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研究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河北省南都规模化鸡舍空气的污染情况及其耐药性,根据细菌分离培养和形态学特性、生化试验、动物试验、玻板凝集试验分离鉴定致病性大肠杆菌,并应用K-B纸片法测定其对12种抗菌药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2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其中从1个试验鸡舍最多能分离到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共分离出7个血清型,O78占所分离致病菌株的比例最高;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对头孢类药物的敏感性高,对氟哌酸、多西环素、卡那霉素的敏感性低。表明鸡舍空气受大肠杆菌的污染程度不同,不同鸡舍分离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和血清型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雏鸡大肠杆菌病病原的复杂特性,从山西省部分地区采集疑似大肠杆菌病死亡的雏鸡病料,并进行细菌分离、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和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出37株大肠杆菌。通过血清型鉴定,有15株大肠杆菌鉴定为:O119、O60、O7、O88、O45、O10、O11、O2、O103、O81等10个血清型,其中O119和O88为优势血清型;其余菌株未鉴定出血清型。37株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试验表明:有35株为雏鸡致病性大肠杆菌;2株为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其血清型均为O10。研究结果为雏鸡大肠杆菌病的防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临汾、平遥等地养殖场采集发病鸡病料,对禽绿脓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耐药分析和致病性研究。[方法]通过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PCR扩增与测序分析,药敏试验及动物致病性试验,以鉴定禽绿脓杆菌。[结果]经鉴定共分离2株禽绿脓杆菌,分离菌株G1株和G2株接种雏鸡在24 h内死亡率可达到100%,将分离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NCBI中绿脓杆菌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离菌株与绿脓杆菌不同菌株的同源性高达99%以上,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和替卡西林等抗生素敏感。[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山西地区禽绿脓杆菌分离株的鉴定,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制、临床用药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延安地区马铃薯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植物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得到 20株病原菌,开展了病原菌的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在分离到的20株病原菌中,编号为S1-1等14株被鉴定为尖孢镰刀菌,编号为S3-2等6株被鉴定为茄病镰刀菌,通过致病性测定认为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是引起延安地区马铃薯产区镰刀菌根腐病的致病病原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福建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一例华南虎幼虎急性死亡病例的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为圈养华南虎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无菌采取死亡幼虎的肺、肝、脾、肠道等组织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16SrRNA PCR扩增结果进行病菌鉴定;并对该分离菌进行16S rRNA系统进化分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PCR鉴定、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从幼虎肝脏及肠道组织中分离得到1株大肠杆菌(E.coli),命名为FJ/Tiger2016。16SrRNA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分离菌与大肠杆菌人源分离株(NZCP016497)、鼠源分离株(NZMBNX01000003)、鸭源分离株(EF620926)及禽源分离株(AB272358)的遗传距离较近,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遗传分支,其中与禽源分离株(AB272358)的同源性高达99.7%。PCR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对选用的15种抗菌药均表现敏感。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经腹腔接种时该菌株对试验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小鼠攻毒后5h内全部死亡。病理剖检及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死亡小鼠的心脏、肝脏和脾脏等多个重要组织器官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病理损伤,而经灌胃接种时试验小鼠均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含有10种毒力基因,暗示其可能具有很强的致病性。【结论】从死亡幼虎肝脏及肠道组织中分离到1株具有较强致病力、肠道外致病的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表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已对我国圈养华南虎造成了一定威胁,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顾小龙  刘红彬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10):142-144,152
为了调查张家口地区仔猪黄痢病例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流行血清型,从发生仔猪黄痢的20个规模化猪场采集90份病料,进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及生化鉴定。腹腔接种小白鼠以鉴定分离菌的毒力,采用玻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鉴定分离菌O血清型,并使用16种抗菌药对5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90份病料中分离出86株大肠杆菌,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79株。79株致病菌共有10种血清型,其中O8、O151、O149、O141为优势血清型,占能定型分离致病菌株的61.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噻肟钠抑菌作用最强(94%),其次为诺氟沙星(90%)、丁胺卡那霉素(82%)、新霉素(80%)。50株大肠杆菌对16种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链霉素完全耐药,其中39株为5耐以上的菌株,占供试菌株的78%。  相似文献   

