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的空间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了区域生态效率空间收敛分析的理论框架。利用2004—2015年的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各省的生态效率,分析了区域生态效率的区间差异,然后利用空间滞后模型讨论了β收敛情况。结果显示:1)区域生态效率逐年改善,区域差异明显,但大部分区域的差距在缩小;2)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均不存在σ收敛,考虑空间互相关下,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β收敛,收敛速度呈现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慢的格局;3)在引入城镇化等控制变量后,β条件收敛速度上升,东部和西部尤为明显;4)城镇化和市场化促进了生态效率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因此,提升区域生态效率收敛依赖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市场化改革的程度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2003—2017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Tobit模型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并且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效率也具有促进作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显著推动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而中部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东部地区需积极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有效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提高其产业结构层次,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应主动选择性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绿色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3.
以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市森林公园旅游的面板数据为数据源,将生态足迹值纳入评价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博弈交叉方法测度中国省际森林公园旅游的生态效率,莫兰指数探究其空间集聚类型,标准差椭圆法分析森林公园旅游绿色发展的空间分布的方向性变化。结果表明:2008—2019年中国省际森林公园旅游生态效率整体有所提高,高效率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中部地区,但东北地区可持续性发展较为均衡;森林公园旅游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整体效率由高到低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的分布格局;整体旅游生态效率表现为空间正向聚集效应,且聚集效应逐步增强。从局部聚集类型来看,同质发展聚集类型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且有逐渐向西部扩散的趋势;森林公园旅游生态效率的重心轨迹呈现“东北-西北-西南”的动态演变格局。  相似文献   

4.
生态效率是衡量资源利用对环境破坏、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大小的重要指标.以超效率DEA模型为基础,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测算中国30个省市2000—2015年的生态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对16年间生态效率无效地区进行投入产出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全国生态效率比较稳定,均值为1.047,总体上体现为有效率;分区域来看,东部、中部、东北部和西部地区生态效率依次递减,呈现出显著的东中西部分异特征.其中东北地区增长幅度最大,东部地区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他两个地区变化不明显;从省际层面看,生态效率较高的省区聚集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生态效率较低的省区则集中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省际及四个生态效率表现逐年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但是省际间生态效率内部差异仍然大于区域之间;此外,通过对生态效率无效省市效率损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人均土地资源消耗和固废排放经济负荷是影响生态效率低效的最主要因素,人均能源消耗、人均电力消耗、人均水资源消耗、废气经济排放负荷等指标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效率的提升.因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量和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是改善生态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入百度搜索指数,从金融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四个维度构建省域金融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犹豫模糊语言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测度2013-2017年中国31个省域的金融集聚水平并分析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除西藏外,我国其余30个省域的金融集聚水平都呈现出波动增长的态势,其中浙江、江苏、山东的增速位列前三位;北京、广东、浙江的金融集聚平均水平位列前三位,并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总体特征;中国金融集聚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高-高集聚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基于4268份新生代农民工务工收入调查问卷,对比分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务工收入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研究表明,东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的绝对差异最大,西部地区最小,东北和中部地区处于中间位置;东部和中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相对差异最大,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相似文献   

7.
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的分布、类型与优化布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休闲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成为乡村地理与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是休闲农业的龙头,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等方面具有明显示范效应。利用我国960家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归纳等方法,分析了全国尺度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尺度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空间分布及其类型结构。结果表明:1)在分布模式上,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主要依托城市呈集聚型分布;2)在分布格局上,每个区域内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分布都存在明显的集聚区,在全国尺度上,这些集聚区在区域间具有连绵成片、形成大集聚带(区)的趋势;3)各区域间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的开发主体结构、主导功能类型的构成比例没有明显差异,但资源依托和区位选择的类型构成比例存在区域差异。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在东部地区依托城市人口打造休闲农业集聚带、提高中部地区休闲农业发展集聚度、加强西部和东北地区部分省区休闲农业开发力度、围绕风景名胜打造休闲农业集聚区等空间布局优化建议。同时,还提出了四大区域内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类型结构的优化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改进的LMDI模型,考虑区域因素对水资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影响,对我国"十一五"期间水资源消耗强度的变化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水资源消耗强度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相对规模变化未能促进水资源消耗强度的下降;东、中、西部地区水资源消耗强度的变化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对全国水资源消耗强度下降贡献最大;含区域因素模型与未含区域因素模型相比,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分别相差0.96和2.33m3/万元。因此,各地区要进一步关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之间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的LMDI模型,考虑区域因素对水资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影响,对我国"十一五"期间水资源消耗强度的变化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水资源消耗强度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相对规模变化未能促进水资源消耗强度的下降;东、中、西部地区水资源消耗强度的变化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对全国水资源消耗强度下降贡献最大;含区域因素模型与未含区域因素模型相比,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分别相差0.96和2.33m3/万元。因此,各地区要进一步关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之间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国31个省(市)2005-2015年流通产业投入产出数据,结合DEA-ESDA模型分析了流通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我国整体上纯技术效率偏低,东部地区流通综合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流通产业投入产出不协调问题突出;东、中、西部区域之间流通效率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东、中、西部区域内部各地区流通效率水平相近;我国各省市流通效率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正自相关特征,集聚呈增强的趋势;流通效率冷热区域分布呈东、中、西部梯度递减的空间圈层结构,冷热区域演变格局也相对平缓,其中热点区域演变是以长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为核心演变的,表现为"核心—集群—核心"的演变规律。