2.08,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均值下降了0.67。4)两种情景下,耕地的连片性、质量及稳定性均得到提升,因不受调入规模和行政单元空间范围限制,县内平衡情景下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适当扩大可恢复地类筛选范围有利于提升整体耕地质量并降低重要生态用地筛选概率。该研究构建的耕地空间布局调整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为制定农用地布局优化与整治提升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一)我县位于秦巴山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南北兼备的林特产品,90万亩耕地,647000农业人口,发展蚕桑生产条件优越。我县养蚕历史悠久,社员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1953年推广改良蚕种,1955年开始饲养秋蚕,从此开始了一年多次养蚕工作,由一季蚕增养到二  相似文献   
4.
<正> 一、定量给桑,扩大发种量,增加总产用什么技术措施充分发挥蚕儿本身所具有的最大生产能力,达到蚕茧总产增加的目的,是随着养蚕技术的变革而变化着。六十年代前,饲养技术是以桑叶为中心的,提出了良桑饱食的技术措施,常用增加二日中给桑次数和给桑量,扩大桑座面积,迟止桑早饷食和条蚕必保等办法。采用这些办法后,就单茧重量而言,是随着给桑量和蚕座面积  相似文献   
5.
就目前政府经济学的研究来看,对于政府的经济职能,学界多从中央政府的角度进行阐述,对地方政府甚少关注。本文立足于省级政府本身,围绕"如何介入经济,介入到何种程度"问题,探讨了省级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即参与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对本省经济有效调节;推动省域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弥补与纠正经济外部效应;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实现地区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6.
<正> 我省主产蚕茧的安康县(占全省年产茧量近40%),近年来,全县春蚕平均张产60斤左右,而夏秋蚕不足40斤,造成夏秋蚕产量低而不稳的主原因有:①夏秋蚕是继春蚕之后连续多次养蚕,病原逐季增加,病原的存在和互相传染常使养蚕生产失文,甚至颗粒无收;②高温的危害,蚕儿遇86°F以上的高温,蚕儿的生命活动严重失调,食下量和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广东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率、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确定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向。本文选取经济发展阶段相异及资源禀赋类似的黑龙江省及日本作为对照,分析影响耕地利用过程中的投入产出及持续程度数据,利用功效系数模型,计算“三地”1999-2008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运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合日本近60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发展轨迹,建立“三地”集约度之间的联系,提出广东省未来耕地利用方向。结果显示:广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介于日本及黑龙江省中间,符合“三地”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环境;参考日本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的运行规律,对比于集约化规模经营起步阶段中快速增长期的黑龙江省,广东省目前已进入经济发展持续成长期的黄金阶段;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广东省面临农业劳动力数量下降及劳动力人工成本提高的双重压力,未来耕地利用方向可借鉴日本资本密集型的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限制因子的粤北丘陵山区耕地宜机化整治分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耕地宜机化整治是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以粤北为研究区,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基于限制因子可改良程度,运用加权求和法和改进障碍度模型确定整治潜力和难度,进而运用四象限法划定耕地宜机化整治分区。结果表明:1)高潜力整治区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低潜力整治区主要分布于盆地。2)机耕道建设数量不足,地块较为分散,地块形状不规整是制约研究区耕地宜机化的主要原因。3)按整治潜力和难度,分为优先整治区、稍加整治区、全面整治区和后备整治区,面积占比分别为10.48%、46.57%、34.52%和4.80%。4)制定耕地宜机化整治专项规划,出台相关技术标准,因地制宜,建设为互联互通地块、水平条田、水平梯田、缓坡旱地、梯台旱地等不同类型宜机化耕地。基于整治潜力和整治难度的耕地宜机化整治分区方法能够用于耕地宜机化整治规划,利于后续耕地宜机化整治决策,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耕地宜机化整治时序安排。  相似文献   
9.
基于实证分析法,运用GIS空间分析、景观指数以及回归分析法,分析县域视角下交通沿线农村房屋建筑区景观类型与空间分布规律、道路网络影响范围内的农村房屋建筑区景观异质性和稳定性。以佛山市三水区为例,研究不同等级道路与农村房屋建筑密度、楼层高度及空间格局的相互关系,从而探讨县域交通对农村房屋建筑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房屋建筑区以高密度低矮类型为主,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巨大;总体上农村房屋趋近道路分布;道路级别与其空间吸引力呈相反趋势;道路影响下农村低密度房屋建筑区空间结构最不稳定;低等级道路对农村房屋建筑区密度和楼层的影响大于高等级道路;村庄规划与布局需综合考虑道路级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 小蚕共育具有省叶省工省成本高产量的优点,在我省推广以耒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对普及科学养蚕技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蚕桑生产实行双包责任制的情况下,小蚕共育更是千家万户蚕农夺得蚕茧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目前我省小蚕共育的组形织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集体共育,一种是联户共育。集体共育是以乡或村为单位,利用集体公房或专门建造的小蚕共育室,由乡或村集体组织,将本乡(村)的全部找大部分蚕户的蚕种集中在一起,共同饲育至三令起蚕或四令起蚕,再发到各户饲养。这种共育是我省各地目前推广的主要形式。联户共育则是一种由群众自愿联合实行小蚕集中饲育,大蚕分户喂养的组织形式,共育设备(包括蚕室、蚕具、桑园)自己解决,推选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