7.
东北稻瘟病菌生理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搜集了东北中南部龙井、公主岭、安东、凤城、熊岳五地区的稻瘟病株材料,进行分离培养和12个水稻品种鉴定试验,根据其致病性及培养性状,分成三个生理菌系:菌系1(由熊岳分离)无论在苗期或分蘖盛期,对12个鉴定品种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致病性;菌系2(由安东和凤城分离)对南部晚熟品种的致病性较强;菌系3(由公主岭与龙井分离)在孢子形态上虽稍有差别,但致病性基本一致,对中北部品种的致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水产动物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病鳖和鱼体内分离到7株细菌(BA1、BA3、BA5、BA6、BA7、XA5、XA13),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血清学鉴定,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动物感染试验结果表明,BA1和BA3株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对鲫鱼的致死率分别为66.7%、100%。免疫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BA3株与非致病性BA6株之间存在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及其遗传进化情况,了解其与其他动物源大肠杆菌的亲缘关系,采集西藏牦牛腹泻粪便240份,采用微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血清型鉴定和致病性研究,并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16SrRNA鉴定、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16株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中:3株与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5株与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2株与犊牛源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4株与牛源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1株牦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单独形成一个较远的分支;1株与痢疾杆菌和人源出血性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成为对人类造成潜在危险的病原菌。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与牛源、禽源、猪源、人源大肠杆菌的之间亲缘性很近,存在跨种间传播风险。该种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动物致病试验表明,致死率高达95%,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河南省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因子及分布情况,试验设计16对引物,分别扩增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15个毒力因子,2017年1—12月从河南省猪场采集的各种组织病料148份中分离鉴定出52株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小鼠毒力试验和15个毒力因子的扩增。结果表明,河南省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率较高,分离株均对小鼠有毒力,ompA,traT基因在所有分离株中都含有,其次为fimH,iutA,vat,iroN基因,最少的是usp,kpsMTⅢ基因;分离株含有的毒力基因最多10个,其次为9个,最少的仅含2个。  相似文献   

11.
西瓜枯萎病土壤拮抗菌的筛选(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screen bacteria strains with stable antagonistic effect against watermelon fusarium wilt from soil and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watermelon fusarium wilt by applying the antagonistic bacteria strains into soil.[Method] Actinomycete strains,fluorescent bacteria strains and bacillus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soil samples by the dilution-plate method,then its resistance was screened respectively by the improved confront culture method after colonies were purified.Finally,bacteria strains with better antagonistic effect were identified.[Result] 29 bacteria strains with stable antagonistic effect against watermelon fusarium wilt were screened from 39 soil samples,which contained 15 fluorescent bacteria strains,5 bacillus strains and 9 actinomycete strains.Furthermore,three antagonistic bacteria strains of FM2,FM3 and FM4 with the strongest antagonism were identified primarily.[Conclusion] According to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bio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tests,FM2 belongs to bacillus subtilis,while FM3 and FM4 belong to micrococcus.  相似文献   

12.
大连海区潮间带海藻附生细菌的抗微生物活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02、2003年从大连市黑石礁海区潮间带石莼Ulva lactuca、孔石莼Ulva pertusa等10种海藻表面分离得到122株细菌。以11种细菌和1种真菌作指示菌,采用覆盖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拮抗试验,获得拮抗菌74株,占总测试菌株的60.7%。不同时间、不同海藻表面拮抗菌的分离比例不同。拮抗菌的抗细菌比例高于抗真菌比例,且对海洋细菌和陆生细菌均有作用,尤其是40%以上的拮抗菌株对虾的致病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ce、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i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海潮  张兴桃  廖红艳  陈红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23-20524,20651
[目的]确定锯缘青蟹黄水病致病菌的病原。[方法]对从患黄水病的锯缘青蟹体内分离出的28株致病菌株进行培养、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和人工感染等试验。[结果]分离出的菌株均为弧菌科细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12株、辛辛那提弧菌8株、副溶血弧菌5株、温和气单胞菌3株。[结论]4种菌株均为青蟹黄水病的病原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4.
防治小麦纹枯病有益内生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采自河南西部地区的38份健康小麦根系内分离到小麦内生细菌296株.通过活体植株筛选,从中获得的13株细菌,可显著降低小麦纹枯病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其中菌株Z8-15的生防效果最好,防效达到81.82%.在平板上测定了13个菌株对小麦纹枯病菌和小麦全蚀病菌的拮抗能力以及产生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和蛋白酶等真菌细胞壁降解酶的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内生细菌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小麦内生细菌对小麦全蚀病的生物防治作用,采用表面消毒后涂布平板的方法,从来自河南麦区不同品种的82份健康小麦根系内分离获得530株小麦内生细菌.采用土壤浇灌法,于小麦活体上测定了内生细菌对小麦全蚀病的生防效果,从中获得15株可显著降低小麦全蚀病发病率和严重度的细菌.其中菌株WG-2和Y106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  相似文献   