我国在流通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快中西部地区人才引进,提升对技术吸收的能力,加强东部地区集聚溢出效应,推动区域流通产业联动发展,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协调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效益。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三阶段DEA分析法,考量中国“十二五”期间金融支持对东、中、西部区域的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控制金融支持变量前后东、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的绝对水平较低且存在较大的差异;控制金融支持变量后,东、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依次下降,东、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下降幅度依次增大。鉴此,应完善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加快技术创新的配套条件建设,完善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产业协同集聚、数字经济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产业协同集聚与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基于2013—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BM-GML指数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使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农业与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均显著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且一三产业协同集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成立。2)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还在一二产业协同集聚、一三产业协同集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3)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农业与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对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数字经济对东中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加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流协作、强化数字经济建设等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利用31省市2005~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金融产业存在不断增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集聚性,邻接地区的金融产业集聚具有溢出效应;资源禀赋能部分解释中国金融产业区域集聚,在控制新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影响下,资源禀赋因素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再显著;新经济地理变量和产业政策变量对金融集聚有正的促进作用;中国金融产业区域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间存在着高梯度产业地区和低梯度产业地区,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会自发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我国经济发展依据这一理论,将我国经济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通过非均衡发展使东部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而1999年西部大开发政策出台后,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本文通过对1999年西部大开发进入实际阶段以来东、西部整体经济和各项经济要素的分析,发现东西部经济与东部经济的差距并没有缩小,西部经济的扩散效应和东部经济的极化效应明显,梯度转移迹象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3—2018年全国15省区肉牛养殖成本收益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共同前沿分析方法中的Metafrontier-Malmquist指数对东、中、西部肉牛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技术效率水平最高,达到0.8453,其次为中部的0.7709,西部最低,仅为0.7271;中部对东部技术效率表现出追赶趋势且两者差距逐渐减小,西部与东部、中部的技术效率差距逐渐扩大,西部技术效率水平持续下滑。东部肉牛生产共同前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低于西部地区但高于中部地区,技术效率降低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表现出消极效应;西部肉牛生产共同前沿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是唯一增长的区域,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中部年均增长率处于最低水平,原因是技术效率的降低直接导致全要素生产率降低。应加大肉牛产业科技投入与推广力度,重点扶持西部地区肉牛产业,深入挖掘和激发西部地区肉牛养殖潜力,充分发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产业优势,展现优势区域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全国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与驱动因素,从生产、生活、生态3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在测算出各地区2005—2014年农村绿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其时空差异,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整体较好且处于上升趋势,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2)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差距不断扩大,东部与西部的区域内差距相对较大,而总体差距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差异;3)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与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以及农户投资能力显著正相关;各区域农村绿色发展的驱动因素同中存异,人均GDP对东部和西部、城镇化水平则对中部和东北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城镇化水平和生态保护社会投资对西部农村绿色发展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中部崛起"战略提出后的10年(2004—2013年)为研究时段,在测算湖北省各地区城镇化协调性的基础之上,运用泰尔指数分析考察其时序演变和空间差异,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各区域城镇化协调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北省城镇化协调性呈现不均衡发展的空间格局,即"一主两副"的发展战略和周边山区相对滞后;泰尔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各区域内部差异是湖北省协调发展度差异的主要来源;鄂东地区受生态因素影响较大,鄂中地区更容易受到产城协调因素的影响,鄂西地区则受到人地协调和产城协调的双重制约。湖北省应在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因地制宜地提升各区域的协调水平:鄂东应着力改善生态环保水平,鄂中需要加速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鄂西则要提升人口城镇化和产业聚集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农业产业集聚对碳效率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基于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将农业碳排放纳入到农业经济核算体系之中,利用1997—2014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省域农业碳效率进行考察,并借助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农业碳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及其与农业产业集聚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碳效率稳步增长,但受"梯度"发展模式的影响,农业碳效率具有以东部为高值"极核"区和以西部为低值"外围"区的分布结构特征。同时,区域内省份间农业碳效率的依赖性明显。而对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碳效率关系初探后,发现二者之间整体上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特征,即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农业碳效率呈现出先得到改善后不断恶化的变化趋势。同时,处于不同集聚度下的群组情况各异,其中农业高集聚度区(中西部农业主产区)的农业碳效率随农业产业集聚度提高表现出"先升后降"的曲线特征,而在农业低集聚度区(东部经济发达区),农业产业集聚提高对农业碳效率的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及来源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1999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扩大之势。从战略的高度讲,缩小区域农村之间差距主要应采取如下一些对策:以财政投资为主,着力普及农村十二年义务教育,重点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以“丰”字型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为轴心,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以中央财政为主,有计划分步骤地在中西部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加快中西部地区非农产业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最,深化中西部地区农村税费改革;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调,走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