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提升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实现区域的绿色发展,本研究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金融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并构建PVAR模型,采用GMM的方法进行了估计,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了东中西部金融集聚对生态效率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对区域生态效率都有一个稳定持续的正向影响,脉冲响应呈现出东部地区冲击效应大、持续时间长、下降速度快的特征,而中西部的响应并不明显;方差分解表明金融集聚贡献稳定增加,呈现出中部贡献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小的格局,而产业结构则呈现出西部贡献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的格局。基于此,一方面改善金融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加强金融人才的引进,引导新兴产业和生态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要积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全国产业分工格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回归和收敛模型对全国,东部,中部,西部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差异和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下降,其中以东部下降幅度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经济增长对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起到积极作用,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对污染物排放强度起到正相关作用;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都不存在绝对β收敛现象,但均存在条件收敛,且中部收敛速度最快,东部收敛速度最慢.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4—2013年我国不同区域人均农产品虚拟水消费数据,运用σ收敛和β收敛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农产品虚拟水消费的敛散性。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农产品虚拟水消费水平呈现出σ收敛,并且在农产品虚拟水消费上呈现显著的β收敛;而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农产品虚拟水消费的收敛性检验均没有通过,呈现出发散的趋势,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农产品虚拟水消费逐渐拉开距离,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会促进不同区域农产品虚拟水消费差异的缩小,但是由于不同区域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较大的差异,会不利于各区域甚至全国的农产品虚拟水消费收敛。  相似文献   

4.
生态效率是衡量资源利用对环境破坏、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大小的重要指标.以超效率DEA模型为基础,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测算中国30个省市2000—2015年的生态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对16年间生态效率无效地区进行投入产出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全国生态效率比较稳定,均值为1.047,总体上体现为有效率;分区域来看,东部、中部、东北部和西部地区生态效率依次递减,呈现出显著的东中西部分异特征.其中东北地区增长幅度最大,东部地区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他两个地区变化不明显;从省际层面看,生态效率较高的省区聚集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生态效率较低的省区则集中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省际及四个生态效率表现逐年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但是省际间生态效率内部差异仍然大于区域之间;此外,通过对生态效率无效省市效率损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人均土地资源消耗和固废排放经济负荷是影响生态效率低效的最主要因素,人均能源消耗、人均电力消耗、人均水资源消耗、废气经济排放负荷等指标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效率的提升.因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量和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是改善生态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非均衡及收敛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中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路径,基于2000—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δ收敛和β收敛方法,实证考察了全国及三大地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距、空间非均衡及其收敛性。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差距和区域间差距均呈缩小趋势,但区域内差距仍较为突出,区域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2)无论是全国还是区域层面,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在逐渐缩小,然而目前仍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分布和区域极化现象,表现出明显的东、中、西梯次下降的空间分布格局;3)中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δ收敛特征、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且三大地区具有明显的“追赶效应”,西部的收敛速度最快,其次是中部,东部最慢。最后,研究提出遵循相对比较优势、推进区域协同均衡发展、促进跃迁升级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基于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城市2008—2017年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衡量区域生态效率变化趋势,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效率的协调发展现状。结果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生态效率存在区域差异性,随着产业结构优化步伐的加快,区域生态效率虽有波动但上升速度明显,产业结构优化对改善区域生态效率有显著作用;从产业生态耦合协调度来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效率的协调程度仍处于失调阶段,且下游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程度较高。随着区域经济不断提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并建立良好的产业结构体系是改善区域生态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推进农药减量使用和科学使用,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分析1991-2014年我国农药使用强度演进特征的基础上,分别对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药使用强度的省际收敛情况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及各省份农药使用强度均显著提高,东、中、西部地区省份的农药使用强度总体上依次递减;各地区农药使用强度最高省份和最低省份的绝对差距均进一步扩大,且东部地区省份的绝对差距显著大于中部地区省份和西部地区省份;全国及各地区省际绝对σ收敛趋势不具有一致性,全国各省份和西部地区省份的农药使用强度绝对差距未显著缩小,中部地区省份显著缩小,东部地区省份则显著扩大;全国及各地区省际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具有一致性,初期农药使用强度较低省份的农药使用强度增长速度更快,离自身稳态值越远的省份农药使用强度增长速度也越快;与东、西部地区省份相比,中部地区省份农药使用强度的收敛速度要更快。最后,提出开展区域性综合防治、推行可持续防控、加强监测预警等科学有效控制农药使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本研究运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1999-2020年的面板数据(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基于创新链视角,将农作物育种科技创新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试验发展阶段,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Dagum基尼系数分别对跨区域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特征及育种科技创新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运用β收敛模型检验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对农作物育种科技创新收敛的影响。研究表明:1)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呈现增长趋势,但合作中创新资源传递的效率降低。2)农作物育种科技创新产出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但差异逐渐缩小,地区间差异是造成地区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相对于试验发展阶段,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创新产出的地区差异较大、差异缩小的速度较慢。3)农作物育种科技创新存在收敛性发展特征,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加速了其创新收敛。从全国层面看,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对基础研究创新收敛的促进作用最强,对应用研究的促进作用最小。分区域看,跨区域产学研合作促进了东、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收敛,且对中、西部创新产出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从时间演变看,由于合作中创新资源传递的效率降低,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对农作物育种科技创新收敛的...  相似文献   