16.
从大庆耐盐碱植物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00株解磷菌,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解磷量进行测定,并结合其他促生特性检验,选出3株耐盐碱高效解磷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鉴定出JC8、JC11和JP8这3株菌,分别为Pseudomonas sp.,Acinetobacter sp.和Microbacterium sp.;...  相似文献   

17.
延长油田增油细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筛选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增油细菌。【方法】以原油为唯一碳源,利用富集培养和稀释平板法从延长油田油污土壤中分离增油菌株;通过排油能力测定、原油附着与乳化性能观察、代谢产物表面活性物质分析及原油降解试验,从分离的菌株中筛选增油性能较好的细菌菌株,并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对筛选的排油及乳化性能较好的细菌进行鉴定。【结果】①从原油及油污土壤中筛选出25株细菌,从中选择10株代谢产物中含有表面活性成分脂肽或糖脂的优势细菌用于后续试验,该10株菌均可导致原油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提高原油在油水发酵液中的乳化度,同时降低原油对瓶壁的附着度。②4株乳化及排油效果较好的菌株6-1、P1H132、AP1H11和6-3Y对原油的降解效果较好,与原油作用后,原油组分中有34.0%~55.3%的组分被细菌完全降解而消失。③4株细菌的鉴定结果为:6-1为Rhizobium pusense,P1H132Zhihengliuella aestuarii,AP1H11Bacillus licheniformis,6-3Y为B.aryabhattai。【结论】获得的10株增油细菌具有良好的增油潜力,其中已鉴定的4株细菌可用于进一步的增油试验,在微生物采油和原油污染处理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从海底泥样中初步分离出24个菌株,包括真菌、细菌,从24个菌株中选出9种进行菌体形态和生理生化性质研究,将9个菌株标记为1~9号。试验结果显示:从菌体形态观察,1~7、9号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湿润粘稠不透明;生理生化性质研究都有很高的耐盐性,甲基红和V-P试验中全部是阴性菌株,1、2、3、6、7、9号菌是革兰氏染色阴性菌,5、6、9号菌能水解淀粉,3~9号菌能分解尿素,1~5、7、9号菌属于兼性厌氧型菌株。根据《伯杰细菌手册》初步鉴定:1、2、3、7、9号菌属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4、5号菌属乳杆菌科;6号菌属盐杆菌科盐杆菌属;8号菌属真菌。  相似文献   

19.
从延边地区黑熊肠道中分离并鉴定出3株乳酸菌,其中,嗜酸乳杆菌2株,发酵乳杆菌1株.根据其活性及胆盐耐受性选择2株嗜酸乳杆菌(L-1,L-3)进行耐酸试验、抑菌试验及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这2株嗜酸乳杆菌在胆盐含量0.3%,pH值为2.0时仍然生长,其代谢产物对常见致病菌有较好抑制作用,对小白鼠的毒性试验无毒性.这表明该菌株完全能适应动物胃肠道环境,作为微生态制剂用菌种具有较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大连海区潮间带海藻附生真菌的抗微生物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2002、2003年从大连黑石礁海区潮间带采到的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礁膜Monostroma sp.、石莼Ulua lactuca等10种海藻表面分离得到99株真菌,用7种细菌和3种真菌作指示菌,对分离菌株进行抗菌活性检测,获得拮抗真菌31株,占总测试菌株的31.3%。不同时间、不同海藻拮抗真菌的分离比例差异很大。拮抗真菌的抗细菌比例高于抗真菌比例,且对海洋细菌和陆生细菌均有作用,3株拮抗真菌可抑制对虾黑鳃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22株拮抗真菌属于青霉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