9.
以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市森林公园旅游的面板数据为数据源,将生态足迹值纳入评价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博弈交叉方法测度中国省际森林公园旅游的生态效率,莫兰指数探究其空间集聚类型,标准差椭圆法分析森林公园旅游绿色发展的空间分布的方向性变化。结果表明:2008—2019年中国省际森林公园旅游生态效率整体有所提高,高效率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中部地区,但东北地区可持续性发展较为均衡;森林公园旅游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整体效率由高到低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的分布格局;整体旅游生态效率表现为空间正向聚集效应,且聚集效应逐步增强。从局部聚集类型来看,同质发展聚集类型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且有逐渐向西部扩散的趋势;森林公园旅游生态效率的重心轨迹呈现“东北-西北-西南”的动态演变格局。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两阶段DEA方法测算了中国30个省(区、直辖市)2003—2015年的生态效率,并对中国省域生态效率的区域差距及其内部分布动态和演进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总体呈现西部向中、东部地区递增的分布;中国生态效率的省域间差距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表现出不同水平的波动;中国省域生态效率组间流动性不高,整体上表现出向着较高水平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证明了有界序列统计收敛必平均收敛,并给出例子说明对于无界序列的这两种收敛不相互蕴含,最后还给出了有界序列统计收敛的一个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级数的项,经过结合之后构成的新级数和原级数同时收敛的条件与证明,以及条件收敛级数其正项和与负项和之比的极限为-1.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收敛群的换位子群,建立了收敛群的初等性与它的换位子群的不动点集的基数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拟牛顿方程,提出一类保守修正BFGS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即使当目标函数是非凸函数时,该算法仍然是全局收敛的.在适当的条件下,该算法具有局部超线性收敛性.初步的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求一元方程实根的两种单点迭代法,证明了他们的局部收敛性,并且证明了他们是至少三阶收敛的,据此构造了一个至少三阶收敛的迭代函数族。  相似文献   

16.
计算了1996-2006年福建省各地区人均GDP变异系数,发现福建省经济增长绝对收敛趋势初步显露。利用期旺-索洛模型,借助面板数据,对福建省各地区经济增长条件收敛进行分析,估算条件收敛速度,揭示了福建省落后地区以较低速度实现对发达地区的赶超的事实。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想,提升福建省地区间通达性等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收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我国农村1992—2003年分省的农村经济增长率作为数据基础,以1992年农村人均社会生产总值和人力资本存量作为初始变量,筛选出科技水平指标、产业结构指标和生产要素指标作为控制变量,以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拟合绝对收敛模型、β-收敛模型和α-收敛模型,检验分析了19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模式。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省际之间经济并不存在绝对收敛,即落后省份经济的增长并不比发达省份增长快;但是存在条件收敛,即在控制了稳态的决定因素之后,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使差距缩小;在影响条件收敛的诸因素中,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以及科学技术对我国农村经济条件收敛的贡献最大。该结论可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为基础,运用回归模型,对安徽省17个市1998-2010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进行了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市及3大区域农民收入不存在σ收敛,也不存在绝对β收敛。当引入结构控制变量和虚拟变量时,农民收入也并没有呈现出条件β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拟牛顿法的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传统牛顿方程的改进,有人提出了新拟牛顿方程,本文证明了一个基于新牛顿方程的所牛顿法的全局收敛和局部超线性收敛性。  相似文献   

20.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大多陷入发行量骤减、广告业务急剧下滑等行业困境。传统媒体的衰退源于新媒体,出路也同样只在于与新媒体的融合。作为美国传统媒介代表之一的《华尔街日报》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逆势而上,自2009年成为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其骄人业绩源自于能顺应时势,勇于迎接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报业媒介融合之道。《华尔街日报》的成功媒介融合战略向我们启示,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介应该立足于与新媒体的内容融合、终端融合和经营渠道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